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是,凭什么他能成为百大UP主啊”

青春上海 青春上海 2024-06-09

上次

我们采访了几位

大家熟悉的B站百大UP主

一起走进了

他们的“百大之路”

点我点我,一起回顾!


评论区就有伙伴回复:

“能跻身百大的都有两把刷子”



确实

成为一名UP主

并不像大部分人想象的那样

居家办公,时间自由支配,经济独立

还能在镜头前展现自己的风采

坐拥庞大粉丝群体的喜爱与追捧


躺平?没有的事!

要从百万数量的UP主中脱颖而出

靠的是勤奋,持续的勤奋

满溢着创意的勤奋


其实,在夜深人静之时

他们也有江郎才尽的困惑

不被粉丝理解的苦痛

在经历了一场又一场

不停歇的直播间带货后

甚至需要靠吸氧来缓口气


UP主有哪些生存法则?

今天,我们一起来听

他们的自白


01




这是我深思熟虑的选择:

年轻人在哪里,未来就在哪里


我本科就读于北航,后来到英国读研究生,回国后从基层销售一步步做到管理层。和其他UP主无心插柳入行的情况不同,在B站开启事业第二春,是我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




彼时实体零售进入瓶颈期,我在尝试从线下转战到线上继续做新零售。就像装修房子需要有设计图一样,我和几位合伙人早在2020年注册B站账号前就坚定了自己的路线:这个账号就是要实现商业化。我们从不在“发商业的东西粉丝会很反感”这件事上拧巴,毕竟,粉丝有需求才会来关注我们。


2022年,可以说是“Mr 迷瞪”账号的转型年。在得到B站用户购买力很强的报告后,我们义无反顾开启了直播电商带货模式。刚开始做电商直播真可谓出师不利,弹幕里骂声一片,不停地掉粉。虽说内心焦急,但我们坚定了这条路,继续严控选品、服务、价格。逐渐地,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小,粉丝们看到了我们的用心和诚意。我的逻辑很简单,我们不坑不骗不理亏,每天可以睡一个安稳觉。没想到,这样的坚持让我成为家装界的头部UP主。



我也是B站上少数获得千舰成就的UP主。为何我们的粉丝黏性那么高?这也和我们的服务不无关系。我甚至在B站上公开了自己的微信号,目前我有4个号,微信好友达到4万多人,遇到客服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都可以直接投诉到我这里。



其中有个案例很特殊,一名铁杆粉家里几乎所有的装修材料都是在我们这里买的。唯独马桶没赶上直播,在某平台上下单,结果出了问题。我们得知后,自掏腰包把这款产品买了下来,送了新品给他。也许有人觉得我们傻,但这样的效应不是我们花两三千元的广告费可以达到的,最后这名粉丝把小区里所有的业主都拉到我们直播间。


当UP主后,我比以前更忙了,身份也比较多元,既是内容创作者,又是管理着400多名员工的公司老板,真的是分身乏术。去年购物节期间,我每天播8个小时,下了播还要继续做视频。有时候直播的时候,现场要靠吸氧,那段经历回想起来真的很吓人。


相较90后、95后、00后主播,88年出生的我不算是特别年轻的主播。但我还是会坚持播下去,因为我喜欢B站的氛围,这里是年轻人的聚集地,年轻人在哪里,未来就在哪里。



02




我下定决心给自己两年的时间

成则经济自由,败则回归职场


在很多人眼里,我是“别人家的孩子”。国内985大学本科、美国史蒂文斯理工学院的研究生,毕业后在大厂工作。但其实只有我知道自己多么不适应996的工作节奏。不想为了赚取一份工资将自己置于卑微的境地,我选择了辞职。那年是2021年,30岁的我下定决心做自媒体。我下定决心给自己两年的时间,成则经济自由,败则回归职场。


我辞职后制作的第一期泡面视频播放量达到450多万。一开始我觉得只是昙花一现,运气好而已,没觉得会持续火下去。后来,我找准了目标群,选题越来越接地气,比如10元平民料理、电饭煲料理、微波炉料理等,在满屏高端料理中成为美食区的逆行者。



我会独辟蹊径做起懒人料理,是因为,现代人很多是吃货,但懒得做饭。我将视频聚焦平民菜,谁都可以抄作业,无形中切中了大家的痛点。为了践行平民路线,我会尽量研究简单的菜谱,简化复杂的步骤,替换难买的食材。一道菜试做两三遍是常态,如果不顺利,四五遍都很正常。


做自媒体,首先要自律,其次要懂得创新。作为个人UP主没公司没团队,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先发制人,创作出市面上没有的独家内容。比如我独创的试吃系列爆款视频发布后一周内,全平台都在疯狂跟进模仿各种试吃主题的视频。今年,我打算做如何吃掉一整只牛、一整只鸡的选题。我的思维很活跃,点子也多。我想,这才是我能脱颖而出的核心竞争力。



事实上,我的创作成本很低,有时一期视频加起来成本才不到百元。希望粉丝们看完我的视频觉得自己也能动手操作,而非觉得“这个UP主好厉害”。我并不喜欢别人的仰视。其实,我没那么爱吃,拍视频也很累。真正让我坚持下去的原因是能够在网上和大家交流。



