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月28日 下午 6:50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健康

做到6个“慢”,最容易长寿!

落梅軒读书人 2024-02-25 06:01

来源:网络。

导 

都说老人“慢性子”更易健康长寿,的确有一定科学依据。

1、起床慢:更不易触发心脑血管事件


深夜熟睡时,代谢低,血流相对缓慢,如果早晨起床时突然起身,容易引起大脑供血不足,或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容易引发心脑血管事件。

建议

慢慢起床更健康,起床前,先在床上闭目养神5分钟,伸伸懒腰,搓搓脚心,用手做个干洗脸,再慢慢起床。

2、吃得慢:更不易发胖


吃饭快的人,很容易吃多,在大脑饱食中枢发出停止信号时,已经吃了太多。这样不仅容易发胖,而且还有点伤胃。最好慢点,再慢点。
建议
吃东西时,最好咀嚼30秒再咽下。饭菜上了桌,冷温再动筷。接着慢吃菜,细咽菜味香。八成饱放筷,准会身体好。

3、喝水慢:更不易加重消化系统负担


当人感到口渴时,机体已经处于轻度脱水状态,血容量开始减少、血液黏稠度增加,心脏功能已经受到影响。

此时,如果一下子猛喝大量水,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的负担突然加重,身体来不及适应,很容易导致血压升高,大脑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严重时可能诱发心衰、脑卒中等不良后果。

建议

喝水最好是少量多次,不要一次猛喝。把喝水的量平均分配到一天中多个时间段。


4、说话慢:更不易刺激神经、血压、心脏


语速太快,易使老人情绪激动、紧张,促使交感神经兴奋,造成血管收缩,引发或加重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

建议

慢一点,平和一点,说话速度慢一点,对老人身体有好处。

5、运动慢:更少运动损伤


平时锻炼少,猛然去跑步,反而更伤身,可以先从缓慢的运动开始,比如打太极拳,更轻缓,更安全,强度也更好掌握。还要注意运动前热身,运动后拉伸,更少地减少运动损伤。

建议

对老人来说,更是要减少剧烈活动,最好选择舒缓的运动,这样对身体的负担小,还能循序渐进地增强身体抗病能力。

6、脾气慢:不易诱发心脏病


脾气急躁,对什么事情都风风火火,一个人要维持这种“战斗”状态,他的体内要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如果没有恰当疏导宣泄,很容易焦虑,引发心理或者身体上的不适。对于本身就有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人,更可能引发意外。

建议

脾气慢一点,少生气,少焦躁,及时对情绪进行调整,培养“慢心态”,才是老人应该有的最佳状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做到6个“慢”,最容易长寿!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选择留言身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俞飞鸿:解决生理需求,又不一定要靠老公,我有固定伴侣20年了
上午被免职,下午就被带走!这位年年上春晚的国家一级演员,现状怎么样了?
“你只能活3个月!”男子确诊肺癌,医生说没希望了,他不听医嘱,用61场马拉松续命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