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注大设计中的廊该怎么拉?

羿学堂潘工 来撩设计 2019-11-15


文案:潘工(WX:allenpan81)



大设计的交通可以是很容易被扣分的一个大项,这里分享部分我们收费一注课里面的主交通内容,分成两部分:认知和操作,先来看主交通的一些基础认知


其实蛮多考生对交通的布置还是或多或少有缺陷的,对比下面这两张答卷,就很容易看出交通处理的差距了,作图的走廊、楼梯、房间的关系,你第一眼是分辨不出来的,串不起来的,这就是没提前做交通规划的结果,相信这位考生是做好功能分区后直接上房间,做到哪交通就拉到哪,出来就是散落一地的各种错位关系!



针对这种情况,以下重点讲交通认知的3个方面:




1

水平交通



水平主交通就是廊,而且是用来划分功能块的廊,也就是泡泡图里那些连线

关于廊的理解,有几个方面:


哪里要设廊,哪里不用?


来看12年这个博物馆泡泡图类标答,泡泡图是前中后三个区都有连线联系,但为什么出来的类标答,有些泡泡图连线转化成廊,例如中部这条独立的前后区连廊、还有后区的贵宾、藏品等区域的廊,而有些连线又没有廊,直接功能块相接,例如陈列区和前区,报告厅和前区等


其实,这里面消失的廊其实一直都在!只是中后区的走廊人流量小,廊宽度小,组织的用房小,排列数量多,让你一眼看得到这个图底关系,而前中区的廊因为流量大,廊宽度放大到一个用房的级别,例如考题经常出现的交往(厅)、服务走廊、休息厅等大面积的空间,其实这些空间的属性和廊完全相同,就是用来串起大空间的,所以但凡出现大空间的考题,博物馆、图书馆、酒店(宴会厅)、客运站等等,都是一个线性大空间直接用门来并联或串联几个中区的大空间,这个线性大空间就是一条巨型走廊,而剩下的中后区小空间小用房,就很有规律的通过廊来串起



所以我们在1:500草图布置主交通的时候首先可以明确的是,如果中区是大空间,那么前区和中区之间就不用另外设一条面积表没有要求的走廊了,直接用大堂或面积表里的休息厅之类的功能硬接中区,画出开门处即可,这些应该都算是建筑直觉了



而中后区两个交接面,就得拉廊,这里面是做内廊还是外廊的呢?要看功能需求,外廊通常是因为要后勤和中区主空间要紧密联系或物品供应,例如超市和博物馆藏品库部分,还有厨房部分的备餐走廊等,但注意如果题目没要求,厨房是直接通过备餐间供应,而不是备餐走廊


内廊则不需要直接供应,而是普通办公人员,例如客运站的办公、大使馆的办公、博物院的办公等等,这时的内廊通常是外接一条独立的走廊来联系中区,甚至前区,这条廊后面会讲到




但前中区的交通联系就要特别留意,这条主交通是否要拉的依据,就是泡泡图,只要题目要求你设,泡泡图都有这条前后区的“直通车”,必须要在方案里实现它



最后就是后区的内部主通道,这个好判断,有可能和刚才中后区边界处的是同一条走廊,有可能是单独内部走廊,这个在主交通布置环节只要先根据后勤区厚度先预设一条,并且判断它与中区走廊的接口在哪就好,为垂直交通提供条件



所以我们做主交通时出现频率最高的4条廊就是:

1.前中区交接处(红),用来联系主空间和门厅的外部走廊,如果碰上中区是大空间,就直接用题目的过厅或服务走廊来对接,不用拉廊,这个服务区本身就是走廊的作用

2.中后区交接处(橙),用来供应中区的后勤货物通道或人员服务的内部走廊,当没有货物供应的时候,只是办公服务的话,那么中后区要么紧挨着不拉廊,要么隔着一条廊,这个主要依据还是题目功能要求

