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下饭视频选得好,顿顿都是米其林

叶健啖 哔哩哔哩 2021-01-11

从古至今,“今天中午吃什么?”一直是困扰着人类的究极难题。


到了21世纪,当你算好了外卖软件的优惠满减,逃过了打饭阿姨颤抖的双手,在餐桌前正襟危坐之时,又出现了另一道难上加难的问题 ——


“今天看点什么视频下饭好呢?”


“肚子突然好饿!”


今天,我们将为大家推荐 7 部超适合下饭的美食纪录片,B 站上都有资源。


随便点开一集,眼前普普通通的外卖能够瞬间变身米其林三星。当然,如果非要深夜一个人观看的话……请多保重!


《人生一串》

B站美食纪录片必看 No.1


作为B站美食纪录片的代表,《人生一串》早已声名远扬。


入坑之前,许多人也许都曾经有过类似的困惑:不就是路边烧烤摊卖的串串吗?怎么撑得起两季的纪录片呢?


结果点开第一集,就是真香警告。



要知道,烧烤绝不是把食材拿签子一穿,放到火上烤到滋滋冒油就完事儿了。


材料的选择、火候的控制、调料的搭配,每个步骤里都大有门道,和不同地区的自然风物、人文环境息息相关。


湖南岳阳的烤牛油,要的就是油脂迸发的快感


比如四川西昌别具一格的长签火盆烧烤,就和当地汉彝混居的风俗相关。特色的凉山小猪肉更是一绝,充满了彪悍的野性之美。



广东湛江海产丰富,夜宵摊自然是蒜蓉炭烤生蚝的天下。



第二集更是全程高能,集合了烧烤界的一众暗黑料理。


脑花、羊宝、猪鞭,都是小意思,路子最野的还是东北的烤蚕蛹、烤大扑棱蛾子,广西的烤猪眼球,足够刷新你的世界观。


在捂着眼睛看完的同时,居然有点想试试看是怎么回事?



在描述烧烤的烹饪方法时,解说词最爱用的四个字就是“简单粗暴”。


没办法,打了一天工的普通人,偏偏就是爱那浓浓的烟火气。


湖北宜昌的烤茄子,加入了鸡蛋中和蒜蓉的刺激性气味


《寻味顺德》

一部拉动旅游业的纪录片


《寻味顺德》,由《舌尖》主力团队制作,陈晓卿担任总顾问,《舌尖》解说李立宏担任配音,可以说是延续了“舌尖”系列原汁原味的风格。



顺德水网密布,物产丰盈,顺德菜味道清淡,主角从来都是食材本身。


一道最经典的蒸鱼不过佐上葱丝姜片去腥,再淋上一勺豉油,不再有多余调味。



看《寻味顺德》不为别的,就是两个字“享受”。全片数不清的微距镜头,将食物由生到熟的过程无限放大。



真正的顺德大厨,蒙上双眼后,还能用气球当砧板,将手中的土豆切成直径不到 0.5 毫米的细丝。这不是炫技,而是对看家本领的自信。



当然,佳肴不只存在于环境优美的高级饭店。


每个地道的顺德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美食哲学。


就像这位工地大哥,一个人在凉亭里打边炉涮鱼片,坐看鹭鸟飞起,何尝不是一种惬意。



很难统计,有多少人在看完《寻味顺德》后,真的定了一张前往南方的车票,亲自体验顺德菜系的美味。


如果要说这部纪录片的唯一缺点,那就是太短了,三集根本不够看!


《嗨!大学》

帝都高校的第九菜系传说


《嗨!大学》是一部以北京大学生校园生活为主题的纪录片。


而校园生活,总是和食物相伴。


忙碌的课间去食堂匆匆解决,或者深夜和室友相约去美食街大快朵颐。


上了四年大学,你不一定能学到什么知识,但必定能练就出一身在校园内外觅食的本领。


五道口美食:枣糕串串椒麻鸡,韩餐日料配奶昔。



食堂菜被戏称为中国的第九大菜系,因为它不按常理出牌,什么稀奇古怪的搭配都能出现。


即便如此,财力有限的学生依然会前来买单。


也许是选择有限,也许是日久生情,除了黑暗料理之外,每所学校的食堂还有那么一两样招牌。


它们靠着同学间的口耳相传,建立口碑,《嗨!大学》最好看的地方就在这里。


比如汇集了全国 56 个民族学子的中央民族大学,地下风味食堂的干锅金针肥牛,麻辣鲜香且价格实惠。



中国音乐学院清真食堂,专门为学生研发了花旗参小火锅,汇集了近二十种中草药和香辛料,朋克养生从大学生抓起。



看过北大学五食堂的网红康博思鸡腿饭是怎么炸出来的,四舍五入也等于上过北大了对不对?



如果你还没有上大学,不如借这部片憧憬一下大学生活;如果你是大学生,不如在片子里找找母校,或者吐槽吐槽隔壁。


毕竟踏入社会之后,昂贵好吃的饭馆到处都有,青春的味道却再也回不来了。


《水果传》

水果的奇异大冒险


和前几部令人食指大动的凶猛美食片相比,《水果传》走的是小清新路线。


它更像是一部关于甜品的冷知识科普,从那些最常见的食物开始追溯到它的源头。


比如台湾夜市最常见的甜品爱玉,来自台湾深山爱玉果。



作为一种爬藤植物,野生爱玉果常常附着在几十米高的巨木上,需要高超的攀爬技能才能采摘。



又有多少人知道,我们所熟悉的巧克力,其实源头也是一种水果呢?


