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论坛 | 增强文化自信 共建世界文明

2015-02-06 宋汉晓 中华儿女报刊社
编者按
2014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2014年12月20日,习近平来到澳门大学新校区横琴校区考察,在参与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青年”座谈会时再提“文化自信”。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文化自信与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一样,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新华月报》2015年1-2月刊连续两期刊发《中华儿女》(海外版)副主编宋汉晓的撰文《增强文化自信 共建世界文明》,现以全文转发,以飨读者。



增强文化自信 共建世界文明


宋汉晓(中国致公党党员、中华儿女报刊社海外版副主编)



文化是民族繁衍生息的根基和血脉,文化是人民的灵魂归宿和精神家园。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和文化之魂,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纵观古今,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创造力和生命力的重要源泉;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重要标志。

2014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中华民族历来有很强的文化自豪感,只是到了鸦片战争时期,在西方的坚船利炮下,中国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文化自信被严重损害。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今天,我们不仅要坚定“三个自信”,也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增强文化自信。

国富民强,印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实践,强化了“理论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障发展,增强了“制度自信”;同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气聚神,树立了“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与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一样,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盛世”文化造就文化自信


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传统文化中历经沧桑而积淀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智慧的基本元素和珍贵结晶,蕴含着丰富思想资源和强大精神力量。这些优秀传统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愈来愈激发出强大的民族强大的战斗力,历经磨难而不倒,饱经风霜而弥坚。

在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历史长河中,先后出现过几个最好的历史时期,而以“盛世”命名的“开元盛世”、“康乾盛世”时代不仅开创了文化繁荣时代,也使我国传统文化进入了一个异彩纷呈、奇峰迭起的时期。

孟子曰:“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纵观中国历史,每次“盛世”之时都是中国文化“充实而又光辉”之时,也是中国文化影响世界最深之时。


“开元盛世”与“东西交汇”

公元713年,唐玄宗改年号为“开元”,从此拉开了开元盛世这一大唐最强音的序曲。玄宗即位后,先后任用姚崇、宋、张嘉贞、张九龄、韩休等名相,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进行一系列改革,使政治清明、百姓富庶、国力强盛、社会繁荣昌盛,唐朝达到了全盛时期。

开元年间,国家经济繁荣,文化开明,在社会生活、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所呈现出繁盛景象。唐都长安有人口百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也是著名的国际文化中心。数以万计的外国使节、商人、僧侣和留学生居住在长安。作为当时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中国对世界各国尤其是周边国家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从海上来与中国开展贸易的有日本、新罗、印度、斯里兰卡、波斯和大食等国家和地区。中国的造纸术、丝织技术、建筑技术、医学、瓷器等源源不断地传到世界各地。

统治阶级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创造了有利于文化的发展氛围。在思想文化上,不管是外来的佛教文化还是中国的道教文化,统治者大都能兼收并蓄。这种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既培养了大批文化人才,又为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有利的氛围。在中外文化互相吸收、互相促进的过程中,盛唐文化愈加丰富多彩。

当时就有“孝经一卷,志有重于君亲;老子二篇,心不忘于道德”之语,又有以“行在孝经,志宗释教”的期望来谆谆告诫学子与民众。可见,推崇文化也是开元盛世出现的一个要因。“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玄宗当政时,先后注释儒家经典《孝经》、佛教经典《金刚经》和道教经典《道德经》,并将它们颁行天下。不仅如此,为让社会大众更好地学习掌握“三经”,唐玄宗还采取了灵活多变的方法,解读经文、注释掌故、阐发妙理,成为一项举足轻重的文化创举。

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唐代文化不仅以辉煌的成就使华夏文明璀璨夺目,而且以深刻的内涵、强大的力度远播世界,使唐代文化成为向周边国家和地区辐射的文化源地。“玄奘西游”、“鉴真东渡”,唐朝与天竺、日本的文化交流及影响,既丰富了我国人民的物质精神生活,同时也使我国文化传入日本等国家,不仅影响到亚洲的文明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从而造就了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高峰,也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康乾盛世”与“东学西渐”