3.后区内部(紫),专供内部人员使用的内部走廊,这个是必须有的,一定得拉

4.前后跨区处(绿),用来联系前后区服务人员的内部走廊,要不要拉看泡泡图



除此之外其余的地方,在第一次主交通规划时,是不需要细化拉廊的,将会再1:200房间细化的时候,结合功能块内部用房的使用流线和面积、柱网等因素统一考虑


大设计中常见的水平交通结构


第一种:口字式


交通特征:前后区有两条主交通穿越中区,形成大回廊,是个交接口均可以设置对外出入口,中间可以有多种形式接中区功能,因此在中区可以形成很多种交通形式,从而让整体变成日字式,回字式等等,如右图,4条主要走廊根据功能需求调整位置,后勤部分多为内廊,中区可以挂一排或两排房间,可外廊亦可内廊,中区走廊和功能块的关系可以是并联或串联,历年以并联为主,如果是像图中这种串联并联共存的,就只能用回字式布局,然后前区的走廊可以不要,直接用大厅代替



功能特征:这种形式说明有两条竖向的走廊联系前后区,那么一条必定是公众走廊,一条是后勤走廊,互相不能合并,后勤首先是有较高私密性或保密要求的,另一条则是私密程度不高的混合走廊,公众和服务人员都可以走,例如养老院的这份答卷,西侧的就是内部走廊,东侧就是公众后勤混合的走廊,两条都能联系前后区,但真正的公众走廊是中间的交往厅,这种形式多是那种办公性质或小房间众多的建筑类型,因为多小房间意味着要有小走廊来串,如果是大空间,就需要较为集中的厅来串

判断依据:判断能不能用这种结构有三个主要依据:

  1. 是有内院的存在,这个一算覆盖率就知道

  2. 泡泡图,如果在泡泡图上有上述两条联系前后区的流线,

  3. 前后区自己本身是联通的,无论是经过门、走廊、大厅



例如看看养老院的泡泡图:东西侧明显有连线连接前后区的,而且有内院的,廊和几个功能块的关系都可以做成并联结构的,可以用回字形了



但是像大使馆这年,都有庭院和双连线,但不满足第三个条件,签证区和接待区不能相连,走廊也是成不了环状,即使建筑硬做了回字,交通也是成不了环,只能硬生生做一条廊飞出来跨国办证区,而且泡泡图的关系就不是一个回环结构,最后这两条流线分开成工字型的




但泡泡图也有一定迷惑性,例如旅馆那一年的泡泡图,第一眼从结构上似乎能成环状,但这个环路其实是餐饮区,上下两条流线实际上是没有走廊的,厨房到餐厅只是一个紧挨的关系,题目也没要求中餐厅要备餐通道,所以这里根本不不会有走廊这个前提



大家注意一点,真正能围合出庭院的是分区,而不是某个房间,这里能围合庭院的是娱乐区、餐饮区、前区,分区关系如图所示,而后区厨房和前区大堂是没有必要的走廊联系,况且这几个分区都是大空间相邻的关系,也就数以前泡泡图出现的那种双线联系,所以整个泡泡图你是找不到两条必然联系的独立走廊,也就很难去做一个口字式的水平交通结构



即使像这个答卷一样,房间布局上最终你可以做成口字型的建筑轮廓,但水平交通都是成不了环,几条主要的走廊都只是二级交通,组织各自分区内部的功能而已,并不是在这个阶段要做主交通的层面,也就是这个题目是不具备第二个两条廊的前提条件,大家注意分析泡泡图哪些是分区,哪些是房间



好, 接下来我们看第二种考试里常见的水平交通形式:U型或工字型



交通特征:U型交通实际上和口字的差别就是中间只有一条走廊联系前后区,然后U型中间外挂若干个主要功能块,功能块之间可以是并联或串联的关系,但大设计多以并联方式为主,这种形式时场馆公建的特有形式,例如文化馆,展馆,图书馆,博物馆等,中间串起的都是几个主要的大空间



另外,这种形式的上下横向走廊可以延伸出去,形成工字型的结构,本质上是一样的


功能特征:U型交通的功能特点实际上就是前后区各一条主通道,然后有一条独立联系前后区的走廊,这条独立走廊可以串主要功能块或次要功能块,而且这条走廊一般泡泡图会给你单独示意出来,是可以很容易辨别的,就像图中这个图书馆题目的泡泡图,红色的连线就是直接联系前后区的走廊



