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种快乐谁懂啊!这届年轻人真的很有胜负欲……

青春上海 青春上海 2024-06-08


“盖章狂魔”乾隆帝的快乐

这届年轻人终于体会到了

继“特种兵式旅游”、City Walk火爆后

年轻人中又流行起了“集章”


走到哪儿盖到哪儿

甚至出攻略、画线路

还自制“二创”集

这些都成为

年轻人出游的新“仪式”

他们还自封了一个

可爱的称呼——

“盖帮”


为盖限量版“龙章”排长队


“我真的低估了上海人民对盖章的热爱程度。”这是集章爱好者小曦最近去玉佛寺盖章时发出的感叹。


玉佛寺从3月份开始推出龙年限定章,总共有7个,一天一个,周一到周六是红色章,周日是套色章,周日去可以一次性盖7个章。在网上看到这个消息,小曦3月的第一个周末就赶去了玉佛寺。


“我以为这个月刚开始,网上都还没什么攻略,应该没什么人,结果我9:30到的,前面就已经排了将近百来号人,算下来得排一个多小时。”小曦告诉记者。


玉佛寺排队盖章


小曦说,她就是冲着龙章来的。“限定版,比较有纪念意义。”从今年春节至今,她已经收集了20几枚“龙章”,并不算多。“今年光是徐家汇这片据说就有20多个章,我看到有的姐妹已经集了50多个。”


玉佛寺龙章


位于安义路上的静安旅游服务中心,今年春节也推出了一款限定款的龙年套色章,颜色亮眼,画面精致,在“章友”中口耳相传,也成为今年春节人气最高的一枚“龙章”。


“这款龙章设计细节比较多,比如龙身周围还有几点蓝色的间色,就好似水珠溅起来的样子,一下子就动感起来。”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水是财富和福气的象征,蛟龙踏浪而行,脚下的蓝色浪花正是苏河湾河水,传达了龙年如龙遇水的美好寓意。



去年静安区就曾尝试推出多个特色集章打卡活动,“探秘苏河湾上的桥”的集章活动设计了苏河湾13座富有历史底蕴的桥梁章,一下子就出了圈。“我们也没想到效果这么好,尤其是吸引了很多年轻人来敲章,敲章的同时也对这些桥梁历史老建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今年静安区旅游服务中心更新了建筑印章从2月到7月,每月都将更新2枚建筑印章,一共12枚。因为“盖章”这件事,这家小小的旅游服务中心也成为了年轻人的“网红打卡地”。


连加油站都有“盖章攻略”


社交平台上的数据也显现出了“集章”的热度。


小红书上,“集章”话题浏览次数已经超过1.5亿,“盖章”话题浏览次数更是达到3.1亿次。微博上的“集章式旅行火了”的话题阅读量达到55.6万。



这届年轻人的胜负欲,更是在“集章”上尽数体现。


集章就像是一场有任务清单的Citywalk,“盖帮”们不仅自己盖,还会热情分享亲自体验过的集章体验。


点开小红书上已经达到487万次浏览的“上海集章”话题,感觉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从外滩、豫园、东方明珠等各大景点,再到人民广场、武康路、杨浦滨江等各大地标,都有“集章攻略”。


甚至还有网友分享了“中石化第一加油站”的盖章攻略,这一位于南苏州河畔的加油站今年迎来建站76周年,因此推出了4枚加油机系列章,1枚站章、1枚周年章及1枚套色章.让人感叹着实有点卷:“连加油站都有章了。”


“保姆级攻略拿下450+印章”、“上海人民广场集章,一次盖80+枚印章路线”“上海天文馆,最全集齐48枚印章”……就和做一份旅游线路攻略一样认真,这些年轻人会设计集章路线,告诉大家如何更科学合理地在一条线上盖到最全的章,信息还会不断更新。



很多集章爱好者不只写本地攻略,集章“战利品”更是遍布全国各地。已经收集到了数百枚章的集章爱好者娟娟是南京人,但对上海的章,她也非常熟悉。“我经常周末来上海,就是为了集章。”


她告诉记者,有些场馆希望能借集章让大家多参观展馆,所以更像寻宝游戏,比如中国证券博物馆,一共9枚章,分布在3个楼层的各个展厅,一般要集齐章,相当于逛完了一个博物馆。还有些文创场所的免费章很隐秘,“你要问柜员,或者完成隐藏任务,她才会悠悠地拿出来给你敲上,比如豫园的很多老字号。那边还有个‘彩蛋’,就是余德前老师的篆刻摊位,运气好可以敲到这位非遗传承人的私章。”


让人与城市、人与人产生联结


盖章到底有啥魅力?这事儿,被称为“章总”“盖章狂魔”的乾隆皇帝最有发言权。


乾隆皇帝爱盖章,早已人尽皆知。据统计,他拥有的印章数达1800枚,最大的爱好就是在中意的书画作品上盖章、题跋。不少集章爱好者都会说:“感受到了乾隆老爷的快乐。”



不少集章爱好者坦言,就是觉得这些章很好看,有种“不集全会遗憾”的感觉。随着集章火爆,越来越多的城市景点、地标、店家开始“整活”,让印章带有了更多地方文化的特色。琳琅满目的各种印章也唤起了年轻人的“创作欲”,不少爱好者会进行“二创”。如在各种章上手绘,制作成手账本,有的通过不同印章的组合,创作出一幅城市地图。


更多爱好旅行的年轻人则说,这样会让“行走”更有“仪式感”。“从找章到盖章,整个过程让我觉得很像现代版'通关文牒',仪式感满满,每一个章都是你曾经走过的地方,是你自己用脚步去丈量去寻找到的印记。”娟娟说。


喜欢旅游的她曾经喜欢寄明信片,但有时候会遗失,自从发现集章的乐趣后,她立刻爱上了这种保留记忆的方式。“比明信片更完整,比拍照更有参与感,因为寻章,也更能沉浸式地去了解这个城市。”


“如今,人们旅行已经不满足于走马观花,而是要获得独特的生命体验”复旦大学旅游学系教授沈涵表示。年轻人喜欢体验式、互动式、有参与感的城市行走,也有更强的分享欲和表达欲,小小的一枚章可以以很低的成本给年轻人带来这样的“情绪价值”。



而对自称“盖帮”的这些集章深度爱好者来说,集章这件本来很个人的事甚至产生了社交属性。


娟娟有一次去西安,在一个邮局前遇到了另一位姑娘,两人一对眼,就知道都是来“寻章”的,因为邮局快关门了,她们好不容易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盖到了章,或许因为过程的不易,盖完章两个陌生人就一起结伴去小吃街觅食去了。


“感觉一个印章,不仅让你收获到与在地文化的联结,也能让人与人之间产生美好的联结。”




沪团团来送福利啦!青春上海独家精美徽章共3款,你心动了吗?


想要想要!如何才能获得呢?


点亮本文【在看】【点赞】,并在评论区留言互动;当【在看】数达到200时,评论点赞第一的小伙伴将免费获得一套徽章哟~




往期回顾


紧急查封!连夜下架!

253寝室,全员保研!

赶紧卸载!这62款APP被通报!很多人都在用……


作者: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见习编辑:宝丁
校审:神小丢
终审:文心


点亮点赞、在看
你也是集章爱好者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