17世纪、18世纪的世纪之交,清朝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最后一次盛世——“康乾盛世”。康乾二帝思想开放、胸怀广阔,同样善于吸收外来文化与科技,为促进早期的中外特别是中欧文化与经济交流提供了可能。通过传道士的大量报道、宣传和通信,中国这一遥远文明古国的历史哲学、文化艺术以及伦理道德令饱经教派纷争以及战乱之苦的欧洲人惊羡不已,继而转为竞相效仿,为东学西渐创造了有利时机。

有着“欧洲的孔夫子”之称的法国18世纪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终生以“亲华派学者”而著称,通晓中国古代历史、儒学和风俗。儒学成为他哲学体系形成的重要因素。伏尔泰在《哲学辞典》的“论中国”一章中,对孔子表达了崇敬之情:“我钻研过他的著作,我还做了摘要;我在书中只发现他最淳朴的道德思想,丝毫不染江湖色彩。”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中国儒家文化高度重视农业,历代王朝无不奉农业为固国之本。18世纪的法国受中国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重农学派了。其代表人物魁奈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颇深,是18世纪法国“中国热”推波助澜的主要学者和政治家。魁奈极为推崇中国文化,对孔子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论语》远胜古希腊哲学。魁奈曾于1758年上谏路易十五国王,要求他仿效中国皇帝春季亲耕。魁奈的名著《中华帝国的专制主义》虽对中国儒家政府的专制性持批评态度,但仍认为这是一种理想化政府并向欧洲推荐中国政府的模式。

中西两种哲学思想和文化在历史上有过多次冲撞、较量和交流,也互相施加过影响,但在清朝才真正进入了大量直接交流的时代。中国热当时渗透到了17、18世纪欧洲人的政治,历史,哲学,神学等领域及生活的各个层面,特别是实用艺术领域,诸如家具、屏风、墙纸、纺织品、陶瓷器皿、园林建筑等方面。1740年至1786年期间,普鲁士国王威廉二世下令在波茨坦的森林湖泊之间修建了这座巴洛克风格的夏季行宫,而其中的六角形中国茶亭和名为“龙之家”的宝塔式建筑,便是受当时中国热影响的典型例子,这是他们世界观上的东方风格。

“我们从前谁也不曾想到,在这世界上竟有凌驾于德意志民族的民族存在,但这却是事实,我们发现了中国人。”17世纪德国哲学、数学大师莱布尼茨说。发明数学"二进制"的德国科学家莱布尼茨早在1687年就提出观点:“欧洲人擅长理论思维,就像在数学中表现的那样,而在实践经验方面中国人却比我们强。”

莱布尼茨所倡导在多极中求和谐的思想,文化上取长补短,通过平等交流保证文化的个性和多元性,在今天全球化的时代仍然具有深刻长远的意义。事实上,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中国、关注中华文化,近年来,一股现代的中国热又在全世界遍地开花,这为我们在更广的领域传播中华文化提供了有利契机。


“双百盛世”与“文明醒狮”

中共十八大明确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中国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结晶,是社会主义文化理想适应人民愿望、中国发展预期、中国社会发展实践趋势的结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体现了深刻的文化自信。

国内外的研究机构普遍认为,到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将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届时,中国将迎来历史上的又一次、中国近现代第一次盛世——“双百盛世”。种种历史迹象表明,文化上的衰落是一个民族衰落的重要原因,同样,文化的强盛也是一个民族强盛的重要因素。

习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说:“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演讲时所提出的“中国版文明观”获得了国际舆论的高度评价。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必须大力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我们要通过推动跨国界、跨时空、跨文明的交流互鉴活动,促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在世界各国人民心灵中坚定和平理念,形成防止和反对战争、推动共同发展的强大力量。”积极展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主动发挥的建设性作用,习近平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上的重要论述受到了中外友好人士的高度赞誉。

中国向来倡导文化多样化、文明间对话交流。从17、18世纪的“东学西渐”到21世纪的“东西方文明”的直接握手,这是东西方文明的一种平等的对话、一种友善的和解。中国展现的是一只文明的醒狮,一只充满善意的醒狮,一只愿意学习的醒狮,一只正在融入世界文明大家庭的雄狮。