拉这条走廊的时候注意,走廊两头优先选择前后区的门厅位置,所以走廊的定位其实就是根据这两个门厅的位置来确定,一般可以理解为跟后勤区的小门厅走,因为前区大门厅面宽大,可以左右移动,所以小门厅在哪,这条走廊就从哪里拉,当然,如果你布置的分区或由于采光问题,不允许在对准小门厅拉这条走廊,再选择其他合适的地方,但我建议从门厅拉,因为这样比较少出现流线交叉的风险,让服务人员更衣后就进入前区,是最理想的选择



再例如博物馆这年的真题方案,也出现这种走廊,泡泡图也明确表示了走廊的独立存在,许多答卷也是在小门厅附近拉,当然这个方案还可以把走廊往右侧移两跨,挨着报告厅走,直接对着后区的小门厅,但这个方案这里很讲究,选择在一个房间变异的地方拉走廊,一方面弱化上面珍品鉴赏室的凹凸,一方面下端可以靠在前区门厅的尽端部分,让后勤人出来不会在门厅正中,考虑到形象和私密的要求



另外一方面,这条走廊是可以串起功能用房的,也优先考虑能贴着建筑走,因为独立的走廊虽然可以出现在大设计中,但最好也不要浪费面积,而且结合功能一起拉走廊会让以后做楼梯更加容易,正如这张平面图,把贵宾流线和这条走廊结合着来做,但这种交叉会不会有问题呢?看回泡泡图,我的天,还真有交叉,而独立走廊的图书馆那年,泡泡图那条流线就是独立的,这个对比我们可不可以有一个参考,这条流线是否独立的判断依据,优先从泡泡图去看




那最后我们来看看做能否成为U型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判断依据:

  1. 中区有并联的若干大空间功能用房

  2. 前后区有明确的一条独立流线


第三种就是鱼骨式水平交通


大设计里出现鱼骨式的就只有医院,但我们都知道,像学校和一些科研办公用房都可以是这种模式,但科研办公和学校对大设计来说,考点不多,除非复合型题目,所以以往都没考过这种,就只有医院,而且规模有限,只能容得下单鱼骨,也就是中间一条医院街,两侧或一侧诊室单元的模式,或者医院街再一侧,科室全部在另一侧的模式




鱼骨式通常在泡泡图就能很明显体现出来,因为功能结构很稳定,连泡泡图也不容易变异,即使是右侧这个资料集泡泡图,也能判断出中间内街两侧科室的交通关系,只是考试的时候,中间这条内街是放一侧还是放中间的问题



交通特征:因为使用效率的问题,医院基本都是中间主廊两侧用房的形式,然后由于医技和住院都在场地入口后端,所以门诊部分就是整个医院的起始点,因此门诊入口大厅基本在鱼骨的一端,然后鱼骨向后发展




两侧的小鱼骨交通走廊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只有公众候诊走廊,医务人员和公众合用这条流线进入诊室,一种是有医护走廊,医患分开,这个题目会明确要求,例如10年的门诊楼就要求“候诊路线和医护人员路线必须分开”,如果没有要求,就可以采用第一种合并的模式,当然现在新建的门诊楼基本都需要分开,然后中间这条二次候诊走廊在尽端要留有开口的门,一个是医务人员的交通需要,一个是上面提到的尽端疏散问题,另外这个二次候诊的鱼骨都会接一个集中候诊区,它是主鱼骨走廊和每条小走廊的过渡交通节点,可以这么理解,然后这些小鱼骨都在后端接一条外廊,作为后勤部分的内部交通,关系很好理解





至于功能特征和判断标准,也没有太多难理解和判断的,因为想医院这种鱼骨的出现原因,就是因为中区功能块数量很多,后勤又分散到每一个鱼骨里,形成一个个很独立的单元,然后每个单元又需要采光通风,所以遇到这种类型的题目,光凭我们的建筑常识,都很容易判断出要做鱼骨式交通,这里就不细讲了,简单过一下就好



好,以上就是大设计几种常见的水平交通结构,我列举出来的目的是大家可以在构思建筑轮廓或交通布置的时候可以朝这个方向去尝试,但不代表最后的答案就一定是模式,例如养老院那年,那么多通过的方案或者培训机构的方案,总有一款可以做成口字式,只是选择一个最为简单的交通形式而已




接下来要讲讲做题时容易出现的水平交通细节问题,虽然这不是1:500阶段的事,但我后面的流线课涉及到的交通内容,主要是讲功能流线,不会再讲交通布置的原理,所以这里也两者一起说


