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配得上自己所受的苦难?

王育琨 王育琨频道 2023-03-28

如何配得上自己所受的苦难?


“我只担心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苦难是什么,苦难应该是土壤,只要你愿意把你内心所有的感受、隐忍在这个土壤里面,很有可能会开出你想象不到、灿烂的花朵。”

——陀思妥耶夫斯基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用痛苦创造欢乐。”

——罗曼·罗兰《贝多芬传》

“我只担心一件事,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陀思妥耶夫斯基不得了,他把自己服刑期间的痛苦遭遇当作土壤,用一句话提炼出一个上帝视角,说尽了一万年人类的发展史。

痛苦、磨难、灭顶之灾,这些人们纷纷要躲避的东西,却是英雄们发现真正是自己的机遇,是自己天赋潜能爆发的因缘,正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天才创造不朽大美绝活的要素和契机。

“那是可以总结他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用痛苦创造欢乐”!罗曼·罗兰这句话,是从贝多芬苦难而创造性的一生中提炼出来的结晶,更说透了任何一个时代一切英勇心灵的意志——“用痛苦创造欢乐!”

贝多芬用创造性的一生宣告:苦难,不是让你来忍受的,也不是让来接受的,还不是让你来享受的,更不是让你体会“无受”的,而是让你经历了所有这些以后,让你进入一种“空碎,碎空”的广袤景象,迸发出自己的天赋潜能,创造出解决人类发展中心灵苦痛抑郁的大美绝活,让世界都确认你的存在。

01

贝多芬:用痛苦创造欢乐

贝多芬的力所推动的是什么?锻炼这股力的洪炉又是什么?——受苦,奋斗,为善。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灭,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灭。整个的世界死灭了而贝多芬不曾死!并且他还重造那已经死灭的世界,重造音响的王国,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为着“可怜的人类”!这样一种超生和创造的力,只有自然界里那种无名的,原始的力可以相比。在死亡包裹着一切的大沙漠中间,唯有自然的力才能给你一片水草!

——傅雷

傅雷是我心仪的杰出翻译家、音乐家与文学家。他确信:“贝多芬与力,这是一个上天生就的主题。”跟随他的《贝多芬与力》,我们接近这个伟大的灵魂。

少年天才

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维也纳古典乐派最后一位,也是最伟大的代表人物,是欧洲乃至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贝多芬是个音乐天才,从小就展现出对音乐的天赋,八岁就开始登台演出了,但他的父亲却对他十分苛严,为了把他培养成一名神童,每天都要逼着他学琴,稍有不遂,就遭受一顿毒打,贝多芬的童年就是在这样一声声的鞭挞中度过的,不过因为天赋过人和后天的磨炼,贝多芬音乐造诣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十二岁的时候,贝多芬就被聘为宫廷乐师,在他十七岁的时候,他只身远赴维也纳,找到了当时名声大噪的莫扎特,想拜他为师。

他虔诚地敲开莫扎特的房门,谦恭地自我介绍说:“我叫贝多芬,是专程从德国波恩赶来拜见您的。请您多多指教。”莫扎特对贝多芬早有耳闻,知道他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青年音乐家。不过,贝多芬到底有多大的音乐才华呢?莫扎特决定要亲自考核一下。

“请坐下来,给我和客人们弹一曲钢琴吧!”莫扎特安详地说。

贝多芬为了赢得莫扎特的赞赏,尽最大努力弹了一首高难度的钢琴曲。可是,莫扎特听了却毫无表情,反而顺手拿起一张纸,快速地写了几个字,递给贝多芬说:“请按这个题目构思一首钢琴曲吧!”

贝多芬听了心中一阵忐忑。但他没有吭声,只是凝神思索了一会,双手便按上了琴键。蓦然,美妙的琴声像潮水似的奔涌而来,神奇的旋律溢满全室的上空,客人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好极了!”莫扎特仔细地听完了贝多芬的即兴创作,高兴地对身边的音乐家们说:

“请各位注意,这个来自美丽的莱茵河畔的孩子,必将以他的音乐才华,震惊世界!”
贝多芬对得起自己所受的苦难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他遭遇了怎样磨难?他是怎样做到用痛苦铸造欢乐的?他的力量来自哪里?

