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守护「糖妈妈」

志愿文化工作室 广东志愿者
2024-08-24

你知道,妈妈生你,都承受了些什么吗?


有一群孕妇,拥有一个甜蜜的名字,她们被称为“糖妈妈”。在这样甜蜜的名称背后,是并不广为人知的“妊娠期糖尿病”。


糖尿病合并妊娠(DM)患者孕前就患有糖尿病,早孕期的高血糖状态可能影响胎儿的器官发育,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怀孕前血糖正常,怀孕期间才出现血糖升高,孩子出生后一般可以恢复正常。


但不论是DM还是GDM,都属于高危妊娠。而据统计,我国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由2006年的5.5%增长至2020年的18.9%,个别地区甚至高达25%。


“因为有妊娠期糖尿病,孕期这个也不敢吃,那个也生怕吃了会影响血糖,严重时还要自己给自己打针,反复扎手指、测血糖。”


“糖妈妈”测试血糖


“糖妈妈”们最担心苦恼的,就是如何安全顺利生产出健康可爱的孩子。

然而,在这里——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糖妈妈医患互动俱乐部”志愿服务项目的陪伴下,很多“糖妈妈”收获了健康、温暖和美好,还拥有了“志愿者”这个新角色。

“糖妈妈”志愿者徽章

01
控糖之路,不是孤军作战

Candace是一名正在待产的糖妈妈,由于卵巢功能较差多年不孕,后来通过做试管才成功怀孕,但她体内胰岛素抵抗严重,存在血糖异常。

怀孕6周左右时,Candace来到广医三院检查,测量结果显示其血糖确实在餐后普遍偏高,于是她从内分泌科转到妊娠糖尿教育门诊,在这里真正开始健康科学的控糖饮食。

“微信群里有护士、志愿者,还有其他糖妈妈,大家会在群里说应该吃什么、怎么样吃、吃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说得很详细”。


Candace每天晚上都会和其他糖妈妈一起“交作业”,将自己的血糖餐单填好之后发到微信群里。群里的医护与志愿者们则一一审核,对餐单进行全面分析,强调重点,提出补充,监管每一位糖妈妈的日常饮食,确保每一位糖妈妈都能坚持健康、营养地饮食。

由于以前对于糖尿病并不了解也根本不重视,怀孕之后才知道GDM对自身及宝宝都有严重影响,Candace一开始十分慌张,焦虑不已,经常睡不好觉。但在“糖糖妈妈医患互动俱乐部”志愿者的暖心安慰与悉心照料、医护人员细致耐心的点对点指导和糖妈妈彼此间的鼓励帮助下,Candace逐渐排解开了情绪,“控糖控得很好,宝宝也长得很好”。

“糖妈妈医患互动俱乐部”志愿服务项目见证了无数孩子的健康出生

乡乡的女儿今年两岁了,两年前正是在“糖糖妈妈医患互动俱乐部”,她感受到了孕期的美好和幸福。

当年,乡乡自己翻文献、查资料,对照升糖指数表,学习如何控制血糖,但各种坊间知识和资料说法不一,乡乡苦恼不已,逐渐变得什么食物都不敢吃,饭量也特别少,然而血糖却始终居高不下。

后来,正是在“糖妈妈医患互动俱乐部”项目线下的教育课程,她真正踏上了有效控糖的轨道。“当时是我老公过来上课,上了一上午的课,他做了好多笔记,一做就了几页纸……”

在广医三院产科的“糖妈妈医患互动俱乐部”,乡乡找到了一种归属感。医护人员、志愿者、糖妈妈彼此鼓励、互相帮助的氛围,让乡乡发现原来自己并不是孤军作战,控糖之路并不孤单。

“糖妈妈医患互动俱乐部”项目线下活动


02
“我想要成为一名长期志愿者”

一位曾经的“糖妈妈”、已经服务5年多的志愿者谈到,在微信群里分享自身经验、安慰他人情绪,帮助别人解决困难,本身就是一种快乐,是很幸福的一件事。

“看到糖妈妈们都能平平安安地度过孕期,宝宝也都健健康康地出生,这就是最大的收获了。”

