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MOOC透视】在第100级台阶上的反思与展望

王涛 室联网 MOOC 2020-08-31

【总第100期】

 

在第100级台阶上的反思与展望


转眼,本微信公号【MOOC周末茶会】原创栏目写到了第100期!

 

 回想2016年6月发布第一篇原创文章时,心中既兴奋更忐忑。兴奋的是终于向着深思之路迈出了第一步;忐忑的是,我到底能够坚持多久?

 

写到第10期的时候,已淡定了不少,并雄心勃勃地制定了写作计划,把近期甚至之前很多年中灵光一现的想法、所关注的人物和问题,列出了一个清单,准备在适当的时机逐个挖掘。

 

写到第50期的时候,翻看所写过的文章目录,颇有些自得,感觉自己抓住了一些问题的关键,也有一些独到的见解,仿佛站在本领域的半山腰,遥望已现轮廓的山顶。

                                              


现在,到了第100期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呢?弄清了教育的本质和趋势,有置身顶峰一览众山小的满足吗?NO! NO!相反,是更多的惊讶、困惑,以及倒吸一口凉气!因为发现,之前以为的山顶,不过是另一座巨峰的山脚;以为在海洋中触碰到了一块幸运的陆地,结果却是不稳定的巨大冰山之一角;以为抓住了一条美味的鱼,结果却是一条巨鲨的尾巴:不仅要面对如何把它打捞上来这个大难题,甚至还要小心避免被疾游的它掀起的浪头吞没……


 

是的,之前独立的一个个问题、困惑与思考,拼接在一起,形成的不是最终答案,而是一个更大、更深刻的问题:当我们置身其中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巨变,传统教育理论还适用吗?假如不适用了,什么样的新理论将会走向前台?

 

关于社会环境的巨变,我们这一代人堪称是最好的见证者。仅仅几十年时间,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就已深刻影响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交流方式。信息匮乏到知识爆炸、数字洪流,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静谧田园生活,到被数字化设施包围乃至置身于虚拟现实之中,人与人互联、万物互联,信息以光速传播交流,电脑、智能手机、搜索引擎、电子游戏、社交软件以及其他各类应用程序等,占据了人们很多的精力。


 

很多专家提醒警惕一个严峻的现实:时间碎片化、知识碎片化……许多人因为信息爆炸而丧失了专注力,被各种碎片化信息所吸引,能专心致志地接受信息的时间很短,习惯于在短时间里囫囵吞枣浏览完一个内容,超过碎片的限度便不再有耐心和兴趣。人的专注力在纷繁复杂的环境影响下正在逐渐退化!朱熹给白鹿书院的题词“傍百年树,读万卷书”所推崇的生活、学习境界,对现代人来说,几乎已成为一种过于诗意的奢侈!


 

一方面是技术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交流的简便快捷,对人们的学习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提出了远远高于已往时代的要求,另一方面却是人的专注力在显著退化,人类所创造的信息已经超过了我们生物性大脑的容量,导致所谓“超负荷的大脑”!


 

这一矛盾如何解决?我们先来看看教育领域之外的其他领域的解决思路。

 

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科学家们一方面在尝试研究开发认知增强剂,即利用药物提升智力,包括注意力、记忆力、规划能力等基本认知功能。试验表明,利他林等用于治疗多动症和嗜睡症的药物,具有神经增强效果,对于没有认知缺陷的常人,这种药物可以改善他们的记忆力、注意力和积极性。未来,随着对神经机制的足够了解,将可研制出个性化的药丸,来增强特定的某几种能力,并最大程度地缩小个体的弱点。目前已有几家生物技术公司正在朝着这个方向推进。预计2065年,个性化的智力提升药物将投放市场。


 

