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微辣青年海庆:用6只眼睛,看到公益的更多可能。

海庆(木头) 益微青年
2024-08-24


“我们可以至少通过6只眼睛来看自己的行动:服务对象的眼睛、团队伙伴的眼睛、个人成长的眼睛,社会议题的眼睛,时间的眼睛、自然的眼睛。甚至我们还可以开启更多的眼睛,激发我们不同的感受体验,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行动,最后也会有不同的结果。”


*本文为第二届西北青年公益论坛演讲整理而成。本文建议阅读时间15分钟。



演讲人 | 海庆(木头)

微辣青年总干事,专注于青年公益发展工作11年,8年协作(Facilitation)经验,6年培训咨询经验,是协作/引导、设计思维、U型理论、情意自然的长期学习者和持续实践者。 




各位伙伴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够在第二届西北青年公益论坛跟大家分享自己的一些思考。我叫刘海庆,大家通常叫我木头,我是微辣青年的联合发起人,也是现在的总干事。  


微辣是一个公益机构,目前扎根在广州,主要在广州服务,也会辐射大湾区的一些城市。我们始终相信每个青年都能创造积极改变,所以我们致力于去凝聚青年力量,解决社会问题我今天分享的题目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用不同的眼睛去看见公益的更多可能性。


在开始之前我想以几首诗歌为引子。


第一首诗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第二首是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第三首是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盛唐李白,中唐的白居易,北宋的苏轼,他们这几首诗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在写庐山或者都是在庐山写的,但他们的关注点和由此所引发的感受思考却大不相同。他们的关注点不同,但也各具精彩,所以才能够流芳百年。


海庆在论坛的分享现场


当我们透过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同一个事物的时候,我们会看到同一个事物的不同面进入我们的脑袋里、心里和身体里,它会激发不同的反应,从而形成不同的理解,生成不同的行动,创造更丰富的可能性。


因此当我们在谈青年参与公益的更多可能性的时候,我也尝试从不同的视角来切入,也就有了今天的题目,而今天的分享有很多都是从我自己的经历出发。


 服务对象之眼 


我来自四川农村,上大学之前,我听说过慈善,听说过雷锋,但是从来没听说过公益两个字。我是2006年上大学,在大学百团大战之前,我拿到了一本社团的会刊,叫《向西》,也是它让我意外发现,在广东,会有人关注和帮助2000多公里外的我的故乡——四川山区的学生上学。



我意外的同时也很感动,所以我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助学公益社团,它叫中山大学爱心助学协会,这是我的公益启蒙之地。


我跟很多伙伴都一样,在社团从干事到部长到副会长,最后成为顾问,这样一路走过来,我在社团里面待了6年,并且在第4年的时候创办了微辣青年,想要去影响更多的大学生去了解和参与公益。


我们回到主题,说用不同的眼睛去看待公益行动。当我开始做公益的时候,我在用服务对象之眼看待自己的公益行动。因为生长在农村,所以我对贫困山区那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感同身受,我是因为这份事业而想要加入到公益行动中。


在加入之后,我在社团行动的关注力基本全部聚焦在我们想要支持的贫困学生上面。这为我的行动创造了一个很重要的好处,就是帮助我成为聚焦在社团使命上面的一股力量。


2007年在中山大学爱心助学周


后来有伙伴戏称我是社团某个阶段的精神领袖,我想他的意思是,我的行动是在直接指向和支持社团的使命与目标的达成,让社团无论怎么样走,都是方向不偏的,至少我是一股力量,在支持方向不偏。


 团队伙伴之眼 


但是我用服务对象的眼睛去看待我的行动的时候,也会给其他不是这个视角的伙伴带来一些压力。就是因为助学背后是乡村教育,它面对的议题很大,事情很多,就像是一个无底洞。同样这么大的需求也推动着我想要去做更多,反过来就会对同伴有更高的要求。


我做更多是怎么样呢?我从大二上学期的期中考之后开始就进入了熬夜模式,然后一熬就熬了10年,当熬不下去的时候,就会把遇到的山区孩子的照片看一遍又一遍,然后又继续熬夜。


为什么我这样的一个视角会给其他人带来压力呢?因为如果我说我这样做都是为了孩子,这就好像有着某种天然的政治正确或者说道德优势。其他伙伴不会跟我说你能不能不要那么努力,因为这好像就是一件天然正确的事情,但是他们又没有办法像我一样投入,他们有他们的生活,我有我的选择。


