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入一线:车机屏幕进化观察(下)

EICO EICO 2023-09-24
上篇跳转入口

下篇:
二、车机屏幕的不同发展方向
    方向一:更多的屏幕,更大的屏显,更强的功能
    方向二:屏幕形态多样化
    方向三:后装市场,以及屏幕后的操作系统竞争
三、问题
    问题一:手机与汽车的关系
    问题二:屏幕与内容的关系
    问题三:自动驾驶与共享经济对屏幕的影响


方向一:更多的屏幕,更大的屏显,更强的功能

在上海国际车展中能看到,两面屏、三面屏变得普遍起来:

两面屏:仪表屏、中控屏(几何汽车,2021 上海车展)

三面屏:中控小屏、中控大屏、仪表屏(威马汽车,2021 上海车展)


合并了仪表屏的超大长屏在新款车中更多了:

一面屏:仪表屏、中控大屏(极狐汽车 阿尔法S,2021 上海车展)

三合一中控大屏、中控扶手屏(智己汽车驾驶概念体验,2021 上海车展)

自 2001 就有概念设计的 AR-HUD 也开始出现到更多车中:

AR-HUD 导航设计(Audi E-Tron 概念车)

AR-HUD 导航设计(大众)

在以往的驾驶体验中,往往驾驶者对车内的参数调节拥有更多决定权。但现在出现了越来越多设置屏,屏幕碎片化趋势显现
在 Faraday Future 中可以看到每个座位旁边都有一块小屏,通过这个屏幕,每个车内成员均可以自己调整偏好的参数,如座椅温度、空调温度、音量大小,增强了非驾驶者成员对于个性化体验的控制能力。

车窗小屏(FF 91)

在已上市的 Honda e 中控大屏两侧,分布了两块小屏,承载了后视镜的实时影像显示:

中控屏两侧为后视镜屏(Honda e)

在索尼的 Vision-S 中同样能看到这样的改造:

后视镜实时影像屏(Sony Vision-S)

Honda 概念车中,能看到显示了后视镜影像的车窗屏幕,有点像是 FF 车窗小屏的增强版本:

车窗大屏(Honda Urban EV 概念车)

后座屏也变多了,如特斯拉 Model S Plaid:

后座中控屏,支持控制调节+游戏娱乐(特斯拉 Model S Plaid)

一个屏幕总觉得太少?没问题,还有更多的屏幕添加上来:

后座娱乐屏 + 后座中控屏(索尼 Vision-S)

在其他车中也能看到更多类似的案例:

后座娱乐屏(拜腾 M-Byte)

方向二:屏幕形态多样化

更大的抬头屏幕也出现了:

抬头屏(现代 Mobis 概念车,2018 CES)

方向盘上面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屏幕:

方向盘屏幕与中控大屏的协作(拜腾 M-Type 概念车,2018 Las Vagas 车展)

方向盘屏(广汽传祺概念车,2021 上海车展)

也有整个车窗支持显示和触控操作的概念车:

车窗屏(Toyota Fine-Comfort Ride 概念车)

车头、车尾,甚至屏幕,均成为屏幕出现的最好位置。
在 Smart EQ Fortwo 概念车的设计中,车头下方有显示屏提供与人交互的展示。在汽车通过摄像头识别驾驶者身份之后,在人走近车的时候,会在屏幕上显示欢迎语。

车前屏欢迎语、头像(Smart EQ Fortwo 概念车)

另外一个款概念车中也提供了类似的概念,车尾灯成为屏幕的一部分,中间可以显示语言文字、汽车电量等信息:

车尾灯屏(Honda Sports EV 概念车,大阪国际车展)

车尾屏幕,在车尾字样 I-Cabin 下方区域(东风风神 I-Cabin,2021 上海车展)

得益于厂商们不同的探索,出现了类似硬件按钮和屏幕之间的融合类产品。
例如几何汽车的档位旁,出现了可以点按操作的六边形按钮:

双击触发的按钮交互(几何汽车,2021 上海车展)

还有布艺材料的交互屏幕。在德赛西威的展台上能看到这样的一种屏幕,布艺材质、支持手指触控操作。

布艺表面式屏幕(德赛西威,2021 上海车展)

