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文来了!西华大学校长李秋实这样寄语新生

西华大学 2023-10-11



9月7日
西华大学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举行10210名新生正式开启大学生活新篇章


西华大学校长李秋实

《做勇担时代使命的西华人》为题

寄语新生







全文如下



做勇担时代使命的西华人

——在西华大学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校长 李秋实


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同时在西华大学郫都校区和宜宾校区隆重举行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我谨代表学校向10210名新同学,表示衷心的祝贺和热烈的欢迎!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新同学加入西华大学这个大家庭!向辛勤付出、精心培育你们的家长和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西华大学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朋友致以诚挚的感谢!


西华大学缘起于农业机械化的国家战略。1958年,中央政治局在成都召开扩大会议,会议期间毛主席视察郫县红光,也就是现在学校郫都校区的所在地;1959年,毛主席作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重要论断。为落实毛主席指示,1960年,西华大学的前身“四川农业机械学院”诞生在毛主席视察过的这方红色土地上。1978年,学校被四川省列为六所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伴随国家工业化进程,1983年学校更名为四川工业学院,1985年学校即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3年学校更名为西华大学。建校63年来,西华大学始终与农业机械化和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同向同行,现有5个校区,校园面积近4000亩,在校学生4万5千人。近年来,学校到校科研经费、科研项目和高水平学术论文数量均实现跨越式增长,屡创历史新高,正朝着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目标阔步迈进。


今天,我们热情欢迎来自28个民族、396个姓氏、1807所中学的新同学们进入西华大学学习。你们的加入,为西华大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能,西华大学也会给你们提供新的机遇,带来新的希望。今天是大家的开学第一课,同学们站在人生新的起点,我有三点希望寄语大家:


坚定信念,涵养家国情怀


180多年前,西方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国门,那是一个巨变的时代,也是同时代,德国的现代大学制度得以建立,催生了新的世界科学中心和新的世界强国。


122年前的今天,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同11个国家在北京正式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80多年前,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欧洲的科学巨匠蜂拥而至美国,造就了新的世界科学中心,一批耳熟能详的世界名校在美国崛起,催生了第三次和第四次科技革命。


30多年前,83届校友王华明毅然从德国留学归来,带领团队30年如一日,实现了用激光直接制造金属大型复杂构件的创新突破,应用于我国舰载机、大型运输机的制造,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突破飞机钛合金大型主承力结构件激光快速成形技术、实现装机应用的国家。



今天,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已经是世界第一,很多大学的规模也超过了欧美高校,但我们还远不是世界科学中心。


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同学们,你们正处于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的青年时代,你们也正身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你们中,有49人生日在10月1日,与祖国母亲同生日,还有441名中共党员,望你们心怀“国之大者”,把个人的命运同人类的命运、国家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在时代巨变中看清方向,迎接新时代的人生洗礼。


努力学习,崇尚科学创新
一部人类文明进步史,就是一部科学不断战胜愚昧的历史。迄今为止,人类的进步都来源于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特别是近300年来,对科学规律的认识,把人类文明带进了工业社会,上世纪后半叶所兴起的航空航天、半导体、互联网、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又给世界带来了全新的未来。


大学是科学知识积累的黄金期。同学们要努力掌握高等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以科学改变无知,以科学提升技能。惟有如此,才能在各种“卷”的环境中获得打怪升级的“新装备”。在美国,哈佛、MIT、斯坦福等大学所培养的美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比比皆是,如微软的比尔盖茨、谷歌的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特斯拉的埃隆马斯克、英伟达的黄仁勋...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成功与否,取决于我们这代年轻学子与西方年轻一代在创新能力上的竞争。



希望你们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不仅仅是学习科学知识,还要努力学习人文和艺术,更要学习这些知识产生的基础和背景,不要让书本上的假设、方法、应用范围限定了你们所掌握的知识边界,要学会从个别实验或社会现象的“偶然”中发现某些新规律背后的“必然”,学会设计证实新发现所需要的“新实验”和“新实践”,不给自己的人生设限,努力实现学术创新和发明创造能力的双提升。


今年刚刚毕业的2019级毕业生中,就有带领团队研发无人机换电装置有效延长机组作业时间、获得十余项专利,在航空创意、创新创业、计算机作品等7个学科竞赛中获得全国性奖项的西华学院徐万芳同学;有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论文4篇、行业TOP期刊2篇的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研究生舒泽奎同学;有主持省级创新训练项目“自动驾驶汽车成员舒适性模型及实验研究”的汽车学院邢山山同学等,他们展示了西华学子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力量。我相信,你们也可以!


追求进步,注重全面发展


同学们,大学生活的开启对于大家而言,将是一种与过往完全不同的人生瞬变。没有了父母的呵护,也没有了师长的监督,你们会在短时间内感到莫名的“兴奋”,然后可能是“无所适从”。我希望大家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追求进步,而不是“打发时间”,因为逝去的时光不会给我们后悔的机会。那些说“大学可以混”的学长或者同乡,是否已经或正在为那一时的“混”付出惨痛的人生代价?抓紧在大学的一切时间学习,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带动周围的同学、同事一起进步,这才是新西华人该有的模样。


你们当中,有家住阿坝州松潘县,参与花椒采摘、晾晒等特色农产品全过程生产的数学专业本科新生黄福鑫同学;有获得省级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奖项的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新生高熙文同学;有热心公益、大学期间志愿服务超过300小时的能源动力专业研究生新生周铭豪同学;有在部队获得嘉奖、“四有”优秀士兵,退伍考研的应用经济学研究生新生李学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生新生田晨翀等同学;有在伊拉克地表温度高达60°C的炎热夏季,带领团队起早贪黑,奋战25天完成钻井设备安装调试,被甲方和国外雇员誉为“了不起的中国平台经理”的应急管理学院研究生新生苏立飞同学。你们,是西华学子追求进步的榜样。



刚刚过去的六月,2023届同学遭遇了“史上最难就业季”。四川省工作岗位同比减少20%,IT互联网、物流/仓储等招聘同比降幅较大,但是生活消费、新能源、制造业、高新技术行业、医疗养老健康行业、电子商务、数字产品、软件开发等行业人才需求有所增加。所有这些,都在提醒着我们,要紧盯时代变化,打破专业学习的束缚,全面发展自己,让自己努力在学校多学科专业的环境中融会贯通,学习一专多能的技能,像海绵一样吸收不同学科的长处。


平安健康,是所有老师和家长对同学们最大的希望。清华大学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号召“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诞生于93年前的今天、深受全国人民喜爱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还曾获得湖北省男子百米自由泳第二名。希望你们好好吃饭,珍惜每一粒粮食,在校期间锻炼出过硬的身体素质。更希望你们豁达乐观,锻炼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注意交通和生命安全,小心电信诈骗,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面前,学会辨别与选择,分清善恶,遵纪守法,即使确诊胡歌,早F晚E,也请信任你们的辅导员和心理咨询师。



同学们,愿你们在西华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和成长,愿你们通过自身的辛勤付出,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西华人,成为勇担时代使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最后,衷心祝愿大家学有所成、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谢谢大家!




编辑 | 黄彧垚

编审 | 翟元平 王舒


新征程开启!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