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观世界”中表达中国——中国新闻社“国际观察”专栏的实践与思考

尹 宁 新闻战线 2024-06-05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新闻战线

摘要

及时捕捉新闻事实,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国际观察”专栏以中国立场报道、解读、评论国际事件,对外阐释中国的“世界观”,在国际舆论场发出中国声音,提升了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
在“观世界”中表达中国
——中国新闻社“国际观察”专栏的实践与思考
尹  宁
随着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从未像今天这样全面、深刻、长远,世界对中国的关注,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广泛、深切、聚焦。在国际舆论场,中国与世界的关联更为紧密,双向沟通、对话交流成为国际传播的一项重要使命。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表达中国立场、阐释中国理念,是新时代国际传播工作的题中之义。
创办12年来,中国新闻社(以下简称中新社)“国际观察”专栏坚持“国际视角+中国立场”的对外报道原则,选取国际重大新闻事件尤其是涉华重要议题作为报道题材,以富有“中新风格”的传播语态,为受众打开观察世界的窗口,同时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

“国际观察”专栏刊发的部分文章。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世界秩序深刻演变。2021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国际观察”秉持中国立场,从世界政坛风云到全球疫情延宕,从多双边关系到国际合作机制,追踪国际热点焦点、回应外界关切,以专家解读为要,贯穿记者的分析阐释,推出有广度、有深度、有力度、有态度的系列作品,获第三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推动世界与中国“互观”
作为中央重点外宣媒体和国际传播领域的重要方面军,中新社始终面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搭建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在关键时刻勇于发声、善于发声,以独具特色的“中新风格”表达中国立场、阐明中国理念。
“国际观察”专栏以中国立场报道、解读、评论国际事件,对外阐释中国的“世界观”。
就全球性议题,积极宣介中国在多边合作机制、全球发展倡议等重要议题上的主张,着力阐述相关理念的内涵和外延。《中国与联合国50年合作带来了什么?》《上合组织成立20周年:当“丝路精神”遇到“上海精神”》《七大构想引领中非合作提质升级》《摒偏见 寻共识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等稿件,抓住国际合作机制的重要节点、全球事务倡议发出的关键时机,围绕“减贫与包容性发展”“气候变化与绿色发展”“创新驱动与数字经济”“开放合作与互联互通”等议题,向世界分享中国的发展经验、提供应对全球挑战的中国方案。
就涉及我国国家形象和核心利益的热点问题,专栏主动设置议题,及时发声、表明立场,驳斥刻意的歪曲诋毁,澄清事实真相。如2021年3月,白俄罗斯代表70个国家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6届会议上作共同发言,重申支持中国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强调香港事务是中国内政,外界不应干涉。记者就此采访人权问题专家,推出《70国何以共同发言挺华?》,从国际法基本准则出发,结合中国人权实践,对涉港问题作出明确解释。《美智库匿名炮制涉华报告用意何在?》则借用两位美国研究员的分析,批驳该报告的逻辑缺陷,并采访中国国际问题专家,深入揭批该报告的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揭露炮制者试图在美国政府对华战略发布前施加恶意影响的意图。


从微观事件到宏观世界
中新社海外分社派驻记者是“国际观察”专栏主创团队的重要组成,这支精干队伍长期在实践一线,对所在国的人文历史、现实关切、未来发展有着持续深入的追踪和充分深刻的理解,使文章呈现出鲜明特色。
从叙事角度来看,专栏文章善于选取小切口进行深度分析观察,从微观国际事件切入,在时间和空间上拓展延伸,可见历史的纵横捭阖、地缘的亲疏博弈。
以《“普拜会”能否让俄美关系走出“死胡同”?》为例。2021年12月,俄美元首举行视频会晤。记者在梳理近年俄美关系时,以古希腊神话中“奥吉亚斯的牛圈”为喻,分析俄美之间积累的深重问题。从乌克兰问题到北约东扩,从外交层面的驱逐举动到经济层面的制裁措施,寥寥数语廓清了双方关系中的复杂一面。文章通过“长期以来,几届美国政府试图‘重启’‘重建’对俄关系,但由于缺乏起码的战略互信,两国关系非但没有好转,反而使双方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加深、利益冲突加剧”“俄美关系螺旋式下降,也让国际社会充满担忧”等分析,对俄美关系走向进行了深入分析研判。
2021年9月,法国因美澳就研发核潜艇达成“新的伙伴关系”一事召回驻美、驻澳大使。针对这一不同寻常的举动,记者发出《法国召回驻美、澳大使:“背后捅刀”引发外交龃龉》一文,引用法国外交部的声明,称这是盟友间“不可接受的行为”,将从根本上动摇合作关系,反映了法国对美国的愤怒程度。报道还介绍了法澳两国此前曾签署的价值数百亿澳元的潜艇合同,从经济、军事、外交角度深入分析法国为何会认为这一行为是“背后捅刀”。最后,借用法国主流媒体的评论,指出“事件将促使法国进一步反思美国的现行政策”,将美西方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分歧摆上桌面。