一个古老的社会崩溃了,一个新的社会在酝酿中。在青黄不接的过程内,艺术家贝多芬从“灭顶之灾”中觉醒了!贝多芬从自然神明中,学到了纯粹、敬畏和意志力,他把传播自然神明当做了自己的使命和信仰。是的,他的坚毅和奉献,来自他的信仰!

贝多芬不仅仅是伟大的艺术家,同时还是伟大的思想家。在贝多芬那里,音乐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力,这个精神力可以解放个人,也可以解放人类。

力足以推动生命,也能促进死亡。两个极端摆在前面:一端是和平、幸福、进步、文明、美;一端是残杀、战争、混乱、野蛮、丑。具有力的人宛如执握着一个转折乾坤的钟摆,在这两极之间摆动。这个摆动,叔本华给出了或然性选择——“人生实如钟摆,在痛苦和倦怠之间摆动,这两者就是人生的终极要素。”

然而贝多芬,这个英勇的心灵,却给出了另外的选项。

音乐是流动的构造,所有的部分都得同时抓握。贝多芬的心灵总在清静纯粹之中,作疾如闪电的动作。清明的目光,紧张的意志,全部的精神都聚焦在整个动态的梦境之上。他一朝握住一个意念时,不到把它占有决不放手。他自称“对魔鬼的追逐”很入迷。

贝多芬的力不但要控制肉欲,控制感情,控制思想,控制作品,且竟与运命挑战,与上帝(“泛神论的上帝”或“自然神明”)搏斗。他把上帝视为平等,视为他生命中的伴侣,被他虐待;视为磨难他的暴君,被他诅咒;再不然把它当作一个冷酷的朋友,一个严厉的父亲……在上帝这个万有存在的本质面前,贝多芬向它哀诉,向它怨艾,向它威逼,向它追问。在任何一个微末的细节上,在每个电闪雷鸣的当下,不屈不挠地“追逐魔鬼”,“揪住上帝”,把个性放到万物本源的烘炉里淬炼,借此来叩问事物当下的最美的灵魂。

在生命无望的至暗时刻,贝多芬一度给侄子写下了遗嘱,并且注明“等我死后开拆”。这是惨痛之极的呼声,也是反抗的呼声。贝多芬强毅的天性不能遇到磨难就屈服,“我的体力和智力突飞猛进……我感到我的青春不过才开始……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能把人生活上几百次,真是多美!”于是,他在一般人顶不住的压力下,又活了25年。

贫病交迫、孤独无依、致命的耳聋等一系列摧毁一个音乐家的力量,是那样的凶猛而不可一世,竟然启动了贝多芬内在的无限潜能。朋友感慨:“没有一个皇帝对于自己的力有他那样坚强的意识”!力就是力,力就是神,只要力足够大,就可以强力推动“变化之轮”。

在贝多芬那里,好坏善恶是非等等的两极性对立之力,正与反、是与非、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再激发意志力推动“变化之轮”强势运转,以至于把贝多芬推上了“无意识世界”的高峰。

巅峰之上,清静、纯粹、空灵,自然神明涌流进来,他与自然神明合一,他战胜了人类的平庸,战胜了自己的命运,点亮思维、点亮心灵、点亮意志,创作出《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第九交响曲》等一系列登峰造极之作。

在悲苦的深渊里,贝多芬却强力讴歌撒发着自然神明的欢乐。这些交响曲是贝多芬灵魂涅槃重生的完整记录。在最惨烈的痛苦和斗争中,他首先解放了自己,也因此而解放了人,扩大了人,解放了人类。

