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争论,不证明:聊聊写作中的“无为”

学霸猫 轻松冥想 2023-02-04



“执者失之,为者败之。”

—— 老子

(一)


这篇文章的起因,来自小浣熊同学。小浣熊同学学贯中西,交游广泛,思睿观通,是一名实践与理论结合的跨学科思考者。他偶尔会写一些文章,来分享自己的一些思考。可是,小浣熊同学不写也就罢了,写出来的文章,恰恰是最让人郁闷的那一种。


让人郁闷的文章是什么感觉呢?


就是刚刚吃完开胃菜了,兴趣被调动起来了,铺垫的差不多了,感觉哇现在该上牛排了,切入主题了,啪的一声他跟你说,好了,今天的大餐已经上完了。

我还能说什么呢?


可以想象,他的文章通常就比较短,甚至你能够想象得到,他的写作过程,也是不尽兴的。他没有把自己写爽,自然,也就没有办法把读者看爽。我总是想象,小浣熊在某一天不太情愿的开始写,写一会儿纠结一会儿,然后还没写多少呢,就把自己纠结饿了,于是收尾了,发了文章,一甩笔出去吃饭了。


他试图表达某个观点。而一旦,表达和论证某个观点,成为一个人的写作目标时。他就成为了这个观点的奴隶,而非是这个观点的主人。他试图说服自己,再次,试图说服别人。当他要开始证明“我拥有某个正确观点”的时候,其实就是自己最累的时候。人的精气神和能量,会全面下降。用古代人的话来说,这种状态,写出来的文章,“胸闷,气短,力有不逮。”


(二)


关于阅读和写作的最好练习,是找一些比较火的文章,来对它们做逻辑剖析。也就是把这篇文章的论点,和论证过程,分别拆解出来。看看作者是如何去证明他的观点的,如何使用例子,又有哪些逻辑漏洞。


通常,任何一篇议论文都有逻辑不严密之处。人经过这样的长期训练后,会很容易练出一双火眼金睛,知道作者常犯的毛病不过如下几条:


(1)对于历史的事后诸葛视角。站在一个已经知道了的立场,去揣测当时完全信息不对称的立场。从而得出某种看似合理,一说大家都懂的结论。


(2)在写作的一开始,就假定了自己的绝对权威,和绝对真理性。产生了一种我什么都知道,我是最聪明的上帝视角错觉。


(3)强行论证,自然不可能客观公允。当作者已经不假思索地假定了自己是绝对权威后,他下意识地排除一切不符合其价值观的证据。


(4)屁股决定脑袋。大部分人的写作,其实会有意无意地合理化自己不那么成功的事情。而这种合理化,又往往会极受欢迎。比如,学习很难,考试很难,富人都是坏蛋,学霸都是变态……


意识到自己的这些问题,是写作能力有质的飞越的开始。我们可以把观点,当做是一块又一块的滑板,我们只是站在这些滑板上去冲浪,在大海里测试这些滑板。我们不需要非常喜爱任何一块滑板,也不需要非常讨厌任何一块滑板,更不需要产生”拥有这个滑板才能让我像成功人士“这样的千古错觉。


写作的本身,就是思想冲浪。我们享受的是冲浪的这个过程。既有给力的滑板乘风破浪的快感,也有发现不那么给力的滑板,被拍下去之后的洞然明白。


那么,我们是为了找到最好的那一块滑板吗?找到它,然后就再也不用冲浪了,不用接受冒险和挑战了。我们就可以拿着滑板高高兴兴回家了。


或许,这就是一个冲浪者对自己的背叛。滑板存在的意义,就是在大海里享受风浪,享受这种不确定性和挑战。而把它拿回家之后,是的,它安全了,好了,可也就永远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力了。


这就是思想和观点存在的意义。每一个思想和观点,都是为了大海而生,它们生来就是要激起风浪,而也是要在挑战风浪的过程中获得进化和成长。而我们享受的游戏,不是找到最好的那一块滑板,而是将这个游戏一直玩下去,一直玩下去,搜集无数多的快乐,无边无际的创造力,和永不停歇的游戏可能性。


安全的那一刻。完全正确的幻觉产生的那一刻。就是我们失掉游戏的那一刻。


(三)


什么是思考?


思考,是自己和自己的对话。是自己的大脑里展开的一场优雅的写作。


再问,思考和纠结有什么区别?


一个可能的答案是。思考意味着我向所有的可能性敞开,去享受一个开放,质疑,探寻的过程。而纠结意味着,我先入为主的相信了某些观念,而我的感觉又似乎不太对劲,我必须说服自己放弃感觉接受观念,然而却又感觉十分不好。


我们为何一直假设,有人有绝对正确的答案?某处有绝对正确的公式?


甚至,我们为何又自卑到,要假装自己已经无所不知,来猛烈地捍卫自己的观点呢?


在此处,我们或许又会轻易地开始下结论,脑海里已经开始自动联想那些别人给过你的答案了—— 我们的教育是僵化和死板的。人脑都是有惰性的。我应该多读一点书……


敢不敢,让我们再开放一点,承认我们不知道,不知道自己为何这样假设,不知道自己为何要假装自己无所不知,在这种非常诚恳的不知道中,开始以自己的眼睛,重新观察世界。


在微博上有同学问:“有什么方法能够让人心灵自由呢?”


我的答案是:“一切别人能给你的方法,都是事实上的错误方法。”


这就是一个悖论。心灵自由本身,就意味着心灵的绝对开放,它会用自己的方式重新观察,重新理解,和重新构建这个世界。而当我们要某种方法,某条路径的时候,我们恰恰就斩断了心灵自由的可能性——我们仍然觉得,某种绝对正确的东西已经被找到了,我不需要自我发现,而只需要跟着别人的路走就好了。


再一次,我们又忘记了游戏过程的快乐。而只想得到“赢得游戏”的结果。反而,彻底失掉了游戏本身。


路是人走出来的。六十亿人有六十亿条路。人是人,复印机是复印机。两个东西,我想,不太一样。


(四)


承认我不知道。那还怎么写作?


在不知道的基础上,所有的写作,就只是一个谦卑的人,截取一点点自己的思想之流罢了。他前面有古人,后面有来者,他的思想,他此时此刻想写的字句,也都只是此时此刻涌现出来的一些思索和感受罢了。


这些思索和感受,只是于这个文章,这个阅读的当下存在着。它们既不需要证明自己是正确的,也不需要证明自己是错误的。它们几乎只能证明,有这么一个人,写下过这么一些文字。然而,连这样的证明,都会显得多余—— 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的人,从来不需要以任何形式刷存在感。


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思想,都是大海中的小小泡沫。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认真想想,他即是前浪,其实,他也是后浪。他既推了别人,而又免不了被别人推的命运。所以,他到底是什么呢?


一个字:


他其实只是,浪。



本赞赏二维码由学霸猫特约开光

多打赏有益身心健康

~喵咪陀佛~











小广告:这一周的讲书栏目,我讲《能断金刚》一书已经讲完啦。下周一开始,我们就开始讲《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周一到周五,每日一更。记得点击右下角“阅读原文”,和我们一起认真听书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