生长在热带的可可树结的果子形似橄榄,表皮颜色亮丽,内部的质地居然又有点像山竹。



果肉中包裹的种子,才是人们所熟知的可可豆的前身。


它们需要经过发酵、日晒、烘焙、研磨、定型的步骤,才能变成我们熟悉的巧克力。



摄制组野心不小,除了中国,还走遍了东南亚、日本、欧洲和澳洲,专门辟出一集节目呈现那些一个地区独有的奇特水果,比如云南的木瓜榕、澳洲的指橙、婆罗洲的水椰子。


别说尝味道,你可能压根儿连名字都没有听过。


产自贵州的刺梨


不过没关系,《水果传》里果汁四溅、别出心裁的镜头,让观众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果肉在舌尖爆炸的体验。


如果你喜欢吃水果,那千万不要错过。



《亿万富翁的饕餮盛宴》

一部凡尔赛下饭片


居住在英国伦敦的超级富豪,一日三餐都吃什么?


《亿万富翁的饕餮盛宴》,完美阐释了什么叫做有钱任性。


近年来,随着外国资本的涌入,在英国一掷千金的富豪们,大多都是外国人。


其中以中东贵族、俄罗斯寡头或中国新贵为主。



为了迎接孩子的降生,一位俄罗斯地产大亨决定买下一瓶 1811 年拿破仑窖藏法国白兰地的最后一杯。


1811 年是什么概念?嘉庆十六年啊,大清不仅没亡,还享受着盛世余晖。


而这位俄国大富翁一仰脖子,5000 英磅就被喝掉了。



鱼子酱也是富豪最爱的食物之一,试吃的时候,一定要挖一勺放在手背上品尝。


别问为什么,问就是为了逼格。



至于这种一人份就要 12000 英镑的鱼子酱,到底是个什么味儿?


专做鱼子酱生意的英国人劳拉说,自己根本就不喜欢这贵得要命的玩意儿,第一次尝试前,她足足花了十分钟才鼓起勇气。



怎么说呢,这部片子里的食物,大部分看上去就不怎么美味。



但有钱人吃东西,并不是为了好吃,而是珍稀。


珍稀到平民老百姓都见不着,这样才能拉开差距。


简而言之,就是李诚儒老师在《大腕》里面的经典台词 —— 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食品加工厂》

揭秘肥宅快乐流水线


和传统意义上的“美食”概念不同,食品加工厂是工业化的产物,需要控制成本,规模化生产,在保鲜运输的前提下,兼顾口感和味道。


正在塑封打包的棒棒糖


薯片、奇多、甜甜圈、太妃糖、橡皮糖、冰激凌、泡菜、番茄酱……


大部分会出现在超市货架上的日常包装食品,你都能在这档节目里找到它的生产过程。


在油锅中翻滚的大波浪薯片


《食品加工厂》深入流水线,记录下这些食物从原料到包装的每一个步骤。


在这里,所有的原料都是成吨计算,完全超出平常生活的认知。


双色毛毛虫软糖居然是这样挤出来的


看过《食品加工厂》后,每次在便利店拿起一支雪糕或是一包薯片,多少都会有些感慨。


虽然这是许多美食原教旨主义者所不屑的工业味道,但必须承认,它们的确给我们的肥宅生活带来了便利和快乐。


椒盐卷饼居然是这样卷出来的


《和之美》

舌尖上的霓虹


《和之美》是一部纪录日本传统工艺和文化的影片,其中美食占据了很大的篇幅。


这部日本团队拍摄的本国美食纪录片,画风和中国欧美都不太一样。


抑扬顿挫的女声解说,有点中二的文案,和风的 BGM ,整体节奏时而舒缓,时而激昂。



日本人做菜,讲究“术业有专攻”,喜欢专注一门技艺。


常常由家族内部传承,一家小店连续开业几十年。传到今天,主理人通常已经是家族里的第三代甚至第四代成员。



气和豆腐的三代目新井弘幸,用了十年的时间才用日本国产大豆制成了满意的豆腐。


从浸泡、碾碎、加热、过滤到成型,一块豆腐的诞生就像是一场修行,每个步骤都丝毫马虎不得。


但用料的多少,加热时长却没有明确的规定,全靠主理人多年的经验。



在他的掌控下,大豆的甜味和香味被完全激发出来。等豆腐真正从模具中被揭开,晶莹剔透得仿佛是艺术品。



跟着料理大师当学徒,到真正出师,需要五六年的时间。


日本的料理师傅或许是最具职人精神的一群人,一生就钻研一件事,只为把它做到极致。


为了制作这道鸡蛋烧,厨师搅拌了半小时,烤制了50分钟。



作者 | 叶健啖

编辑 | 毛叔

运营 | 老ding


 bilibili长期招聘作者 

 稿费千字500到1000 

 公众号后台回复“招聘”即可查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