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比“领导突然@你”更可怕的,是这10大职场病啊啊啊啊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新周刊 Author 詹腾宇

本文由「新周刊」授权转载

ID:new-weekly

作者:詹腾宇

GGV有话说:


99%的都市青年都讨厌上班。


——好吧,虽然数据是我编的,但职业倦怠确实是一个绕不过的话题。

 

许多人的常态是:每天起床都哭着喊着不想上班,看看花呗账单又立刻滚去工作。

 

摸鱼、抑郁、过劳、接锅……

当上班沦为谋生工具,完全谈不上自我价值,我们就患上了一堆职场病。


今天GGView给你带来中国职场的十大病菌,它们正在逐渐入侵白领们,让格子间变成炼狱。


我们想知道,阿兰·德波顿所描述的理想工作状态:「有尊严地感到疲惫」,真的存在吗?



古有浑水摸鱼捞利益,今有无水摸鱼求嗨皮。上班什么都干,就是不工作。


一件事被反感,大都因为它没了该有的模样。


当工作与兴趣、理想、愿景、生活都无关,自我实现、价值创造无从谈起,只为了挣钱糊口不闲着,没有被赋予必要的意义和趣味,上班当然就与「正事」无关。


公司角度的所谓「正事」是可为公司增值之事,是对得起员工身价之事,是一名员工应该克服惰性、争分夺秒去完成之事。


但当一个人笃定认为公司或自己根本无值可增,身价被公司强行压低,不想如机器般麻木劳碌,只想消磨时光、不扛不忙、到点下班时,摸鱼成了唯一合理的生存方式。


在工作这场长达每天八小时、一次持续五天的循环战役中,耳机隔世、微博上班、带薪发呆、在职走神,与时间对抗,跟无趣开怼,和命运嘻哈,跟严肃认真说拜拜,让放任自流成为习惯,是为「摸鱼成性」。



工作,即以有效劳动产生价值换取相应报酬。这绝不是件轻松的事「胸无大志的摸鱼老手除外」,但也不该那么沉重。


目前职场上已出现越来越多的致郁因素:年龄,性别,观念;市场结构重组,新兴职业冒头,社会环境更迭。生活和职场的双重压力,样样戳,时时戳,每一个年龄、性别和岗位,都并非安全无忧。


高龄「35岁以上」员工可能被当成企业累赘,被盘算着淘汰掉;

婚龄女员工可能被怀疑「随时会怀孕,随时生二胎」而在招聘中倍受歧视,导致许多女性在简历中得写明「已育,无二胎计划」;

新人约等于被排挤的茶水工和背锅侠,试用期约等于低价试工……


创业老板一边画大饼一边愁生计,创业员工一边看大饼一边愁兑现。


公司要效益,员工要权益。


两者相冲,声大为赢——通常是公司胜出,员工多吃哑巴亏。


对有职场抑郁的人来说,快乐工作是什么?能吃饱肚子吗?能不受歧视吗?能不被淘汰吗?有等来诺言兑现的一天吗?


期待快乐但永远与快乐无缘,忍受一切但忍不来好结局,时刻紧绷但随时会被击垮——当工作从改善生活的可能,变成毁灭生活的理由,叫人怎能不抑郁!



有一类员工,坚定反摸鱼。


他们非常符合AI时代的基础岗位要求,堪称「当代人形机器人」:


绝对服从,绝对付出,绝少反感,绝无抱怨,默默地产出,不奢求回报,不计较工作时长。他们被设定好了「努力就有希望,过劳才能升级」的「肝工作」信念。反正氪金是不可能氪金的,唯有埋头劳动方可安心。


过劳是他们的信仰:996,白加黑,以司为家最光荣;晒加班,晒单量,晒喜提,移动才是真办公。这种人被丢到与世隔绝的大山里都会催生负罪感:咦,网络呢?信号呢?电话打进来怎么办?急事不能处理怎么活?哎哎,我不要假期,我要回去工作,工作和老板需要我!