中新社海外分社记者从世界各地发回现场报道。

专栏系列文章及时捕捉新闻事实,深入挖掘单个新闻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观点鲜明、论述有力,在国际舆论场发出中国声音,体现了国际传播的时度效要求。


以“中新风格”向世界表达
加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需要进行体系化、系统化和持续性的创新。在长期的对外传播实践中,中新社遵循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规律,积极探索海外受众易于理解、乐于接受的表达方式,形成了富有“中新风格”的国际传播语态。“国际观察”专栏继承、弘扬了这一传统,以“中新风格”的传播语态与世界沟通对话,传播中国声音、表达中国立场。
“‘看见我不烦吧……’美国总统拜登笑着问道;‘倍感荣幸……’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笑着回答。”这段对两位西方政要寒暄的生动描写,是《拜登布鲁塞尔行:美国真的“回来”了?》一文的开篇。以这个会谈场景为开端,记者对美国总统拜登连续在欧洲参加七国集团峰会、北约峰会、欧盟—美国峰会进行了梳理,点出拜登意欲通过频繁密集的外交活动反映美国重返国际舞台、美国“回来了”的意图。同时,通过对拜登访欧细节和欧美峰会共识的深入观察,分析拜登此访形式上做足文章,但实质性内容却令人生疑。稿件基调平实、行文轻快、结构顺畅,对细节的引入增加可读性,对背景的穿插丰富信息量。“密集峰会却行色匆匆,拜登为自己总统任内第一次访问布鲁塞尔画上句号,但在他离开之时,美国是否真的‘回来’了?这个问号或许在布鲁塞尔正变得越来越大。”结尾与标题相呼应,耐人寻味。
《2021,特鲁多不容有失的“奔五”之年》一文,从特鲁多蓄起花白络腮胡的新形象引入,谈到加拿大媒体热议其想展现更为成熟的形象,同时谋求政治局面上的改变,视角新颖、语态平和。在分析新一轮选举、新冠肺炎疫情、经济复苏等议题给特鲁多政府带来挑战的基础上,文章着重就中加关系展开分析评论,以专家观点强调“加拿大必须认真、全盘并从长远考虑,保持与中国所有应有的往来,尽快改善双边关系”。在完成对加政府内政外交的述评后,文章在结尾点出,“对‘奔五’的特鲁多而言,不容有失的2021年仍然不会轻松。”基调平实、平和,寓含鲜明的中国态度。


结  语
在多元立体的国际传播体系中,对外讲述中国故事和对内传递世界信息是不可或缺、相互呼应的两个维度,国际新闻报道是这个多元体系中至关重要的手段。如果说,对外讲述中国故事是“展形象”,向世界讲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那么,在观照、观察世界的过程中表达中国主张、阐释中国理念,则是“明立场”,是向世界发出中国倡议、展示中国态度、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
通过持续不断地创作传播具备国际视野、富含历史底蕴、创新传播语态、鲜明表达中国立场的国际新闻报道,进一步贴近海外受众、回应海外关切,让世界更多倾听、理解中国,是“国际观察”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在多年的创作实践中,专栏推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中新风格”的国际报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了中国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决心和大国担当。新时代新征程,如何在观察世界的同时表达中国关切,如何在多元的世界性议题中阐释中国主张,如何“中话西说”,以海外受众易于接受的话语方式表达中国立场,是国际新闻报道有待进一步破解的课题,也是中新社国际新闻报道要在未来的实践中不断思考和回答的重点。
2022年9月,在中新社建社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对中新社工作充分肯定,并提出殷切希望。新征程上,中新社将进一步找准定位、发挥特色,创新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秉持“国际视角+中国立场”的对外报道原则,进一步增强国际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和实效性,为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推动中外文明交流、民心相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中国新闻社国际新闻部主任)
责任编辑:陈利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