这些不朽的经典,带领一代又一代人们超越了意识撕裂,进入了“无意识世界”的广袤景象,使人与自然神明接近,与神明合一。人们因此而跳出了万劫,生命迈向高阶。这才是贝多芬的欢乐颂!接通自然神明,贝多芬也因此明确了终生的使命:

“最美的事,莫过于接近自然神明,而把它的光芒散播于人间。”

罗曼·罗兰探索贝多芬命运,写出不朽经典《贝多芬传》与《约翰·克里斯多夫》,对贝多芬的一生做了如是总结:

“用痛苦创造欢乐”,他用这样一句豪语来总结他的一生。这句话,足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

“用痛苦创造欢乐”,这是贝多芬在面对苦难生活时的信念。在他“变化之轮”的魔方里,在他最强大的精神力中,我们看到了他的真善美。内涵真善美的力,才是真正的伟力。他说:

“假如我不知道一个人在能完成善的行为时就不该结束生命的话,我早已不在人世了,而且是由于我自己的处决。”

贝多芬的“善”,就是聚集了他天赋潜能的与众不同的唤醒人的音乐!他创造性的一生,无愧于他自己的天赋,无愧于一个大写的人,他谱写了一部部创造性心灵的“变化之轮”。贝多芬是不世出的天才,一般人难以向背。然而,我在“老娘说”里,找到了对贝多芬的理解。老娘“受的五重智慧”,从普罗大众的视角,可以看贝多芬“用痛苦创造欢乐”的五个心理过程。伟大,就在平凡的朴拙之中。诚可谓:

见众生,见伟人,见佛陀,见天地。

巴克:从宠物狗到狼王的裂变。

磨难中他拥有了“受的五重智慧”:

忍受。接受。享受。无受。自在。
02

老娘“受的五重智慧”

“农村不认字的老太太,天然就活在道中”。
——南怀瑾先生
“我们生而破碎,用活着来修修补补。”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尤金·奥尼尔

南怀瑾说出了中国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密码,我深有同感。美国文学家尤金·奥尼尔则一句话说出了生命的真相:“人生而破碎,又用活着来修修补补”。一个人,一旦知道自己的无知,是明智的;不知道自身的无知,是愚昧的。真正厉害的人,都是发现自身局限,不断自我反省,从而不断突破小我,走向觉醒。

老娘知道自己无知,她卑微得可以随时放下身段,逆来顺受,在艰苦的生活中,她心甘情愿地用活着来修修补补“破碎的生命”,在不断去长见识和打磨自己的过程中,老娘慢慢悟出了“受”的五重智慧。老天要成就一个生命,一定会让他经历磨难,磨难是一切智慧的土壤。“见自己的不足,见自己的潜能,见众生的苦痛,见天地的豁达”,这是一个人的内心从匮乏走向丰盈,从无知走向成熟的过程。

第一重:忍受

每当做一件事,千难万险又压过来的时候,牙根就没有退路,我老娘就会念叨:“这是我的命呀!”“这是我的报应呀!”“这是我上一辈子欠的!”

这些话,看上去负面,却有着很强大的能量。因为,这是老娘不再排斥发生、抱怨环境、推卸责任,而是接纳了挑战,勇于担当去解决问题的心境表达。而往往一些“智者”,遇事先把自己摘干净,把问题推给他人和环境。听上去振振有词,实际上就是自负、自见、自傲、自是、自矝和自闭。你关闭了接纳挑战的大门,也就关闭了任何绽放天性的机遇,耽搁了提升自己心性的机会,永远也发现不了自己,更不会在危机中去重建自己。

小时候,我最怕老娘说这话。老娘一说这话,就意味着一个天大的难题又降临到了我们家,又压到了老娘的肩膀上;小时候,我也最欣慰老娘说这话,每每听老娘说,“这是我的命呀”!心理就有一丝安心。老娘又忍受了一个天大难题,接住了这个天大的难题!我幼小的心灵一直怕失去老娘,对这样的话很在意。