习近平指出:“中国已经多次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中国古话‘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中国人主张‘和而不同’,希望国与国、不同文明之间能够平等交流、互相借鉴、共同进步,各国人民共享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成果,各国人民的意愿都能得到尊重,各国都能齐心协力地推动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建设。”


文化自信是立党之源、执政之基、兴国之本


所谓文化自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一个政党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上的自信。这种文化自信,来自对历史脉络、时代发展潮流和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这种文化自信,源于引领人民、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把先进文化的理念变成生动的文化成果。这种文化自信,带有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精神品格,有利于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加民族自豪感。


文化自信是中国共产党人引领先进文化不断向前的牵引力

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信表现为,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开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中,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整个文化思想领域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实现了对中国社会意识的整合,使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在文化领域得到普及。并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新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

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信不是“自闭于幽谷”的盲目乐观,而是在继承全部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丰厚底蕴和广泛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资源基础上,开放的、创新的、先进的民族新文化。这种民族新文化,以坚持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为主体,即尊重文化的继承性规律,古为今用,又注重吸收外来有益文化,以我为主,洋为中用。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自豪地说:“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这种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就是靠着这种高度的文化自信,毛泽东率领中国共产党唤起民族的伟大觉醒,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使中华文化的繁荣振兴有了现实的可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创造出以延安革命文艺为代表的中国先进文化,并提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双百”方针,深刻地影响了新中国文化建设的实践,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探索的历史起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出发,在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的同时,对中国文化事业尤其是先进文化建设中的带有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邓小平郑重地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就是靠着这种坚定的文化自信,邓小平启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民族独立的基础上,把中国的富强、民主、文明变成了生动的现实。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社会主义中国思想意识领域的入侵,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具体实际,创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服务于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总目标,从而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21世纪伊始,我们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样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江泽民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把“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同“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此基础上,中共十七大把文化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一起确立为“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进一步突出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首次鲜明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概念,并对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地位、奋斗目标、重要方针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分析和部署。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胡锦涛再次强调:“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共十八大立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崭新任务,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一战略高度,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了新的部署,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014年10月13日下午,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文明也是人民创造的。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对古代的成功经验,我们要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2014年12月2平日,习近平考察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在听取了学生们的发言后,习近平就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自己在青少年时代也非常喜欢阅读中华文化典籍,坚持一点一滴学。直到现在,一有空就会拿起一本翻一翻,每次都觉得开卷有益。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同一座宝藏,一旦探秘其中,就会终生受用。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赋予中华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使之成为我们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习近平希望大家通过学习和了解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历史,汲取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增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骨气和底色。习近平就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新形势下坚定文化自信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文化自信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一条不断孕育先进思想文化的正确道路,沿着这样一条道路建设发展的文化,必然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即是反映先进生产力要求、代表历史前进方向、体现人民根本利益的文化,符合当今时代潮流、引领社会发展进步的文化,具有强大凝聚力、创造力、生命力的文化。也向世人昭示了中国共产党具有与生俱来的文化自信,怀有复兴中华文化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愧为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先进政党。


文化自信是推动中华民族文明不断进步的驱动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硕果至醇至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精神的凝聚至朴至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至真至善。

“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的形式。”

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柱和文化之魂,蕴含丰富思想资源和强大精神力量。

中华民族辉煌的发展历程中,优秀传统文化厚德载物、承前启后,日益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中华民族艰难的发展历程中,优秀传统文化坚强不屈、自强不息,日益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中国改革开放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全球化的中国正深度融入世界,东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争斗将变得异常激烈。坚持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延续。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对五千多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好继承与弘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已超越时代局限,越来越反映出中华文明永恒的价值追求,与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相贴近,与民族共同利益相契合,与时代精神相呼应,与人民福祉相趋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

文化是文明基石。文化自信是文化软实力的引擎,它会把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活动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凝聚成永恒的民族精神。


文化自信是加速中国和平崛起的感召力

2014年5月15日,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习近平强调,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同时也将推动各国共同坚持和平发展。

