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聚焦秋季会丨提升科研服务能力,中大做了这些

重视科研的 中山大学 2023-12-25


11月18日-19日

中山大学2023年秋季工作会议

将在深圳校区召开

主题是“推进科技自立自强

服务国家战略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近年来

中大坚持“四个面向”

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

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谋划

不断探索产学研合作模式创新

全面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

大力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取得突出成效


“十四五”以来,

学校年均科技服务企业1150家

比“十三五”增长53%

千万级校企科技合作项目年均预计16项

是“十三五”期间年均值的3.2倍

来自企业的科研经费年均预计超10亿元

超过“十三五”期间年均值的2.5倍

经过长期积累,一大批科研成果

已经或正在实现产业化

 


与此同时,学校深入推进科教融合育人

全面加强有组织科研

创新校企科技合作模式

不断激发院系科研创新活力

提升科研服务和成果转化的能力



近年中大重要的科技成果转化情况



创新药物领域


经过不懈努力

目前已形成白内障小分子化合物制剂

青光眼小分子化合物制剂

肠道调节活菌制剂

乳腺癌分子靶向药

广谱抗肿瘤多肽化合物

防治糖尿病多肽化合物

止咳化痰柚皮苷药物制剂等

7种创新药物研发同时推进的局面

科技成果转化总额超20亿元

其中治疗白内障及青光眼的化合物制剂

止咳化痰柚皮苷药物制剂

均已完成I期临床试验

标志着中大在重大新药创制领域

取得了重要进展


生物疫苗领域


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

已完成EB病毒候选疫苗

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疫苗等

2种疫苗技术转化项目

其中EB病毒候选疫苗项目是学校

首次完成的人类癌症疫苗技术转化项目

合作方企业投入1亿元联合开展

以临床应用为导向的

EB病毒抗肿瘤疫苗合作研发


EB病毒疫苗研发签约仪式


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疫苗项目是学校

首次完成的动物疾病疫苗技术转化项目

已于2022年获得生产批准文号

为我国首个鳜鱼专用合法疫苗


“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灭活疫苗”获国家一类新兽药证书


医疗器械领域


学校大力推动医工交叉融合

将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等

工程技术领域

与医学领域人才和技术资源

紧密结合

不断突破技术壁垒

不断为高端医疗器械研发提速


中大组织研发的眼科手术机器人


已经产出无缺血器官移植系列设备

微米眼科手术机器人

眼科诊疗光学成像装置

国产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等

4种重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成果

还有一大批医疗器械研发成果

已经应用于临床


常温无缺血器官灌注系统

无缺血器官移植系列设备获国际质量创新特等奖

中大首创无缺血器官移植手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


在芯片、软件、超算

和大数据处理等领域

产出铌酸锂薄膜偏振复用相干光调制器

国产超级计算多模式应用支撑平台

多模态数据融合与分析处理技术

智能无线网络关键技术

开源金融大模型“智鹿”等

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

为很多领域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

提供了重要支撑


铌酸锂薄膜偏振复用相干光调制器


环境资源领域


产出城市隧道安全控制设备

流域水环境智慧监管平台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材料以及

反硝化污水高效脱氮工艺等

4种重要创新成果

破解绿色安全发展难题

助力生态资源环境产业科技创新

流域水环境智慧监管平台


能源材料领域


产出分子钙钛矿含能晶体

二氧化碳人工合成的可降解塑料

高质量纯净石墨烯片

耐高温透明基材材料等

4种重要创新成果

实现能源材料技术原创性成果转化

科技赋能推动高质量发展

二氧化碳人工合成的可降解塑料



全面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01

深入推进科教融合育人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学校始终把科技创新与

人才培养工作统筹谋划

坚持以高质量科学研究

支撑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

注重在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

各环节

充分吸纳本科生和研究生

参与创新性科研工作

注重引入企业高水平技术人才

参与研究生培养

注重利用企业良好中试

和产业化条件培养学生

已经形成了若干

教育、科技和人才发展

融合促进的良好模式


中山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中山大学-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协议。图为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学生在上鲲鹏创新实践课


02

全面加强有组织科研


学校不断优化科研管理模式

持续打通从基础研究

到技术开发

再到产品化的创新链条

围绕国家和地方的重大创新需求

着力加强有组织科研

先后在新冠疫情防控、生物安全技术

绿色生物制造、石油化工

乡村振兴、海洋牧场、人工智能大模型

纳米科技、储能技术

前沿新材料、芯片设计与制造等

10多个重点领域

组织多学科、跨学院重点团队

联合企业深入筹划重大项目

凝练科研攻关方向

为做好这项工作

学校还专门开发了有组织科研辅助信息系统

努力把中大深厚的科研积累

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更加紧密结合起来


03

创新校企科技合作模式


学校积极与大型国企

和各类高新企业加强对接

常态开展产学研面对面活动

聚焦国家重点关键领域

共建校企合作平台

开展“卡脖子”技术组织联合攻关

进一步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持续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重点在高价值专利培育

成果转化渠道建设、转化模式创新

成果孵化基地建设等方面下功夫

不断加强与各类高水平专业机构合作

探索与社会创投基金合作模式

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


2023年9月,中山大学将创业学院调整挂靠深圳校区商学院


04

不断激发院系科研创新活力


学校调整

《中山大学横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等10余项制度

建立学校管理费分类动态调整机制

鼓励承担技术含量高的科技开发项目

精简横向科研项目预算科目

优化横向结余经费分配模式

不断扩大科研人员经费使用自主权

学校大力推行横向业务全在线处理

简化项目投标流程

让教师和科研人员“最多跑一次”

学校搭建专利开放许可信息化平台

加强专利申请前审核和转化后资助

全面推进专利成果转化效率提升



未来

中大将进一步推动体制机制改革

全链条系统化推进产学研发展

加快科产教融合

推动学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

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迈上新台阶

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

支撑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 iSYSU ---

来源:中山大学科学研究院

排版:郝心蕊 刘丰源

封面图:刘丰源 郝心蕊

一读:李建平

初审:邱清萌 吴立坚

审核:孙耀斌

审定发布:黄艳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isysu@mail.sysu.edu.cn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