他们笃信要在职场有所作为,所以必须向死而生,或者装作向死而生。


既要忙,也要让所有人看见。


他们唯一的额外要求是加班时晒个自拍,让全世界见证自己劳碌而憔悴的面容「但是滤镜该上还得上」,以及「我努力我骄傲,我不多说了你们能看到」的隐形膨胀。



过劳的下一步是慢性自杀,上着上着班就「上天」了。普通人进出格子间,摸鱼的耍弄格子间,传统意义上的「好员工」,则可能倒在格子间。


和摸鱼导致的「安逸肥」不同,过劳导致的病症样样致命:


无休止的加班,超负荷的工作量;

随时随地的工作,没有尽头的调整修改;

高度紧绷的神经,厌倦无力的情绪。


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接受,都会给身体带来不可逆的损伤。


最可怕的是,人会慢慢适应并接受这种强度。


情况越难就越能习以为常,还能学会解压和自嘲。从无法控制精神和记忆开始,到无法控制身体的加速衰老,从初级的眼干颈痛、加班暴肥,到致命的久坐成癌,日渐脆弱的肾和颈椎:


一旦稍有责任心或者希望干出一番事业,为公司尽力或被公司压榨,危害都是巨大的。


身体受到的伤害尚且可以留意,但内心的巨大压力和纠结情绪,即便是最亲近的人也不一定看得出来,这才是最大的健康隐患和死亡宣告——


「哎,他不是一直都好好的吗?为什么会突然走了呢?」



人在格间坐,锅从四方来。锅不在重,砸到就行;手不在稳,接到则灵。


一个公司不可能不犯错,一旦犯错就有锅,一旦有锅就要找人接,一旦考虑找谁接,问题就来了:为什么总是你?


接锅症患者通常同时具备两个毛病:太善于自省,又太拙于争辩。


很好,这锅不给你给谁呢?经常被强行背锅的人,面相必然招黑,五官写满「我的错我的错」,只会接不会甩,职业生涯也可能受此影响而停滞不前。


还有因为事情做得多而习惯性接锅的。锅不由分说地来,无论怎么争辩、向谁争辩,都像与空气对话,被一句话噎死:「这事儿不是你负责的么?你为什么事先没想到呢?」


锅是有层级的,分管领导不作为,大领导砸下来,你被拖出来挡枪,当然比被分管领导直接怼要痛得多。


甩锅的不是傻子,知道谁不反抗或难以反抗,甩得干净还没人追责。


如果频频接锅成仁,不如考虑换个「战场」。



太过于强调职场人际关系是种病,这会导致「明明职场塑料同事情,偏偏假装欢乐扮合群」。


职场里有喜欢强行组织团建的领导,有喜欢打哈哈做和事佬的员工,还有一种「我很能处理同事关系,很有领导力,大家都喜欢我」的集体幻觉。


职场并非交友频道,而是一个各司其职、各施所长、协同合作的平台。私人关系好,只是干好工作的要素之一,把个人情感带到工作里本就不职业,但偏偏就有人混淆。


要知道,职场存在着产品和运营、编辑和美编、文案和设计、领导和下属、竞争的同事、甲方和乙方、乙方和丙方等诸多天敌,哪容得下你过家家般的孩童脾气。


此外,能力平庸又喜欢做老好人的「小白兔员工」受到越来越多的警惕。


「小白兔员工」扎堆,会让公司陷入创造力和进取心的双重停滞。


能力强、个性足、不那么合群的人会愤而选择离开,剩下一堆假合群的「小白兔」抱团取暖——或者叫抱团沉沦。


太多假合群的平庸员工看似营造了和谐气氛,实际上影响并产生了容不下正常物种的「死海效应」,落得个艰难存活、虽生实死的结局。



很多人因为工作不顺、升迁困难、同事关系差,天天怀疑被人算计、遭到不公压迫,「总有刁民想害朕」可不是天子才有的想法。


「我得罪了谁,谁又得罪我,我想屏蔽谁,谁屏蔽了我,我在打听谁,谁在议论我,我想无视谁,谁无视了我…」这种强烈的不安定感让人无法安心于工作,卷入无效社交和自我怀疑之中,过得紧张兮兮,惶恐不堪,这是自闭型幻想。