在高度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和谐世界”为人类未来发展描绘出了一幅以和为贵、求同存异的积极乐观景象。作为地球村不可或缺重要一员的中国,如何以更加开放、主动的姿态,通过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萃取提炼,同时吸收各国优秀精神文明成果,寻找一种中国和国际、传统和现代之间的平衡,并将其精华展示给世界之需求,正变得日益迫切。

“推动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建设”等全新治国发展理念的提出,及中国在世界外交舞台上所作的种种努力。正如全球汉语热催生孔子学院,中国与不少国家互办文化年等等,中华文化对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这意味着文化自信推动着中国文化软实力日趋走强。

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中国能够和平崛起,但中国也有必要通过文化自信来消除世界对其崛起的恐惧。只有通过文化自信将传统优秀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有机的结合,并转化为全体国民的共同文化认知后,才有可能将其外化为国际认可的文化符号,并且当这种价值观念被国际社会普遍认同后,才意味着这种文化自信才能真正感召世界。

在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过程中,中国文化传承是一个独特的体系,中国人已经融入到全球化发展中,而不是孤立于全球发展之外。中国正以传统文化这样一面文化旗帜来展示东方的文化自信,在“和而不同”中传播我们自己的文化和理念,而不是一味迎合西方世界的价值观。作为国家元首和元首夫人,习近平、彭丽媛夫妇出访时,着“中装”、配“中饰”、用“中货”,这种“中国范”对于文化自信有着很好的彰显作用。

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尊重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承认世界多样性的现实。积极推动世界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长期共存,在竞争中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在求同存异中和谐共处、共同发展。“蓄之以道,养之以德。”随着中国的发展,随着中国文化的振兴与传播,世界将更广泛更深入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旺盛活力和无穷魅力。


文化自信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先导力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优秀文化自信,对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国梦集中体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理想和夙愿。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长期以来,中华文明带给中国人民的强烈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构成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众心理基础和基本精神动力。中国梦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崭新的精神家园,对于优秀中华文化的自信是筑梦之基。

一个民族的振兴和复兴,如果缺乏应有的文化自信,没有正确的价值导向,没有引导和激励人们勇于创新和拼搏的精神力量,包括物质富足在内的一切目标都无法实现。

当今世界全球化进入了新的转型阶段。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要求我们旗帜鲜明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自觉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和各种文化观念,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文化自信,源于实力,源于创新。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展现出光明前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这就为我们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我们更好地展现文化自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现实可能性。

文化自信,从根本上说是对文化本质的信念信心。正是因为有了科学的文化发展战略,我们才有了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充足的发展底气。只有打破西方中心主义的话语垄断,才能重建中国的文化自信;只有实现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文化自信才能更加巩固,不可动摇。

民族复兴本质是文化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进程已经开启,它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进一步增强提供新的历史机遇,而更高程度上的文化自信,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文化自信是完成祖国统一的吸引力

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载体,中华民族具有完整的文化和社会结构和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中华文明具有显著的政治统一性,这在西方古代的国家群落中是绝无仅有的。这也是中华民族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最显著特色之一。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统一的帝国以来,两千多年的中国古代社会里,中华民族虽然也多次经历战乱、分裂和改朝换代,但总能分久必合,统一的时间远远长于分裂的时间,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人心所向与大势所趋。

年初,习近平在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及随访的台湾各界人士时强调,两岸虽然尚未统一,但我们同属一个国家、同属一个民族从来没有改变,也不可能改变。因为我们的血脉里流动的都是中华民族的血,我们的精神上坚守的都是中华民族的魂。习近平指出,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共同的血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历史、共同的愿景,心之相系、情之相融、骨肉相连,两岸走近、同胞团圆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没有什么力量能把我们割裂开来。

“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运用,善于从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道路,这是我们党 90年来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梦,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夙愿。民族强盛,是同胞共同之福;民族弱乱,是同胞共同之祸。因为我们的血脉里流动的都是中华民族的血,我们的精神上坚守的都是中华民族的魂。历史不能选择,但现在可以把握,未来可以开创。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最为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伴随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心也正在回归。随着时代变迁、社会进步和两岸和平统一进程步伐的加快,愈发激发出中华民族空前团结的强大凝聚力。


