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艺术中的“丑”历史

Alien 99艺术网 2023-06-22


提到艺术史,我们会本能地想到很多留存在过去时间长河中的唯美瞬间。但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恰恰也是因为她具有无限的包容性,并始终在变化中探求着对于人类灵魂问题的终极追问。


意大利的哲学家克罗齐(Benedetto Croce)《美学原理》一书中,就专门提到过关于艺术中“丑”的问题,他写到:“丑容纳于艺术时,它的职责在借反称来加强美的效果(美的就是起同情的),起快感的事物借这些反称而显得更有力,更叫人欢喜。快感来在禁戒与痛苦之后,愈见得强烈,这本是老生常谈。所以丑在艺术中也被看对于美有功效,它对审美的快感是刺激剂和调味剂。”



艺术中审“丑”的本意的确是想与美艺术对着干,虽并不完全是跟哲学意义上的“美学”抬杠,但也的确是反(狭义上的)美学,反对普遍审美层面上的“美的体验”,而这种审丑的经验却并非是在现代艺术阶段才出现的。



古典时期的

“丑”艺术


古典哲学认为人的内在品德决定外貌,这使得外在的丑与内在的恶紧密相连。在基督教世界里,世界被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美好的,终点是天堂;另一个是邪恶的,终点是地狱。


博斯 作品 局部

博斯 《林波的基督》 木板上的油画 58.1×72.1cm 约1575年


较早用“丑”来对“恶的人”和“恶的世界”进行表现的艺术家,是尼德兰画家耶罗尼米斯·博斯(Hieronymus Bosch,1450-1516)。他所处的时代,正值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新旧社会之间摩擦、冲突不断,社会价值观念失去标杆,而1492年美洲大陆被“发现”,同时西班牙人“发现”太平洋,这颠覆和改变着人们对世界的看法,让人颇有“一切都被颠覆一切都不稳定”的感慨。在这样的动荡环境之下,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也被分割成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觉得世界充满希望美好;另一种则是怒火中烧地去控诉和批判这个世界的恶。博斯的绘画属于后者,他的画好像在质问:“耶稣居然为这样一个丑陋的世界去死,值得吗?”


博斯 作品 局部

博斯 作品 局部


而在16世纪初,欧洲各地纷纷出现了一个研究“怪诞的丑”的潮流。艺术家们开始关注现实生活中美的对立面“丑”。透过对衰老、疾病、残疾肢体的研究与刨析,进一步理解美。这种对“丑”的好奇,也帮助艺术家寻找新的艺术创作方向、认识真实的世界。


博斯 作品 局部

博斯 背负十字架的基督 局部


其中最有名的是来自佛兰德地区“丑陋的公爵夫人”。画中公爵夫人是得了一种叫做帕哲氏病的畸形性骨炎,导致骨骼变形。


昆汀·马苏斯,丑陋的公爵夫人,伦敦国立美术馆,1513


佛兰德地区(今荷兰及比利时北部地区)的艺术家关注乡村、田野生活。相比被宗教严格控制的圣像和权贵画风而言,乡村田野题材要低级很多。但是,那些琐碎的生活、滑稽的面孔、坦荡的苟且,却显得那么自由、真实和生机勃勃。考虑到购买收藏这些画作的,都是社会权贵人士,或许可以说,这些“丑”,是权贵阶层对真实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在那里,没有简单说教,没有装腔作势,没有清规戒律,有的只是低矮到尘埃里的快乐生活。


海吃狂喝,16世纪,其它信息不详

汉斯·巴尔东,女性生命三阶段与死亡(局部),1540-3,普拉多


而同时期在意大利,达·芬奇在画面上保留下诸多美丽形象的同时,也开始了对“怪诞丑陋”的研究。他对流浪汉、残疾人、病患者的面部展开研究,留下了大量奇形怪状的、让人难以理解的怪诞头像手稿。他的手稿,影响了以后很多的艺术家。


达•芬奇,怪诞的头像研究,手稿


达·芬奇曾在一篇笔记里写道:这些“奇形怪状”的怪诞头像,棒极了!英国著名艺术史学家贡布里希曾说:在人文主义时代的早期,这些让人目瞪口呆的侏儒、瘸子和怪异的面相,是属于“好奇心”的范畴。


达•芬奇,怪诞的头像研究,手稿


在怪诞的丑的影响下,1520年意大利出现过一个持续时间不长的新流派“风格主义”(1520-1580)。这个流派明确放弃理想美的和谐、对称宗旨,反其道而行之,使用不规则、变形与怪异作为其艺术表达手法。


冬天,朱塞佩·阿尔钦博托,1573,卢浮宫

弹鲁特琴的人,巴尔托洛梅奥·帕赛罗蒂,1576,私人收藏


主观化的“篡改”与“审丑”


