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院集萃 | 听小招讲述文学院的故事

苏小招 苏大本科招生 2022-06-05


故事的开头是你

结尾也是你

文学院



本篇目录


院长寄语

学院特色

专业介绍

奖励政策

获奖情况

赴国(境)外高校深造、交流情况

国内高校升学情况

联系我们



院长寄语


从1900年东吴大学文学系到现在,苏州大学文学院已有100多年办学历史,是全国历史最悠久的文学院之一,积淀了深厚的文脉。追溯前贤,大师辈出,章炳麟、黄人、吴梅、唐文治、钱基博、吕思勉、周谷城、蔡尚思、陈衍、朱东润、许国璋、钱仲联等一大批学术大师曾在此任教。放眼现在,文学院是苏州大学最早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拥有本科、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为教育部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学科底蕴深厚,拥有一大批全国知名的学术名家。一代代莘莘学子在此饱读诗书,赓续文脉。

人文,关乎安身立命之道,维系诗意生存,亦能由内而外展现高深之职业素养。在专业窄化知识功利化之今代,惟人文能维持原初知识之综合性、超越性与批判性,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基于修养,推及职责,文学院毕业生在学术研究、中外教育、媒体、企事业管理等职业岗位均具有极强的适应性,人文素养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发挥恒久的支持力。在苏州大学文学院沉潜四年,将是你未来人生飞扬的起点!

                                                                                                                                                      ——汪卫东


汪卫东

文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教授、博导


学院特色


源远流长  底蕴深厚


文学院是在东吴大学文学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900年,东吴大学成立,设立文学系;

1908年,东吴大学的第一个毕业生获得了文学士学位证书;

1920年,“吴语科”开办;

1927年春,东吴大学文学院设中文、政治、经济、社会、历史等系;

1950年秋,文学院文史系改为中国语文学系;

1952年创办的原江苏师范学院中文系,于1955年院系调整时,合并至南京师范学院,1958年江苏师范学院重建中文系,设汉语言文学教育本科专业;

1995年成立文学院,1999年调整为人文学院中文系(新闻传播系),2002年8月重新调整为文学院,2005年调整为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2009年恢复为文学院。现位于独墅湖校区。


学院风景



百花齐放  名师荟萃


在文学院的历史上,一批著名的学术大师曾在此执教,其中有黄人、章炳麟、吴梅、金叔远、唐文治、陈衍、王蘧常、曹元弼、钱基博、钱仲联、吕思勉、周予同、蔡尚思、周谷城、胡曲园、朱东润、许国璋、沈祖棻、苏雪林等人。


学院现有在职教师73名,其中教授28名,副教授22名,高级职称教师占68%,博导、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的比例达到100%。教师队伍中有教育部长江学者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硕士学位获得者1人,江苏省教学名师2人,省级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2人,省青蓝工程4人次,省“333工程”培养对象7人次,省级跨世纪中青年骨干2人,全国优秀教育硕士教学先进工作者称号1人,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学院拥有1个图书资料室、1个语音实验室、1个中央与地方共建传媒与文学实验教学中心。


秉承传统  胸怀国际


学院始终坚持人才培养的积极创新,秉承传统,创办了苏州大学中国传统文化工作坊,2014年入围教育部主办的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榜首等诸多荣誉, 2015年获教育部主办的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项目。教学上将语言性、文学性、人文性相结合,重视文化与文学典籍教学,追踪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强化实践创新性课程的教学。汉语言文学(基地)专业的学生中50%将优先获得推荐免试研究生的资格。学院广大学子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和实践活动,并取得优异的成绩,体现了良好的专业素养,展现了学子的良好风采。近三年来,学生共获得国家级奖项45人次,省级奖项15人次。


近年来,学院整合各学科优势,充分发掘苏州独特区域文化优势,进一步拓宽国际化合作交流渠道,进行国际化办学的尝试。学院已培养毕业留学生300多名,在读留学研究生20多名,在读留学本科生100多名,生源分布各大洲。学院坚持办学工作的国际化,创建了“苏州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心”等跨文化交流机构,与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知名高校联合举办“海外汉学研究”学术研讨会。通过上列活动,学院的国际化进程不断深入,形成了良好的国际声誉,提升了国际知名度。



