查看原文
其他

多事之秋的伦敦,又添一场大火

2017-06-15 胡雨薇 发自伦敦 三联生活周刊

伦敦恐袭的阴霾还未散去,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又让这座伤痕累累的城市坠入了深渊。

英国当地时间6月15日清晨,刚刚从睡梦中醒来的伦敦人被位于北肯辛顿一栋24层高楼起火的新闻震惊得了无困意。那个时候熊熊的火光已经燃了整整一夜,染红了西伦敦的大半边天空,容纳了120户居民的高楼几乎被烧穿,随时有倒塌危险,临近的30栋大楼被彻夜疏散。据警方证实,消防队在00:54分接到报警电话,6分钟之后赶到现场,出动了200名消防员和40辆消防车,但是对蔓延的火势几乎一筹莫展。目击者称,短短15分钟之内,大火就以火箭般的速度从4层窜到了楼顶!

失火现场

起火大约十小时后,我们在伦敦的记者尝试靠近火灾地点,但被隔离在两个街区的警戒线外。即使站在那里,仍能闻到燥热空气中一股浓烈的焦糊的味道,看到大火刚刚扑灭后的滚滚浓烟,还有噼里啪啦的往下掉的建筑材料碎片和灰烬。唯一有生机的是大楼近旁的树木,鲜嫩的枝条也被热浪熏软耷拉着垂向了地面……

发生火灾的大楼(黄宇  摄)

远处即可看见火灾的烟雾  (黄宇 摄)

现场所见,有很多头蒙黑纱的穆斯林妇女聚集在安置点附近。据悉,这座高层公寓楼里大约有400到600名居民居住,其中有不少是穆斯林。当夜,因为正值伊斯兰教的斋月节,不少穆斯林居民等到天黑才离开清真寺回家。欧洲的6月昼长夜短,火光四起的时候还有不少人尚未入眠。凌晨1时左右,邻居们被彼此急促的敲门声咣当砸醒,有人站在窗口大声呼救,有人奋不顾身跳出窗外,有人动作麻利地给自己扎起降落伞,有人撕扯着床单拼命结绳攀援逃生。天蒙蒙亮时,还有目击者看到楼内虚虚晃晃地传来闪烁信号灯SOS……场景好像一部叠合了特效镜头的好莱坞大片。一位名叫萨米拉(Samira Lamrani)的目击者向英国报业协会记者描述:“我一楼接一楼越往上看,全是数不清的人,很多都是孩子,他们都在喊叫,声音都快破碎了!我可能一辈子都会记得他们的尖叫。”

失火建筑及其附近是一个穆斯林和其他移民聚居区(黄宇 摄)

火灾疏散的一部分居民安置在附近的教堂里(黄宇 摄)

截至英国当地15日下午14:30,警方证实有12人丧生在这场火灾中丧生,至少68名受伤者被送往附近的5家医院,其中18人处于重度危险中,还有不少居民下落不明。

消防官兵进入大楼搜寻生还人

消防官兵彻夜营救

生还者Michael

失火的格兰菲大楼(Grenfell Tower)位于伦敦西部,毗邻著名的西田购物中心(Westfield),以及出入西伦敦的交通主干道A40。据说最先起火的是四层的某个房间,但起火原因尚没有官方定论。死里逃生的居民Michael告诉记者,他睡的死气沉沉,丝毫没有听到“像蚊子叫声”一样的消防警报。逃出大楼的人中也有的表示,不记得听见楼道里有火警警铃响起,只可以听到各户居民家里的火警铃。

现场照

直到14号清晨火势才逐渐减弱

这幢塔楼是政府福利房小区西兰开斯特小区(Lancaster West Estate)的一部分,1974年由肯辛顿和切尔西地区地方政府建造。小区内有数幢类似的高层公寓楼,代表政府负责这片公房物业管理的是肯辛顿和切尔西房客管理组织(KCTMO)。这不免让人猜想:失火大楼是不是政府的廉租房?火灾是不是由于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安全保障无人问津所致?

诺丁山社区教堂的一名教父丹尼(Danny Vance)的说法似乎从侧面佐证了这种猜想:“当地居民贫富分化很严重,就像这个国家一样,有越来越多的穷人遭遇不公的待遇,他们的声音没人会在意,他们的抱怨总是得不到重视。这场大火绝对不会在那种500万英镑的高档住宅里发生!”。丹尼向《伦敦晚报》记者透露,早在2012年社区居民自发维权组织格兰菲行动组就曾抱怨过大楼里防火装置太过陈旧,需要更新和检修。“但是没人理会,他们什么也没做!”