2010年海庆在广西


有一天社团里一个很好的朋友,他跟我说:“海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像你一样投入,也不是每个人留在社团的目标都和你是一样的。”直到那一刻,我才突然醒悟。


我会觉得朋友给了我另一只眼睛,就是团队伙伴之眼。我才意识到除了我这种全然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人之外,还有很多伙伴,对他们来说公益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和重心,他们更重要的理由,是为了团队的氛围。


我们团队氛围特别好,我到现在很多朋友都是在团队结下的,其中很多人是为了团队的氛围、团队的朋友而留下来持续行动的,当然服务对象山区的孩子也是他们很重要的一个目标。所以在那个时候我才开始真正地去关注团队的发展、伙伴的成长以及他们更多的需求。


微辣四周年活动照片


多年后的今天我其实依旧很感慨,一个人的公益是走不长久的,我不断地提醒自己,一定不要一个人行动,要去找到伙伴一起。而只要你跟伙伴一起,就不能只关注最终的目标,还要去关注身边的伙伴,关注伙伴之间的关系。


 个人成长之眼 


继续后知后觉的还有一件事情,是我本科毕业和社团的好朋友聊起大学4年做公益的经历,我才非常完整地看见公益带给我的成长和蜕变,这应该可以叫做个人成长之眼。


就是把一直向外去看的镜头,比如服务对象和团队伙伴的望远镜,第一次掰弯,然后让镜头指向我自己,去看见自己热情行动的源头,看见自己这些年能力的突破、心智的发展,然后发现原来自己跟刚进大学的时候是不一样的,而且很多事情如果我只为了自己去行动的话,我是不会突破那些坎的。



而且我也观察到,当我自己突破一个节点的时候,我外在的行动的质量好像也在突破一个节点,行动本身也会升级。而当我外在的行动遇到卡点的时候,其实往往就是我内在需要突破的时候,也是突破点开始浮现的时候。


所以,我会发现这其实不是一个割裂的,而是是共同生长的过程。自己、伙伴还有服务对象是一起去发展的。拥有个人成长之眼,才让我开始把自己也当做公益行动中更大系统的一部分,而不是把自己仅仅当成一个好心的局外人。


 社会议题之眼 


跟个人成长之眼同时在慢慢浮现的,我把它叫做社会议题之眼。回到2008年,我从一个叫海滨城市珠海回到广州。2008年大家都很应该都有印象,它也被称作公益的元年,广州各类公益团体在这一年像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和发展。


这个时候我开始发现那些从助学连接到更多的社会议题的公益机构。我会发现原来除了助学,更大的乡村教育议题里面还有很多细分的议题,比如麻风康复者的关注、残障、环保、文化等等。


这些连接一方面是有力量的,是因为这让你看见原来还有这么多人跟自己带着某些相似的特质,看见了彼此就会很有力量,但另一方面又很无力,是因为发现很多的议题也意味着还有很多人还在受困。


如果这个角度是从横向让我看见社会一体的多元性和丰富性,那么另一段经历则是从纵向打开,让我看到了公益行动背后更大议题的思考。



有一个故事想跟大家分享。


在2010年本科毕业论文写完之后,我接到一个朋友的邀请,他们团队想要在贵州的一个贫困县,开辟一个新的助学点去做助学,我带队帮他们做,大概去家访了100户左右的学生的家庭。


快接近尾声的时候,我们走进一个家庭,这是一个贵州的苗寨,他们住的地方在二楼,一楼通常是养牲畜的,整个家面向的是稻田和青山。当我们推开门踩着楼梯走上二楼的时候,看到的画面是爸爸和女儿在等我们,他们坐在阳台上聊天打闹,背后是奶奶和妈妈在那里给女儿缝制盛装。


我当时上去看见这幅画面,再看到左边的青山和稻田,就觉得好美的生活啊!


说美并不是说他们有多富裕,但是走访那么多天让我看到,其实他们不需要很多市场化所带来的现金的需求,他们靠自己在苗寨里面的生活方式,可以自给自足,并且有很多闲暇时间可以去满足自己很多需求,吃得饱穿得暖,而且生活得还很幸福。


但是如果他们要送孩子上学,一年五六千的学费加生活费,就得有一个人出去打工,如果两个孩子上学会有两个孩子出去打工。


而孩子去上学,这是我们助学团队所希望看到的,我们相信读书高考是改变生存的唯一出路,我们希望他们去读书,可是他们读的书基本上是回应高考的,很少是去创造一些空间,让他们能够跟本土文化和生活去连接的。


