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天,我们做一道“为何要自找苦吃”的证明题!

105年前,五四运动如火如荼,新青年们拯救国家和民族于危难而承受了巨大的苦难与折磨;105年后的今天,新时代青年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肩负着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重任,仍将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中说,“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新时代青年如何看待“吃苦”、以什么样的姿态对待“苦”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自古以来,“吃苦耐劳”一直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社会认同。纵观历史长河,关于“吃苦”的论述不在少数,譬如,俗语有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古诗有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孟子》亦曾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可见“吃苦”在华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流淌的印记匪浅,且一直作为一种积极正向的论断被人们鼓励和提倡。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当今时代有越来越多的人反对一味地歌颂苦难,在古代被视为上进、坚韧等精神代名词的“吃苦”在如今却遭遇闭门羹。“吃苦”在当代社会是否仍应被提倡成为了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何以为苦:苦的客观存在与主观感知

在讨论是否应当提倡吃苦之前,首先需要先厘清什么是苦。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苦是客观存在和主观感知的统一。

《说文解字》中对“苦”阐释为“苦,大苦,苓也。从艸,古声。”其中“大苦”是一种名为“苓”的植物,味道极苦,故苦字的本义是与极苦的味道有关。从该解字过程可见,人们对苦的最初认识是以客观存在的事物为基础,即苦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譬如人类的战火、生活的贫穷和身体的病痛,等等。人的生命的脆弱性和有限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苦的客观性。从这个角度上讲,苦难确实无法躲开,故吃苦无可避免,那么“该不该吃苦”的讨论也随之失去意义。而且,纯粹地将“苦”视为客观存在也较为片面,容易将吃苦刻板化,不免使人滋生悲观主义心理,丧失进取心和斗志,忽视身边的幸福和美好,进而不利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

从主观感知而言,我们之所以视战火、贫穷和病痛等为苦,本质是因为内心期待甜。以战火为苦是企盼和平,以贫穷为苦是期待生活条件更美好,以病痛为苦是希望身体康健。这种内心的期待和对比反映着人类个体对外部世界的理解和认知,人们的认知结构、心理状态等等会影响对苦难程度的判断,故而在向着美好期待前进的路上,面对着各种各样的阻碍,有人觉得苦,有人不觉苦,即苦可以是一种主观感知。苦是客观的,但是人们对苦的个性化理解是主观的。

北京石油学院首届毕业生决心书

知行状态:影响吃苦体验的深层因素

当我们意识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对认识和感知苦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时,便有必要思考“知行合一”这一哲学理念在应对苦难中所扮演的角色。知行合一,它强调了思想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以及内在信念与外在行为的一致性。

据此,可以通过人是否能够做到“知行合一”,即区分人的知行状态,将人与苦难的关系分为四种情况。

第一种人超越苦难:在向着目标前进的过程中尽管困难重重但内心始终甘之如饴,内心深处对目标的坚定信念与实际行动存在高度统一,他们根本不会觉得自己在“吃苦”。先秦《庄子》中记载了古代庖丁解牛的故事,庖丁以解牛为业,更以解牛为乐,对他而言数年里的无数次挥刀并不是在体验劳作的苦,而是在将技艺升华为对“道”的追求,如其所言“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第二种人疲于苦难:遇见困难而心有不愿,但是没办法还是得咬牙坚持,这种人是真的在“吃苦”。如同许多寒窗苦读的书生,他们在书海鏖战、日夜兼程,却并没有达到庖丁那般以此为乐的境界,只是为了实现目标不得不忍受着孤独与疲惫,在期待金榜题名的过程中“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种人逃避苦难:遇见困难就跑,选择安心长留舒适区,不存在“吃苦”。现代社会中一部分年轻人面对激烈的学历竞争、职场压力等等,不愿意进入“卷”的大浪,“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他们自愿选择低欲望、低压力的生活。

第四种人耽于苦难:遇到困难不愿付出,回到舒适区又不甘心,始终纠葛无眠,这种人同样在“吃苦”。一部分夹杂在“内卷”与“躺平”之间的年轻人无法在现状中得到自洽,既不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又不想安于平凡的现状,于是陷入思想不甘与行动不愿的怪圈,在恶性循环中既无法体会舒适区的轻松自在,也无法体验奋斗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反而格外痛苦纠葛。

由此可见,不同的知行状态带来了不同的吃苦体验,那么如何应对苦难便也有了答案。

学校青年学生以青春的名义庄严宣誓,向伟大祖国深情告白

回应吃苦:知行合一者不以为苦

由前文所述可得,知行合一者并非囿于苦难,而是能从苦难中磨砺自我,“涅槃重生”。反观知行不一的人,只在苦难中承受了主观心理的“磨难”,而背离了“苦难”之于个体成长、自我超越的真正意义。

因此,当个体面对困难时,如果其内在信念与外在行动保持一致,做到知行合一那么即使碰上再大的困难,也有足够的准备去应对,不论事成与不成都无愧于心也无愧于行使得苦难能够发挥其真正的意义。

相反,如果个体的内心认知与行动存在明显裂隙,即知行不一,那么个体在面对困难时往往苦上加苦。知行不一的表象之下往往是功利主义心理在暗流涌动个体过分关注事情的结果而非过程,尤其是聚焦显性回报和及时效益,在现实情况与目标结果存在较大距离之时,便格外容易陷入焦虑,或惰于行动,或行动中备受煎熬,始终难以体验到乐趣和成就感,更不会“历尽艰险,终有所获”。

所以“吃苦”本身不是目的,在吃苦中实现超越和成长才是。与其讨论该不该吃苦,不如讨论我们的内心对自己选择的道路是否坚定无悔,对自己想做的事情是否有足够积极的信念和热爱,对客观条件和个人素质是否有清晰的认知和判断,是否有预判并承担事后所有可能结果的勇气和能力——总之,是否能够做到知行合一。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第一种人和第三种人都实现了知行合一,但二者又有不同。在个体的角度上,他们都是对人生体验做出了选择并坚定贯彻,只是有人决定迎难而上有人选择“躺平摆烂”,这是对知行合一的积极层面与消极层面的不同反应。然而从宏观的角度上,显然第一种人的情况显然更具有社会价值。苦终究是客观存在与主观感知的统一体,当人类面临巨大困难甚至灾难时,很可能退无可退。在此情况下,正是无数个体以积极意义上的知行合一赋予了整个人类社会以昂扬的斗志和突破极限的可能。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深刻认识为什么要“吃苦”,磨砺“能吃苦”的精神品质。正如生活中我们没有谁会祝福别人天天吃苦,皆是愿彼此一帆风顺、事事如意,苦难的本身也没有价值,但是我们认识自我、认识苦难、应对苦难的能力永远不能忽视,助力我们超越苦难的知行合一的姿态永远值得歌颂和提倡。

忆往昔,105年前的“新青年”们历经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苦难波折,却仍能以“知行合一”的姿态从中挺立民族脊梁,燃起“真理”的星星之火。看当下,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语境,“新时代好青年”更应把“能吃苦”视作自身成长成才的必备品格和崇高追求。“新时代好青年”唯有“不惧苦难”,勇于在人生实践中不断挑战和超越苦难,才能实现自我的“完善”和身心的全面发展,进而以“能吃苦”的笃定姿态应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诸多风险挑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本文作者系外国语学院2020级本科生张坤宇)


图片:档案馆 创造太阳新闻网‍‍‍‍‍

编辑:贾馨语

责任编辑:成玲玲



往期回顾:

今天,我们看向窗外!


今天,致敬幸福石大最可爱的人!

名单来了!这些集体和个人受到表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