方向三:后装市场,以及屏幕中的操作系统争夺

汽车的外置屏幕后期加装用户需求旺盛。例如在淘宝上搜索“车载屏幕”后,能看到这样一款“好评如潮”的后座屏幕产品:

后座娱乐屏改装结果展示

仔细找下这些后装屏幕的参数,会发现软件系统版本多次出现:Android 6.0、Android 9.0。而奔驰的这款后装屏据用户自行拆解,硬件上不仅支持了数据的硬件接口,也支持了蓝牙和 Wi-Fi 的无线连接。
与此类似的也有华为 HiCar,与手机连接,自动调用手机的能力。

手机应用跨屏流转(华为 HiCar 智能屏)

调用手机能力,有外置屏,也有汽车产品 Canoo。在文章《关于特斯拉自动驾驶的五点线索(下)》中曾介绍,量产车 Canoo 安装了手机支架,鼓励用户把手机屏幕作为主屏使用。车内只保留了简单的点阵灯屏幕作为必要信息展示。

驾驶位置前方,出现了简单的屏幕信息(Canoo)

连接手机后,会显示里程数(Canoo)

在另外一款概念车 Citroen Ami One 中,手机被用作人连接车、开启车的钥匙。在放置手机到车上之后,方向盘上方的仪表屏与 HUD 立即响应被激活、连接。在这个概念中,车成为了人和手机的功能扩展,是更加模块化的工具形态。

用手机激活汽车(Citroen Ami One 概念车)

也有更加独立的服务定制屏:

支持旋转、点按、语音命令的独立服务屏 Spotify Car Thing

在这样的态势中车机屏幕中存在着操作系统竞争,方式有以下四种:
  1. 品牌厂商自己研发的软件系统,品牌厂商自有的应用商城。例如特斯拉、蔚来的 NIO OS、小鹏汽车的 Xmart OS、理想汽车的 LiOS、比亚迪 Di-Link等,这样的厂商对屏幕拥有着更大的掌控力;

  2. 更底层的系统研发,例如阿里联合上汽的斑马智行互联系统,腾讯与长安汽车联合推出的车联网方案。通过专注在出行场景下导入原有数据能力和数据资源,建立起来更强大的云接入能力,斑马智行介绍自家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融合了阿里云、AliOS、淘宝、支付宝、高德地图等数据能力;

  3. 以地图、微信、语音助手等高频应用切入。例如百度地图车载版、腾讯 TAI 中的腾讯随行、腾讯爱趣听,以应用切入让整套车机系统更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

  4. 利用手机的生态优势和原有的数据能力,创造与手机协作紧密的车机屏幕系统。例如 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华为 HiCar、vivo 的 Jovi InCar。

这一幕有着电视盒子的竞争既视感:硬件之间、操作系统之间、内容之间,以及手机操作系统与电视盒子、电视棒的多元竞争。

百度 Apollo 度小镜,自带车机智能的后视镜硬件

百度 Carlife+ 智能互联


腾讯小场景,腾讯构建的车机智能平台,接通了各个服务的能力,与“小程序”一样的呈现方式

小鹏汽车开放平台(应用商店)


问题一:手机与汽车的关系


在现有的车机屏幕设计中,车内屏幕之间的联动和操作响应已经有了很多:

档位切换操作交互时,仪表屏与中控屏之间的显示响应(特斯拉 Model S Plaid )

但手机应该在驾舱体验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手机与汽车屏幕如何配合,让用户的体验流是可以持续的、无缝隙的?这是 EICO 持续思考的问题。
2021 年 3 月,OPPO 宣布旗下的 Find X3 系列手机与理想汽车合作,实现车机互联,功能层面是可以将 Find X3 作为理想 ONE 的蓝牙车钥匙,靠近车自动解锁,也支持远程开窗、鸣笛寻车等功能。

OPPO 手机与理想汽车的车机互联

品牌厂商能破除掉品牌带来的自我限制,通过数据和能力,打通手机硬件和车硬件的能力。下一步出现的也许是车屏幕与手机屏幕的更多打通。
在 EICO 曾为斑马车机团队的方案中提出过类似的交互呈现:地图即桌面,在交互层面更彻底的“破壳”,在斑马系统中,首页即地图,所有的服务和内容数据、好友关系都在地图上漂浮着。交互概念的设定与 Snap 的 Map、Layer 概念有高度的相似。之后在 2020 年 9 月,斑马网络把原“地图桌面”升级为“城市桌面”,在“城市桌面”中,通过感知技术和 AR 技术,实现了实时呈现周边物理世界的更多信息。

