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会拿了个“年度天真人物”奖,感觉被黑了 | 衷声响了

2018-02-06 衷声 BottleDream


这是 BottleDream 第 648 次与你美好分享


调小世界的噪音,听见你心里的声音

👆 点击收听 衷声响了 👆


闭上眼,打开耳朵,和自己待一会儿


往下划,你能看到本期节目文字版




最近很多公司在开年会,前不久,我参加了一个很特别的年会。是我的好朋友老潘,创办了一个近10万人的创业者社群 Workface。在那里,我被发了一个神奇的奖,叫做「年度天真人物」——听起来像被黑了有没有?从得知这个消息,到领奖,我都有某种「一言难尽」的感受。


细细回想,为什么这个奖项,会让我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为什么我觉得那个场景很有反差萌:几百个创业者,似乎最知道如何复杂思考、高效行动,却聚集在一个屋子里,讨论看似很无效率的一件事——天真。


所以听到「天真」,你会想到什么?


葫芦娃、宫崎骏、《小王子》?

或是感受到了透明、纯净、好奇心?

还是,「很傻很天真」,或者一种不切实际甚至略带贬义的气息?




总之,当我在被颁这个奖的过程里,意识到一件事——


小孩子在天真时,并不会意识到天真的可贵。而我们,是一群大人,眼神疲惫、肩膀酸痛,当我们谈论天真、甚至赞美天真,说明我们已经丢了天真。当我们突然回过头去,会有些慌——如果我们丢了天真,会不会也已经丢掉了一些本来很重要的东西,那些东西才让我们眼神疲惫、满身尘土?


所以今天,我想用两个小故事,分享我所理解的——大人的天真





/ 南瓜就做南瓜,鱼就做鱼 


第一个故事叫做:牙疼的小孩


在颁奖给我之前,好朋友老潘在微信里问了我一个问题说:「衷声,我可以知道你童年的梦想吗?」 


一开始,我给了老潘两个答案:小时候啊,我想做一个唱歌的人,或是一个电台DJ。


可这两个答案,连我自己都没有打动。我突然有了强烈的好奇心,想找到真正的答案。于是我闭上眼睛,尝试让自己回到过去,就像穿梭回时空隧道,去回忆小时候真正非常非常渴望的那件事。


我回到了我的小时候,我家在江西南昌一个小镇,叫莲塘镇,那里有一个大水塘,上面长满了很多莲花,池塘里满是肥鱼。当画面定格在一个黑乎乎的牙医小诊所,我终于想起来,原来,我小时候的梦想那么奇葩——我想做一个牙医。


小时候,除了上学放学,我做的最多的一件事,是跑去镇上的一个牙医诊所。现在想起来,对我来说,它是一个特别恐怖的存在。为什么呢?我小时候牙齿总是不好,一不好,就去治牙,诊所里唯一的医生,是蒙着白口罩的一位大叔,他总会拿一个高速旋转的电钻,烧掉我的神经。


你知道那有多疼吗?当人的神经有一点点暴露在空气里,风或者舌头稍微碰一下,它都会疼。可这位大叔,要拿电钻烧掉它,全天下的麻药都无法阻挡这种极其粗暴的治疗法。我觉得整个人灵魂出窍了,疼到飞去空中,看着有一个人在钻着你的牙齿。


连续几年这样被折磨之后,我对我妈说:长大以后,我要当一个牙医,让小孩子治牙的时候不疼。现在回想起来,也许那根本还称不上所谓「梦想」,只是一个小孩子因为被疼怕了,而产生的天真的愿望。




当我想起这些,我在想:


- 为什么我最后没有成为牙医?——好吧我知道我的数学真的很糟糕;

- 这个曾经那么强烈的愿望,我怎么就慢慢忘记了?

- 这个愿望里,有没有些什么,以另外一种方式,依然留在我的身体里,以我毫不知情的方式在支配着我的选择、塑造着我?


我继续在时空隧道里穿梭。当我大学毕业,做了记者,我采访了很多人,写了很多故事。如果说有什么风格或偏好的话,我似乎对外表光鲜与快乐的故事,总是提不起来太大兴趣,而更愿意去倾听一个人无法缓解的痛苦、无法为外人诉说的苦衷。


难道是小时候深入骨髓的疼痛感,影响了我后来讲故事的偏好吗?


