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何你认为自己得到的结论就是正确的?|"反思"认知偏见

文景 2024-01-25


“多年来一直有年轻学生、读者问我,您写的东西读起来很有道理,但我们如何照这种方式来做研究?表面上,这是要我教别人怎样做这方面的研究,但对我来说这是非常大的挑战。这等于是要我说明,为何我认为自己所写、所说是正确的?我所提出整套知识论述的认识论基础何在?


所以我用了很多年构思及写这本书,这是前几本书的认识论及方法论基础;说为何我们难以见着这世界的“本相”,我们如何察觉外在事物、事件、文本、图像等表相中“隐藏的景”,也就是本相,以及如何体察我们自身观察外物的‘偏见’。

——王明珂《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的写作动机


  • 为什么一个经常受歧视的人,久而久之,对他人的侮辱性话语行为变得毫无反应?

  • 为什么我们相信一个“历史”,即使那“历史”让我们成为原住民、少数民族、新移民、劳工阶级、女性,并成为征服者、主体民族、老居民、男性与资产阶级之外的社会边缘人?

  • 为什么一个赤脚走路已习惯的人,踩在尖锐的砾石上不觉得痛?

......


人的神经系统具有反射作用,能透过身体末端的感触神经将外界刺激讯息传达到脑部,然后让我们很快地作出反应,避免身体涉入危险。这就是为何我们赤脚踩到太烫或太尖锐的东西,我们的脚会很快地抽回。


然而我们的身体也有保护自己、习于外在环境的作用,所以经常赤脚走在锐石上,脚底会生出一层老茧来隔绝外来的刺激与痛楚。经常受歧视辱骂的人,心上也会生出一层老茧,以避免太多外来的侮辱刺激让心淌血。

 

更经常的是,我们以知识体系建立起一个虚拟世界,人们生活其中也就是被包在一个大蚕茧里。在这样的世界里人们有欢笑、挫折、悲伤、愤怒,但一切都理所当然。人们对于创造及操弄这虚拟世界的真实世界毫无所知,自然对造成自己愤怒与悲伤的根源力量毫无反应;或者更糟的是,我们的反应只是让这虚拟世界更“真实”而已。


这是王明珂在新作《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的前言部分《为什么赤脚惯了踩在锐石上不知痛?》中所提及的。他“对自己的研究论述保持怀疑”;而他对史学的反思,是从对“典范历史”的怀疑开始的。


在他看来,“典范历史”只会是“一社会中部分人士之过去”:“它们主要是帝王、贵裔的家族史,是以男人为主的历史,是知识精英、官绅士大夫的历史。现代史学亦然。经济史大多是资产阶级与国家观点建构的‘历史’。政治史是记录国家、政党决策人物之作为所构成的‘历史’。思想史是以一时代少数知识精英之思想。社会史是城市居民的‘历史’。世界史是帝国主义下殖民者所编织的‘历史’。”


他打了这样一个比方:“在一个夏夜的荷塘边,有许多不同品种的大小青蛙争鸣。不同的蛙鸣,都代表它们宣称自己的存在。然而经常不久我们被一个声音吸引;那是一个较规律的声音,较宏亮的声音,它让我们忽略其他蛙鸣。这就是典范历史。……被忽略的蛙鸣便是边缘历史。”


现当代历史学的进展,主要就表现对典范历史的质疑、修正,并为边缘历史的声部调整音量。


就像他在新书前言所说:


“这本书除了提供学术界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指南’外,我更大的野心是期望它对社会有一般性影响:我希望它可以让一般读者从中得到一种观察、认识周遭世界的方法,让读者练就‘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藉以看透凡尘世界变幻万端的表相,认识表相下的真实本相。”


历史的基础毫无疑问是历史事实,但如何组成历史,跟组成方式与结构又密切相关。我们读到的历史,很多时候是一系列文本的组合,充斥着经过筛选、修改甚至捏造的描述和结论。王明珂将这些称为“表相”。他其实希望找到一套方法,能够从各种文本、表相中,找到探明本相及其变化脉络关系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反思方法”。


在写作《寻羌:羌乡田野杂记》的田野调查中,有件事令他印象十分深刻。有一位羌族老人,在向他描述过去各村寨间的暴力冲突与人们的恐惧后,说到“这是因为以前的人没知识,不知道我们是同一个民族。”


王明珂觉得,老人的话不仅对他自己也对所有具“解构”倾向的民族研究者都应带来警惕与反思。


“我们为什么要解构一种知识、一个民族,如这样的知识与认同让现在比过去更好?所以我不欣赏‘解构’性研究。学者解构了一个知识、一种人群认同之后,只要‘学术正确’其它都不关自己的事,这样的学术态度是不对的。这位老人的话提醒我们,除非我们有更好的人类生态蓝图,否则不要轻言解构。”


他还曾在田野调查中拍摄过一张照片:画面主体是羌人用石头建造的房子,左下角有一根与“土著社会”格格不入的电线杆。很多次他看到这张照片时,都有裁掉电线杆的冲动。


“为什么会有裁掉照片上电线杆的冲动?因为这些东西及其象征不符合我们的知识理性。为什么我们看到教授子弟拉小提琴时觉得很自然,看到普通工人弹钢琴就觉得别扭?原因很简单——源于我们自身根深蒂固的偏见,更可怕的是,这种偏见我们很多时候没有觉察,反倒觉得理所当然。”


王明珂不满足于“解构”,他所追求的是“反思”。


他说,“解构的对象是他人,解构别人的族群认同,解构他族的历史和信仰,只是学术研究的一部分;而且,如果停留于解构的层面,那肯定是非常危险且不负责任的。而反思呢,针对和要求的是我们自己,反思我们的知识理性,反思我们的认知偏见。”


正如他在《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中自问:


“为何我认为自己得到的结论是正确的?为何我的分析逻辑合理?以及更重要的,为何我认为由此产生的知识有助于促进社会之和谐与公平?”



