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化+”如何让故宫文物“活”起来 |《腾云》67期精选

曹飞跃 腾云 2020-08-23

1998年资料信息部成立至今,186万件故宫文物藏品中已有三分之一拥有了自己的影像“身份证”;

2015年,三款故宫出品App同时入选苹果商店的年度评选;

2018年,“王希孟+易烊千玺”组合的《丹青千里》H5视频全网播放量超过3400万;

……


从文物数据采集到加工、管理、存储、利用和授权,从官方网站、社交媒体到App和线下数字展示,故宫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已走过20年历程。正如故宫博物院资料信息部副主任于壮所说,“我们更看重‘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结果。”这20年,每一步都是为了让文物“活”起来。


撰文/曹飞跃

采访/曹飞跃、徐可


慈禧太后当年爱吃的菜里,其中有一道叫“瓤豆芽把”——首先挑选好“肥、长、直”的黄豆芽,掐头去尾后用铜丝将之穿孔,然后再把鸡肉或者其他肉类剁成肉茸,灌到豆芽的孔洞里,热锅快速翻炒,才算大功告成。

 

“因为慈禧肠胃不好,但又不能一日无肉,御厨们便想到了这么一道眼里看不到肉,嘴里却有肉的菜。”2018年8月15日,故宫博物院资料信息部副主任于壮对记者揭秘:“它看起来只是炒豆芽,吃到嘴里却荤素具备——看似很普通的一个东西,其实对工艺的要求非常高。”

 

作为见证清朝八代帝王工作起居的场所,养心殿于2015年12月启动了百年来最全面的研究性保护修缮工作,从此“闭门谢客”;但那并不意味着观众与之彻底无缘相见——2017年10月,值故宫博物院院庆92周年之际,“发现·养心殿——主题数字体验展”在端门数字馆全新亮相。


端门数字馆的展览现场


通过数字技术,观众不仅可以一睹类似“瓤豆芽把”这样的御膳,然后将皇家膳单一一抄录,回家给自己做一顿“皇帝吃的饭”,还可以通过大型沉浸式投影屏幕、虚拟现实头盔、体感捕捉设备、可触摸屏等,走进虚拟世界里的养心殿,并运用AI、VR、语音图像识别等技术,与朝中重臣自由对话,全方位地鉴赏珍贵文物,甚至还能去皇帝的后寝殿里逛上一逛。

 

不只在故宫,“数字养心殿”也在深圳落地,未来三年更有望在全国20多个城市进行巡展,真正实现养心殿“走出故宫”。

 

不仅在线下,线上的数字故宫近年来更是备受公众喜欢,刷屏的“朕知道了”,“故宫出品、必属精品”的官方网站、社交媒体和系列App,都成为数字故宫的一部分,助力故宫文物“活”起来。


而故宫的数字化之旅,可以追溯到20年前资料信息部成立之时。



1

建立从前端到后端的

数字化、信息化全链条

1998年,资料信息部成立,其前身是负责给故宫文物留影的摄影室。跨越胶卷和数字摄影时代,186万件故宫文物藏品,迄今已有三分之一拥有了自己的影像“身份证”。按照正常的速度,故宫25类文物藏品,“如果一年拍一万件,那要花180年才能全部拍完”。


上:立体文物二维影像资料采集

下:平面文物(古书画)影像资料采集


不过,从文物数据采集、信息加工,到管理、存储、利用和对外授权,故宫的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步履从未停止。发展至今,资料信息部下辖网络运维组、信息系统组、摄影组、视频组、数字资源组、数字传媒组、数字展示组、应用技术研究组等八个科组,覆盖了从数字资源生产,到数字信息流动的完整链条,简单来说——

 

在前端,资源采集对文物进行摄影、扫描、录入,为故宫提供“数字血液”;信息系统组负责故宫博物院内部系统开发,为故宫搭建“数字骨架”,让数字资源可在内部畅通无阻;网络运维组负责全院的办公设备、电脑硬件等互联网运维;数字资源组负责对故宫现有的100多万张影像资源进行精加工和对外授权;数字传媒组负责官方网站、社交媒体和一系列App的出品和运营;数字展示组负责线下的数字展览;应用技术研究组则肩负着整个故宫数字化前沿技术的研究。

 

登陆现在的故宫官网,观众恐怕不会想到它早在2001年就已经上线运行。在网站的“天头”,导览、展览、教育、探索、学术、文创等类别简要在列,目前在展的展览就像横幅海报,在下方移动变换;再往下拉,在线预约订票、全景虚拟游览、博物馆活动、故宫资讯和时间票务等公告清晰分类;继续往下拉,1862690件/套故宫藏品名录可供读者快速浏览,当你把鼠标移动到某件文物,其图片马上会显示关于此件文物的简介;在网站的最底部,图书馆、视听馆、故宫旗舰店、全景故宫、V故宫等子入口都等待着读者进一步去探索......