我回忆起一个瞬间。几年前,我的同事去采访了林夕,那位为王菲、陈奕迅写词的非常棒的香港作词人。林夕长年有严重的抑郁症,我的同事提了一个很克制的问题给林夕:「可不可以描绘一下抑郁症的感觉?」


林夕给出的答案是:「就像 7 乘以 24 小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全身都在牙疼」。


得到这个答案的那一霎那,我很震惊,原来这个世界上,有比牙疼还疼的痛苦。小时候牙疼被钻掉神经的体验似乎又回来了,我好像瞬间被打通了什么,这种打通,促成了我对于他人痛苦程度的某种理解;而这种理解,决定了我在听人讲述自己故事的时候,更愿意去倾听痛苦而非讲述快乐。



我也渐渐在练习一件事情:我不想只写那些痛苦和令人绝望的故事,我想写的是一个人从痛苦里走出来的故事。就像我所在的 BottleDream,它讲的是很多创变者的故事,他们在让痛苦的人,从痛苦里走出来。在很多很多这样的故事里,我也渐渐相信——裂缝是光透进来的地方,只要足够有耐心,痛苦对人来说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这个回溯童年梦想的过程很有趣,让我发现了一条线索:在天真的小时候和长大的自己之间,好像有一根透明的、看不见的丝线,抓住它,顺着它走,更容易去看见自己最初那个强烈的热情,并推演出自己真正的天性。这条丝线,带我去看见——我是谁。


我似乎找到了自己对「天真」的理解——真实的天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性,如果这个世界上,南瓜就做南瓜,鱼就做鱼,你就做你,不尝试做别人。如果每个大人都提醒自己,看看小时候的自己,做自己,不要做别人,那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好一点点。


就像一本很可爱的书《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里面有个小故事:


洋葱、萝卜和西红柿,不相信世界上有南瓜这种东西。

它们认为那是一种空想。

南瓜不说话,只是默默地长大。



/为什么我们总会不快乐/


第二件故事叫做:小小蝙蝠侠


还是那个天真主题年会,它有张倒计时海报上的一句话,很打动我:


Always Be Yourself,

Unless You Can Be Batman.

Then Always Be Batman.


意思是:


永远做你自己,不要尝试成为蝙蝠侠,除非你真的是蝙蝠侠,那你就要一直做蝙蝠侠。


不要尝试做钢铁侠或者闪电侠。


这张海报让我想起一个故事:一群大人,帮一个孩子实现一个巨天真的愿望。



在我某次长途飞行时,我从硬盘里翻出了一部纪录片,叫《蝙蝠小子出击:一个被全世界听到的愿望》


这是一个很朴素的纪录片。美国有一个名叫 Make A Wish 的基金会,专门为重病的小孩实现一个愿望。有一天,他们收到一个 5 岁小男孩的愿望:他在 1 岁半查出白血病,他的愿望是:做一天蝙蝠侠。


整个基金会开始认真做计划,帮他实现这个梦想。本来只是一个小型活动,最后实现到什么程度呢?——


这件事情在社交媒体上滚雪球,整个旧金山变成了高谭市,警车出动护卫,大人们被这个纯净的故事吸引,从全世界各地赶来,无论是提供蝙蝠车、制作服装还是大蝙蝠侠的扮演者,每一个志愿者都无偿加入,在细节上力求完美。


当时的美国总统奥巴马、所有扮演过蝙蝠侠的演员,还有世界各地更多的人们,都在推特上祝贺小蝙蝠侠梦想成真。



大蝙蝠侠说:「我真的怕有一天我会后悔,我没有尽我的全力把他的梦做得更好。」在一天的除暴安良之后,大小蝙蝠侠一起接受了旧金山的市长给颁发的荣誉证书。那位市长在颁奖词里说:「站在这里,我倍感奇幻」,可这一切,都是真的。


不知听到这里,你有什么感觉?你感受到这些大人们在做这件事时候的快乐吗?


我最大的触动,来自影片结尾,一位报纸主编的一段总结:


我们想知道,为什么我们总是不快乐。

我们总是在回忆一些重要的东西,就是因为,我们已经忘了这些东西。

但帮助一个小孩成为蝙蝠侠这件事情,迫使我们想起这些东西。

我们在帮他实现梦想,

其实我们也在拯救自己成人灵魂中已经消逝的东西。




/ 无关年龄,无关阶段/


今天分享的两个故事,都是关于大人的天真


第一个故事里,长大的我,回看小时候的愿望,更清晰地看见了自己;


第二个故事里,当大人们帮助小蝙蝠侠实现天真,他们找到了自己的天真。


天真,是真实的天性;也是一个人在长大过程里,灵魂中渐渐丢失的东西。


对大人们来说,天真不只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选择。



你选择如何面对自己的天真?会不会用心珍惜小时候曾经有过的愿望和梦想,哪怕曾经的梦想那么小,那么荒唐。


你选择如何面对别人的天真?是老成世故、困于俗世习见,还是像小蝙蝠侠这个故事里的大人们一样——他们没有把一个孩子的愿望当成玩笑,而是选择认真去实现它,最后感染了自己,展现出奇迹的力量。


天真与年龄无关、阶段无关,更多是选择一种用「未受污染的新鲜感」来看自己和看这个世界。天真的人可以不相信很多游戏规则,而是相信人性,相信童年在书本上读到的真善美在成年人的生活中也是存在的。这是一种健康的「幼稚」。


正如《小王子》的作者所说:「只有孩子,才知道自己在寻找什么。」


愿我们都能做个天真的大人。





- END -


图 | BatKid 剧照。Kim Minji 的插画。 



原来,这辈子,我只能

再陪爸妈52个星期 | 衷声响了Vol.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