第二重:接受

忍受,会有反弹,有点勉强的味道,因为特殊情况要强力容忍。逆来顺受多了,坏事往往会变成了好事。“所有发生都是好的!”“坏的发生”与“好的发生”都照单全收了。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事,于是老娘就接纳了世界真相——“苦乐同受”,“所有发生都是好的”,“不排斥,不抱怨”。接纳了世界真相,也就承担当下努力去解决问题,如此无形中就会开始聚集世界有形的和无形的能量。原来,所有那些不如意和意外的挑战,都是淬炼一个人心智和能量的熔炉。

老娘常说,“人得用事缠着!”“只有闲死的,没有累死的。”老娘一生没有闲着的时候。没有事情做,她很不舒服。我在深圳时,以坐飞机为诱饵,两次接父母亲过去。第一次勉强住了一个月。可是,第二次一下飞机就变卦了,老娘求我让她最多住一个星期。因为在深圳,她什么活也不会干,一下楼就迷向。她闷得慌。我有苦难言。为了接老娘老爹到深圳,还特别邀请退休的大姐作陪。大家都要放松一下,好说歹说把她留了两个星期。在老家想给她请个保姆,就是不要。一直到88岁,还每天早晨3点半就起床,站一会儿桩,然后拿着扫把,前院、后院、街门口慢慢地扫。那是她的运动,那是她的心跳。

第三重:享受

岁月艰难,却没有给老娘留下一张沧桑的脸。老娘一直到80多岁,皮肤光滑细嫩。这跟老娘的心态有关系。苦累的事,众人只看表面,看到了痛苦和忍受;而老娘却看内里,看到孩子们可以安心上学,看到孩子们个个都可以有出息。她甚至还能看到孩子们未来的幸福生活。她常说,“只要你们好就行了!”“你们好了,是我最大的享受!”最悲催的时候,总是有最亮丽的画面陪着她。老娘没有私心,付出大爱做许多事也不图什么名声。这样一种乐观的强力意志,让老娘常常享受自己的挑战。

我脑海里总有那么一副画。那是2006年我们兄妹几家子一起回老家。下午我们姊妹几个就坐在堂屋里海阔天空,聊国事谈天下。老娘坐在靠门口的椅子上,晒着太阳。她的腿似乎在有节奏的动着,把两只小脚伸向前方比着长短,一脸的轻松自在。她陶醉那个儿女们在身边其乐融融的午后。这就是老娘!老娘像一个拼命压弯自己的良弓,以便能使儿女生命的箭矢迅速的远飞。她折弯了腰,白了头,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但是她依然满溢着幸福。她的生命,在儿孙们身上得到了延续。

第四重:无受

“这都是我的命呀!”老娘这句朴素的大白话,包含了宇宙真理。宇宙万有皆是因缘所生,一切法因缘生,一切法中无我,无造者,也无受者。世人对此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平时思考念念执着于我,并起我痴、我见、我爱、我慢,把自己的感受状态放大,自以为是自己做功夫换来的一切,由此形成以强烈自我为中心的我执的生命形式。无我、无造、无受,是佛法讲性空的最重要的三个要点。

老娘没有学佛法,老娘敬畏天地,敬畏一切人和事,只是把自己看成一粒尘埃,把自己放的很低很低。她感觉到发生一切不顺遂都是自己的命,所以要坦然接纳下来,要对所有的发生头拱地去解决。这一份“无我、无造、无受”,是她生命里本来就有的。饥渴、冷热、贫穷、困顿,这些都是上天的安排,命运的结果,万事如此运作,不能逆天,只能顺着老天的走向,与命运一起向前罢了,随顺自然而已。

第五重:自在

老娘没有罗曼·罗兰这样明确的价值提炼,但是她在她的世界里,通晓了一个人发现自己的真正秘密:“头拱地,出绝活”;“干啥都不掉链子。”一个人只有发现自己真正的价值,知道如何让自己还没有存在的天赋潜能真正存在,即通过客观外在的价值创造,才可以进入大自在。老娘不管干什么活,都有点把命搁进当下的劲头,所以“干啥都不掉链子”。这样的体验多了,老娘就自信豁达自在了。老娘跟什么人都可以交流。她大嗓门说话,老远就能听到她爽朗的笑声。