廊的细节问题


端部有超过一跨的死胡同


超过一跨的廊没有任何出口或房间门,意味着这段廊是在浪费面积,也许是我个人做了太多开发商的项目,对这种浪费很不能忍,虽然考试这里不一定扣分,但我相信会影响评卷人对你的判断,出现这种情况,要么给房间开多一个门,要么捅出去疏散,要么把房间扩大,或加一间小库房,楼梯下移,把廊收掉


尽端没有疏散出口


第二种应该是见得最多的,就是没有疏散敏感度,一条廊你肯能边画边考虑房间的串联和开门,但到最后,拉了二三四米,就忘了最基本的疏散出口的问题,如下图17年旅馆的两个答卷,大的布置很类似,都有一条直通后区的主动线,但第一个方案就在动线结尾给堵住了,没法疏散,另一个方案就开了门,可以直通后面的楼梯和出口,当然这个也和对廊的作用理解有关系,上面方案的考生,开这条廊的作用就是纯粹给餐厅一个通达路径,但下面方案的作用,就是联系前后区的服务人员路径,第一个是二级交通,第二个就是一级交通,性质完全不一样,所以导致这个疏散问题的,不仅仅是对疏散的不敏感,还有对交通的理解问题,所以各位在一条廊拉王之后,就有必要符合一下这条廊是不是必须的,然后它是怎么走出去的,是不是一条尽端式走廊,疏散距离够不够



两条廊并列在一起


这也是一个常见的现象,两条非专用的走廊挨在一起,像图中所示这两条廊,宽的那条是公共属性,也许考生另外考虑送餐流线,多加一条,可是这条小走廊会议的公众也需要用,那到底这条小走廊是公众的还是后勤的呢?说不清,很尴尬,所以这条走廊是没必要凯德,如果真的要送餐,也不是从正门进,是从背后进



再看这次的模拟题,群里有学员就是这种类似的情况,题目对会议有送餐要求,该学员就把备餐走廊开在了前门,也是和休息廊一起形成双廊,但后面走备餐廊又会隔断会议室采光面,那就证明这个会议区的位置要调整了,交通问题变成了功能问题,实际上就是功能分区位置不合理导致的交通布置受局限,所以双廊一旦出现,你就要马上反应是不是功能出问题了



但有一种情况,就是遇到有专用的私密的后勤走廊,当做房间里的一部分的,就可以不用管双廊的问题,例如博物馆里面的藏品库,档案馆里的档案库等等,这条回廊是监视作用,相当于藏品库内部的专用环道,内部的人不会流到外区里的,就可以挨在一起,因为好不影响别的房间或分区使用,其余的双廊并列情况,我们就要谨慎



廊被独立出来


像图中这种专门为了某个房间,在房间轮廓外部开的走廊,而又对不齐房间的走廊,就是有问题的,其实这种情况和上一种双廊的本质上是一样的,如图中换乘厅中就可以理解为一条很宽的走廊,然后红框的小走廊就是和大走廊挨在一起,我且不论功能问题,就这个做法也会让换乘大厅的空间很不完整,凹凹凸凸的,然后看会功能,专门给公安值班室去候车大厅的路径开一条几十平米的走廊,合适吗?本来公安就可以放在候车厅旁边,一开门就到达的事情,结果偏偏处理的这么难受,所以还是功能分区的问题,分区边界没拉整齐的问题,因此这种专门为了某条路径就单独开一条廊的土豪做法,也是不能出现的



廊的牵强迂回


迁就房间的迂回走廊,在大设计中大多是房间布置的问题导致的,不然出题人不会有这种脑残的要求,图中表面上是因为这三间房的问题,但实际上是整个后勤区分区位置的问题,后勤区如果不是条状的线性布局,而是面状布局的话,就可以变成两边有房间的内廊,廊也就不用迂回,而是一个合理的回环



以此所有这些走廊的细节布置问题,都可以归因到功能分区或房间处理的层面上,因为我们做题做方案都一样,交通和功能是一个螺旋交替设计的过程,只是课程把交通独立出来分析知识点而已


以上是水平交通的部分,内容来自课程【2019年一注大设计单体篇】,由于篇幅太长,垂直交通泡泡语法留到下一篇讲


-未完待续-




(欢迎关注,来撩设计)




点“阅读原文”,查看精彩课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