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变或不变:老太原的婚嫁习俗

2015-01-26 小店通

通通按:
在我们小店地区,即使走进新时代多年,选择腊月结婚的比例也远高于其他月份;而包括过去的太原南郊地区以及晋中清徐一带,婚嫁的习俗即使一直随着社会在变化,仍然有很多传统的痕迹,或许再过些年连痕迹也没有了,特此整理一些与大家共赏。

过去的是真过去了
很久很久以前的不提了,我们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捋,那时候娶嫁需花衣服钱 (俗称彩礼)100元左右,然后200、300、400……一直到1000元出头时,已经是1980年左右了。那时候办事时要先把家里粉刷一下,再做两床新铺盖,娶亲时放些炮,用轿车接回(后改用自行车迎娶)。当时讲究的是买一辆自行车(后期增加手表、缝纫机),事筵的规模都很一般,200人即是大事筵,酒席多是八碟八碗或火锅带四个碗。这一阶段的贺礼(俗称搭礼,比现在人们常说的随礼有人情味得多,通通注)亦不重,亲友们讲究“四礼八动”,多是4元至8元,后来加至10元至20元,邻里之间上礼一般是1元至2元,甚至数角钱的小礼。

慢慢有了变化

套句俗话: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所以在婚嫁消费方面也就开始了互相攀比。娶媳妇需要盖新房,买彩电、冰箱、洗衣机、高档家具、金银首饰、毛料服装等等,花车、婚纱也逐渐出现,“三金一冒烟”更是流传甚广。给女方的彩礼更是只涨不减,从1990年前后突破1万元开始,十年时间翻了一番,2001年左右达到2.2万元到2.4万元,此后翻番速度加快(有没有感觉像房价一样?),3万6、6万8、8万8……到2012年就突破了10万元!而且事筵的规模越来越大,由初期的三四百人增至五六百人甚至八九百或上千人,酒席上凉盘热炒多在20盘至30盘之间,而且花样翻新档次日高,不仅鸡鸭鱼肉,而且有生猛海鲜甚至雁腿、甲鱼。贺礼亦水涨船高,舅舅、姨姨等主要亲戚由200元、300元加至500元、1000元、2000元,一般亲戚朋友由20元加至100元、200元,邻居请单人者由5元、10元加至30元,50元,请全家者由10元、20元加至50元、100元、200元。

自古相传的“拜帖盒”

说完彩礼的流变,我们再回到婚嫁本身,最隆重最关键的环节是男方的“娶亲”和女方的“送亲”,而在“娶亲”和“送亲”时,男女双方都必须携带重要之物——拜帖盒。

拜帖盒(也称喜礼盒),顾名思义是装拜帖的盒子,而拜帖类似古代的名片,最早的叫“谒”,唐代称“名帖”,宋为“门状”,明清为“名刺”。盒呈长方形,常见的规制为高4.5厘米,长28.3厘米,宽15.3厘米。盒呈对开式,明清时期,仆人们所持匣盒,大小正好容纳贺卡名帖,见主人后打开,不能直接用手持,须让主人取出。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演变得只有在婚嫁时才用它。

在拜帖盒中要铺上一层大红纸,而后依次放有:新娘子佩戴的胸花,以示身份;黑茶镜,是怕遇到邪气,用以辟邪;五色线,是给新娘子绞脸用的;一对被红纸染过的熟鸡蛋,是用来在新娘子的脸上滚的,想让新娘子更漂亮;挂红、挂花钱,是给为新娘戴花和给大门上挂红纸的人的钱;伴姐姐钱,是给伴娘的;绞脸钱,是给为新娘绞脸人的酬金;提盆盆钱,是新娘子到了婆家,晚上睡觉前,给小姑子提尿盆的酬金;奶抱赠,是男方对女方母亲奶养姑娘的馈赠,家中如有奶奶,还得给奶奶馈赠襁褓钱;最后,还要放上总犒(总靠)钱,意思是犒劳总管和礼房先生的,如有不周之处,请他们多多包涵,给以帮助。另外,新郎家还得准备一束柏树枝,一面贴上大红喜字、一面贴有九石榴一佛手的大红剪纸,寓意为永久地实实在在地把“福”、“喜”留住!还要放一些糖果。

新娘子家的拜帖盒中也要铺红纸,依次摆放有:铜铁各一块,即父母希望女儿结婚后的基业做到铜绑铁底;谷根,老辈人都说谷子有探海之根,寓意女儿成家后深深地扎根;豇豆,日子过得比人强;蜂蜜,一酒盅中放点蜂蜜,再用一酒盅扣好,用红纸条搭成十字封好,还要放一束艾草,以表示恩恩爱爱、甜甜蜜蜜;筷子、葱、辣椒、长寿面、盐,在睡觉前,让小两口喝和气拌汤,做到和和美美,有缘分,伉俪百年;枣儿、核桃以示早生儿子;最后把《妆奁礼单》(即衣单)放在上面,内容有“完璧归赵”和“锦上添花”两部分,“完璧归赵”意为男方给的嫁妆,“锦上添花”意为女方陪送的嫁妆。都要一一登记造册。


拜帖盒的作用看来还要发挥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它省去了迎亲人和送亲人的不少麻烦,就中习俗各处或许略有不同,不赘。
渐行渐远的“引女婿”

拜帖盒只是个物件,在整个婚嫁过程中还有一个关键人物不能不提,就是“引女婿”。

“引女婿”,即带引新郎去娶亲的人。这个角色,要由新郎的姐夫担任。如果没有亲姐夫,那就在叔伯姐夫或表姐夫中选一位。确定“引女婿”的人选,是总管先生在娶亲的前一天必须落实的一件事。在征得新郎父母认可后,总管要对“引女婿”的职责作一个详尽的交待,因为,“引女婿”在娶亲过程中的重要性非同小可。

