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让汽车“飞起来”!西华大学智能空地融合载具及管控工程研究中心:这个可以有~

西华大学 2020-11-15


喂!你到哪里了?

堵在高架桥上,半个小时前进了200米……


上面这段对话,你是不是经常在生活中遇到。现如今,堵车仿佛成了城市交通的“标配”,每逢上下班高峰期,所到之处皆“堵”,在高架或者环线上一步一挪,恨不得给车子安上翅膀立刻飞走。

你以为这是一种异想天开?

近日,教育部下达《关于2019年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立项的通知》(教技函〔2019〕72号),我校“智能空地融合载具及管控工程研究中心”获批立项建设。该工程研究中心旨在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传统汽车与飞机、路网资源与空域资源的融合与有序对接,让汽车“飞起来”

概念图


学科建设再添重量级平台
据了解,2019年度共有6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获批立项建设,涵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46所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15所省属大学,四川仅有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华大学三所高校入围(我校是四川省唯一一所省属院校)。“智能空地融合载具及管控工程研究中心”申报成功,标志着我校继流体及动力机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之后,再次拥有了一个教育部学科科研平台。

立项通知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是教育部学科科研平台中最重要的类别之一,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加强资源共享、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组织工程技术研究与开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养和聚集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和管理人才、组织科技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基地和平台。


如何让汽车“飞起来”?据中心主任、学校首席科学家李秋实介绍,我校获批立项建设的“智能空地融合载具及管控工程研究中心”属于人工智能领域,是多学科交叉融合进行研究的工程中心。中心所提出的智能空地融合载具,是传统小汽车、客车和运输货车与低空飞行器的融合载具,将从运载工具设计、动力系统、自主飞行以及智能交通管理4个方面集群突破,实现传统汽车与飞机、路网资源与空域资源的融合与有序对接,可具备地面路网行驶、垂直起降、固定翼低空飞行等功能。


“我校同时拥有两个教育部重要学科科研平台,这在省属高校中并不多见。”副校长王政书提到,“此次工程中心申报成功进一步丰富了我校学科科研平台建设体系,有力地支撑了学校科研学术的发展,也将会对我校学科建设、科研工作、学科评估等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中心的申报成功是全校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的结晶,也是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多学科交叉融合结出的硕果,把学校传统优势学科与新兴专业交叉融合,凸显学校的优势。”校党委书记边慧敏说。作为一所省属地方综合性大学,西华大学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始终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开放办学,改革创新。

近年来,学校敏锐把握战略机遇,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展开深度合作,引进李秋实教授、张学军教授、张曙光教授等专家学者,成立航空航天学院,为此次中心申报成功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基础。我校是一所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交通运输、动力机械、电子信息等相关学科基础深厚。近年来,学校学科科研工作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在汽车、能动、电气、计算机、机械、材料等传统学科的基础上,与航空航天等核心关键领域交叉融合,为学校传统优势学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边慧敏书记说,该工程研究中心将充分发挥学校多学科交叉融合、地域产业优势,以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集合校内校外的优势资源,力争取得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标示性成果,培养一批产学研于一体的高水平科研人才,为促进国家和地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产业升级做出西华贡献。


群策群力 专家学者智力支持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成功获批,来之不易。这轮申报历时八个多月,校党委书记边慧敏亲自抓,副校长余孝其具体负责,副校长王政书、学校首席科学家李实教授及展规划处牵头汽车与交通学院、航空航天学院等多个学院和相关部门,涉及到全校数十个单位,数不清的加班次数。最终200多页的申报材料凝聚了太多人的心血,是西华人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不忘初心,步履不停的见证。



“无论是北大清华等顶尖高校,还是985、211等名校,都是高度重视,全力争取。”学校发展规划处处长张力说道。此轮申报,有140多所高校提交申报书,省属高校就占了70余所。“从数据来看,本轮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申报,名额少、难度大,各个学校都铆足了劲儿争取,竞争异常激烈。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深入一线,全程全面参与,为工程中心的成功申报创造了有力的条件。”张力说。


本轮中心申报持续了八个多月,从今年1月起,汽车与交通学院便利用寒假时间形成了“内江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技术研究院”建设方案初稿。在学校收到教育部科技司关于组织申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的通知之前,校领导就提前谋划,积极部署,多次组织论证会,讨论建设方案修改相关事项。接到通知后,学校根据通知精神不断调整申报方向,数次修改申报书,最终确定了“人工智能领域”


学校召开“智能空地融合载具及管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工作会


申报期间,学校得到了专家的大力支持,组织召开会议10余次,反复研讨论证,全力参与、竭力推进。为了更好地完成项目申报工作,学校领导全程参与、就申报问题反复构思、不断打磨,为中心的申报成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项目组成员之一、四川省“千人计划”专家张曙光教授参与了申报的全过程,她说:“校领导高度重视此次中心申报,在申报前期凭借敏锐的目光,不断摸底、协调各方资源,为后期申报过程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校领导带头,全校上下一条心,西华此次抓住了很好的发展契机。” 


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在申报过程中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王维博副教授从5月份开始一直参与工程中心的申报工作:“校领导高度重视本次申报工作,在每个节点都认真听取申报工作的情况,并积极给出修改意见。李秋实教授、张学军教授、张曙光教授从一开始就带领团队的老师们认真讨论申报提纲,和年轻老师一起加班工作,对申报材料的每一段文字、ppt的每页内容和每一张图片都认真打磨。在校领导和专家们的帮助下,我们的研究方向把握正确,节省了很多时间,为申报材料按期高效完成提供了有力保障。”