失火大楼结构图

格兰菲大楼曾在2015到2016年间进行过一次翻新装修,耗资1000万英镑,具体项目包括大楼外墙覆盖雨屏覆板、更新了公共取暖系统和排烟通风系统,加换了带有烟感装置的自动门,新增9套住房单元。KCTMO希望通过一番整容让大楼看起来更加“靓丽时髦”。工程完成后,肯辛顿切尔西区领导人尼克(Nick Paget-Brown)觉得大有面子,他对外界宣称这次翻新“是一场巨大的成功,将会让居民们的生活质量有‘质’的飞跃”。而这场火灾,将公众的焦点重新投回那次翻新。

这间位于18楼的住房每月租金2000英镑,不包水电费

当地居民组织其实很早就发现了在翻新过程中不断暴露出的火灾隐患。比如,早在4年前的2013年2月,就有小区居民发现灭火器已有长达12个月未经检修,甚至有的灭火器自从2009年后就再未被检查过....大楼安全性能的忽视更体现在安全出口的“单一”设置上,也就是说,如果真的出事,人们就都会涌向整个大楼里唯一的安全通道,踩踏事故也很有可能发生。此外,除了底部新改造的几套公寓以外,往上都是每层4户,每户4个卧室,4户共用一个楼梯,总共也就只有一个楼梯。而楼层起火大多像烟囱一般从底层往高蹿,楼梯一旦不能走人,逃生机会就变得微乎其微。 但即便如此,在2016年政府对大楼的额检测报告中仍然赫然标注着“中等火灾危险”的评级,暗示无需担忧。除了内部结构存在的隐含,建筑物外层的可燃材料也是火势蔓延的一大因素。火灾发生时,火势的速度似乎比想象当中加快了很多。据目击者描述,大火在几秒钟之内朝着纵横两边迅速扩大,顺着大楼的外层空心板疯狂蔓延。

大楼逃生通道的设计遭到质疑

建筑工程师和防火专家山姆·韦伯(Sam Webb)在事发后对媒体表示:“越来越多的高楼都被可燃材料包裹着,并且尚未配备完善的洒水装置,像今天这样的惨剧早晚会发生。现在的地产业开发商很少有真正懂得防火系统细则和操作规则的,他们意识不到危险在哪里。而政府总是秉承‘小政府’理念,觉得越少插手越好,这就导致了我们的安全审查的把关越来越松散。”山姆说,这些年来他最担心的就是看到建筑开发商在“选取节能建筑材料”和“重视防火安全性能”的权衡中对后者作出妥协。他认为,那些看上去节能减排的材料实际上就是暗藏的小火苗。

皇家测量师阿诺德(Arnold Tarling)则用“房间里的大象“来形容山姆所描述的这层隐患。他说,不少开发商对“大楼外层的绝缘材料的可燃性以及它对自然环境温度变化的可靠性等问题视而不见。格兰菲大楼所选用的ACM铝复合材料制成的外墙金属板显然会让大火在幕墙表面燃烧地更迅猛。”

附近居民向受灾居民发放基本救援物

慈善组织向附近居民提供水和食物等基本救援

因为翻新而“翻”出的事故在英国早已不新鲜。2009年,伦敦南区坎伯威尔发生的拉卡纳尔大厦(Lakanal House)火灾造成了包括3名幼儿在内的至少6人死亡,那座大厦也曾经历过类似的翻修。出于某种材料节能减排、高效利用的考量,这场翻修将原本摆放在每户与走廊之间的防火材质剥离,从而造成了火灾规模的扩大。今天回看,拉卡纳尔大厦的那场大火并没有引起足够的警示。英国《火灾防御管理研究期刊》就曾发文分析,“英国政府看起来并没有充分吸取教训——大楼的中心火警装置在很多地方仍是缺口,居民的火警逃离自救知识仍是空白,居民楼里的宣传告示也久未更新过。所有该有的措施都没有被‘立刻执行’,我们听到的总是政府‘正在解决’和‘即将完成’的托辞”。

随着欧洲经济危机的一波波余震,“财政危机”也成为政府在安全防范中无所作为的另一番解释。消防队负责人表示,英国政府遭遇的财政危机让他们在公共安全领域上的预算一再缩水。不断下调的资金支持不仅减少了火灾现场的救援人数、延缓了救援时间、削减了救援设备,也加剧了由安全隐患而引发的伤亡事故——仅在2016年,英国火灾事故死亡人数就增长了21%。数据表明,较之2010年,未来3年内公共安全领域的财政预算可能会继续缩减至50%。

位于伦敦西区的West Midlands的消防机构证实他们目前面临46%的预算被减少。2010-2011年间1.19亿英镑的预算到2019-2020年间预计将被下调至9400万英镑

无论如何,最近接二连三的事故——恐怖袭击、“悬空议会”,再加上这场大火,不断撕扯着英国人在脱欧之后脆弱敏感的神经,也将英国带入一个多事之秋。

人们点蜡烛表示哀悼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点击以下封面图

一键下单「贝加尔湖,看得见风景的时间」

 点击阅读原文,今日生活市集,发现更多好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