 

“直到今天,我仍然觉得它是博物馆行业里最好的网站,”于壮说,虽然官网不像手机App那样随走随用,但扎实的底层设计却保证了其权威性,“故宫几乎所有的学术资料和藏品资料,都可以在官网上查询到,我们很多数字资源,也是基于网站对外发布,所以它是一根整线,几乎贯穿了我们部门20年的数字化建设成果。”

 

移动互联网时代,故宫在社交媒体和App上也频频发力。

 

据了解,故宫的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的粉丝总量已超一千万,其目标是要在不久的将来达到甚至超过故宫线下的游客访问量:1670万。

 

App的玩法,更是有深有浅。浅的,有“皇帝的一天”,那是专门针对儿童开发的iPad版产品;深的,则有“胤禛美人图”和“韩熙载夜宴图”等,主打深度展示和赏析经典名画。


每日故宫App和故宫社区App


2013年5月,故宫上线了第一款App“胤禛美人图”,十二幅清宫旧藏中的汉服仕女,或裘装对镜、烘炉观雪,或桐荫品茗、消夏赏蝶,种种姿态,原本就跃然纸上的佳人因数字化而变得更加立体。美人的来历和故事,画中陈设和器物,绘画本身的讲解和赏析,使用者都可以“触手可及”——通过数字放大镜技术,你甚至可以看清楚美人手中书上的每一个字。

 

“这款应用从整体的UI到技术实现都很贴切,没有特别突兀、炫技或者大家觉得很Low的东西,这就给我们做App定下了一个标准:品质要精,气质要典雅,内容要代表故宫的研究成果。”

 

于壮用古玩界的术语“包浆”来形容故宫数字文创产品的开发逻辑:“包浆”下面的东西要有个“核”,这个核必须是真的,如果核不真,那就叫造假;另外,浆要包得有厚度、有温度、有质感、有味道,包得不好,那就叫“伪浆”。“对我们来说,科技是背后的东西,内容才是最重要的。为什么我们的一款App开发大概要一年左右,就是因为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做‘核’的部分,研究怎么把‘核’说清楚,说透了。”

 

因此,数字传媒组在开发一款App时,需要首先大量搜集和阅读相关话题的研究成果,消化之后再进行内容转换。比如做“韩熙载夜宴图”,开发团队几乎买遍了所有相关的出版物,然后将几十万字转化成几千字的内容,最后再确定产品逻辑和形式。


上:《韩熙载夜宴图 》iPad版及Android版应用

下:《胤禛美人图 》iPad版应用


2013年到2015年是故宫出品App的爆发期,三款App同时入选苹果商店的年度评选。2015年之后,故宫新开发的App主要针对手机端,“每日故宫”“故宫展览”“故宫陶瓷馆”“故宫社区”等,让用户在手机上也可以轻易获取。

 

据于壮介绍,故宫今年将会推出一款关于故宫建筑的App,用户在白天打开看到的是关于故宫建筑的知识,晚上打开看到的则是发生在建筑里的故事。“这是故宫做的第十款App,我们将它定位为一个‘十全十美’的阶段性尾声,”于壮说,“往后很多工作都会放在小程序端和小游戏上。”

 

出版、文创、壁纸、动漫、游戏,当然还包括App系列,集体构成了故宫大文创。它们各有其特点与性格,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它们不再是硬邦邦的、板着脸孔的,而是形态各异、千姿百态的,基于学术故宫,形成各自的花朵和果实。



2

把专家的研究,

转化为公众听得懂的内容

故宫里树木不多,但多有点睛之笔


数字故宫不仅存在于网站、手机和iPad里,同时也延展到了线下场景。

 

在故宫官网“展览”的“专馆”条目下,数字馆与古建馆、书画馆、陶瓷馆、雕塑馆、钟表馆、珍宝馆等同排并列,点击进去,VR技术将引导你进入一个又一个全景场景。当然,更值得推荐的,是你亲自去一趟故宫的端门数字馆,在那里,“发现·养心殿”将为你提供独一无二的体验。

 

结合养心殿“政寝合一”的特性,资料信息部的数字展示组开发了一系列数字展品和服务:你可以批阅皇帝当年批阅过的真实奏折,然后去对比跟皇帝的批复有什么不同;你可以“穿”上皇帝的衣服,了解宫廷服饰的搭配规矩;你还可以把自己当成皇帝,用语音直接跟大臣交谈——如果你调侃自己最近发福了,他会宽慰你“君子不重则不威”;你还可以戴上VR眼镜,“翻”过养心殿的藻井,观察在现实场景中看不到的神秘符板......

