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近百家医院通过三级评审!解读等级评审高潮的背后

健康界/刘文阳 健康界 2021-05-19

本文节选自健康界《看健日报》栏目更多专业深度好文,请移步健康界APP



距离2020版三级医院评审标准颁布将近半年,全国正在掀起一股新的等级评审高潮。


据健康界不完全统计,过去几个月各地卫生健康委公布的三级医院评审结果中,通过三级医院等级评审的医院将近100家。(详见下图)



从表格中粗略可以看出,公立医院仍是等级评审的主力军。94家通过三级医院评审的医疗机构中,仅有14家社会资本办医;县医院创三甲势头猛,94家医院中县级医院有40余家,近乎占据一半;从区域来看,四川省创建三甲的成效最为显著。


这些现象背后,反映了什么?



民营医院等级评审“晋级”依旧艰难


民营医院等级评审“晋级难”并非一时。据2019年卫生健康统计公报显示:民营医院数占医院总数的65.3%,远超公立医院。然而其中,三级医院数量仅345家,不足公立三级医院数量的十分之一。民营二级医院3775家,一级医院8926家,而未定级民营医院数量高达8926家。


事实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曾多次强调,鼓励社会办医参加医院等级评审,将社会办医纳入医疗服务和医疗质量管理控制及评价体系,促进社会办医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然而为何民营医院晋级的还是少?


成都青城山医院院长王景明告诉健康界,医院等级评审无论从医务人员配备,还是大型医疗设备资源配备、床位数量等方面,都有相应标准,需要在医院设立之时就有较大的投资。“如果不具备足够的技术、财力优势,民营医院在等级评审上一开始就输在起跑线上,后面再想追赶是很难做的。”


然而现实比较严峻。“在公立医院大规模扩张的情况下,民营医院人才招聘愈加困难。”王景明介绍,公立医院在2020年底已经实现“报备制”的编制管理,“虽然是‘只给编制不给钱’,却使公立医院在人才招聘上获得优势”。另外,初级医务人员的“三年规培制度”增加了三级以下医院聘用年轻医生的难度,“不经过培训不能得到晋升,可得到三年培训机会的医生,可能最后就成为别人家医院的医生了。”他说,这些都是民营医院较少通过三级医院评审的原因。


值得期待的是,随着民营医院“规范促发展、质量提内涵”主题的三年专项行动开展,未来民营医院有望迎来医疗质量提升时代。更多的民营医院也将迈入等级医院评审“正规军”队伍。



县级医院创三甲趋势迅猛


同样地,县级医院“组团”升级为三级医院,也并非今年才有的现象。就在去年年底,也曾出现县级医院晋升三级医院高潮。其中,12月9日,山东省肥城市人民医院通过三级综合医院现场评审;11月26日,甘肃省有4家县级医院升为三级;11月25日,湖南省安化县人民医院经省卫健委批复确认为三级综合医院……


陕西省山阳县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徐毓才介绍,县级医院晋升三级数量多的原因是本身基数大,且近年来,县医院规模扩张趋势迅猛,很多医院都在积极上等级,因此出现扎堆晋级也在情理之中。这也和国家强县域的政策导向是相符合的。


需要注意的是,2020版三级医院评审标准更加注重用数据说话,超过60%比例的评审集中在日常的数据监测。对于信息化建设能力尚欠缺的县级医院来讲,无疑是一个挑战。今后想要晋级的县市级医院,尤其需要重视数据治理能力提升,更要重视日常工作的“真实数据和真实医疗服务能力水平”。



四川省医疗机构等级晋升成果显著


根据健康界不完全统计,还能看到一个较为突出的现象,就是四川省医院升级成效显著。仅在4月2日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公布的2020年新晋等级医院评审结果中,该省一次性就有44家医院晋升三级,14家医院晋升二甲。这一结果不仅遥遥领先别的省市、地区,也创下了本省晋级医院数量的历史之最。


其中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四川现代医院等7家民营医院晋升三甲,四川友好医院等5家医院晋升三乙。十余家民营医院齐晋级,对于四川省社会资本办医具有里程碑似的意义。


而在本次评审之后,成都市拥有三级医疗机构110家,并以三甲医疗机构51家的数量位居全国三甲医院数量第四。成都已基本确立全国一流的医院集群,以及国家重要的医疗中心城市的地位。


这一成绩是“十三五”期间四川省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的体现。2017年,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曾亲自主持召开成都市首次卫生健康大会,提出“大健康、大卫生、大服务、大共享”理念,擘画健康成都建设蓝图。“十三五”期间,成都市医疗卫生财政投入资金累计730亿元,为“十二五”的2.18倍。全市医疗卫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由2015年的6.7%,提升到2020年的9.92%。



新版评审标准更重视医院信息化水平


虽然不像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一样,每年在同一节点统一公布结果,医院等级评审工作同样关乎医院命脉,是反映医院综合竞争力的“金字招牌”,各家医院不敢懈怠。2020年年底《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0年版)》发布,意味着中国医院等级评审工作开启了新的阶段。


和旧版评审标准相比,新版最大的变化是“由主观定性向客观定量转变”。具体来讲,通过官方年报、系统或病案首页提取的日常监测数据,在评审综合得分中权重不低于60%。而现场评审的分数只占不到40%。“平日工作产生的数据已经占据大半,医院迎接等级评审自然无法进行‘突击式’准备了。”深圳龙城医院副院长、健康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陈忠分析,这就是要将三甲标准日常化、日常工作三甲化、三甲工作常态化。


数据统计周期为全评审周期,也就是4年的数据。也就是说,从上一轮评审结束到新一轮评审开始,4年乃至于5年的数据要一起纳入评审范围。“这对于医院数据治理、数据质量的要求就更高了,如果医院信息化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跟不上的话,将会有些不适应。如果信息化水平较高,迎接评审将更加自然而然,不必大费周章。”陈忠说。


2020年12月28日新版标准印发之日,同时宣布2011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心血管病等三级专科医院评审标准》、《传染病等三级专科医院评审标准》即日起废止。陈忠介绍,自从新版标准颁布之日起,就是执行新标准之时。而且按照标准只升不降,内容只增不减的原则,各个省都要相继制定执行细则。他透露,“广东省是三月底就出台了执行细则,各省市细则也在抓紧制定当中。”


可以预见不久后,随着各地细则的出台和实施,医院全员加班加点迎接突击检查将成为过去式。等级评审更加助力医院科学化管理的时代即将到来。



来源:健康界

作者:刘文阳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一键进入 #2021健康界峰会 官网。

点击“在看”“赞”
你的鼓励是我们坚持每天更新的动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