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以为己》荣获“第十三届文津图书奖”

2018年4月23日,国家图书馆公布了第十三届文津图书奖的最终获奖名单,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以为己》最终入选,荣获“第十三届文津图书奖”殊荣。



文津图书奖是在国家图书馆的倡导下,由全国图书馆及读者、专家、媒体共同围绕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倡导全民阅读举办的公益性优秀图书奖项。每年举办一届,每次评出获奖图书10种。


文津图书奖坚持公益性,目标是评选出适宜阅读的、读者喜爱的优秀图书,从而推进培养公众读书的兴趣,适度引导公众的阅读方向,为家庭藏书和图书馆藏书提供参考;发挥国家图书馆在倡导读书、组织读书、服务读书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全国图书馆界服务全民阅读的示范平台,搭建一个作者、读者、学者、出版者、图书馆相互交流沟通的平台,创造作者写好书、出版社出好书、读者读好书的良好社会氛围。


2009年11月2日,文津图书奖与文津读书沙龙荣膺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署联合授予的“全民阅读活动优秀项目奖”。此外,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新京报、新华网等多家电视、平面和网络媒体都作了大量相关宣传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第十三届文津图书奖评选范围包括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国内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少儿类的大众读物,侧重于能够传播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公众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普及类图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学以为己》最终入选“第十三届文津图书奖”社科类获奖图书。




为己之学与为人之学


《学以为己:传统中国的教育》是台湾清华大学李弘祺先生所撰的一部关于中国传统教育的专著。这部著作讨论问题很多,如中国传统教育制度、私人讲学、考试选才、书院兴盛,中国历史上的大众教育、家庭教育、技术教育等。作者还论及儒家经学对中国传统教育的深远影响,同时也强调理学对培养自我的重视。培养自我这一点,被作为书名:学以为己,当最受作者推重。作者认为:中国书院教育的理想是“为己之学”或“自得”。这种观念从孔子始,以后支配中国读书人的理想将近三千年。经朱熹的提倡,它变成更为广泛的信念。这一理想受到科举制度的强烈冲击,至明之后,逐步转变成为“以天下为己任”的一部分。“自得”乃是一种自由的境界,是一种精神上的解放。因而读书的乐趣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没有责任感的快乐。这一命题与哲学上“自由与责任”的命题有相似之处。


孔子在《论语•宪问》中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己是强调个人的修养与道德情怀的培育,为人则是强调社会效用。孔子不是反对为人之学,而是重视为己之学树其本。反观今天的教育,过于强调社会效用,轻于学生德行的完善。因而《学以为己:传统中国的教育》这本书,能给读者一些启发与思考。


——王余光(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


《学以为己:传统中国的教育》

李弘祺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4月


书目简介


真正的知识来自于个人面对知识的亲密体验,一个文明不外乎是它的教育发展史。在社会陷入教育焦虑的当下,《学以为己》回溯到中国教育的源头,梳理这一对中、日、韩、越南等国家影响甚远的中华文明传统。从中国古代不同朝代的教育细节出发,归纳中国传统教育的特色,并发掘传统教育的现实意义。本书前所未有地以历史的眼光描述中国传统教育,运用了经济史、政治史、宗教史、哲学史和民俗史等多学科的成果和资料展开论述,视野广阔。本书脚注和书后的参考书目,包括了2000年之前日本和欧美学界有关中国教育史的几乎全部重要著作,甚有价值。


作者简介


李弘祺,美国耶鲁大学博士,纽约市立大学荣休教授,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荣休讲座教授。过去三十多年间专研中国的教育史,从宋代开始,而及于整个传统中国,先后以英文及中文出版多本有关中国教育的著作,日本关西大学《泊园》称誉他为“活跃于当今世界治中国教育及科举史之第一者”。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官方微店购买《学以为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