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海律:当四分之一的人口生于海外

2016-02-25 张海律 大家

--- Tips:点击上方蓝色【大家】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摘要ID:ipress  

这个国家已经在严格安全审查前提下,开始永久接收去年承诺过的1.2万名中东难民。市中心圣保罗教堂前,垂下巨大标语:我们热情欢迎难民。


在墨尔本逗留期间,土生土长的演出声响工程师Thomas带我逛过一趟生动的Fitzroy区,那里满布低矮二层老房子和乱扯电线,倘若街道脏一些,会让人恍入加尔各答。

虽然这个澳洲都市最早的郊区已被大面积中产化,但通过二战后的退伍军人安置、开足马力又消声灭迹的大型工业区,以及络绎不绝涌来的一代代移民,一种奇妙的冲突和交融在不断形成。譬如布朗斯维克大街(Brunswick st.)的其中一段,中产白人的仿郊区式别墅,就与为新到移民准备的廉租房挨在一起,汽车从地下车库驶出,就来到喀麦隆人出没的巴基斯坦超市。不过如若不是有着延续不断且兼顾彼此的社区服务和教育项目,相信各个族群还是各自为阵、难以交流。

确实,曾在荒谬前南解体内战中相互仇杀的塞族和穆族、皮诺切特上台后的智利左派右派,乃至已经陆续抵达着的隶属叙利亚各冲突派别的难民,都很有可能重又生活在一起。但之所以不出乱子,在Thomas看来,是大家因为好不容易逃离内乱,都追求安定平静的日子,而从申请避难和居留权,到入住廉租房搞定水电煤以及社会福利,太多烦心事要操劳,实在顾不上把那边的恩怨带过来。不过他也较为悲观的相信,即便在社会分配公平且不过度产生逆向歧视情况下,真正要让曾经敌对的族群共同生活,得等到他们只会说英语并扎堆一起打球的下一辈。

如今,澳洲2349万总人口中的四分之一都出生于海外。虽然在作为旅游景点的州立图书馆,通过公共电脑系统检索不到社区的民间记忆和影像素材,但另有一大座由旧海关大楼改建而来的移民博物馆,从人们为何要来澳大利亚到各族群人口数据,都做了系统研究以及趣味布展。

这块热土并非从一开始就拥抱各国移民。甚至在今天冲刷着欧洲道义感甚至撼动着欧盟存在根基的难民潮问题上,澳洲历史上也曾有过备受争议的处理方式。譬如紧急状态时限制难民甚至移民涌入,1914年一战爆发后,德国移民就一度被严格禁入;2001年,一艘搭载了430名被救阿富汗和伊拉克难民的挪威货轮Tampa号,被禁止在澳洲靠岸。排华法案曾出现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白澳政策更是持续到1974年。这些闭关锁国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或许因为第一批殖民者英国人,认定这个大岛的文明和财富是由他们开垦出来的,因此不想被外人,尤其是肤色文化都不同的廉价东方劳工所沾染。不过,一切都早就在往好的方面发展,而今全澳有超过80万人口声称自己说汉语。单就维多利亚州2011年的人口普查数据看,有着93895名出生于中国的居民,平均年龄40岁,女性从1991年就超过男性,占比达到56%,第一语言作为普通话的达66167,已经大副超过17054的粤语人口,另有令人惊讶的519名俄语人口,是1970年代末从新疆过来的华俄。

大数据之外的个体记忆总是动人的。其中一个展厅,通过罗列着祖传物什、家书和旧照片,展现着在墨尔本打拼的“外人”——成为了著名服装设计师的波兰难民Richard,为其提供布匹的纺织厂老板、意大利移民Edda Azzol,来自广东的生意人龚家,出生于黎巴嫩的机场出租之王Youssef,子承父业的刚果木雕艺术家Zachese。他们对这块新故乡既有感激又有吐槽。



博物馆还进一步研究及展示了新移民可能的心理尴尬和沉重的身份背负。视觉艺术家Lynette Wallworth的影像装置作品《Welcome》,呈现于走廊尽头,投影里与参观者等高的各肤色种族真人,在前面等着你,让你这个路过者品尝下这个国家可能给予陌生人的脸色——热情、啰嗦、冷漠和排斥。一旦靠近,还这会隐隐感到被拒绝时的尴尬甚至恐惧。



我们有则春运笑话:北京各大部委格子里的小李、小张、小王挤上火车,陆续回到家乡,名字变成李处、张处、王处……上海写字楼里的Linda、Mary、Vivian也陆续返乡,名字成了桂芳、翠花、秀兰。这在移民国度,就以极其真实的面貌体现出来。“少年时,我的名字总让自己感到尴尬,我讨厌一切和亚洲有关联的事情,请叫我Mary Smith,忘记Kitty Vivekanada”,“我觉得自己不过是祖先留下的任意一件产品,而他们对我也不过是陌生人”,“嘻哈装束让我觉得与众不同,刻意对抗同学们的偏见,等哪天我又穿回裙子,看那些混账又怎么说”……展柜里,充满着移民少年的成长抱怨。这个最包容国度的居民依然被用第一印象牢牢定义着,朋克发型、黑皮肤、好玩的口音、身上的咖喱味……我们无时不刻不在标签他人。于是,成长中的受挫心理,让Ali成了Alan,让Xiao Yun成了Claudia,让Anastasia成了Stacey。

展览最后,停着一辆公交,以视频场景演示一个可供参与的场面。黑人挪开位子,示意刚上车的中年白人坐下,白人瞟了一眼不予理会,继续抓着扶手;黑人接听了一个电话,说话声音有些大,白人就让他“放低声音,这是公众场合”。互动触屏提问:你能在其中感到存在歧视现象吗?又会怎么处理?

和许多其他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一样,这也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移民博物馆绕一圈下来,会感到一种终极悲观感,即便文化多元包容如澳洲,也永远难以消弭偏见和歧视。

问题难解决和不去解决始终是两回事,这个国家已经在严格安全审查前提下,开始永久接收去年承诺过的1.2万名中东难民。市中心圣保罗教堂前,垂下巨大标语:我们热情欢迎难民。


▲ 墨尔本市中心圣保罗大教堂



▲ “支持难民。我们不会沉默!”




作者:张海律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腾讯娱乐特约评论员。

【作者文章推荐】

明星和毒贩之间的一次秘密采访

在伊拉克被捕学生的朋友圈

伟大乐队能否像品牌一样被传承?

◆◆◆◆◆◆◆◆◆◆◆◆◆◆◆◆◆◆◆◆


《大家》在此等你来!

成为大家读者成员,留下你们的声音

当前,《大家》平台互动通道有:微信后台消息、文章评论功能、大家读者信箱及官方微博等,另外还有日渐壮大的读者微信群,该群旨在聚合更多读者朋友,进行线上交流,即时互动,活动参与,福利回馈,等等。

即日起,微信群向读者敞开大门,有愿意加入我们编读交流群的读者,请通过微信后台发送消息“微信号+申请加入大家读者群”,我们会尽量及时回复并安排。

※本微信号内容均为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联系ipress@foxmail.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