 

除了“发现·养心殿”,端门数字馆常设的展项还包括数字沙盘、数字法书、数字绘画、数字长卷、数字刺绣、数字屏风等多个体验项目,其中,数字多宝阁陈列了近百件故宫典藏器物的高精度三维模型,其中约50件可以触摸、缩放、观看细节,“可以摸文物”拉近观众与文物的距离;而数字宫廷原状则首次利用高清投影系统构建起三面包裹的沉浸式立体虚拟环境,高度仿真模拟三希堂,使观众身临其境地“零距离”欣赏宫廷原状陈设,感受宫殿室内空间。


端门数字馆,观众可以通过VR设备“看见”平时看不见的文物


2016年被认为是“VR元年”,但在于壮的眼里,故宫早在多年前就已涉足VR的研究和开发。资料信息部的应用技术研究组所采集的三维数据达到研究级,极高的精度和还原度,让这些三维数据可被应用于故宫的所有场景。登陆故宫官网,你还可以在“V故宫”的项目下,观看养心殿、灵沼轩、倦勤斋的3D全景。

 

数字化、信息化,让故宫的实体、文化、精神更加深入地走向无远弗届的虚拟世界,构成一个更为宽广共生的故宫生态。在这个过程中,故宫与产业合作的力度也在不断提高。

 

今年故宫与腾讯公司合作的第三届“NEXT IDEA腾讯创新大赛”“古画会唱歌”成为备受关注的博物馆跨界案例——“王希孟+易烊千玺”组合的《丹青千里》H5视频全网播放量超过3400万,远超抖音此前的“文物戏精大会”;包括《洛神赋图》《清明上河图》等在内的十幅故宫名画化身IP,邀请观众用音符去“解锁”。《小小宫匠》《故宫谜画》等腾讯功能游戏、《故宫回声》条漫、《故宫国宝唇彩》皮肤互动等......联合腾讯这样的科技文化公司打造的新文创内容,正借助一个个尝试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利用腾讯云技术,故宫的186万件文物藏品得以被公众清晰感受;腾讯地图加上小程序,《玩转故宫》可实现精准导航和路线推荐等功能,“打卡集神兽”更是为游览故宫增添不少乐趣;此外,腾讯还助力故宫打造国内首个“博物馆无障碍体验数字展”,让用户可以通过OCR识别技术读取文物信息,并通过VR技术体验养心殿的奥妙。


“遇见红月亮的紫禁城”微博阅读量超过2000万


2018年6月,腾讯推出“全球数字文博开放计划”,向全球博物馆等文博机构发出邀请,希望通过开放腾讯云、腾讯地图、微信小程序、语音导览、AI、AR/VR等产品能力与技术手段,作为数字化助手为博物馆提供全面数字解决方案,通过“普惠连接、体验升级、传承活化”三个层面的行动,让更多人能以新颖有趣的方式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多元交流。故宫与腾讯的合作,是已踏出的起点,更是值得展望的远景。


“故宫一直在提‘文化+’的概念,如果只是简单地把‘+’理解为一个附加或者碰撞,但并没有融合,那就不会产生更大的价值。”于壮说,“所以我们更看重‘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结果。”

 

在他看来,科技关乎未来的想象,文化则更多从传统中传承和更新价值观,而他所在的资料信息部,旨在将传统文化转化为公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如果专家无法直接跟公众建立桥梁,那我们就来做转化器或催化剂,把专家的研究告诉公众,让他们听得懂,并且最后建立一个通感——所以,如果用冰山来做比喻,我们的产品只是冰山一角,产品的下面是认知,再往下是情感,底下的东西更重要。我们现在做的,就是这样一个结构。”


感谢您关注和支持《腾云》,第67期限量赠阅开放申请中,敬请点击阅读原文填写相关信息,即有机会获赠本期《腾云》。



本期主要内容

 王晓冰 Outside The Box 

 曹飞跃  揭秘!600岁故宫顶级“网红”修炼史

 腾云编辑部  专访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冯乃恩:故宫的基因,就是时尚、开放、创新 

 曹飞跃  “文化+”如何让故宫文物“活”起来

 绿妖   故宫文物修复:河流与海洋的故事

 阿改  赵广超:故宫,就是一个大故事的终端机

 猫粮  在讨好新一代公众上,国际知名博物馆都做了哪些尝试?

 徐可  苏奎峰:从火炮控制到自动驾驶

 刀娘  塔可:跟着典故里的中国往后走

 孙信茹  当“ 中国大妈 ”们自拍的时候,她们想说的是什么

 王烁  赫希曼:另一种忠诚

 刀娘  萨拉斯诺:蜘蛛网、宇宙起源与人类的未来 

 阿改  House Vision :家的未来

 Jared Robert Keller  利用区块链搭建可信档案库的挑战 

  Lisa Perez  大机构为何不愿共享数据 

 Trevor Johnston  3D 打印的潜在安全威胁

 Farita Tasnim  未来医疗黑科技的演进方向


想在第一时间看到我们的推文吗?

动动手指把腾云设置成⭐星标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