回顾这三年来当UP主的经历,真的比上班的时候快乐太多了。我的视频我做主,拍得好不好都是我自己的问题。



03




我发现了一个规律

视频越火,被人骂得越凶


我是一名95后UP主,职业生涯始于2017年。那一年,我正在写毕设。空闲期间在知乎上发布了一则图文,大致内容是女生化妆前后变化有多大。没想到,这篇帖子意外引发热议,评论区质疑声不断,许多人认为我所描述的变化不过是照片修图的结果。为了自证,我转战B站,上传了我的第一个视频,迅速吸引了数千粉丝。有了粉丝,就有人催更。我激动坏了,就这样误打误撞地走上了UP主这条路。



要从庞大的UP主群体中脱颖而出,学习研究是王道。最开始我天天看视频,一年的浏览量能达到一万多条。我会用本子记录分析爆款特点,包括视频节奏、背景音乐,不停分析总结成为我的日常工作。这种状态维持了三四年,仿佛上了一所自学的“博主大学”。



其实,当UP主的精神压力并不亚于上班族。每一个观众都是你的“老板”,你需要在满足甲方和粉丝之间找到平衡。当粉丝数达到70万的时候,我做了一期公益视频,把B站给予的激励计划收入捐给聋哑人士。这期视频涨粉30万。有人骂我沽名钓誉,虚假炒作。我很委屈,涨粉并不是我的目的。明明做了好事还被骂有点想不开,甚至萌生了退网的念头。随着粉丝数量上升,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多。


后来,我发现了一个规律,视频越火,被人骂得越凶。起初我觉得这些批评都是无稽之谈,但渐渐地我学会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实,有的批判十分有理让人受益匪浅,但是面对无理取闹我也不会让自己陷入自证陷阱。


然而,每个UP主都有江郎才尽的时候,我也时常被“数据焦虑”折磨。为此,我开始思索大家喜欢我的理由,探讨除了“美妆”,我还能为粉丝带来哪些优质的内容,因此,从2020年开始,我的内容朝多元化发展,不断尝试,不停试错。




推动我持续更新的动力还是来自粉丝们的喜爱。当收到粉丝私信表示自己因我的视频而受到治愈时,我会感到无比感动和欣慰,觉得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因为互联网我和一些本是陌生的人产生了神奇的连接。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手记

UP主的生存法则

花了好几周时间,关注了30多名百大UP主,研究了100多个视频,采访了6名百大UP主代表。记者改变了对这一职业的刻板印象。


时间、财务双自由是大家想象中的UP主日常。事实上,不想泯然于众人,有足以出圈的作品,难度不亚于成为大逃杀中最后的幸存者。


有人说,内容硬核最重要。千篇一律,不如独树一帜,要打造个人IP。有人说,现在当UP主,内容制作只是冰山一角。为了制作内容要不停投钱,需要尽可能多地接商单,还需要洞察世事练达人情。如果想要养活自己,当个人UP主的希望很渺茫。还有人说,接商单是有天花板的,直播带货没有上限。


他们说的都对。


几乎每个账号都有属于自己的生存法则,不管是接商单也好,直播带货也罢,抑或成为签约博主领月薪,条条大路皆有“恰饭之法”。


但有些通识的法则是需要遵守的。比如当好UP主,需要把自己最擅长的事放大到极致。就像绵羊料理的UP主绵羊所言:当时没认清自己,以为自己需要主攻厨艺,其实视频制作才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视频类自媒体,绝非像发布视频版的朋友圈那样随意。其实和传统媒体一样,要做到百大UP主级别,几乎无一例外都注重创新。许多拥有百万粉丝的UP主都是一条又一条视频出圈后,被全网疯狂抄作业。他们始终跑在别人的前面。


又比如,几乎所有的UP主都会遇到好评和差评。当UP主需要内心够强大,有足够的抗压能力,换句话说是能看不同人的脸色。


在采访中,几乎所有的UP主都建议,入行前别对大红大紫抱有太大希望,不要义无反顾地裸辞。一开始可以为爱发电,把它当成一种兴趣爱好或者兼职,直到能有养活自己的收入了再考虑全职。


从某种意义上说,做自媒体是将个人能力放大。如果你走的是生活类赛道,但自己本人在现实生活里都不是一个有趣的人的话,就得掂量下。毕竟,这个职业太讲究人格魅力了。一分耕耘是零收获还是十分收获,谁知道呢?


对此,你又怎么看呢?



沪团团来送福利啦!青春上海独家精美徽章共3款,你心动了吗?


想要想要!如何才能获得呢?


点亮本文【在看】【点赞】,并在评论区留言互动;当【在看】数达到200时,评论点赞第一的小伙伴将免费获得一套徽章哟~



往期回顾


“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

一天多打200个电话!快递送货上门,新规实施,有何变化?

上海人什么时候能在市中心爬山?官方最新宣布→


作者:青年报·青春上海首席记者 范彦萍

部分来源:哔哩哔哩、网友评论

责任编辑:霸天萌

校审:神小丢
终审:文心

点亮点赞、在看
给UP主们送上“三连”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