专业介绍



1

汉语言文学(基地)专业

授文学学士学位

学制:四年制

主要课程设置: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文献学基础、文学概论、美学概论、语言学概论。

就业前景:在科研院所、学校等部门从事研究工作,亦可从事语文教学、企事业单位文秘、管理等工作。


2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

授文学学士学位

学制:四年制

主要课程设置: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文学概论、文献学基础、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语文教学论。

就业前景: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教学、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在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新闻、宣传等相关工作。


3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授文学学士学位

学制:四年制

主要课程设置: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语言学史、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就业前景:在对外文化交流中从事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科研,在涉外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化交流、涉外文秘等工作。



博士、硕士学位点及博士后流动站

中国语言文学

博士后流动站

中国语言文学

一级学科博士点

文艺学

二级学科博士点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二级学科博士点

汉语言文字学

二级学科博士点

中国古代文学

二级学科博士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

二级学科博士点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二级学科博士点

通俗文学与大众文化

二级学科博士点

中国语言文学

一级学科硕士点

美学

二级学科硕士点

课程与教学论

二级学科硕士点

中国古代文学

二级学科硕士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

二级学科硕士点

文艺学

二级学科硕士点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二级学科硕士点

汉语言文字学

二级学科硕士点

通俗文学与大众文化

二级学科硕士点

学科教学(语文)

硕士专业学位点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硕士专业学位点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

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省优势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

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

省品牌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

国家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   《中国现当代文学》、《古典文学的城市书写》、《中国现当代通俗小说与网络小说》

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   《昆曲艺术》、《苏州诗咏与吴文化》

2014年国家级规划教材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1917-2010(精编版)》、《比较文化学新编》教材


2018阅读快闪


奖励政策


完善的评优选优激励机制,制定了《苏州大学文学院本科生课外学术科研活动和科技竞赛奖励办法》、《苏州大学文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奖励办法》等条例,为学生成才提供物质支持。学院每年通过读书节、学士杯论文比赛、优秀班级评比等活动,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为优秀学生发挥特长,健康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了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广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2016年学院还制定了《苏州大学文学院资助优秀本科生出国(境)交流管理办法(试行)》。



获奖情况


近年来,学生荣获国家级、省级奖项成果颇丰。其中,许非同学获得名作欣赏比赛小说组一等奖,戴思钰同学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三等奖,朱芸萱同学获得中国辩论公开赛国家三等奖。近三年,国家级奖项49个,省级奖项36个。



赴国(境)外高校深造、交流情况


    

近三年,文学院总计15名学生进入国外(境外)院校继续深造,足迹涉及澳大利亚、英国、日本、苏格兰、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不乏世界知名大学,如香港浸会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早稻田大学等。

近年,文学院累计66人次获得出国交流项目资助参加各项国外(或境外)交流项目。熊金一、李玉柔、张璇等多位同学参加了东吴大学《溪城讲堂》暑期研习班,楼琼临同学参加了saf爱丁堡大学春季学期交流学习项目,杨由之同学参加了日本关西学院大学东亚文化交流专题讲座研修。


俄亥俄州立大学中文旗舰项目

子项目语言文化沉浸项目——沙溪古镇交流


国内高校升学情况


近三年,文学院总计138名学生进入国内院校继续深造。如李傲寒、刘骞、归鹏程、薛蓉4人被复旦大学录取,黄奕丹、杨珂、尹瑀、谈逸蕾、蒋仁芝等12人被南京大学录取,张蕊、朱朱、白贺等6人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此外,文学院每年都会输送学生进入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等知名985院校深造。



走进文学院


所在校区:独墅湖校区

咨询电话:0512-65880506

学院网址http://wxy.suda.edu.cn/



2018冬至晚会



及时 准确 用心

在苏大相遇

与苏大一起前行

续写无悔青春路

主题策划 | 苏州大学招生就业处

             “苏小招”招生宣传志愿者协会

素材来源 | 苏州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 | 蒙甜 郭怡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