另一种情况,则是「为什么这件事不经过我的同意,为什么这个工作不让我参与,为什么不问我意见,为什么可以动我的蛋糕」…


对任何事情都持居高临下的批判意见,对任何忽略都充满怨念,这是自大型妄想。


小职场是浓缩版的大社会,既现实无比又充满了各种问题,并不存在理想化的、干净无污的情况。


所谓妄想,只不过是职场人士在无力对抗阴暗面时的多疑和愤懑罢了。



微信每次响起都觉得是催活儿,电话每次响起都觉得是甲方追杀——条件反射之剧烈,几乎相当于想到「今天周日,明天是万恶的周一」。


24小时待机的不只是手机,还有人。


移动办公创造了幻听的必要条件,媒体、销售、咨询、公关等行业,需要与人密切打交道的人都苦不堪言。


当工作无限制地渗入生活,当本该有的边界感被过度工作打破,原本泾渭分明的忙碌与快乐,慢慢成为一团混沌和无尽焦虑。


人总有惰性和畏惧,而被动的、无聊的工作,把这些负面情绪狠狠放大,让人无处可逃。日常的工作内容才是致幻的要素。


幻听的心态,一种是要求明确,却懒得执行,怕被催;一种是要求模糊,不知道如何执行,怕被问思路和进展。


怕什么来什么,来什么崩什么,每个人都被消极的幻觉统治,成为职场一大恶性循环。



开不完的无用会议,做不完的无用PPT,几乎是格子间文化的代名词——格子间文化强调的正是高度集中想法、将其模板化展示的思路。


前者是内化,后者是外化,都是管理者滥用权力的奇异偏好。


用会议集中人头,用PPT集中思路,用乌泱乌泱的人刷存在感,用数十页PPT来阐述一件简单的事情,最后既无法形成价值,又难以展开行动,举轻若重,徒劳无功。


开会最可怕的,是决策会开成了讨论会,迟迟无法下定论;讨论会开成了茶话会,往往回不到正题。


同理,做PPT最可怕的是无法提炼中心,导致PPT做成了阅读理解和视力检查。


有效信息被无效信息淹没,高效流程被低效形式击溃…


对许多格子间居民来说,短平快地完成工作,似乎永远是个梦。痴迷文山会海和做PPT的管理者,总喜欢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所以他们永远不会明白底层员工在吐槽些什么,他们也一直都弄不懂那些看似简单的事情为什么总也办不成。



跳槽成性是当代职场人士的常见病症,这倒不完全因为见异思迁和抗压不力,而是因为当代职场有一条「刷大案子—反复跳槽—抬高身价」的升级路径,这简直就是当代真人版的「跳一跳」。


管理学家杰恩·巴尼「Jay B. Barney」1991年在「企业资源与可持续竞争优势」中提出的VRIO人才模型,如今依然适用:


价值「value」、稀缺性「rarity」、难以模仿性「inimitability」、组织「organization」四点,让人才考量变得有据可循。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你要牛到独一无二,才能在职场中拥有理想的议价能力。


这种标准,在稍显浮躁的国内人才市场中被逐渐异化。


在职场多动症患者的眼里,某段风光到独一无二的经历也是拿得出手的——


这恰好契合了一些企业急功近利、要虚名大于实绩的特质,比如某个风口创业企业融完资,给原本值七千元的人豪开两万元,而当创业失败、员工离散时,这些价码高但能力低的人重新回到市场,自然会遭遇眼高手低的尴尬现实。


秉持「多动一动,在这个混乱的市场中或许真能一举成名」的病态思维,人与企业相互哄抬,相互成就,共造了一个浮躁又落差巨大的职场生态。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GGV纪源资本立场


你可能还想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