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先锋海外游学|【专题:我们为什么要去日本游学】

2016-12-23 布彦隆之 Pioneer先锋教育

误读知日


几年前还在单位的时候,领导约我在他办公室聊天。


“你研究那么多年日本史,日本人为什么那么崇拜王阳明?王阳明算他们哲学思想的老祖宗喽。”言罢,老领导吐了口烟圈,跟我谈起这些年他读了王阳明传记、稻盛和夫传记。“在日本江户时代儒教八大谱系中,朱子理学列为官学,阳明心学位列最末(堪为异端),谱系传承非常有限。所以也不谈不上对阳明心学的推崇。”我的回答一般比较简明。


领导对此极为不高兴:“那么你说东乡平八郎那个一生俯首拜阳明的信条是怎么回事?


我的回答再次让对方不高兴了:“也许有几个中国人特别喜欢吃日本料理,但还是不能改变多数中国人只喜欢吃中餐的事实,无论日本料理在大陆如何流行,面对川鲁粤京各大菜系,它还是非常小众的。而且在日文文献中也难以找到东乡元帅这个记载,所以广泛地带有历史纵深性的考察非常重要。


结果,领导不高兴地走开了。没有从我的口中得到喜闻乐见的答案。



日光市的东照宫阳明门是德川家康去世后,他的孙子三代将军德川家光为了向天下大名昭示幕府的权威而建设,取平安时代都城-平城京东门名称命名,与明的王阳明毫无关系。如有兴趣可参阅拙著《东照宫阳明门的命名与江户时代中前期官学儒教思想》。


前几天的某个晚上,一个朋友拿给我看旅日资料,是有关日光市东照宫的。上面写有关于东照宫阳明门介绍云云,大体是说德川家康非常崇拜王阳明,所以自己宫殿大门起名都用这个之类,看罢令人哭笑不得。在我给他讲解完毕去洗手间时,她好奇又“度娘”了一番,结果这几分钟时间突然给她增加了问下去的信心:“你看,这百度词条上也是和资料写得一样嘛。


所以,对于这样的误人子弟(这里是影响妹子吧),百度百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看词条得知写作者连基本的日本史实都弄不清楚,所以千言万语变成一句话:“还是多出去走走吧,别度娘了,学习也不可流于空泛和基础性的错误。”1992年刘俊文教授在编辑出版《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时也表达过这么个意思,这么多年我一直谨记。



匠人匠心


这几年“日本匠人”和“匠人精神”实在太热门,前次主讲日本传统文化后,一位朋友找到我,要求带她去学习日本匠人的技艺。这其实是非常难办的,日本匠人的载体是日本社会文化。比如竹编,即使我们前往东京都荒川区拜访了武关翠篁先生,即使先生收下你为徒,也仅仅是手工技艺的模仿,完全不能学到真髓。


因为武关先生也好,其他的日本匠人师友们也罢,之所以能够有如此的精神与技艺,依靠的便是近两千年未曾中断的“连续型”文化,这是一条长路,需要我们探求,不可急功近利。



17代人就做一件事情,是什么感觉?上林家的代代先祖用抹茶之魂给我们答案。


“‘三味线’是在15世纪从中国传入日本的,先到冲绳然后是九州,继而风靡整个日本列岛,那时日本人没有见过这种乐器,只有请来宫廷弹奏琵琶的乐师来演奏,经过几百年的推敲锤炼,反倒变得极为精致,成了日本的传统乐器。”如今已经是“三味线”演奏家的山口真明在他的工作室对我如是说起。



山口先生是一位非常重感情的日本匠人,也是我多年的朋友。记得有一次在东京,他送了我一程又一程,最后在东京都地下铁挥手道别时,先生落泪了。


三味线的“绷皮”与音色有莫大的关系,山口真明用手比划着说道:“绷皮越紧,音色越‘脆’,比如‘义太夫’的演奏者们往往要求如此,他们会说能不能再紧一点儿?”因为长时间从事这项高精度的“绷皮”工作,山口真明的手多了很多与年纪并不相称的老茧。


