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清华公管学院举办“两会”精神学习讲座之中国历代国家治理

2018-04-12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点击上方“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可以订阅哦

4月10日,清华公管学院邀请中编办中国机构改革杂志主编唐进作题为《中国历代国家治理》的学习讲座,学院党委书记彭宗超主持讲座,学院党委副书记谢矜、院长助理慕玲、曹峰老师等50余位师生参加学习。本次活动是学院党委组织的“两会”精神专题学习活动之一。

唐进作讲座

唐进首先介绍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的观点,指出习近平新时代总书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国家治理。习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治理国家和社会,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

基于对习总书记讲话和“两会”精神的学习,唐进对中国历代国家治理情况进行了梳理,从郡县制到三省六部制,从三公九卿制到南北面官制,从天子巡守到巡按御史制度,唐老师比较分析了各种治理方式的特点,并总结出中国历代国家治理的优点,包括机构设置比较完备,国家的统治职能、管理职能分配有序,中央各部门的分工和职权比较清晰、界限明朗,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层级间运行比较流畅,各级政府的分工比较明晰。中国古代对于大部制的治理方式已体现得很好,权利得到了较好的制约和制衡,并且机构设置能够因时而变,顺应形势不断变化改革。吸取这些有益的治理理念,对于我们现在的改革具有很好的启发和帮助作用。

讲座最后,在场师生与唐进交流了关于党政职能的界限、提高政府办事效率、人员精简分流、电子政务、军队编制改革等方面的问题。

彭宗超主持讲座

彭宗超总结指出,关注政府机构改革,不仅要着眼于当下的问题,回溯历史、以史为鉴,分析国家治理的变迁,可以发现我们今天的很多改革创新方法已经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有所体现,多个朝代中的丰富历史经验都值得学习。因此在观察当下、展望未来的同时,也需要回溯历史,在历史的视角下能够更清楚地看待问题,也对未来具有借鉴意义。

学院教师彭宗超(左二)、谢矜(左一)、慕玲(右一)与唐进(右二)合影

讲座前,唐进还与学院部分教师进行了座谈交流。

来源|清华公管党办

发展办编辑整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