另一方面,也在研究宗教体验的神经生理基础,如观察大脑中哪些特定脑波或区域被激活。假如可能,甚至也将揭示出顿悟时的大脑状态。佛陀、老子和人类历史上诸多先哲们顿悟所洞察的真理,千年之后的我们仍然在解读和受益。据说当年波尔完成了以互补哲学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解释后,读到了老子的《道德经》,非常震惊,因为发现自己煞费苦心对光到底是什么所作的阐述不过就是《道德经》中的第二句话 “名可名,非常名”;当丹麦皇家颁发给他荣誉证书而要求他选择图案时,他选择太极图作为证书的背景。另外,现在有很多人认为现代物理学,从广义相对论到量子力学,都不过印证了佛学的精妙。由此可见顿悟的威力。但这种顿悟一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假如科学家了解了顿悟的大脑机理,是否就可以帮助普通人顺利达到各自顿悟的状态呢?


 

人工智能领域。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在人或动物脑与外部设备间建立的直接连接通路)的研究是目前最受关注的一个研究方向,实际上已持续几十年了。随着相关方面的实验不断获得突破,在多年来动物实验的实践基础上,应用于人体的植入设备陆续被成功设计和制造出来,起初只是用于恢复损伤的听觉、视觉和肢体运动能力,后来也逐渐用于娱乐,现在,受各种技术突破和进展的鼓舞,脑机接口研究的探险者们已不满足于此,开始尝试制造可增强人体功能的脑机接口,例如提高记忆、计算、通信、传感和运动等能力,使人能直接理解红外线、紫外线、超声波,或者像美剧《超脑特工》中描述的那样直接将互联网作为人的外脑……可以预见,脑机融合及其一体化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一个不可逆转的重要趋势。另外还在进一步研究脑连接,即从当今的机器互联,拓展到未来的人类大脑互联,使整个人类能够直接共享智慧。

 

基因编辑。通过基因组修改技术,来改变胚胎基因组的任何部分,初衷是在婴儿出生之前就将突变修正,预防疾病。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人类对生物基因有更多的了解和更精确的编辑修改能力,将可对与认知能力相关的基因进行编辑修改,从而获得更强的能力。这也被称为“再造大脑”。

 


虽然这些种技术目前尚未进入现实,仅有一些开始在有限范围内做医疗目的的测试,但无疑都有着诱人的前景。美国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等重要的科学机构与情报机构相继发表一系列报告,对人体效能改造,并预言人类即将迎来人体增强的新时代。而未来主义者们已迫不及待地开始用“H+”来表示加强版的人类了!


 

当其他领域在努力探索通过更直接的手段迅速扩展人类个体智慧的边界和能力的极限时,教育界在做什么呢?仍在运用在农耕时代、机械化时代发展起来的教育理念,按部就班地传授知识,要求那些精神擅长在现实世界与多媒体打造的虚拟空间中穿梭飞行的年轻人,安静地坐在鸽子笼般的传统教室中阅读和练习,并且视沉浸在数字产品和游戏中的年轻人为某种形式的自我智力放逐。

 

然而,当我们眼见着运用这些传统教育理论或方法认真教育和严格要求年轻的“数字土著”一代,却收效甚微时,是该谴责年轻一代的沉沦和愚蠢,还是应当反思我们所用理念或方法的不合时宜呢?

 

我想,在谴责之前,反思或许更有益。艾德莱.斯蒂文森(Adlai Stevenson)曾说:“这一代人的荒谬透顶,往往成为另一个代人的智慧顶峰。”所以,年长的掌控着教育理论话语权而又常常本能地恐惧新技术的一代,可能需要认真深入地了解和理解年轻一代所处的社会技术环境,而不是止于排斥和急于批判。


 

今天的数字技术以令人晕眩的速度创新着,我们的知识和感觉所植根的整个背景都在变化。


研究表明,数字技术不仅影响着我们的思维,还改变着我们的感觉、行为以及大脑发挥功能的方式。每天都大量接触的高科技时刻刺激着我们脑细胞的改变和神经递质的释放,强化我们大脑中新的神经通路,并使旧的神经通路退化。尽管我们对神经通路或脑部结构的变化难以察觉,但这些变化却能通过不断重复而得以固化,从而使大脑的功能结构发生器质性的改变。大脑的这一进化仅经过一代人便已迅速显现,并且可能代表着人类历史上最无法预料却至为关键的进程。或许自人类学会使用工具以来,人脑还从未受到过如此迅速而巨大的影响(有人甚至还发明了Ibrain这个词)。