对文化自信内在规律的把握


文化自信源于对民族传统和文化的认同和置身于伟大民族传统与文化中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本质讲文化自信是一种自觉的心理认同、坚定信念和正确的文化心态,具体体现为在文化发展和文化对比中,一个国家民族或政党能正确看待自身文化,理解并认同自身文化内涵与价值,并有对这种文化的生命力和发展前途的信心。

纵观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可以看到一种必然现象,即每逢社会发生重大变革时期,文化问题往往成为敏感的问题和人们热心关注的问题。欧洲历史上的文艺复兴运动,法国历史上的启蒙运动,中国历史上的新文化运动,都是明显例证。这是因为,文化上的变革是经济、正值变革的舆论准备和先导;还因为建立什么样的文化决定着社会变革的方向,决定塑造什么样的民族性格,关系着整个社会风貌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文化自信对内反映着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反映的是亲和力和影响力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理论思维、文化创新的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救亡图存”成为贯穿中国近现代史的一条主线,“振兴中华”成为全体志士仁人发自心底的激壮呐喊和艰辛探索的时代主题。中国各阶层的有识之士不断向西方学习,寻求发展工业文明的良方。从物态文化到制度文化,从制度文化到精神文化。在各种力量的交锋整合和各种道路的尝试比较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壮大。

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发扬了这一优良传统。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就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并最终找到中华文化进步之路、民族复兴之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唯物主义思想、富有战斗精神的无神论传统、丰富的辩证思维方式、经世致用的求实精神、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等等。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为马克思主义结合提供了很好的思想条件,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以比较顺利地进行,最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文化有自己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文化的交汇过程,积极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养分,科学总结中国文化的发展规律,积极推进中国文化成为世界闻名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殖民主义时代,有些民族文化在不平等的关系中往往丧失民族特色,甚至迷失发展方向。中国共产党登上中国政治舞台伊始,就扛起了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旗帜。

毛泽东曾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为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

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现中国梦的奋斗历程中,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与时俱进、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忧患意识,“民为贵、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仁者爱人”、“为政以德”的仁政文化,“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等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发扬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且以高度的文化自信,不断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不断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互动融合,使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创造性转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不竭源泉,从而形成整体的强大合力,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大熊猫一向被西方认为是中国的象征。习近平主席去年访问比利时并出席天堂公园大熊猫园开园仪式时表示,大熊猫是友谊的使者,体现了中国人民对比利时人民的深情厚谊,希望比利时小朋友们喜爱“星徽”和“好好”,也喜爱上中国和中国文化。习近平此次出访也被外国媒体冠以“熊猫外交”。习主席出访把熊猫这种隐喻文化进行输出也是中国文化在面向世界时自信的表现。这仅仅是中国文化逐步走向自信和成熟过程中的一个缩影,也仅仅是中国走向实现文化强国梦想之路的重要标志。

不仅如此,中国还有很多蕴含深厚底蕴的文化和辉煌的艺术成就的“中国风”开始劲吹,“中国热”开始升温。全球435所旨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和语言魅力的孔子学院,每年有大量承载中国精神的戏曲、话剧等各类文艺演出在海外备受热捧。以“中国情节”的国产大片以及国际电影节越来越为世人关注。尽管文化壁垒重重,但中国人在语言、影视、文艺等文化产业正穿越文化隔阂,“中国声音”逐渐获得世界的认同,“中国故事”逐渐被世界接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逐年增强。


文化自信要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精神自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领当代多元文化的发展方向


伦理精神是指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在特定社会或社会生活群体中所形成的一种具有普遍价值导向意义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是人们在道德生活中依据一定的标准和认识对于自己力量、精神和品格所作出的一种理性判断和肯定性评价;是民族成员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及根本的价值指向和行为目标。因此,文化自信依存于伦理精神自信,伦理精神自信支撑和挺立文化自信。