忍受、接受、享受、无受,老娘接纳了宇宙的真相,她没有像一些人就飘飘欲仙起来,她却以头扎进当下的活计中,“头拱地,出绝活”。这是普通百姓(众生)真正的生活写照。不管发生了什么“灭顶之灾”,都需要你沉下心来,聚精会神在当下,干活不掉链子,于此才可以呈现活下去的倔强,才可以能有生而为人的“大自在”。记得六祖慧能坐化之前,众弟子们惶恐:师父不在了,今后谁来接引我们成佛呀?六祖慧能最后说了六个字:

“见众生,见佛陀”。

不知道老娘见到了什么。老娘很像《隐入尘埃》那对夫妇。一般人看到的仅仅是可怜巴巴的,可是通过老娘,我却看到了一种“见众生,见天地”的大自在。在老娘朴实无华的生命中,我看到了众生真正的生活写照,看到了无论什么样的灾难轮流扑上来,她就在那里“头拱地,出绝活”,从而见证了自己无穷无量的潜能迸发出来。以至于老娘走了15年了,依然可用她的精神之光,照亮我、照亮普通众生的道路。

“是人不要管,用管不是人。”这是一种比“无受”更高的大自在。在老娘心目中,人要有大自在,分分钟要有扎实的东西拿出来奉献。用今天的话说,当下你能为组织和社会创造的价值,才实证你自身的价值,才实证你的大自在。

“是人不要管,用管不是人”,老娘因此解放了孩子,也就解放了自己。她自己的生活写照,也是她给孩子们的最重要的教育。看看今天富裕起来的父母,却很可怜。他们整天为孩子的学习伤脑筋。他们为孩子的升学恐惧,为孩子的未来恐惧。为了免除恐惧,他们就给孩子套上了枷锁,同时也锁住了自己。老娘却没有这样的恐惧。她给每个孩子空间,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本性自在成长。如此,她也就解放了自己。

AI的最新发展,把传统应试教育抹平

看重地头力之当下灵机一动的突破性思维

精选阅读:

地头力2:庖丁解牛说尽了庄子哲学
地头力1:充盈组织末梢的创造力
传达心灵|声音比文字更好
王育琨:大美绝活是一种信仰
所有灾难,都是下一个新生命的起点
流浪气球自嗨 会付出多大的代价?
ChatGPT:我如何成为功夫到家的颠覆者?
马斯克:ChatGPT将颠覆世界
叶文洁令人恐怖的理智和欲望
109岁大自在生命舞者心语
弗洛姆:真正的爱是在对方身上唤起有生命力的东西
他们用痛苦创造生命大美
罗红:企鹅生命之大美
萨古鲁:活出生命的全部
生命没了|造物的壳还在
稻盛和夫:将全部生命注入企业
不抱怨,生命需自救
林可济:人的伟大与尊严在于思想!


—— End ——


大美绝活是一种信仰

如何让我还没有存在的天赋潜能,真正存在的时候,真正的富足和丰盛才会出现。深入把握这片土地上中国人的痛点开始。拿出解决这些痛点的大美绝活,给消费者创造真正的价值,才能发现真实的自己。“接近美,接近神”。“大美绝活是一种信仰”!与众不同的绝活或好产品,造福消费者的宽度、广度、深度和敏感度,决定了“与众不同的绝活”之“大美”的程度,也决定了个人和企业的未来。因为,在市场经济中,每一个消费者的每一笔购买,是对企业的投票,决定了企业的前程。

让我们跟着任正非一起走一个过程
打开思维,打开心灵,打开意志

王育琨频道 商务合作

微信 | gao940716

QQ:2116117593

投稿:2116117593@qq.com

2020全新奉献,线上线下全上市

2019全新奉献,线上线下全上市

地头力=喜爱{目标}×专注{死磕}×做好{绝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