《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斩获2016年度多项图书大奖:

2016年腾讯·商报华文好书年度社科类好书

2016年《东方历史评论》年度历史图书

2016年《经济观察报·书评》年度好书

2016年南方读书报十大好书

南方都市报好书榜·第二季历史类

新浪好书榜5月社科榜

······



《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是王明珂对历史学的知识论及方法论的反思之作,所以从事实冲击或阅读体验来说,它不会像《羌在汉藏之间》等偏田野的著作来得那么强烈。但是,它更综合,更审慎,它将王明珂过往的人类学、历史学研究经验加以融汇冶炼,撷取最具典型性的材料,加以审视、辨析,所以说,这是一部更全面、牵涉也更广的著作。对于那些不曾或无意关注王明珂整个学术路径的读者来说,《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倒不失为一个适宜的入口。······总的来说,王明珂更关注历史被塑造、被建构的这一侧面,如他所说,“并不只是历史事实造成‘现在’,而是历史事实造成部分人掌握社会权力及历史记忆,历史记忆让人们生活在‘现在’之社会现实中”(第5页)。当然,这样一种视角的缺点就是,在外人看来,不免有些过于疑神疑鬼了,看什么都是“建构”,都是“表相”,有一丝历史虚无主义的味道。就王明珂此书的立意和取径而言,他的论述是站得住脚的,毕竟他的意图在于刷新人们既有的历史观念,所以更多的关注“破”而不是“立”。但他对从“表相”下发现“本相”,仍表现得似乎过于有信心,而未能如福柯所提示的,意识到被压抑的声音往往事实上是永远也发不出来的。换句话说,“边缘历史”可能是一种矛盾修辞,因为边缘没有历史,“历史”本身就是典范历史,被重新拉入“历史”的所谓“边缘历史”也将成为典范历史的一个新的组分而已。


 一句话评语:


“透过表相看本相,反思民族与认同。”


——《南方都市报》2016年度十大好书


历史叙述常常为民族认同的形成与政治秩序的建立发声,本书作者王明珂先生在几十年的田野调查经验与史学训练中,重新反思大众习以为常并沉淀多年的历史记忆是如何形塑国民的历史认知,去体会中心史观背后那些被遗忘与忽视的族群的演进以及被遮蔽的真实世界。


——2016年《经济观察报·书评》十大好书


“王明珂所撰写的史学理论入门读物,介绍历史研究中如何认识‘书写’、‘文本’,特别是如何在对既有话语体系、思维定势和刻板印象的反思过程中推进对历史的认识。我觉得比较适合中阶读者来体会一下问题复杂性,而历史学学生则应该读一遍,思考自己所研究问题的意义。”


——知乎·张一弛(人大中国古代史博士)



 关于作者

王明珂,著名历史人类学家,1952年出生于南台湾黄埔军校旁的眷村,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1983),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博士(1992),台湾“中研院”史语所特聘研究员,“中研院”第30届人文社会科学组院士。长期从事于结合华夏与华夏边缘,以及结合人类学田野与历史文献的中国民族研究,其多点、移动的田野考察遍及青藏高原东缘羌、藏、彝族地区。主要著作有《华夏边缘》《羌在汉藏之间》《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游牧者的抉择》,以及《寻羌》《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等田野杂记及随笔集。

2016.4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


这本书以王明珂多年来观察四川汶川、北川等地羌族部族为题材,又依次引入社会记忆、历史记忆、文本、文类与历史心性等概念,试图重新去厘清史学领域内人的认知能力的问题并探索新的认知方法,向读者揭开了羌族文化及羌族族群社会存在的古今演变,也揭开了现代民族观念、社会传统塑造民族文化的奥秘所在。对于非历史学、人类学专业的大众读者而言,这本书也很具可读性。

2009.5

中华书局,出版《寻羌:羌乡田野杂记》,搜集多元的“历史记忆”,考察其与族群认同之间的关系。(王明珂先生的寻羌之旅开始于1994年夏季。)

2008.12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

2008.5

中华书局,出版《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201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王明珂参与川西大地震灾后的重建工作,而这是他之前多次来过的田野调查点。


“我的学术发展中最大的改变,以及最主要的收获,还是第二本书《羌在汉藏之间》。因为那是十年田野的成果,让我从一陌生、奇特的社会中深入了解“情境”与“文本”或“本相”和“表相”间的关系。”


“羌族田野中最大的困难与挑战,我想是爬山和喝酒。”

2006.4

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华夏边缘》是把我在哈佛学习的族群认同、社会记忆、经济人类学等结合在一起,以讨论春秋战国时“华夏”和“华夏边缘”如何同时形成,以及近代“华夏”和“华夏边缘”如何合而为一,华夏边缘人群如何转变为少数民族,对这些问题作一番梳理。”

1997

台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出版《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繁体字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为何你认为自己得到的结论就是正确的?|"反思"认知偏见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