因为早已深深地爱上了这种乐器,山口真明后来开始全身心投入到“三味线”演奏的研究中。他说“三味线”要分为“太棹”、“中棹”、“细棹”三种,琴棹不同音质也迥异。比如日本最东北部的青森县地方民风粗旷,最适合用太棹来演奏,其中“浪曲”、“义太夫”等“津轻呗”配合太棹“三味线”尤为入味,“当~~~”顿挫的声音如惊涛拍打岩礁,宛如葛饰北斋的“浮世绘”中的画面。



从小到大,每次看到葛饰北斋的浮世绘,都有一种难以言述的感觉。后来,我一个人跑到惊涛拍岸的冬日镰仓,站着不动看海。不知过了多久,手脚都冻僵了,想到了江户时代太多的往事。


在日常生活中的山口真明,把业余时间全部献给了“三味线”的普及工作。在长达7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免费教授“三味线”,其中大多是儿童。刚开始他还在想这下要当“老师”了。但是一进门,很多孩子并没有称呼他为“山口老师”或者“山口叔叔”,而是一个奇怪的称呼:“三藏”。


当时山口真明几乎懵了,倒是友人拍拍肩膀说道:“也罢,‘三味线’和‘三藏’法师都是西方的舶来品嘛,‘三藏’法师也恰好喜欢收徒弟,你就叫‘三藏’算了!”从此山口真明便多了这个奇怪又可爱的“称号”。


随后不久,山口真明干脆把自己的工作间改名为“三藏庵”,这在“三味线加藤”的员工中也算得是件奇闻。只不过从此在行人如流的东京都,多了一位夜色中步履匆匆的“三藏”叔叔。


 

神社拜狐

  

但凡到过东瀛的人,无论是在繁华的东京都、大阪府,还是在幽僻的“奥之细道”都会时常瞥到一座小巧精致的“稻荷神社”。神社作为笃信古神道的日本自是司空见惯,但“稻荷神社”神龛前“坐立”的一对“狐灵”石像颇为引人注意。



有一回,几个朋友跟我夜访稻荷大社(夜里才有灵狐的文化感),树上蝉鸣,远处猫叫。突然,窜出来一只白色的狐狸,女生们吓坏了,其实在日本古代文化中“狐”是神明,不需害怕。到达山巅时,我们一起眺望“京洛”的繁华,时间也觉得变慢了。


“稻荷”一词,在中国古代汉语中拆字解释,稻即水稻,荷是背负之意。“稻荷神”的本意就是背负稻谷的神使之意。所以古代日本人也是从实际生活的功利出发,同样本着“民以食为天”的信条。

 

但是“稻荷大明神”高高再上,人们认为凡间百姓无法与上天神明直接对话,进而祈求福祉,需要中间有一种带有灵性的动物作为使者引路、传话才行,而狐狸不仅读音和“稻荷神”有联系,更兼其大尾巴像极了成熟的稻穗,如此接近“稻荷神”也就更加便捷。当时日本人便将狐狸视为“稻荷神”的使者。

 

寿司中有种叫“稻荷寿司”,名字的由来是“狐灵”爱吃油炸豆腐皮,吃后还可以恢复力量。但事实上,这种说法没有真正的依据,最初就因为看狐狸毛色和油炸豆腐皮的颜色相近,江户以后就传出了狐爱吃油炸豆腐皮的说法。



如今,即使在东京这样的国际大都市,不仅“稻荷神社”在大街小巷处处可见,“狐灵”像亦是寸步不离。成为慰籍日本庶民百姓的最亲民的神。



和风庭院


日本平安时代的风雅建筑,如同活化石一般映射着今天的东亚,坐落在京都府的平等院凤凰堂不仅仅是日本建筑,更是唐宋时期建筑风格的载体。

 

这座在平安时代由藤原赖道建成的平等院凤凰堂在千年时光的淬炼中,至今依然耀眼。在10日元硬币与10000日元纸钞背后,都可见“凤凰堂”图案,可见人们对美的追求不会因时间蹉跎而改变。



