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微信聊天里的“在吗”:不是礼貌,而是博弈

罗东 新京报书评周刊 2020-02-26

在微信聊天里,很少有一个词能像“在吗”那样犯众怒。这个行为的一般做法是,突然给你发来一句“在吗”,然后就没有了下文。


而悖谬的是,很难说对方就不知道“在吗”不受欢迎,因为过去几年,针对“在吗”的吐槽快要到众所周知的地步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们为什么偏偏还要“明知故犯”?






等等,别着急往下刷,视频看了吗?
看完再往下看黑板呗!


如果你正在上班或上课,无法看视频,
到B站、微博关注@罗东时间,存下以后再看?




(kan wan)(shi)(pin)


这是另类“人间迷惑行为”之手机系列第二弹。刷完视频,你大概注意到视频里提到的《时间的秩序》和《经济学寓言》。

一句不讨人喜的“在吗”,至少包括了两层意思,一是“现在我在”,二是“现在你在吗”。


然而,“现在”在消失——这是《时间的秩序》作者作为物理学家探讨的时间测量议题。这样一来,“在吗”并非是在问在不在,而可能变成一种博弈策略。这样的计算,如果成为人生指南,是否就比“感性”“直率”“洒脱”更让人快乐?这是《经济学寓言》作者作为博弈论研究者要吐槽的对象。


以下两块黑板是对两本书的一点延展介绍。


黑板1

视频位置 01:35-02:17


时间与空间,两者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两种纬度,缺一不可。时间,不像空间那样可触可见,但也因此变得神秘、玄乎,令人着迷。所以在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那里,时间反而已经受到太多关注,空间却被忽略了。然而,如果问物理学家,他们可能还是认为人类对时间知之甚少,而知之越少就越觉得“神秘”“玄乎”。


意大利物理学家卡洛·罗韦利讲清了一些“时间”谜题,有条不紊、通俗易懂,他的小册子《时间的秩序》回到近代,整理自那时以来的时间研究,得出前人和物理学同行的基础共识,再根据个人研究兴趣提出下一步展望。


我们或许听说过,时间在不同海拔、不同速度下,流逝速度不尽相同。而作为人而言,更大的影响可能来自测量和感知。人类至今所取得的所有认识都只是粗糙的时间,测量工具越来越精确,感知越来越敏锐,可始终只能接近而不能完全靠近真实的时间。


那么,我们究竟需要对时间了解到什么样的程度?是多还是少,看起来并没有一个答案,原因在于测量时间的刻度就不一样。如果以“历史”看时间,它是丰富的,一经诞生就是一门显学,远比空间秩序更受关注。如果以“时分”或更小的单位看时间,它就是日常的、转瞬即逝的,也是不起眼的。我们可以了解更多。

黑板2

视频位置 03:30-04:11



假设你满怀期待地去听一场学术讲座,主讲人开场就说,“请诸位不要认为我是这方面的学者或专家,我确实从事与此主题相关研究,但不认为它们对解决问题有什么用”,并对他的学科进行了一番嘲讽,你会认为他是故作姿态,通过贬低同行来标榜“众人皆醉我独醒”吗?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有风险的开场。主讲人即便不是愚蠢,也可能是自负。


然而,像这样的开场却是阿里尔·鲁宾斯坦的惯例。他是经济学家,更确切地说,是一位非常摩登的经济学家,因为他研究所涉及的博弈论、计量经济学都是高度模型化的领域,而在那里不太可能出现学科“反叛”。


鲁宾斯坦认为开场需要告诉受众他不是任何意义上的“权威”,也需要说明哪些话有学术研究支撑,哪些话只是个人意见。他在《经济学寓言》里就以这一方式从学生时代讲起,将个人经历与经济学理论尤其是博弈论结合起来,夹叙夹议,一章一节兼具理论评述和知识调侃。也难怪书名要叫“经济学寓言”而非“经济学原理”“经济学逻辑”了。他的写作读来畅快,让人再次体验到经济学作为一门实证学科的价值、意义和局限。


更多


如果你想要和我们互动、观看更多系列视频,或参加每周赠书活动,欢迎在B站、微博上关注@罗东时间,那里每周更新“如果我评论就”(周一)、文化评论视频(周二)和“捞鱼日”视频(周五)。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罗东;视频编导与制作:何东婷 许蓓;视频绘画:张抒唱;海报:桂雪;视频字幕校对:翟永军;编辑:西西。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往期视频


“阅读迷雾”系列(完结)

No.1 亲眼所见、书上所说,到底谁更靠谱?

No.2 理想的读者,比作者更聪明、更自由

No.3 常识可贵,很遗憾我们还是在“背叛”

No.4 比碎片化阅读更糟糕的,是“不可证伪”的阅读


另类“人间迷惑行为”之手机系列(更新ing)
No.1 “手机外放”,都是“没素质”惹的祸吗?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博物君”《茨威格精选集》折上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