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注重事理相融、打造平等语态、创新版面编排——看人民日报怎么做重大主题报道

苏长虹 等 新闻战线 2024-04-29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事理交融讲好故事 重磅版面创新表达

——人民日报连续三天在头版用下八栏规格推出自主策划重头报道评析

苏长虹  王向令  路  畅  荣  翌
重大主题报道是主流媒体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报道方式。思想与故事有机融合,是重大主题报道成功的关键。8月28至30日,《人民日报》连续三天在头版用下八栏规格推出三篇自主策划的重头报道《从“解剖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广大党员、干部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如何看待中国经济恢复“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一条江,打开人们思想文化空间——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调查》,引发读者关注。三篇重大报道分别聚焦主题教育成效、经济形势分析、生态文明建设,每个都是大主题。报道创新叙事方式,以思想立魂,以故事行文,寓理于事、以事明理、事理交融,显著增强了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以深刻厚重的思想内涵、平等交流的平实语态、打破常规的编排方式,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阐释入脑入心,给读者以深刻启迪和震撼。   

注重事理相融——把深刻思想融入生动故事

思想是报道的灵魂,故事是报道的载体。思想表现为一篇报道的主题立意。古人说:“意犹帅也”。“意”在文章中,起着统领文字的作用。对于新闻报道来说,视角的切入、材料的选择、故事的剪裁,无不围绕着文章立意进行。这三篇报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根本遵循,深入分析广大干部群众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报道的思想决定了报道高度,正是因为蕴含着丰富深刻的思想,三篇报道就有了厚度,有了灵魂。
思想统摄故事。三篇报道深入分析广大干部群众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让思想的力量贯穿于故事叙述。如《一条江,打开人们思想文化空间》关注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全文始终聚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工作实践的巨大指导和推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的决策部署,推动开展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首先打开的是人们的思想文化空间”“着力处理好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人们的思想观念又一次提升”“努力实现从‘一水共护’迈向‘一域共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总钥匙’”,干部群众的鲜活话语、深刻体会,彰显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故事阐明思想。三篇报道选取的案例十分典型,与要阐明的思想高度契合,读懂了故事,也就接受了思想。如《从“解剖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广大党员、干部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一文,第一部分“坚持群众路线”,围绕相关部门如何坚持群众路线层层展开:问题的出现,源于一封群众来信——“黄泥塘镇独立供电区存在群众用电难、用电贵、频繁停电等问题,希望尽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问题的解决,源于在群众中的调查走访——“主要负责同志带队走家入户访民情、听民声”。这一故事鲜明体现了“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立场观点方法。
人民日报三篇自主策划重头报道版面截图。

打造平等语态——以视角转变带动文风改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新时代的党报有新时代的风格,也展现着新时代的面貌。全媒体时代,文字报道如何引人入胜?作为新时代的党报记者,对讲好故事的叙事能力有较高要求,如何把好故事讲好,考验着记者的叙事功力。
某些重大主题报道的固有方式,往往囿于一个概念或一种模式,难以打动人心,难以“可亲可学”。把重大主题报道写活、写立体,就需让真情实感流淌在字里行间,打造平等语态,转变报道视角,文风随之改变。
深度分析见态度。平等语态不是耍嘴皮、“卖萌”讨巧,而是用深度调查分析和读者喜闻乐见的语态去做重大文章。为让读者信服,报道并不是直接抛出观点,而是对相关案例和官方权威数据,进行思辨分析,讲老百姓听得懂的朴素道理,让读者豁然开朗。如《如何看待中国经济恢复“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一文,分别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去“看成绩”“看韧性”“看前景”——全面地看成绩,既讲“绝对成绩”,又讲“相对成绩”;辩证地看韧性,既看到自身的问题和困难,又在国际比较中看到中国经济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更加凸显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难能可贵;长远地看前景,突出政策精准发力,提振人们信心,春风化雨般的表达方式真切地让读者体会到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高质量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独特视角见风格。在《如何看待中国经济恢复“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中,报道秉持“将一个个‘问号’拉直”的态度,对“消费还能持续恢复吗”“投资的关键作用还能发挥吗”“工业企业经营状况能否改观”等五个问题一一作出权威、专业、有深度的解答。如在解答“投资的关键作用还能发挥吗”这一问题时,述评从“归根溯源”“对症开方”“深挖潜力”三个方面入手,既从专家视角分析投资放缓的原因,又从需求端和供给端两个方面给出对策,还从与发达国家人均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对比中展望投资潜力,这样的解答既深且实,读后解渴。
贴近生活见细节。这三篇报道避免口号式语言,少了慷慨激昂、过于华丽的排比式语言,多了不少亲切平和的语言,平视角、接地气、有细节,使文章观点更容易被接受认可。如《从“解剖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广大党员、干部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一文,讲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经营司分类精细管理的故事时,从个体工商户于丽对优化后的《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办法》的点赞留言写起,引入群众评价“这实实在在解决了我们的顾虑,终于可以放心‘拍黄瓜’了!”这些鲜活语言的运用,平实流畅,不仅改善了阅读体验,更提高了人们对主题教育成效的认同感和学习借鉴的自觉性。
语态,反映着报道者的姿态。文风改进永远在路上,改进文风要求我们在语态上不断求新求变。是居高临下还是娓娓道来,是端起架子还是平等交流,考验着党报工作者的智慧和能力。正是因为运用了讲故事的方式,三篇报道的文风清新朴实、叙事平实,犹如朋友对坐,谈认识、拉家常,平实语态中透着科学、理性、扎实的分析,更容易让人接受、令人信服。