伏尔泰在他的《哲学辞典》里说:“问蛤蟆什么是美,什么是真正的美,他一定会说,他的雌蛤蟆就是美......问几内亚黑人,他认为美是黑油油的皮肤、深陷的眼睛和扁平的鼻子。询之于魔鬼,他会告诉你,美是一对角、四只爪子和一条尾巴。”


博特罗作品


如果说,文艺复兴时期的审丑潮流还是建立在对于现实生活中丑陋形象客观摹写的基础上的话,那么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现代艺术的出现,则将艺术史中的审丑体验,带入到一种更为自由的境界之中。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立体派绘画的出现,著名的毕加索就用锋利的碎片式形象,解构了传统意义上的美学概念,并重组了公众对于三维世界的惯性认知。


毕加索 亚威农少女


雨果曾说:“美只有一种典型,丑却千变万化。”放在人类历史来看,其实人类对美丑的定义不断发生改变,甚至会出现互换的情况。在美学史的发展中,应该说始终伴随着对丑的认识与探索。在立体主义之后,更是有诸多颠覆传统审美的“丑陋”艺术大量出现,并构成了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艺术发展中的一条重要的线索。


毕加索,临终前的自画像,1972

毕加索,求饶的女人,1937,毕加索博物馆


其中比较著名的例子是英国艺术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909-1992),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几乎全靠自学起家,培根运用多变的技法表现各种恐怖、愤怒和兴奋的形象。他最擅长运用粗犷强劲的笔触来表现画面中人物的恐怖、荒蛮、孤寂、兴奋和愤怒。


弗朗西斯·培根

弗朗西斯·培根《 26页的柴姆·苏丁艺术书籍》  28.5x30cm   书籍页面上的油彩、色粉及铅笔   1950


培根的笔触中隐含着内心的想象和情绪,虽然人物的形象被肢解甚至扭曲,但依然保持着可以辨认的形象。在培根的笔下,形象不再是再现的重复,而是向人们展现了命运真实的面目。培根形容自己的作品是“试图把某种情绪形象化”。他喜欢表现孤独和苦恼的主题。他所绘制的人物在画面上变成了令人不适一种恐怖,巨大的苦痛感撞击着观者的心灵。正是这种敢于直视内心感受,毫不介意地表现在公众视野当中,引起了人们的内心关注,也让当时的画坛为之震撼。人们把他的作品与戈雅的奇妙作品相媲美。


弗朗西斯·培根 作品

弗朗西斯·培根 作品

弗朗西斯·培根 画作198x132cm油彩 粉蜡笔于亚麻布1946


其实,很多人都无法理解培根的艺术风格,但培根恰恰是把昨天人们认为丑的东西变成了今天人们审美快感的对象。培根抛弃一般审美判断使用的好、坏轴心,它并不颠倒事物而是为艺术和生活提供一套不同的、补充的标准。


弗朗西斯·培根 肖像习作 66x56cm 油彩和沙子于画布上1952

弗朗西斯・培根 头像习作

弗朗西斯·培根《 叼烟斗的凡·高头像》  28.5x29.5cm   照片纸上油彩、色粉及铅笔   1957

弗朗西斯·培根《 双重脸面的毕加索》  28.5x30cm   照片纸上油彩、色粉及铅笔   1950


而艺术家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愤怒和批判,在德国表现主义和新表现主义时期,也较为明显地以审丑的方式出现在绘画中,如在下面几幅作品中:失业工人的痛苦、冰冷且无脑的富人阶层、满脑子机关的政客、战争对无辜者的摧残等等,均以丑陋的面貌出现。


奥托·格里贝尔,失业工人,1921,德累斯顿市立美术馆

乔治·格罗兹,社会的支柱,1926

乔治·舒尔茨,工业农民,1925


另外,除了主观化的审丑之外,对于经典形象的“篡改”也是后现代及当代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最经典的例子莫过于杜尚为蒙娜丽莎加上的两撇小胡子,充满了戏谑之感。


杜尚 带胡须的蒙娜丽莎


前面提到的生于爱尔兰的英国艺术家培根,在1952年,也曾依照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开兹《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画了一系列教皇的肖像画,画中的红衣主教隐匿在半透明的帘子后面,这一人物坐在宽阔的空间里,但形象模糊不清,宛如被帘子挡住了似的,他的表情通常是张着大嘴尖叫或打呵欠。这些变体画都延伸他1949年就开始借用的委拉斯开兹的作品,这个主题在他以后的作品中不断重复出现。培根故意把教皇这一系列形象隐匿在帷幕中,其涵义可能是让观者从中感到幕后那躁乱、恐惧的人物状态。不过,画家确实“画”出了本来不属于视觉领域的人的精神暴发力。

