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朱学东:我们这个时代全世界的乡愁

2016-07-25 朱学东 大家



文 | 朱学东


很惭愧,《乡村生活图景》是我读过的奥兹的第一部小说。读这部小说时,我的同事,一位奥兹的美女铁粉刚刚采访完这位诺贝尔文学奖的大热门,书也是她推荐我读的。

我很少读小说了,至今我读小说的趣味,依然停留在遥远过去的传统:波澜壮阔的故事,跌宕起伏的命运,入木三分的人物刻画,以及绮丽华美的文字……那些现代的、后现代的、魔幻的小说风格,从来也不是我的菜,这也是我越来越远离小说的原因。

事实上,大名鼎鼎的奥兹的这部《乡村生活图景》,也并不是我喜欢的风格。不过,与过去读门罗和阿特伍德小说(我视之为妇人的絮絮叨叨)不同,奥兹这部小说,还是引发了我的一些共鸣,但不是在小说层面。


▲ 《乡村生活图景》/[以色列]阿摩司·奥兹 著/钟志清 译/译林出版社/2016


《乡村生活图景》共收入八个短篇小说,其中前七个故事有着共同的生活场景,是在同一时空下发生的不同的故事,因而具有内在连贯性,展现的是一幅现代乡村的生活图景。就像,就像我故乡的乡村里,七户人家的不同的日常生活故事。不过,背景有很大的不同,奥兹写的是以色列农村,在和阿拉伯世界对峙中的以色列乡村生活。这个背景很重要,必须成为理解这本书的一个维度。

第八个故事,《彼时一个遥远的地方》,奇特而震撼,与全书似无关联,从小说结构的完整性而言,似是多余。这种生活,过去不是没有人描述过,不过是未开化的时代的故事,我不明白奥兹为何要把这篇放进去,并作为收尾——一般而言,我喜欢光明的尾巴,那会给人以希望,而不是这样的一种绝望。或许跟以色列的宗教文化背景有关?总之,我不明白。我能读到的,就是和前面七篇小说勾勒的现代乡村生活图景的强烈对比。

全书的前七个故事,表面上都很平淡日常:莫名出现的远亲继承人,对平静生活的搅动;姨妈对本该到来却没有到来的外甥的焦虑;与借住的阿拉伯孩子生活的老人晚上睡觉的幻觉;房产中介在欲望和良心之间的挣扎;对突然离家出走仿佛从人间消失的妻子的寻访;少年对年长女性的爱恋……

每个村民都有自己的追求,都试图追寻自己的生活,虽终究一无所获,但生活依然如常。

生活安裕的乡村生活图景,本该像伊甸园。但是,世上没有伊甸园,表面平淡从容安静琐碎的日常生活的表象下,却是高度的紧张与不安,到处都是阴影:

对乡村生活被现代别墅(现代城市生活方式)侵扰的担心,这里隐含的是传统与现代的冲突;老人晚上对掘地的幻觉,以及书中不时有过看似不起眼的远处的一两声枪响,那是以色列人与阿拉伯世界之间的紧张,也是不安生活的另一个根源;当然还有不同世代个体生活选择之间的不同引发的张力,心底的、成长的、父女的、夫妻的……

没有多少年轻人的乡村生活——对年长女人爱恋失败的年轻人,以及回来探亲的女孩,他们注定会离开这里;不知何故一直没到达的外甥、自杀的儿子,以及租住此地的阿拉伯男孩,其实已经预言了这个乡村的未来。

对生活充满着怀疑和自我怀疑,以及对逝去韶华的追忆——追忆是依恋的另一种呈现,同样也是对单调的或者说不确定的现代世界现代生活的冲击的恐惧。

奥兹在中国对读者说,这些故事源自自己的一个梦境,梦中的村庄空寂荒凉,奥兹在寻觅人影。但梦做了一半,情势骤转,变成别人在找他,他在躲藏。醒来之后他决定创作一部以百年乡村为背景的小说,表现日常生活表象下掩盖着的那些令人不安的事实……

是的,恰如奥兹所言,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找,每个人都会遭遇到失去、逃离、搜寻……这种感觉对所有人而言是相通的。尤其在今天,我们面临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精英与底层,以及族群之间的冲突的现代困境下,这是这本没有我习惯的传统风格的小说引发我共鸣的地方。

奥兹写出了我们这个时代全世界的乡愁。

(本文原标题《乡村生活图景:我们世界的乡愁》)

【作者简介】

朱学东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中国周刊》前总编辑,资深媒体人。



【精华推荐】

二战前日本外交失败的后果

我为什么不让孩子读四大名著和中国的儿童文学

日本人写不一样的中国史


 ·END· 


大家 ∣ 思想流经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见 · 价值 · 美感


※本微信号内容均为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联系ipress@foxmail.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