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年笔谈 | 在茫茫深海大洋谱写海洋强国新篇章

中国研究生 中国研究生 2023-06-28
作者(右三)作为首席科学家,在科考船上指挥深海大洋锚系浮标布放

2023 新年的钟声敲响,回望 2022,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行各业在疫情冲击下砥砺前行,取得累累硕果。作为一名海洋领域的青年科研工作者,这一年来我见证了国家海洋技术的飞速发展,“奋斗者”号与“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首次深海协同作业,亚洲最深导管架石油平台——“海基一号”顺利安装,国际上规模最大的区域海洋观测系统——“南海立体观测网”构建完成……一个个世界瞩目的成就谱写着海洋强国的华章。


海洋,对大多数人来说意味着轻柔的海风、绵软的沙滩、明媚的阳光、翻腾的海浪,意味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而对于我,这是我十余载挥洒汗水、砥砺前行的实验室。二十年前的中学校庆典礼上,一位海洋学界德高望重的院士的精彩报告在我的心中种下了一颗蓝色的种子。2006 年,我有幸考入海洋领域的学术殿堂——中国海洋大学,本科四年、硕博五年、留校任教至今,一晃十六载,参加科考二十余航次,海上航时 600 余天,航迹遍及南海、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与海洋结下了不解之缘。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 70% 以上,是人类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尤其是广阔的深海大洋。对于和海洋一样拥有浓厚神秘色彩的太空,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卫星、空间站、月球探测器、火星探测器等技术突破,逐渐为我们揭开宇宙空间的面纱。然而,对于和人类生存发展紧密相关的深海大洋,尤其是对我国重要战略海域和蓝色国土——南海,我们的认知还只是冰山一角,难以支撑我们对海洋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国际形势日益严峻,海洋霸权国家不断挑起事端,安全形势极为紧迫,深入南海,开展海洋环境观测,提升对海洋环境特征的认知,是支撑海洋可持续开发利用、实现海洋强国的必由之路。


十余年来,伴随着一声声响亮的汽笛声,我们一次次搭载科考船启航,深入南海开展科考。每年少则 2 次,多则 3 ~ 5 次。每个航次时间持续一到两个多月不等,其间我们漂泊在茫茫大海上,利用温盐深仪、海流仪、测深仪等多种先进仪器设备为广袤的海洋做“体检”。为了节省船时,船上都是24 小时连轴作业。炎炎夏日,热带洋面的甲板温度常常高达五十多摄氏度,一台台几十甚至上百斤的仪器设备需要搬到甲板,组装、布放、观测、回收、拆卸,再运回船上实验舱进行数据提取和维护,穿插在其中的是一瓶瓶矿泉水被一饮而尽。若是午夜到达作业站位,会灌上几口浓茶或咖啡,提起十二分精神确保一切按计划准确无误地操作,因为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人员或仪器设备的重大安全事故。海上科考最担心的还是遇到大风大浪,甲板作业宛如坐过山车,往往免不了被时不时拍来的海浪从头浇到脚。如果不巧遭遇台风,动辄四五米的海浪,即使几千吨的巨轮也如一叶扁舟摇晃不定,即使胃里翻江倒海,也要时不时扶着栏杆来到实验舱查看仪器设备的固定有无松动,考虑如何调整方案才能最大程度弥补避风耽误的船时。


但是,当在电脑屏幕上看到在海上现场用汗水换来的珍贵观测数据时,这些经历都变成有满满获得感的回忆。在数据里,我们发现了数千米深的海洋底层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平静,而是经常存在着湍急多变的海流和壮观的“深水瀑布”;海洋中遍布着大大小小的“涡旋”,甚至可以向下延伸到几千米深的海底;海面以下同样存在着“滔天巨浪”,高度可以吞没两三百米的摩天大楼……


而当意识到这只是神秘海洋的冰山一角,有太多的未知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发现、认知的时候,常常恨不得跳上船立刻回到海上。也不知从何时起,出海不再像是启航远行,更像是回到熟悉的家,回到自己扎根的地方。


2022 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视察我们耗时十余年在南海构建的国际上规模最大的区域海洋环境观测系统——“南海立体观测网”,并给予了充分肯定。作为这个观测网的主要建设者之一,我感受到莫大的鼓舞和激励。当然,我们当前在海洋观测技术的许多领域与国际领先技术水平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对南海和深海大洋环境的认知也远远不足,距离对海洋权益和安全保障、深海资源开发利用、海洋防灾减灾与生态环保等形成强有力支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年疫情的阴霾即将散去,海洋强国的重大使命愈发艰巨。2023,新年的大门开启,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海洋人,我已迫不及待“申请出战”,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在茫茫深海大洋谱写海洋强国的新篇章!





往期回顾



愿你有所热爱,不惧风雨兼程

要相信经典会给我们以力量

新刊|《中国研究生》1月刊目录


内容 | 《中国研究生》2023年1月刊
作者 | 周春(中国海洋大学,本刊特邀撰稿人)编辑 | 王斯后责编 | 雅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