古今中外的文化创造与文化发展,都离不开伦理精神自信的动力支持和价值引导,伦理精神自信源于人自身的精神自信特别是对自己所形成和涵养的伦理精神的自信,成于人自身的社会实践并必然表现在文化观念和精神境界上的自信,进而催促和激励人们不断地创造文化、发展文化乃至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去守护和捍卫文化。

由此可见,文化自信是一种伦理精神的成熟表现。它既可以表现为对先进文化或优秀文化中的有利因素为已所用,又不用担心在进行这种文化交流时会被对方“吞噬”。同时它也可以表现为大胆地推介和宣扬自己的文化,并注意认真研究其他文化的内在发展需求,以使自己所推介的文化要素正好契合对方发展的文化需求。

真正的伦理精神自信是同使命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梦是有着文化之根的梦想,是贯通着文化血脉的梦想,是人民充满自信的梦想。作为应有的历史担当,要秉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行创作,把人民群众作为文化艺术的表现主体,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唱响时代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用文化讴歌伟大时代,用自信讲述中国人的光荣与梦想、奋斗与成功。正是这种敢于担当和敢于负责的意识,才不断地激励着人民上下求索,去为国家、民族和时代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文化发展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想满足人民丰富多彩的文化需求就不能千篇一律。但多元文化的并存发展必然带来多样的价值取向,由于各种正确的和错误的、先进的和落后的、主流的和非主流的文化观念相互交错,使人们已难以简单地用非黑即白、非对即错进行判断。多种价值取向在增加人们价值比较和价值选择机会的同时,也使人们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因此,在复杂多样的社会价值观念面前,树立起维护多数人利益的核心价值规范就至关重要。

先进文化作为一定社会先进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前进方向。作为一个两千多年的文明古国,具有多种多样的文化类型和文化形态。中华民族之所以最终能够在落后中奋起,走在其它具有相同境遇国家的前面,首先是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马克思主义为中国输入先进文化之后,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进文化指导中国革命、选择社会发展道路和构建社会改造的蓝图,进而指导完成社会革命,并逐步奠定起坚实的现代化基础。从而逐步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社会居于主体地位的文化。

没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不但不能正确区分多样文化的高下,而且难以促进多样文化的健康发展。强调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多样文化的引领作用,就是对中国当代文化发展矛盾的两个方面转化和发展的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体地位的确立,反而实现了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和谐发展,实现了主体文化对多元文化发展的意义和价值。只有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下,那些先进文化才能得到发展,健康文化才能得到支持,落后文化才能得到改造,腐朽文化才能受到抵制。


文化自信要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前进方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文化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已经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当前,我国文化建设正处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促进繁荣的重要时期。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奋斗目标。改革开放30多年的新探索、新实践、新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日益展现出光明的前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习近平指出,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

“有梦想,有追求,有奋斗,一切都有可能。中国人民有梦想,世界各国人民有梦想,这将给世界带来无限生机和美好前景。让我们团结起来,共同为我们的梦想而奋斗,共同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伟大的梦想基于伟大的实践。实现中国梦,关键在于党的领导,关键在于中国人民的不懈努力。习近平强调:“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创造13亿人的幸福美好生活绝非易事。中国在发展道路上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因此,文化自信要基于对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准确把握,对中国人民共同理想、根本利益的深刻体察。文化自信要反映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反映中国人民励精图治、攻坚克难、奋力拼搏的精神。只有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才能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五千年的优秀传统中国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伟大贡献。“中和”历来被看作是中国传统道德极高的境界,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已经铸造成一种民族心理。中和主义精神坚持中庸之道,注重社会和谐,从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大同”观念和兼容并包的“和谐”文化。“和而不同”是“和”的核心和精髓。“和”思想的文化智慧不仅在于正视差异和矛盾,更在于把和谐作为化解矛盾冲突的基本准则,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今天我们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的目标,不仅是一种现实追求,更有其深厚的文化根基。中和主义精神蕴涵着和谐伦理自觉,以自身和谐和人际和谐为基础,进而实现群体和谐并最终达到天人和谐的理想目标,从而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个人与全人类乃至人类与自然有序地联系起来。“中和”文化延伸出的团结统一的文化、独立自主的文化、爱好和平的文化、自强不息的文化仍然可以为世界当代文化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在中国现当代史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的两大历史发展阶段——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两者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在确定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发展中的历史地位的基础上确立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中国逐步加入和参与世界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逐步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这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也充分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前进方向。


