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红色山乡别样“红”!

北京延庆 2024-03-30


全文4964字,阅读约需10分钟


大庄科乡位于延庆东南部深山区,这里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生态资源丰富,曾是平北抗日根据地的核心地带。今年1-9月,大庄科乡实现农民人均劳动所得同比增长约33.8%,旅游接待量、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30.4%和92.4%。短短九个月,这份亮眼的成绩单如何取得?红色山乡未来发展如何持续发力?记者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大庄科乡,看红色山乡如何实现别样“红”。


“郊区”的“郊区”

 想发展?行路难!


“大庄科?远,去一趟晕车半天儿。”“听说那儿的核桃是不是不错?”“景色挺好的,有个红色遗址。”提起大庄科乡,大多数人的印象未免刻板,红色传统、路途遥远、经济基础差,是这里难以揭掉的标签。也的确如此,大庄科乡被很多当地人戏称为延庆的延庆,同不少革命老区一样,因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曾经为革命工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它拥有了红色属性。也正因如此,大庄科乡相对闭塞、经济落后、劳动力不足、后继乏力……乡村振兴面临诸多挑战。



近年来,延庆紧抓冬奥、世园筹办举办契机,全速推进发展,各乡镇“各显其能”,经济取得长足进步,与此同时,大庄科乡则显得有些“稳健”,相当一段时间内,农民人均劳动所得排名靠后。经济落后,劳动力就要流失,村子失去了活力,发展缺乏动力。作为“老大庄科人”,乡党委书记尤轩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想要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重中之重。那就把产业作为实际工作的切入点!据尤轩介绍,大庄科乡地处燕山山脉,空气清新、降水丰沛,为山楂、核桃、板栗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但由于山地面积广,每种农产品都无法大面积种植,农业规模化难上加难。



近年来,延庆区推出区域公共品牌“妫水农耕”,通过统一标准,把高品质、小而精的农产品纳入品牌,组合成“拳头”产品,“抱团儿”发展。这一做法给了乡党委启发。“大庄科乡,可不就是‘延庆’么!”同样是品质好、数量少,同样无法规模化生产,大庄科乡可以让各村“抱团儿”发展,打造乡域品牌。


说干就干,2021年,大庄科乡研究制定了一套区域农副产品统收统销政策,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分别成立了农村合作社,由一个合作社对全乡农产品的其中一种进行统购统销,并成立合作联社,进一步提高组织化程度,推动各合作社运行。就这样,政府积极引导,农户种植果品,村合作社收购、把关质量、推进销售,大庄科乡走上了“逆袭”之路。


“山货”变“尖货”

土特产?大市场!


秋光无限好,遍地山楂红。入秋之后,大庄科乡2万亩铁皮山楂陆续“红了脸”。“马上就能摘了,最近已经有村民在等着捡果儿了。”看着成片的山楂树,水泉沟村党支部书记闫海明满是丰收在望的喜悦。



“俺们乡的铁皮山楂口感酸甜适中,果肉紧实,山楂味儿浓……”大庄科乡的村民介绍起“自家”山楂滔滔不绝。可两年前,被闫海明和村民们视为“致富果”的铁皮山楂曾一度出现“无人问津”的局面。“一斤山楂只能卖四五毛钱,种树不如打工收入高。”闫海明一针见血道明缘由,“也就村里老人捡一些,卖给小商贩,换一点零花钱。”



自从区域农副产品统收统销政策制定后,这一局面有了扭转。“我们村山楂多,就负责收购全乡的山楂,合作社收购价格比商贩给得高,村民都愿意卖给合作社。”闫海明说,以铁皮山楂为例,去年合作社收购的最高价格达到每斤1.8元,这可能是近30年来大庄科山楂收购的最高价了。去掉中间商,山楂价钱上去了,村民们心里有了“定心丸”,就有了积极性,平时出去打小工的不出去了,专心留在村里搞“山货”。去年一年,水泉沟村收购铁皮山楂54万公斤,小庄科和汉家川河南村也分别收购了核桃和板栗8万公斤和12万公斤,为村民增加了经济收入100万元。



农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养护果树的积极性就上来了。乡党委政府趁热打铁,请来了专家给大家“充电”。“今年,我们乡邀请了区里专家来讲解果树养护知识,大家都挺上心的,学习劲头很足。这不,还没秋收,就开始问合作社收购的事了。”闫海明说。


农产品不止要卖得出,更要卖出好价钱。在乡党委政府支持下,闫海明又在农产品深加工上动起了脑筋。“去年我们找了村里的几位‘好把式’熬山楂汁,大家试喝后都说好,从乡里到村里都认定这事能干!”他说。