“引女婿”在娶亲中的首要任务是“公关”。当娶亲队伍到达女方门前时,无一例外都会被拒之门外。面对紧闭的大门,“引女婿”除掏出预先准备的“进门钱”进门打点外,还需花言巧语,连哄带骗,让关门的孩子们尽快把门打开。同时,“引女婿”还得劝阻同行的后生们无论如何别采取过激行为,以免为当日的喜事增添麻烦,为日后的交亲制造矛盾。当公关成功进入堂屋后,女方照例会准备茶水、点心招待娶亲的人。喜宴上帮忙的人在端茶送水的同时,会双手捧一个衬了红纸的托盘进行“赠喜”。这时“引女婿”要察颜观色,根据现场气氛和对赠喜者的揣摩,一次或分几次适时地将携带的“饭钱”和“茶水钱”红包放入盘内。如遇到一些难缠的赠喜者,全凭“引女婿”机智应对,让赠喜者适可而止,进入下道程序。否则一个要赠,一个不给,会弄得双方都很尴尬。


如前所述,拜帖盒由一个专门小孩捧着。“引女婿”需带领小孩将礼盒交到女方礼房,并与总管和女方父母接洽,看是否有不周到的地方。有时由于事先沟通不够或是其他原因,女方会临时提出一些额外的要求,可能有些要求会显得很过分。这时,“引女婿”必须要沉得住气,权衡利弊,与媒人协商进门后再解决。男方总管在出发时会安排礼房给 “引女婿”带一些“机动钱”。“引女婿”这时可自作主张用这部分机动钱进行救场,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将新娘娶回去。

最后,“引女婿”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招呼好女方的送亲队伍。一是返程前检点一下 “送亲人”,特别是一主、一戚、一压轿、一提礼盒(带钥匙)的四个关键人物全部坐上车,别娶走新娘丢下“送亲人”。二是娶亲回来后介绍“送亲人”与总管、礼房先生及男方父母见面,然后引导“送亲人”入席并陪座,招呼一干“送亲人”吃好喝好。直到“送亲人”满意而去,“引女婿”的任务才告结束。

旧时,新郎官结婚年龄较小,婚前对女方的了解也大都不深,加上一整套繁琐程序,新郎根本应付不了。而姐夫一是年龄比新郎大,二是过来人,经历过一次婚嫁的洗礼,有一定经验。因而选姐夫作“引女婿”实在是老辈人的聪明之处。而一个“引女婿”在迎娶这一天的言谈举止是否得体,不仅关系到婚礼能否顺利完成,还会使女方对男方的家族评价或增或减,其重要性不啻于选一个一日的外交大臣。如今,男女之间婚前接触日益频繁,大事小情两亲家也可面对面协商,“引女婿”肩上的担子已大大减轻。伴郎伴娘也逐渐出现,娶亲时甚至总管也会亲自出马,“引女婿”似乎已可有可无。然而作为一种流传已久的习俗,只要有选择余地,选一个姐夫作“引女婿”仍不少见。

喜庆祥和,一起迎新

国人最是讲究红火热闹,何况结婚这样的四大喜之首。迎娶之日,男女双方都要将门户装饰一新,院门、房门贴喜联,窗户上贴大红双喜字和“喜鹊登枝”、“鸳鸯戏水”等吉祥剪纸,大门口悬挂红布彩绸,张贴大红双喜。为了欢宴亲友、宾客,男方往往要在院子里搭起“喜棚”。新郎、新娘和主持婚礼的人要身披红绸,胸佩红花。新娘身穿红衣红裤,头罩红盖头,更是一身红。一应用品,大到车、轿,小到花烛、装饰、颜色均以红色为主。鼓乐喧天,鞭炮连声,亲友云集,邻里毕至,一派欢声笑语。参加婚礼的男女老幼三天内不分大小,“戏公公、婆婆”、“戏大伯子”、“闹洞房”、把喜庆气氛渲染得火爆热烈,无与伦比。

婚后第二天,男家要设筵款待亲友和宾客,亲友和宾客向男家恭贺行礼,俗称“道喜”。而“回门”,即新婚夫妇双双回女方家省亲的习俗,时间不一,有在婚后第二天的,有在婚后第三天的,尤其近年来,很多女方家把“回门”这一天作为大摆筵席招待亲友的日子。


民间把新娘从娘家嫁到婆家称为“进门”,所以才把新娘从婆家回娘家省亲称为“回门”。新婚夫妇一块回门,成双成对,又称为“双回门”。这一习俗从女婿方面来说,有感谢岳父、岳母恩德,拜会、结识女方亲友等意义;从女儿方面来说,则表示了出嫁成家后不忘父母养育之恩的心情。不过,深受初离家门、乍别父母的新娘欢迎的这一习俗,对于新郎来说,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且不说在女方亲友面前,新女婿要备受“品头论足”,单单是新娘的妹妹们,他就招架不住。这些放肆的女孩,把烟灰、黑漆往姐夫脸上抹,让姐夫吃包有辣椒、花椒的饺子,无所不用其极。新女婿在被戏闹的过程中不能发怒,即使手足无措,备极尴尬,也还得满脸堆笑,听凭发落……


小伙伴们,你还记得你结婚的场景吗?抑或是你做好结婚的准备了吗?欢迎与通通交流!


注:
以上内容以韩银柱、李 合、张德一、郝妙海等先生文字综合编订而成,特此说明,并致谢意。


通告:“小店通”平台将于春节期间开辟“年货”专栏与“休闲”频道,欢迎有对口项目的小伙伴后台留言获取详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