 

我们今天所信奉的大多数教育理论,扎根于印刷时代的书面文化。书写曾是(未来应该也仍将是)我们展开思想的基本工具,利用书写我们打开心灵的窗户,进行批判性的分析。思维学会了按精神的顺序把握住思想,这便培育了线性的思维过程。然而,今天我们大量接触的非线性、超链接的多媒体信息,已然打破了印刷文本所要求的线性序列的思维方式。黑白静态的、符号性的、剥夺感官的知识世界,业已开始让位于多感官的表象模式。经常在遍布超链接的数字信息丛林中搜索,也改变了逻辑对直觉的关系,这种跳跃,被一些专家比喻为像科学幻想小说中太空飞船超过光速的运动一样,是一种穿越超空间的跳跃。


 

我们还有可能退回到以书面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教育环境吗?显然不。经历了由感官主导的对整体、形象的认知,到抽象的书面文字支持下的逻辑、分析思维,再到今天以数字技术支撑下的多媒体融合表达,人类再次回到结构与外形统一的模拟世界。

 

这种对传统教育理论的反思,并不是否定传统的教育理论。因为任何理论都不是普适所有环境、条件的,传统教育理论适用于节奏相对缓慢的农耕时代和机械化时代,正如牛顿力学之于经典物理世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之于物体以光速运动的宇宙,量子力学之于微观世界。传统教育理论在努力定义、分析和解释当下发生的事情时,不断陷入困境,不是它本身错了,而是因为它所赖以生效的环境基础正在崩解:我们已进入人人互联、万物互联,信息以光速传播和交换、以多媒体形式模拟呈现的时代!


 

这个迥异于已往的时代,呼唤着人类发明出新式的多媒体符号来与我们进行交互作用,而不是被动地等待让我们去阅读它们。这种身与心的再结合或将创造出一种新的智能!

 

教育界显然不等坐等神经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和基因工程等领域研究和发明的结果来拯救人类在信息光速传播和交换时代的学习问题,必须担负起自己的使命,主动推进教育理论的创新和进化!

 

虽然我现在还说不清楚这新的教育理论具体是什么样的,却感觉已沐浴在它的曙光之中!也许理论界还将围绕这个问题探索、争论很多年,但作为教育技术的实际派,我们却已在对未来趋势的直觉指引下,开始了全面深入的探索行动,并开辟出一条已见成效的模式和道路。(我由此忍不住稍带骄傲地联想到,20世纪的物理学领域,量子力学理论在饱受质疑、连爱因斯坦都不肯接受的形势下,却在实践中取得了辉煌的应用成就!

 

我们对未来教育的探索和实践,以教育家们所追求的“唤醒”功能(苏格拉底:“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心灵的火焰。”马克思:“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谓之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等)为宗旨,倾力打造新维学习空间站,努力创造未来教育所可能发生于其中的场景,让每一间教室联&动起来,让每一个屏幕联&动起来,让每一个人联&动起来,从而打破“鸽子笼”式的传统教室模式,更好地唤醒学习者的心灵和智慧。


 

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变革,呈现未来教育的属性:


一是视觉变革。充分利用各种超大屏幕、各类型投影、超逼真虚拟现实显示、3D显示,使得全时教学环境到处都是可展现的屏幕,可供讨论交互的黑板白板,无论四周、空中还是桌面,构建具有极具未来感的大场景因为实践表明,周围环境的塑造对于人的心理感知有着很大的影响。现实世界中,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每当走进那些气势恢弘的图书馆、大教堂,如巴黎圣母院等,就会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心灵震撼。这些哥特式艺术的杰作,以一种外在性的凝固形式形象地反映了人们内心深处汹涌激荡着的神秘而诡谲的宗教感受。在这里,可以说那高耸入云的尖顶、充满了怪诞和夸张特点的巨大肋拱、五光十色的花窗隔屏,甚至连每一块石头、每一片玻璃和每一个精雕细缕的局部,都在宣扬着彼岸精神和灵性理想。