学校召开“智能空地融合载具及管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计划专家论证会


这次申报工作是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黄增喜副教授第一次参与到高层次项目的多学科跨专业联合工作中,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工作组在李秋实教授和张学军教授等专家的组织下,从头脑风暴到分工、实施与协作、处处体现高效率,并高质量完成申请材料的制定。“我领略到专家学者们的睿智、专业和领导能力,也认识了一批青年才俊,西华未来可期。”他说。


11月末,在工程中心的建设计划专家论证会上,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翟婉明教授任组长的专家组从研究内容和方向、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技术应用与推广等方面对中心建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学校召开“智能空地融合载具及管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计划专家论证会


齐心协力 攻坚克难



在学校领导的谋划部署下,各学院、各部门发挥自有优势,团结协作、齐心协力,不畏辛苦,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共同解决申报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发展规划处、科技处、计财处、教务处、研究生部、人事处、国资处、宣传部等职能部门和航空航天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学院的相关领导和科研骨干近40人参与到申报工作中,最终形成200页左右的申报书和支撑材料,以及汇报文稿、汇报PPT、汇报视频。


申报过程中,加班是习以为常,集中加班就有四轮。申报书的推翻重写也是家常便饭,但没有人有过抱怨和退缩,所有项目组成员辛勤工作,全身心投入,把西华的发展当成了个人的奋斗目标。在项目小组的微信群里,即使是有人凌晨两、三点将资料发到群里,也会立刻收到其他老师的回复。
作为骨干成员,汽车与交通学院孟忠伟教授日常除了做自己的科研项目,大量的时间也投入到工程中心的申报中:“任务分工很明确,每个人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就要充分利用假期和平常休息时间,加班是常事,不止我这样,所有老师们都这样,有时候校领导也跟我们一起加班。”各学院科研骨干教师放弃了暑假的休息时间,每天加班到凌晨,不断修改打磨,不断交流研讨,仅用了不到两周时间,就高效高质量完成了工程研究中心汇报文稿的撰写和汇报ppt的制作。



对于项目组里的青年教师而言,这次申报过程不仅是一次磨炼,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汽车与交通学院的教师唐力博士印象最深刻的是后期的答辩准备阶段,收到任务时离提交答辩视频只有一个星期左右,当时方向上需要有较大的调整,团队成员几乎每天晚上改好一稿,每天早上九点又开会讨论修改方案,然后继续修改,如此反复了很多次。“时间节点安排合理,效率非常高,这绝对是一流团队的工作模式。虽然比较辛苦,但值得!”唐力博士说。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教师杜海博士说:“申报的过程让我实际地体会到了‘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西华精神。对于我们而言,这次申报工作既是一次挑战,又是一次难得的成长机会,大家学会了和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做学科交叉前沿问题研究,也学会了将自身科研方向与国家发展、社会需求相结合,积极发挥高校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这对我未来的研究方向有了新的启发。


“在申报过程中,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专家学者尽心尽力,那些年轻的教师也尽职尽责,出了不少力。”西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特聘院长、空中交通管理领域专家张学军教授说,“可以看到的是,新教师们虽然缺乏经验,缺乏有组织地科研,但是借助这此申报机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平台可以把各学院新生力量集中起来,借助本次中心建设,带动一大批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和西华科研的发展。



200页左右的申报书和支撑材料,不断修改、打磨的汇报文稿、汇报PPT和汇报视频。在中心申报成功的道路上,每一项成果都凝结了老师们的智慧和汗水,这是全校上下不忘初心、永担使命、齐心协力结出的硕果。此次项目是航空航天学院学院赵婧博士入职西华大学后全程参与的第一个项目:“从申请书编写,反复修改到最后的提交,从PPT制作到工程中心获批,我都深深地感觉到了团结一心的西华力量,校领导的全力支持,资深专家的宝贵建议,各学院老师的智慧集锦。实力改变命运,成功绝非偶然!


对于西华来讲,工程研究中心的申报成功仅仅是一个开始,正如副校长余孝其所言,申报成功是前期努力的结果,接下来遇到的压力和困难可能会更多。面对现存的问题,校党委书记边慧敏认为,各学科要发挥本学科的优势作用,分工合作,集全校之力,发挥科研团队和多学科作用,取得标志性成果。


学校首席科学家李秋实教授指出应改变建设思路,积极寻求外界的合作与帮助,整合校内优势学科和校外优势资源,进一步明确工程中心的建设目标和任务,制定建设措施和落实建设配套条件,确保工程中心按期顺利完成建设任务。张学军教授对于下一步的工作安排也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教育部评估的标准很高,涉及到科研能力、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跟平台建设和科研成果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如何加强科研管理和科研组织,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很关键。


未来,学校将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发挥科研团队和多学科作用,切实落实中心各项建设措施与投入,推动中心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学校也将规范管理制度,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努力把中心建设成为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学科建设发展、培养高水平科研人才的重要基地与平台,积极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产业升级贡献西华智慧。




作者:王舒

编辑:蔡晓宇

编审:黄潇、王舒


点亮「在看」,为西华大学点赞!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