斑马最新的“城市桌面”产品效果图,EICO 曾参与了早期版本“地图桌面”产品的概念化探索和定义

Snapchat 的地图中增加了社交层(Social Layer),显示实时的好友位置和好友状态

对于用户来说,在车内的时间始终是有限的。那么手机在不同的时间点中就拥有了更多连续的角色和职能,例如行前(路线查询、电量剩余、车内温度),行中(通讯)、行后(停车、充电、远程操作)等。

问题二:屏幕与内容的关系


在上文中可以看到,驾驶座前的中控屏开始变得越来越大,但屏幕是越大越好吗?

副驾前屏幕多为娱乐屏,内容消费较多

车与互联网的巨大流量出口就是屏幕,但是在车载屏幕上的内容消费存在着矛盾:驾乘体验与内容消费的矛盾。如果拆解开来看,具体的问题是:屏幕所处于什么场景、屏幕面对的用户及用户特征、内容消费有着什么样的习惯和路径等。
对于用户来说,同样也存在驾乘时间与内容消费时间的矛盾。

问题三:自动驾驶与共享经济对屏幕的影响


前两个问题都是基于“驾驶者与内容消费者重叠的用户身份”大前提进行的。但自动驾驶的不断成熟,让屏幕的角色发生新的变化。
最早屏幕的出现是为了导航,显示存储数据中的地图;后来随着屏幕清晰度提升、存储能力提升、更多应用功能的延伸之后,最早出现的导航功能反而因为自动导航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随着自动驾驶的不断发展,屏幕从工具属性向娱乐属性不断迁移和演化。随着车内屏幕的更多出现,后座屏、副驾娱乐屏都扩展了在车内娱乐的空间可能性。

BYTON Stage 方案中,前座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旋转,以便于后座用户能拥有更大的屏幕视野

随着自动驾驶 L2-L5 级别的提升,驾驶员的角色属性也在不断变化,现在 80% 的驾驶员属性可能会不断降低到 40%、20%,从而增加更多的内容消费时间占比。而随着共享出行行业的发展,半职业的司机增长速度会更快。
从自动驾驶新闻也能看到端倪,例如 TechCrunch《Argo AI 被 Ford 收购后,将会与 Lyft 联合投放无人驾驶汽车》中提及,Argo AI 在与 Lyft 联合投放无人驾驶汽车的背后,每辆无人驾驶汽车方向盘后将会有一位驾驶员进行实时的监督。这意味着,在自动驾驶不断发展的进度下,驾驶员的角色正在不断退后,而车内空间越来越多成为娱乐、消费空间,而车内的屏幕势必会跟随这样的变化而继续演变。

Argo AI 与 Lyft 联合投放的无人驾驶汽车

在本文的梳理过程中,Faraday Future、Lucid Motors 上市,拜腾传来破产消息,小米启动造车,华为重申不造车,理想汽车跨过六周年……整个造车市场热闹非凡。汽车屏幕的进化看起来也只是刚开始,接下来我们拭目以待。

全文完。

参考:
  • Christian de Looper 《A history of the car head unit》

  • Matt Bubbers《Shift form huge in-car screens may be under way - but first,they'll get bigger》

  • Benj Edwards《Who Needs GPS? The Forgotten Story of Etak's Amazing 1985 Car Navigation System》

  • Andrew Delcolle《Carchaeology: 1986 Buick Riviera Intrduces The Touchscreen》

  • Ritvik Gupta《The Evolution of Car Infotainment system through the ages!》

  • Kirsten Korosec《Argo, Ford to launch selfdriving vehicles on Lyft's ridehailing app》

撰文:
- EICO上海合伙人与创意总监 范志鹏 Terry
- EICO商业策略分析师 刘少鹏 Sheldon




相关案例

威马汽车 × EICO,成长驾舱系统 Live Car

上汽大通 × EICO,斑马操作系统定制



更多相关分享与研究

特斯拉与自动驾驶体验流研究

AWE 智能家居展观察与思考

智能驱动的体验设计

智能座舱暨HMI人际交互技术论坛分享



与EICO取得联系:
邮箱:service@eicoinc.com
电话:010-6493832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