坚定不移地推进文化自信


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中对当时的中国这样评价:“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这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和人口稠密的状况,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述比较,似乎没有什么区别。”

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是古代型的农耕文化。近代以来,西方首先进入资本主义阶段,建立了发达的工业文明,处于一种高势能的地位,走在了时代发展的前列,中国迈向工业文明的步伐趋缓。西方国家夹带着工业文明的强大力量正一步步逼近农耕文明高度繁荣的中国。伴随着血与火,屈辱与灾难,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危机深重。

当欧洲资本主义刚刚兴起时,欧洲借助传统文化,借助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有利于反对封建神学,宣传资产阶级文化。与欧洲资本主义不同,而中国新文化运动伊始,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后,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冶,要求在思想文化上打破封建正统思想的束缚。儒家学说历来受到封建统治者的重视,中国的封建统治势力十分顽固,对北洋军阀的尊孔复古,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不能容忍,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上产生偏激情绪,主张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批判儒家思想,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农耕文明架构下原有的一切文化在西方强大的工业文明的攻势面前,迅速地瓦解、消失、涣散、泯灭。

民族复兴本质是文化复兴。中外历史一再表明,一个民族的振兴和复兴,如果缺乏应有的文化自信,没有正确的价值导向,没有引导和激励人们勇于创新和拼搏的精神力量,包括物质富足在内的一切目标都无法实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新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


新旧并进,在继承与创新中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的自信不是一厢情愿地向别人宣传自己的文化如何优秀,也不是抱着已有的传统不放手,而是在合理的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需要发展文化,为其增添新的因素,不断丰富文化的内涵。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变革与发展,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的。认真汲取中华文化的思想精华、道德精髓,加强鉴别、合理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真正把中华传统文化这个宝库开掘好、利用好。因此,要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普及活动,在国民教育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不少学校纷纷举行《三字经》《弟子规》等传统经典朗诵活动、慈孝活动,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小滋养学生的心灵、陶冶道德情操。不少地方争相举办民风民俗传统节日等特色活动,这就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弘扬传统文化的好形式、好载体、好举措。

“非新无以为进,非旧无以为守。”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又形成了用于改革、用于创新的时代精神。这两种精神汇聚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优秀的民族传统;还包括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等优良传统;包括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等优良传统;包括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抗洪、抗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优良传统。

充分研究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弄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文化艺术领域围绕反映中华民族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党史、国史,推出了一系列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精品力作。并就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制定规划、重点扶持一大批凝气聚神反映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中国人正气、骨气、底气大气之作。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断给传统文化赋予时代内涵,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光彩。


兼容并蓄,在多元一体中坚定文化自信

我国是有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文化呈现出多元一体的格局。在长期共存和睦相处的过程中,各种文化相互影响、融合,形成了共同的价值体系。中国自古就展现出文化的开放包容性。先秦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形成了诸子百家,思想文化空前繁荣,后经历朝历代取舍、贯通、流入、融合,最终凝聚成为以儒释道为主要代表的传统文化流传至今,已在我国人民心中根深蒂固,打上不可磨灭的印记。汉唐时期,汉文化已经影响到东南亚国家,甚至远至欧洲。同时,我们也接纳了外来文化,如佛教、伊斯兰教等。一个多元一体、开放、包容,历史沉淀厚重的传统文化,历经千年不衰,历久弥新,传承至今,且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影响力。

坚定文化自信,必须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广泛吸纳融汇世界文明优秀成果;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开阔的视野,坚持博采众长,兼纳百家之精华,建立起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与面向未来的文化,积极参与文化对话与交流,使文化发展顺应世界进步潮流;必须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与世界文化发展趋势相符合,不断推陈出新,使优秀传统文化既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富于浓郁的时代精神,并与全人类优秀文化相贯通。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地区间的文化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多元竞流成为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中国当代社会正处在文化多元发展的历史时期,也同样面临着如何应对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先进与落后等文化的交织互影响。

