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走进35条老弄堂,寻访上海的红色基因

关注并星标★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03-23






弄堂是上海独有的城市景观。弄堂之于上海,就如同血管之于人体。
——《红色弄堂》





要是一个人到了上海而没有去上海的弄堂里走一走,那一定是遗憾的。只有走进上海的弄堂,才算是开始看上海的生活,才能领略到这座城市的精神气,发现一茶一饭中蕴含的海派文化的真谛。



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弄堂里诞生。从此,红色的基因在四通八达的弄堂里蔓延开去,不仅在海派文化中扎下根来,还成了海派文化的“魂”。星星之火,毕竟是燎原了。回顾这段历史,可谓是“作始也简,将毕也钜”。

《红色弄堂》一书选取、记录了三十余条中国共产党早期在上海进行革命活动旧址所在的弄堂。



每条弄堂的存在年代、历史、人文地理环境都得以被详细地记载下来,使读者深入其境,以更好地了解红色文化和海派文化,明白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上海的历史原因。
作者对书中提到的全部革命活动旧址或遗址都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并在文献考证等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勘正了一些史料的错误,补充了一些新发现。将红色文化与海派文化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解读,对上海这个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有着巨大的意义,这也是作者撰写本书的初心。


红色弄堂图鉴


1


成裕里

首部“红色经典”诞生地



建成时间:1912年

地址:南昌路100弄

式样:旧式里弄




成裕里一带于1914年法租界西扩时被划入法租界,是法国天主教会的产业。


1920年8月,在复兴中路221弄成裕里向里第5排的12号诞生了一家小型的印刷厂。就是这家小小的印刷所,印出了后来影响深远的一本书——《共产党宣言》中译本。





2


树德里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建成时间:1920年 

地址:黄陂南路374弄 

式样:旧式里弄




上海有很多名叫“树德里”的弄堂,这里指的是今兴业路黄陂南路西北转角的树德里。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树德里望志路106号举行。出席者有上海的李汉俊、李达,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武汉的董必 武、陈潭秋,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的陈公博,留日学生周佛海以及陈独秀委派的包惠僧,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也出席会议。





3


振业里

红色思想传播处



建成时间:约1910年代 

地址:人民路1027弄、1037弄

式样:旧式里弄




振业里处于大境阁和老西门之间,地属华界,与法租界隔着民国路相望。


振业里11号为街面房,门牌号为民国路339号(今人民路1025号),是一弄东弄口的第一间。1923年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的公开出版发行机构——上海书店在这里开业。从表面上来看,上海书店是一家再正常不过的书店,销售着新文化书社、亚东图书馆等出版社的出版物,实际上却秘密发行被查封的新青年社的全部存书、中共中央的机关刊物《向导》,以及《中国青年》、《前锋》、《共产党宣言》等革命进步书刊。




4



甲秀里

毛泽东的上海岁月



建成时间:1915年 

地址:茂名北路120弄 

式样:旧式里弄




甲秀里建成于1915年,为石库门建筑,但与上海一般建筑的朝向不同,都是坐南朝北的。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毛泽东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并参加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的工作,担任执行部文书科代理主任兼组织部秘书,居住于甲秀里。1924年6月,杨开慧携其母亲向振熙和儿子毛岸英、毛岸青从湖南来沪,与毛泽东住在一起。




5


柏德里

小弄堂里的“中央办公厅”



建成时间:1920年代 

地址:石门一路316-336弄 

式样:旧式里弄




柏德里在昔日的同孚路(今石门一路)上。


1927年武汉“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之后,国共两党正式决裂,中共中央机关于当年秋季回到上海。中同孚路柏德里700号(今石门一路336弄9号)的一幢两楼两底的石库门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联络点,也被称为“中央办公厅”。1928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迁往云南路。柏德里今已不存。



——图文摘自《红色弄堂》







 精彩内页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内页摘自《红色弄堂》




推 荐 阅 读


《红色弄堂》

张晓栋 著

978-7-5675-9468-5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即将出版






 作 品 简 介





《红色弄堂》一书以中共建党初期至1933年中共中央撤离上海期间中国共产党在沪的35处秘密机关地址所在的建筑为研究对象,展开红色文化历史与海派建筑历史的双重讲述,是一部将红色文化与海派文化交融的图文通俗读物。



 作 者 简 介





张晓栋,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编审。曾撰写、主编、参与数十种图书。代表作有《五马路:从外滩到跑马厅》。





 目 录 





向上滑动阅览


老渔阳里,红色征程的起点

——《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筹备处和会议期间的秘书处旧址

民厚南里,毛泽东的人生转折点

——1920年毛泽东寓所旧址

成裕里,首部“红色经典”的诞生地

——又新印刷所旧址

新渔阳里,红色青年的舞台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

吉利坊,马克思主义的宣传阵地

——新青年社总发行所旧址

延庆里,静谧中酝酿开天辟地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宿舍旧址、博文女校旧址

树德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

辅德里,在小寓所里闹大革命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平民女校旧址

兰发里,点亮一盏指路明灯

——《向导》发行所旧址

三曾里,小弄堂里有个指挥部

——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遗址

振业里,红色思想传播处

——上海书店遗址

朱依里,红色青年们发出呐喊

——《中国青年》编辑部旧址

甲秀里,毛泽东的上海岁月

——上海毛泽东旧居陈列馆

华兴坊,五卅运动中发出正义之声

——《热血日报》社遗址

迎春坊,小旅馆中的大转折

——五卅运动秘密指挥部遗址、“九月来信”的诞生地

安慎坊,“红色声音”指挥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遗址

亨昌里,重新燃起革命之火

——《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

修德坊,“红色之剑”出鞘

——中共中央特科机关旧址

柏德里,小弄堂里的“中央办公厅”

——中共中央政治局联络点遗址

春晖里,白色恐怖下恢复红色出版

——协盛印刷所遗址、李克农旧居

遵义里,隐蔽在十里洋场的“红色堡垒”

——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遗址(一)

望德里,中央与地方的红色纽带

——中共中央秘密联络点遗址 

丽云坊,白色恐怖下的英勇斗争

——中共中央组织部遗址

永安里,高级员工宿舍中传出革命强音

——中共中央联络处旧址、周恩来旧居

清和坊,市中心的“红色枢纽”

——中共中央与中央军委联络点旧址

恒吉里,中央领导看文件的地方

——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阅文处)旧址

善庆坊,隐蔽在十里洋场的“红色堡垒”

——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遗址(二)

经远里,军史丰碑地

——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彭湃烈士在沪革命活动地点

福康里,小楼里传出“永不消逝的电波”

——中共中央第一座无线电台遗址

四成里,“听风者”训练营

——中共中央早期无线电训练班旧址

祥康里,油墨飘香传递党的光亮

——中共中央秘密印刷厂旧址

慈德里,为了忘却的记忆

——东方旅社遗址

惠民里,刘少奇的上海岁月

——刘少奇旧居

斯盛里,毛氏兄弟落难上海

——毛岸英、毛岸青暂居地

合兴坊,小楼里藏着党的“一号机密”

——中共中央文库遗址









本期编辑:Clsr

 
点击
阅读原文
进入官方微店

看到你“在看”我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