凤凰堂在京都府宇治市,这里是抹茶的故乡,门口的“上林家”茶铺是日本最传统的抹茶匠人店,店主三入先生和蔼可亲,会给我们讲解历代天皇和将军是如何来他们家买茶的。对面的宇治川之美,让我的一个女学生在还没有离开时,咬着宇治的抹茶冰淇淋:“咱们啥时候还来呢?就来这里走走就足够了。”


凤凰堂之所以能被赋予凤凰之意,是基于它的平面形式。平安时期的日本建筑,尚未完成它的本土化,依然可见大量唐宋遗风。但是多年来的经验积累,他们已经开始有自己独特的设计思想,这时期的日本建筑少了与同时期仿唐建筑的庄重恢弘,多了些精致和灵动。


凤凰堂的环境设计也是它的点睛之笔。它是一座三面环水的建筑,采用的是日本传统寝殿式布局。这种布局形式跟我们的传统布局有很大的差距,被广泛了应用与日本的传统建筑中国。这种布局的产生源于对海景的记录。唐宋时期,日本人远渡到中国,行船数日漂泊于苍茫大海,他们被这种美景深深震撼,于是把它物化在建筑上。他们在庭院内挖湖、堆山,在其中营造建筑,就是为了还原这种感觉。



抹茶冰淇淋还是得宇治本地才对味道,制茶工艺也一尊古法。


四季中无论阴晴,远远望去,凤凰堂宛如升腾于水面之上,漂浮于半空之中。“虽有人造,宛自天开”,从古至今都是我们建筑追求的至高境界。


 

雪国观海


所谓日本的美学,春日赏樱;夏时观竹;暮秋听枫,都让人无比神往。倘若到了冬季,“穿过县境上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大地一片莹白,火车在信号所前停下来。”



“津軽海峡・冬景色”是著名歌手于1977年1月1日发行的单曲,

上野発の夜行列车 おりた时から

青森駅は 雪の中

北へ帰る人の群れは 谁も无口で

海鸣りだけを きいている

她的歌声与歌词会让也喜欢熟读川端康成的人,颇有一番感受,也许会伫立看雪听音。


川端康成用几近吝啬的简洁文字,拉开了北梦的旅立,《雪国》是川端康成最高代表作,其间描绘的虚无之美、洁净之美与悲哀之美达到极致,令人怦然心动,又惆怅不已。



在日本有种说:你来这里和女孩子告白都不成功的话,那么此生放弃吧!不过,对面北海道的漫天纯色,即使不再告白,仅仅饮上一杯梅酒观雪,也是人生一大乐事。

此刻,怎能少了俳句。


初读《雪国》至今已经十多年了,多次往返探访我心中的冬天,其实也不光我自己,应该每个日本古典文化的迷/川端先生的迷,心中都有一个“雪国”,期待着在暮雪中封闭小村的人情与故事。(图文/布彦隆之)


导师介绍


布彦隆之 NUNOHIKO TAKAYUKI

东亚史&日本思想史学者

满族彦扎氏后人,服膺京都学派的史学理论,尤精于安土桃山时代史。著有《东亚历史世界的分野(即将出版)、《河洛曦光--青铜器》(杭州・西泠印社2013)等。十年中踏遍日本100座历史名城遗址,得到了明治大学教授渡边一郎先生的悉心指导,现正计划撰写一部东亚历史视野的「安土桃山时代名城物语」。现任先锋学生导师,开设东亚史文化等课程。



关于先锋教育


成都先锋教育学校是民间小型个性化教育机构。学校以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合作(Good Character、CriticalThinking、Life-long Learning、Communication and Collaboration)之“五会”作为教育目标,采用了问题式教学、项目式教学、学生自治、导师制等个性化教育方式来帮助学生调动主动学习的求知欲,让学生通过丰富的创造力和审辩思维去探究并面对现实和未来生活。10年间,这所微小学校有300余名学生考入全美排名前100的大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