从根本上讲,文化多元的挑战不在其“多元”,而在于能否建立起有核心、有方向、有统领的多元。如果任由各种文化发展各行其是,各美其美,那么这个时代的文化发展就会迷失方向。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并不是各行其道,而是有发展方向的。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就是弘扬主旋律,弘扬主旋律就是要在多元文化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地位和核心引领,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社会思潮发展的旗帜和方向,真正植根于社会生活,植根于人们的思想活动;更要在传播创新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生活世界,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创造现代化建设的良好文化生态。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向,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政治理想和优秀民族传统的精神追求,也体现了对世界文明成果的积极借鉴。因此,文化自信必须坚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担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铸魂工程”的重任。

我们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体地位,并不否定多元文化的存在和价值,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就是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品在风格、样式、形状上的多样化及思想内容上的不同层次要求。任何文化资源,如若不进行创新,就不会自动转化成强大的物质力量。当源源不断的创新成果不断转化为现实力量,那时的中国人才算真正有了充分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也就指日可待。


内外并举,在塑造大国形象中坚定文化自信

在熠熠生辉的世界文化长廊中,世界文化多元多样、各有所长,每个国家都有引为自豪的文化,都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在绵延不断的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每个民族都应该做出自己的独特贡献。过去一段时间,我们在文化产品输出中输出了不少优秀的文化产品。不可否认,我们也哗众取宠地输出了一些迎合西方某些人狭隘需要的落后和丑陋的东西,并加以丑化,使其成为具有反讽、嘲弄、调侃的对象。这种“劣质”文化既损害了中国国家形象,也损害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形象。

坚持文化自信,正视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的内部资源流失和外来文化冲击的双重困境,有效建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整合资源,创新机制,统筹兼顾,强化保障,使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政策引导、舆论导向、文艺创作、学校教育、民间传承、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和群众性精神文化创建活动等方方面面。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割断文化血脉,缺少深厚滋养,没有民族特性,就没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青花瓷》《中国话》等展现民族传统的流行歌曲,用时尚元素、炫潮风格唱出了一种自信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这种潮流和趋势注重用先进技术增强文化产品的吸引力、感染力,不断创新文化的传播方式、表现形式,且与国际背景、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彼此呼应。通过这种“中国声音”增进了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了解,努力打造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理论话语体系,创造出富有中国特色的思想理论成果。运用各种高新技术和新兴媒体,努力实现“中国文化、国际表达”,多讲、讲好“中国故事”,真诚、真实地向世人展现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充满活力、开放自信的中国。

中华优秀文化的代表是人民文化。人民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真正脊梁,是兴国之魂的实质所在、所依。对文化的自信,其实也就是对人民的自信。一个国家没有科技足以亡国;一个民族没有文化足以灭种。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塑造什么样的文化人格。西方文化之所以能够不断更新,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一种强势文化,除了运用高科技手段之外,正是依赖于它不同程度的文化自信。当今中国文化正处在蓬勃发展的过程当中,惟有高度的文化自信,不自卑,不自大,敢于借鉴不同的思想、勇于接受不同的文化,以大国的开放心态和大国的雄健姿态面对世界、走向世界。有了这样的心态,我们就一定能够妥善地处理各种各样的挑战与风险,一定能够自然而然地融入世界文化的大潮流,一定能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刻为共建世界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



(原摘自《新华月报》2015年1月下半月刊、2015年2月上半月刊)




--------------------------------------

激扬民族力量 聚焦菁英故事

《中华儿女》杂志是由共青团中央主管、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主办的国家大型时政人物综合半月刊,邓小平亲自题写刊名,1988年创刊。定价:10/期;240/年。

刊号:ISSN1003-0557CN11-1404/C;邮发代号:2-10

新浪官方微博:@中华儿女报刊社

--------------------------------------

如何分享:

○点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分享给好友

○阅读更多→查看历史消息

如何关注平台:

○查找公共账号 中华儿女报刊社

○搜索微信账号 ZHRN1988

○点右上角“查看公众号”→推荐给朋友

A】中华儿女报刊社简介

0】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