但是他们的学校在那个时候能考上二本都算是不错的,所以意味着即使我们找到了学费的支持,去支持他们继续读完高三然后去高考,他们有很大的概率没有办法继续上大学。


但是这个时候他们想要回到村子继续务农也是一个挑战,因为他们跟家里以前祖祖代代的那些生活方式已经产生了距离,他们的课程也不教他们如何耕地、种田、刺绣等等,而这是他们传统文化的一些生活方式。


所以当他们毕业的时候就出现了回不去乡村,但是去到城市里又未必留得住的现象,就这样开启了一个代际传递。


所以那个时候在让我思考的是,第一,我们做的这个事情有用吗?第二,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会发现接受知识、学习提升肯定是有用的,可是接受什么样的知识呢?是应试的吗?还是支持我过上自己想要生活的知识?


除了助学之外,能上学,还有上好学的问题,还有上学跟自己的生活连接的问题等等之类的,一个更大的更细微的更具体的乡村教育的议题就开始浮现,甚至农村与城市之间二元的一些关系也开始浮现。


我开始看见一个公益行动,它其实不是孤立的,背后有更大的社会议题。



而这时候我需要去思考的是我在哪里,我的行动在哪里,我怎么看待我做的行动跟其他人做的行动之间的关系,我跟他们的行动之间是怎么样的,是互动的还是相互阻碍的,最终放到一起,它能否成就一个对于大家更好的一个结果。


可以说这是一个议题之眼的打开,随着这样的一个脉络往下走,我就就会发现当服务对象之眼,团队伙伴之眼,个人成长之眼,社会议题之眼交汇,让我意识到,其实青年参与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能支持人,能认识朋友,自己有很深的成长,还能够推动社会积极改变,这样的一些事情合为一体,从社会议题之眼那里感受到的无力,至少可以以一种暂时没有答案的行动方式去回应——去动员凝聚更多的青年大学生,一起去探索和回应这些庞杂的社会议题,一起去探索如何改善这些议题。


所以我在上研究生后就跟伙伴说,我们要不成立一个机构,就是微辣青年。我们相信每个青年都有能力去创造积极改变,因为我们拥有了很多的资源,支持我们成长为一个相对有潜力成为偏上层的一个人群。我们就希望凝聚这样的一股青年的力量去解决社会问题,以此为使命,去推动社会积极改变。


 时间之眼 



开始运作微辣青年的时候,同样收到了很多的疑问,最经常的就是大学生为什么会是公益支持的对象?为什么大学生需要支持?你支持他们,他们怎么样?价值在哪里?有这个钱为什么不用来支持已经从业的公益行动者?


我在过去10年里面基本被问得哑口无言,但并不是我不相信这个事情,如果不相信可能10年前就已经结束了。我相信我能看到未来,但是不知道该怎样去表达,有些问题不需要回答。


但直到今年2021年,有一个眼睛开始显现,就是时间之眼。我跟大家分享几个节点,2014、 2015年是微辣做青年活动最密集的时候,我们支持的伙伴,如果ta从事教育或者公益行业,大概会在三年后给我们反馈,说当初在这里的一些学习成长对他很重要,影响了ta的选择,再无其它。


直到2015年的项目,到今年是第6年,回来了许多做公务员的,在大学做辅导员的,企业里工作的......他们回来开始去参与公益。


他们会跟我们分享,他们会把曾经连接到的公益里面的一些方法,一些关注点用在自己工作里面,并且用自己生活之余去做力所能及的一些行动。


2016年微辣春季结业典礼

今年我们有两位核心协作者,他们在协作方面比我还专业,他们今年承担了非常核心的协作者的角色,以至于有些项目终于可以不依赖我而同时开展,而他们刚好是2011年2012年微辣活动的参与者。


所以如果在当时项目结束的第一年,你要问我有什么价值,我不知道,但我相信有,可是当第3年的时候我可以回答一部分,第6年的时候我可以再回答一部分,第10年的时候我可能可以有更有力量地回答。


所以在这里我也想反过来把问题抛给各位伙伴,你以多长的时间视角来看待你当下的公益行动?如果你用3年5年10年的视角来看待你当下或者即将开展的公益行动的时候,又会有哪些新的可能性在生长浮现出?