二是交互变革。充分运用手势交互、姿态交互、表情交互、语音交互、无源的模拟的数字笔、带触控感应的“黑板”、虚拟键盘等,使得全时教学实现最自然的、沉浸式、便利的互动,实现全联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交往属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人们的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教育作为人类社会最根本的交往之一,其本质也应该具有“交往”属性,充满“交互”“互动”才对。未来的教育架构需要全联动,如互联网环境下的互动,视频互动、桌椅互动、并班联动、数据互动、智慧互动、心灵互动..



三是情感识别变革。充分运用脸部表情识别、眼球活动识别、语调语气识别、体征活动识别(心跳、呼吸、脉搏等)等,使得学习者能“全身心”参与。



四是视角变革。比如智能眼镜,使得老师所见即学生所得,学生所见即老师所想,特别适用职业培训实物、实操教学。

 

简而言之,我们以技术为手段促进教育变革的路径体现在以下这几个词里。


拆墙:网络消除校园的围墙。

移黑:黑板已经不能承担未来,让网络、数字黑板无处不在。

扩屏:大空间的全屏化,学习效率和视觉面积成正比。小空间的触屏化、高清化。

自演:专业便携安装快速,录播、直播自动化、智能化。

筑台:泛在学习MOOC平台,多终端,多渠道,云服务。

察言:人工智能AI系统,语音识别,语音指令。

观色:全局摄像,采集面部表情,基于深度学习技术,实现表情识别、笔迹分析和情绪识别。

聚沙:自然大数据,教学学习行为的真实化,非表演,非防御,自适应大数据沉淀,自适应、个性化、行为分析、评估体系

 

当然,对于创新和未来的兹兹追求,并不是否定传统的价值,相反,还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更好地强化或彰显传统方法与工具的潜力。例如,我们开发的“新维书写者”,就是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对于自然书写的强势回归。因为书写曾是我们展开思想的基本凭借,至今仍是我们捕捉大脑创新灵光的朴素而便捷的工具。


 

暂且写到这里。今天是端午节,借用屈原那句著名的诗句“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表达心志。我理解,这求索,既是向外的,努力认识和洞察我们身处其中的飞速变化的世界与时代;更是向内的,因为自知是把钥匙,没有它,我们就无法开启其他任何值得探求的知识的大门,正如老鹰乐队(The Eagles)的歌曲“Already Gone”中的一句歌词所言:


“我们被锁链束缚,却从来不知道钥匙在自己手中。” 


作者简介:王涛,“新维学习空间站”(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合作)、“新维大健康空间站”(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中关村联创医学工程转化中心合作)、新维国学空间站(福建平潭两岸国学中心合作)、智慧党员活动室等“新维系空间站”设计、规划和实施者;“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MOOC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博士;业界知名有20多万教育专家的MOOC微信公众账号(微信号:openonline,公号名称:MOOC)的发起及运营者。


喜欢我们就多一次点赞多一次分享吧~


有缘的人终会相聚,慕客君想了想,要是不分享出来,怕我们会擦肩而过~

《预约、体验——新维空间站》

《【会员招募】“新维空间站”1年100场活动等你来加入》

有缘的人总会相聚——MOOC公号招募长期合作者


产权及免责声明本文为微信公众号【MOOC(微信号:openonline)】原发、原创、编辑或评论的文章,版权为慕客人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任何单位、公众号转载需要取得授权,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了解在线教育,

握MOOC国际发展前把沿,请关注:
微信公号:openonline
公号昵称:MOOC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