和她抱有同样想法、做出同样选择的“糖妈妈”不在少数。

早期,“糖妈妈医患互动俱乐部”项目的志愿者以结束妊娠期的糖妈妈为主,她们在顺利生产之后,主动成为照亮“糖妈妈”控糖之路的点灯人,以过来人的身份分享自己当初的经历和故事。

“糖妈妈”志愿者们感同身受的理解,为正处于困苦期的“糖妈妈”提供了莫大的勇气和信心,鼓励帮助着一批批的“糖妈妈”度过健康安全的孕期。这些来自“糖妈妈”志愿者们的力量,一直支持着志愿服务项目的良好运作。


随着宣教人群范围的扩大,“糖妈妈医患互动俱乐部”志愿服务项目逐渐发展起了以大学生骨干为主的学生志愿者团队。

学生志愿者团队主要来自广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护理学、卫生管理等专业,拥有专业特长和优势。

蓝天是项目的志愿者骨干,来自广州医科大学。她说,当她跟着广医三院产科主任李映桃在门诊协助日常孕期问诊时,第一次动手测量腹围,感受到真人与教学模型的区别时,感知到鲜活真实的服务对象时,这种冲击,让她“想要成为一个长期的志愿者”。

除了临床医学、护理学的大学生之外,项目也会培训非医学的志愿者。

“专业指导交给医护人员,志愿者需要掌握的是基本营养原则、运动原则、低血糖急救知识。”学生志愿者团队有“基础知识50问”,需要通过知识考核才能成为正式志愿者。

2021年3月,“糖妈妈”志愿者面试会现场


学生志愿者团队负责人赵永朝是广州医科大学南山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生,他自2018年就加入项目创建学生团队,3年多时间里,见证了项目的成长与成就,构建起了现今核心成员达40多人的志愿者团队大家庭。

通过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让服务对象获益,学有所用是赵永朝的最大收获,“从学习到实战的这样一个过程很有成就感,也更加切实地感受到了医学生的责任和人文情怀。”

03
将抗糖进行到底

“糖妈妈医患互动俱乐部”志愿服务项负责人李映桃是广医三院产科主任医师,在她的带领下,志愿服务项目已经走过了8年多。

志愿者的背后是强大专业的医护团队。李映桃总结产科团队管理经验和模式为“六架马车、三部曲,一核心”,健康教育、科学饮食、规范运动、血糖自我监测、药物配合治疗、医护志愿者“六架马车”齐头并进,产科医生、传播媒介以及志愿团队三方力量一起驱动,共同抓好健康教育的核心作用。


“糖妈妈”医疗专业志愿者接受医护指导老师的指导


作为“三部曲”之一,“糖妈妈医患互动俱乐部”志愿团队的志愿者们都身兼数职,为将抗糖进行到底,进行了多种多样的尝试,制作科普文章、科普视频、科普产品,举行线下教育活动。

志愿者们进行“柔济糖妈妈在线”微信公众号的内容输出和运营,以图文推送、视频动画等形式进行科普宣传;同时征集糖妈妈的控糖心得并整理分享,通过她们的故事和经验来鼓励更多的人。

志愿者们进行“糖妈妈”科普推文输出


这些年轻的志愿者们也正在不断完善宣传平台和渠道,准备在更受年轻人喜爱的B站打造宣传阵地,将科学又生动的糖尿病知识带到年轻化的群体当中。

大学生志愿者们制作的b站科普视频封面


许多更加通俗易懂、多样有趣的内容由志愿者们产出,为妊娠期糖尿病更广泛的宣传教育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志愿者们在广医三院产科团队的指导下,制作出版了多部妊娠期糖尿病科普图书,比如《妊娠合并糖尿病知识读本》《图说糖妈妈饮食3+3》《孕期控糖一看通》等等,借助通俗易懂的语言、直观生动的漫画,科学风趣地讲述了GDM发生的高危人群、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科学防治措施等,为糖妈妈提供了日常饮食、规范运动、血糖监测、药物治疗、母胎监护、产后康复、就医指引等方面的科学参考。