创新版面编排——用版面语言助力集聚传播效应
版面是人民日报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近年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在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庄重、大气版面风格的基础上,顺应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变化趋势,在版面编排上创新求变,吸引读者。人民日报版面编排的变化,特别是头版的版面编排,经常成为媒体同行、专家学者乃至外媒关注和研究的对象。比如,一篇报道被安排在人民日报头版,已经体现出足够的分量,在版面编排时,报道在头版占据的版位、刊登的篇幅、标题字大小,以及分栏数等,每个细节处理,都是一种版面语言,体现着报道分量。
三篇重磅报道之所以引发舆论强烈关注,主要在于特殊的版面处理传递出重要信息。人民日报连续三天在头版下方以通八栏形式大篇幅刊发重大主题报道,报道分量不言而喻。互联网时代,受众注意力是一种稀缺资源。对人民日报头版而言,刊登什么样的报道,怎样编排报道,对吸引注意力资源极为关键。人民日报的版面安排承担着议题设置功能。三篇报道都是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佳作,连续三天在党中央机关报头版高规格强势推出,让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更显浓墨重彩。这是人民日报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完成好首要政治任务的一次创新,也是对编辑记者的一种鼓舞鞭策,有利于报道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热点焦点,也有助于引导编辑记者更好践行“四力”要求,以精品佳作占据醒目版面位置。
版面是报纸的独特资源,版面编排的趋向,是对编辑记者的引导和激励。综观这三篇报道,均是记者俯下身、沉下心,践行“四力”要求、深入调查研究的成果。如《从“解剖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广大党员、干部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是记者从30多个案例中提炼思想主题后,挑选出3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保证了故事的典型性以及与思想的契合度。《如何看待中国经济恢复“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梳理大量经济数据,进行大量扎实采访,才有了报道中游刃有余的思辨分析。《一条江,打开人们思想文化空间——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调查》得益于作者对相关领域的长期关注、深刻领悟,在写作中更是数易其稿、不懈打磨,才能写出脚下有泥、心中有光的好作品。把这样的作品放在头版高规格处理,将发挥强烈的示范效应和引领作用,激励编辑记者写出更多更好践行“四力”要求的精品力作。
值得一提的是,以往人民日报头版下方以通八栏规格刊发的报道,通常是任仲平等重磅政论文章。此次连续推出的三篇报道,是人民日报近年来首次将深度报道以如此高规格的形式刊发。其中,《如何看待中国经济恢复“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在头版刊发的文字行数达到42行,这种版面处理方式,反映出人民日报大胆创新的气魄和善用版面资源的智慧,折射出党中央机关报的责任担当,是对纸媒头版版面编排的大胆创新和探索。
(作者单位:人民日报社研究部)
责任编辑:武艳珍
本文刊发于《新闻战线》2023年10月(上)题《事理交融讲好故事 重磅版面创新表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