谋定而后动。寻找厂商、设立品牌、探讨加工工艺、设计产品包装……经过数月摸索和创新,冰川绿谷商标注册完成,铁皮山楂汁开始面向市场销售。“刚一推出就签出了近600箱订单。”闫海明满脸自豪,“咱们这个山楂汁都是真材实料,配料只有山楂、水和冰糖,无添加剂,老少咸宜。果汁厂老板告诉我,他还特意给自己的小孙子留了十箱。”记者采访了解到,2021年,合作社通过制作、销售铁皮山楂汁,促进集体经济增收约10万元。


品质好、纯天然成了卖点,销售高、效益好成了支撑,铁皮山楂汁“一炮而红”,闫海明对于今年的山楂收购和山楂汁销售信心十足。他告诉记者,今年,铁皮山楂汁产量预计增加10倍,集体收入将实现大幅跃升。乡里也趁势而上,与食品企业进一步合作,制作起红油板栗仁、绵瓤核桃仁、黄扁杏仁等深加工产品,扩大乡域品牌影响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凝聚力量推进农业产业蓬勃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说,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土特产”“大市场”,大庄科乡锚定“小而精、尖而特”农产品路线,推出各类精品伴手礼,在守住绿水青山,创造金山银山这条路上开始了大胆探索与实践。


“输血”变“造血”

 吃老本?新农人!


“直播间的宝宝们,这是我们大庄科乡的红油板栗,个头饱满,肉质细腻、口味清甜。”“我们这儿山好水好空气好,出产的农产品品质特别棒。”“欢迎大家来我的家乡做客,来参观我的‘室’外桃源……



十月份,大庄科乡的红油板栗“开口笑”,大庄科村的张文洁在板栗树下支起了直播手机,在田间地头向全国网友介绍家乡土特产。跟传统印象中面朝黄土背朝天、不善言辞的农民不同,张文洁逻辑清晰、思维敏捷,热情自信地与网友互动,俨然一位驾轻就熟的专业主播。


今年,大庄科乡针对民俗民宿、个体经营户、经济合作社、农户启动“新农人电商”助力乡村振兴培训项目,通过培养“新农人”,深入推广大庄科乡全域旅游资源,打造“文旅+电商+直播”新模式,推动全乡景观景点、民俗民宿、特色餐饮以及农产品的互联网运营。“就是抓住互联网经济这个大趋势,变‘输血’为‘造血’,让农民被动等,变成主动售,提高农村吸引力。”尤轩说,“通过合作社及电商模式,农民的积极性上来了,必须一鼓作气把保障跟上,‘新农人’是一种新趋势,引领这件事党委政府要担起来。”


就这样,“新农人电商”项目红红火火地搞了起来。培训项目由专业团队完成,内容涵盖直播账号开通、优秀主播成长、货品结构搭建、直播话术、案例分析等等,内容丰富、干货满满。在讲师的专业指导下,大家对“电商+产业”发展模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一步步从“门外汉”变成电商平台“流量咖”,从“新农人”变成大庄科乡“代言人”。


张文洁就是最早的一批“新农人”,她在直播时不单介绍自家红油板栗,还总推介家乡风貌和当地优质农副产品,网友们有的询问销售价格,有的了解大庄科情况,十分热闹。不仅如此,据张文洁介绍,自从板栗成熟,还有不少直播间的粉丝自驾来她的林子中捡板栗,“线上引流线下转化”的课题成了她现在主攻的方向。“我们国家在大力发展农业,在这方面给予了很多政策和支持,我还有很多事可以做。我选择返乡务农就是要把产业做大做强,造福乡里,让更多人看到我家乡的‘桃花源’。”言谈中,张文洁透露着对于农业产业的憧憬和热情。


与回乡创业的张文洁不同,骑车客·腾飞凤美农家餐厅经理崔鑫是位常住大庄科的“异乡人”。他经营骑车客多年,一为营生,二为热爱。开店多年,骑车客积攒了一些熟客,餐饮、住宿预订以线下渠道居多。得知乡里的“新农人电商”培训计划,崔鑫也报了名,得空时,他会在直播间里跟粉丝聊聊天,为大家介绍“异乡人”眼中的大庄科。



“我在直播过程中会谈到大庄科的美景和特色农产品,屏幕前的观众就会知道北京延庆有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叫大庄科乡。在假期期间特别明显,很多游客带着家人慕名前来。”崔鑫说,“从以前的‘坐等客人来’到现在‘主动介绍自己’,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大庄科,来到大庄科,吃美食、逛美景,这些都是通过直播‘打’出去的,特别有意义。”


政府聚才出实招,构筑人才磁力场。“新农人电商培训三个月来,累计培训200人次,团购销量达26.6万元,涌现出张文洁、崔鑫等不少本土“直播达人”。政府有政策,青年有情怀,事业有前景,越来越多的“游子”愿意回乡,越来越多的“异乡人”变成“东道主”。


“老区”换“新颜”

老思路?闯新路!