 自然之眼 


最后还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这可能是我自然之眼的开启,也是行动涟漪的神奇体现。


2019年的秋天,有一天在我们的微信群里面跟大家分享说,学校开了一间咖啡厅,可是老板用的是一次性的餐具,微辣有一位伙伴叫蕴儿,就问老板为什么要用一次性的餐具,由此在群里激发了大家的一些讨论。


大家会分享去买菜用环保袋还被人不理解的经历,也有一些伙伴说他会自带餐具去到餐厅去就餐,减少一次性的使用,看他们讨论得那么热烈,我们就说要不建一个群,结果一下子吸引了六七十个人入群,大家偶尔会在里面去分享自己的一些可持续生活的实践。


在过去10年其实微辣没有怎么去关注可持续或者环保的议题,在那几个月后,我跟伙伴去大理待了8天,想要去调整多年积累的心力耗损的状态,我天天都去洱海边静坐,慢慢地跟自然联通的精气神就开始恢复,我感觉到我跟自然好像似乎是一体的。


洱海


有一天我们去爬苍山,爬到山顶往下一看,发现洱海凡是房子密集的地方,颜色就是深色的,其实就是富营养化,而当时只是感慨没有什么感觉。


等到从苍山下山回到民宿,我去洗手间伸手洗手,
要按洗洁精的那一刻,我发现那些副营养化跟我无意识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我正在破坏滋养我的自然。


当我在洱海建立起跟大自然的那种连接感之后,这种破坏和伤害对我来说,带来痛感也更明显。


回到广州之后,因为同行的伙伴也很有同感,我们就在想不如把即将开展的我们某个营会的主题定为可持续生活,去连接更多人,一起去实践可持续生活,去推动可持续生活,去让我们自己重新修复和自然的关系。



当可持续生活主题开展的时候,反响意料之外的好,青年出乎意料的热情,同行也出乎意料的认可,而一直在资金上有一些挑战的微辣,因为这样一个行动,迎来了三个潜在资方主动探寻是否可以合作,并且有的已经达成了合作。


此时可持续生活青年社群已经成为了微辣青年创变者社群的核心群体之一,未来也是重点发展的板块。这就是在与自然的连通感——自然之眼开启之后,我会发现我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所做的行动都是相关的,会让我的行动进一步地开始去发生一些变化和调整。


这个故事也让我看到了行动的力量——从一个伙伴日常生活的一些积极改变的行动,激发了一群人更多的连接和行动,最后甚至促成了一个机构微辣青年的蜕变和进化。


所以眼睛开启的过程让我更加相信微小改变的力量,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当某天这些微小改变汇聚成流,力量和改变都会超乎想象。



最后几句话做一下总结,就是U型理论,《U型变革》里面指出,人类具有三种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人与自己内在的关系,关系破裂就会产生三大鸿沟,生态鸿沟、社会鸿沟、精神文化鸿沟。


生态鸿沟就是我们与自然之间的分裂,我们看到的气候变暖,水与土壤的破坏等等都与它相关。社会鸿沟就是我们与他人的联系分裂,所以可能会发生很多不公平的事情。精神文化鸿沟就是我们内在的自我分裂,比如过劳和抑郁开始变得越来越多。


我们可以从这些角度去连接我们所关注的各种各样的议题。


当我们在连接关注这样的一些议题的时候,我今天所分享的个人的一些思考也在告诉我们,我们也可以至少通过6只眼睛来看自己的行动:服务对象的眼睛、团队伙伴的眼睛、个人成长的眼睛,社会议题的眼睛,时间的眼睛、自然的眼睛。


甚至我们还可以开启更多的眼睛,从不同的行动,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我们的行动,会激发我们不同的感受体验,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行动,最后也会有不同的结果。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和擅长,这些不同的方向没有对错,但是当更多的眼睛被发展出来的时候,更多的视角补充进来的时候,我们会看见一个更整体的东西,会意识到自己属于一个更大的整体,那么更具洞察性的公益行动也会生长出来,进而去创造更有力量的改变。


最后,邀请大家一起相信,我们自己真的可以创造积极改变,我们相信微小的改变可以积累正向的力量,我们相信功不唐捐。



//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微辣青年//

微信:vloveit微博:@微辣青年网站:www.vloveit.net


// 关于西北青年公益论坛 //

瞬间永恒:第二届西北青年公益论坛全回顾


西北青年公益论坛(简称“西北论坛”)由北京益微青年公益发展中心和兰州市安宁区云田公益发展中心联合发起,旨在为西北地区参与、关注公益发展的青年人搭建一个能对话、开眼界、共参与的学习交流平台。


文稿整理:罗晶
编辑:哈子
责任编辑:哈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益微青年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