弗朗西斯·培根 根据委拉斯贵支《教皇英诺森十世》所作的习作  153x118cm  1953

弗朗西斯·培根 根据委拉斯贵支《教皇英诺森十世》所作的习作 198x137cm  1951

弗朗西斯·培根 头像Ⅵ 1949

弗朗西斯·培根《纯真X世教皇肖像画研究习作1989》  115.6 x 76.8 cm   平版画   1989


经典的英国女王形象,也是艺术家喜欢用来进行“篡改”的理想模板,除了弗洛伊德充满强烈个人风格的写实性肖像之外,也被不同的艺术家赋予各种或戏谑或生动的形象外延。


达明安·赫斯特(Damien Hirst)的作品《美丽的肖像,女王》

班克斯(Banksy)在街头画的女王肖像

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统治的女王:英国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系列 

 格雷森·佩里(Grayson Perry),舒适毯,2014,图片 ⓒ Andy Hay / Comfort Blanket ⓒ 格雷森·佩里(Grayson Perry)2014

弗洛伊德的作品,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陛下,创作现场

弗洛伊德的作品,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陛下

贾斯汀·莫蒂默 (Justin Mortimer) 创作的伊丽莎白二世肖像《女王》(The Queen) ,油画,1997

克里斯·莱文(Chris Levine)《生命之轻》(Lightness of Being),《平静》(Equanimity)系列,2004

乔治·康多(George Condo),《女王的梦与梦魇》(Dreams and Nightmares of the Queen)系列,2006

乔治·康多(George Condo),《女王的梦与梦魇》(Dreams and Nightmares of the Queen)系列,2006


“审丑”的博物馆


莎士比亚曾在戏剧《理查三世》中写到:“丑陋的人对自己丑陋的烦恼与仇恨,不是源于他自身,而是源自于他人对其丑陋的嘲笑与攻击。”


现实生活中的丑本身是使人不快的事情,是恶的外在表现,它常常引起人们的心理抗拒和情感排斥,从而被排除在审美视野之外。但在艺术领域中,对于“美”的定义却常常是反逻辑的只有在逻辑止步的地方,美才开始显现。只有在一种流动的、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美才能不断地诞生出来。而当美被固定住,它就变成了不美。

弗朗西斯·培根,自画像,1969


在美国波士顿有一个奇观的博物馆,名字叫做 “糟糕艺术博物馆(The Museum Of Bad Art)”。


糟糕艺术博物馆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展出各种不堪入目的烂作品为主题的博物馆,这个博物馆的目的,就是为了展出那些实在是太难看,让人难以忽视的作品……它的永久收藏品包括500多件“糟糕至极而使人难以忽略的作品”。


糟糕艺术博物馆始建于1993年,起因是一个古董商人在垃圾堆里捡到了一幅油画,当时他看到这幅画的时候,感受到了一种沁人心脾的丑!


花田里的露西


在这幅画里一个形态别扭的人,拿着一束花在花丛中走路,这幅画无论从配色到细节、从构图到创意,都有一种难以言表的丑。怎么会有这么震撼人审美的作品出现?为什么有人那么用心画了一幅画却这样的难看?!这个商人心想。


这种精神上的刺激,竟然让这个古董商人的视线移不开这幅画了。后来这幅油画也成了这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花田里的露西》。


一个肥胖的男人穿着一条紧身三角内裤坐在马桶上


从那时开始,他和他的朋友开始筹备建立这样一个糟糕艺术博物馆——展出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糟糕艺术。


一个年轻的艺术家


这个博物馆的每个展品都会附上一个简单的介绍,比如关于作品的创作者信息、材质、尺寸和博物馆如何得到它等等之类的信息。


蒙娜丽莎


对于展出的丑艺术,博物馆方面则表示,他们的主题是非常严肃的,并不是一般乱涂乱画的作品就能被收藏了。他们要选的就是那些认真创作之后是丑中之丑,极品中的极品,难看中的至尊的画作。


直到我的脸蓝了


而到访过博物馆的游客对这里作品的评价基本是一致的,如“这个展览真招人烦啊,但是我却难以移开自己的视线…”、“就好像身处一个可怕的车祸现场”……


妈妈和宝宝

好莱坞式嘴唇

查理和什巴




end



往期回顾 / REVIEW


  1. 策展人眼中的90后艺术家

  2. 屠宏涛:风景是场遭遇,不影响以后也画一画南极

  3. 爱丽丝·尼尔的凝视,带来哪些视觉新体验?

  4. 华艺国际(广州)秋拍:溯源见今,名家精品见证艺术史流变

  5. 持续发力的亚洲市场,哪些亚洲“超当代”脱颖而出了?

  6. 女性开拓艺术世界,十场国际大展召唤而来

  7. 潇当代美术馆:这是一次探讨“女性”问题的展览吗?

  8. 克里斯蒂娜·夸尔斯:画画是一种思考训练

  9. 恩里科·巴赫:微物世界,"100/100"的自我审视

  10. 《景外之景》当代艺术展广州开幕

  11. 今天,我们19周岁了!

  12. 国外大牌画廊与中国艺术家合作,看重的是什么?


99ART

当代艺术收藏投资专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