志愿者协助完成的妊娠期糖尿病科普图书


“糖糖妈妈医患互动俱乐部”有一名叫朱苑桐的志愿者,糖妈妈的可爱人物形象就出自她之手。她精心设计了许多图文条漫、书本插画,活泼生动的糖妈妈形象深受人们喜爱,便于受众理解接受,扩大了糖尿病教育的宣传面。

朱苑桐从初三起就成为志愿者协助创作,到如今,她已经是暨南大学国际新闻专业的一名大学生了,她仍然选择坚持“志愿者”这个有爱的身份角色。

志愿者朱苑桐设计的“糖妈妈”卡通形象


结束孕期两年多的乡乡得知科普图书出版之后,马上又回到医院订购了全套图书,“我的血糖是家族性的,我肯定一辈子都要注意这个问题,这些书和知识是受益一生的”。乡乡表示,口袋书的设计非常巧妙和人性化,内容通俗易懂,全家都能使用,家人照顾糖妈妈也更方便了。

除了线上的宣传工作,志愿者团队未来也将在线下教育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协助举办每年一度的大型糖妈妈线下俱乐部活动,为医护患沟通搭建起更紧密亲切的桥梁,打造出充满爱与温暖的“糖妈妈”年终家庭大聚会。

2021年12月26日,“糖妈妈医患互动俱乐部”十周年线下活动举行,医护、志愿者、“糖妈妈”欢聚一堂


2020年,“糖妈妈医患互动俱乐部”志愿服务项目斩获“益苗计划”——广东志愿服务组织成长扶持行动暨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省级示范项目,这一富有人文关怀的特色品牌项目创新“医护患”志愿者为一体的互助管理方式,为糖妈妈孕期及产后健康管理服务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驾护航。

2020年“糖妈妈医患互动俱乐部”志愿服务项目获“益苗计划”省级示范项目


“糖妈妈医患互动俱乐部”项目代表进行2020年“益苗计划”现场复审


对于8年多来坚持致力于志愿服务项目的感受,李映桃表示,“觉得有莫大的职业荣耀感,感觉真正地帮到了病人。并且,跟其他科类特别不一样的是,产科会生个‘天使’出来,带给你的幸福感尤其不同。”

在专业技术保障、社会力量支持下,依靠所有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的真诚以及真正热爱,“糖妈妈医患互动俱乐部”将走得更远。


什么是上文中的“益苗计划”?

◆  为什么志愿服务组织都要参加“益苗计划”?难道是为了瓜分500万?

◆  这届志愿公益人在做什么???

◆  2021年益苗计划拟资助和扶持项目/组织名单公示

◆ “益苗计划”第八年,8年3300万资助1700个项目



为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推动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做大做强,团省委、省志愿者联合会会同省文明办、省民政厅等相关单位自2014年起共同实施“益苗计划”广东志愿服务组织成长扶持行动暨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每年面向社区、农村、高校、行业等服务领域,遴选一批优秀志愿服务项目给予经费支持和能力建设,并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资助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督导评估,初步建立起“资金扶持、能力建设、资源链接、宣传推广”相结合的组织培育模式,培育了“蓝信封”“母乳爱”“毕业后”等一批优秀志愿服务组织。

至今,主办单位累计整合超过3310万专项资金,扶持超过1700个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和组织。




出品:广东志愿文化工作室采写:田露露 郑启迪 李紫蔚 陈馨儿编辑:安恬
-THE END-




■ 找志愿服务项目,做公益活动?登录“i志愿”网站(www.izyz.org),或关注“广东志愿者”公众号-志愿者-志愿活动,按照指引操作。
■ 办理【注册志愿者证】持证享受社会激励,送服装、赠保险、加油优惠、购物享折扣、旅游免门票等 ;可通过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广东志愿者”公众号-志愿者证-我要办证,按照指引操作。
■  咨询热线:12355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广东志愿者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