农业产业有了起色,大庄科“出品”也逐渐有了名气,可乡里农民人均劳动所得绝对值依旧全区倒数,想要实现全乡发展,还得“找路子”。


“要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基层指明了前进方向。



大庄科乡本就因红色而闻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红色文化必然也必须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实,早在2016年,大庄科乡就以沙塘沟村为核心推出开放式红色体验项目,推动红色文化向红色产业转化。此后,乡里又对乡内红色资源进行整合提质,建立了大庄科乡红色教育体验基地。一时间,红色大庄科成了响当当的“名号”,也为大庄科带来了不少“人气”。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对休闲旅游有了不同的追求,除了品文化、游美景,还对吃、住、购、娱等配套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


必须以“红色”为核心,推出更符合市场的产品。今年,在区委宣传部的支持下,平北红色第一村纪念馆改陈布展:外墙上的浮雕再现抗战英雄们英勇无畏的战斗画面,战火硝烟穿越时空,直击心灵。展馆内,实物展示、图文讲解、情景重现等丰富的形式,让人耳目一新,教育功能更加突出。同时,此次提升项目还增加了农产品展示厅,提升了大食堂标准。在这里,游客可以品尝忆苦思甜饭,选购红色主题产品、“延庆好物”以及大庄科特色商品。


“核心”产品提质后,相关“配套”也同步跟上,还是以沙塘沟村为核心,大庄科乡把红色文化资源串珠成链,组团打造红色“后七村”,在沙塘沟村推出“红色”主题民宿,在铁炉村修复“干训所”,打造互动式“红色廉政展馆”。


“今年,我们还升级了‘红色路线’,增加了互动和沉浸式体验项目。”大庄科开放式教育体验基地运营负责人张濛已经扎根大庄科七年,从单纯的参观,到吃住行游购娱全面升级,七年间,张濛见证了大庄科乡红色文旅的“转型”。“我们还以展馆门口的‘号角’为模型,开发了‘红色大庄科’文创雪糕,好多游客在这里打卡拍照,特受欢迎。”张濛说。



随着旅游产品越来越丰富,大庄科开放式教育体验基地的红色资源进一步“活”了起来,让游客在体验红色之旅的同时,吃得好、住得好、玩得好。


“我们围绕全域旅游发展目标,丰富要素供给,提升游客体验,进而提升红色大庄科整体形象,促进农民增收和地区经济增长。”尤轩说,“还是在红色文化上下功夫,但是我们要闯出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



时至深秋,大庄科乡莽莽青山悄然换装,昌赤路两侧层林尽染、五彩斑斓。燕羽山、莲花山、双秀峰、旺龙潭峡谷风光秀美、怪石嶙峋。田间地头,山楂果红得晶莹,大板栗锃光瓦亮,新农人忙个不停。“对对!今年山楂汁还是要原来的制作工艺!”“刚进直播间的宝宝们,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我们大庄科的板栗。”“文旅农融合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要打造好莲花山景区,做好旅游配套,激活红色资源,让大庄科成为展现新时代农村新面貌的窗口......”一派丰收热闹的喜悦在大庄科乡蒸腾,红色老区全乡拧成了一股绳,形成了一幅红色老区新发展的新画卷。



记者手记

偏远的地理位置制约了大庄科乡的发展,也留下了良好的生态资源。从坚持基层党建引领,到深入推进产业发展,到同步压实人才培养,再到充分挖掘区域文化、用好生态资源,向全面振兴迈进,大庄科乡拿出“五种劲头”,深入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上搞研究、出实招,为农民增收找到了方向,也趟出了一条具有区域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之路。行百里者半九十,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大庄科乡,大有作为,大庄科乡,正在大刀阔斧,大步向前。




编辑:王淼

文字:史金秋 席瑞媛 刘纪元

图片:席瑞媛 李晓鹏 韩洁



近期必读










延庆区兴阳线修复性养护(中修)工程顺利完工~
北京处于肺炎支原体感染高发期!这些问题需了解→
直击选房现场!小营、石河营回迁安置“进度条”持续刷新→
甜蜜金秋,遇见一树“莓”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