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院集萃 | 听小招讲述机电工程学院的故事


故事的开头是你

结尾也是你

机电工程学院



本篇目录

✦院长寄语

✦学院特色

✦专业介绍

✦奖励政策

✦获奖情况

✦毕业前景

✦师资力量

✦学生风采

✦走进机电工程学院

院长寄语

春蚕吐丝织成万丈绵绣,呕心沥血育出百花争春。起源于原苏州丝绸工学院机电系的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历经四十余载,为社会培育出了一批批创新人才和行业精英。

近年来,学院紧密围绕国家和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升级、战略新兴产业的需要以及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工业4.0等发展趋势,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汇集了一批高素质的师资团队,搭建了多个高水平的教学、实验和研究平台,形成了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工程等特色专业和机器人、激光制造、生物制造和微纳制造等特色研究方向。重视产教融合,建立了强影响力的政产学研平台;加强国际化建设,与数个国家的高水平大学间形成了良好的国际化培养合作关系。学院凭借开拓创新的胆识,披荆斩棘的魄力,积极促进办学转型,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综合实力。
       展望未来,挑战与机遇并存,学院将继续继承与发扬“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办学传统,坚持“以学科建设为中心,实现教学、科研与成果转化良性发展”的办院方针,全院师生凝心聚力,团结一致,攻坚克难,实现新跨越,谱写新辉煌,为苏州大学的工科发展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把苏州大学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贡献力量!
                                                   

机电工程学院 院长 孙立宁教授



学院特色

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是苏州大学建院较早、实力较强的工科学院之一,前身是始建于1977年的苏州丝绸工学院机电系。近年来,学院紧跟中国智能制造国家发展战略,抓住双一流建设、新工科建设的机遇,围绕学校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布局谋划学院整体发展战略,形成 “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学科建设为龙头,打造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团队与平台”的发展思路。
     学院注重专业内涵建设,形成了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工程等特色专业;围绕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的前沿发展趋势,形成了智能机器人和微纳制造、生物制造、新型纺织技术与装备、激光加工与表面技术、超精密加工与检测技术、机械系统动力学及控制、信息检测与处理技术、传感与测控技术等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


学院现有教职工166人,其中专任教师135人,在岗正高职25人、副高职74人。教授和副教授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73%,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比例达63%。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200多名,在校研究生600多名。


学院设有机械基础实验室、激光加工与快速成型实验室、动态测试与分析实验室、电机拖动实验室、PLC控制实验室、创新设计实验室、生物制造实验室、微纳制造实验室、先进机器人技术实验室、智能制造实验室、机电一体化实验室等。学院拥有2011纳米协同创新中心—纳米机电制造工程中心、江苏省先进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机器人技术及智能制造装备工程实验室、江苏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苏州市重点实验室及四个校级科研平台,并与苏州相城经济开发区合作成立了政产学研平台——苏州大学相城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研究院。


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与英国、德国、日本、新加坡、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建立了稳定的交流关系,开展教师进修和学生交流等合作项目。与江源精密机械、汇博机器人、同心医疗器械、天弘激光、东方模具、江南嘉捷等知名企业建立长期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加快成果转化,为促进区域地方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学院继承与发扬“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办学传统,以能力培养为目标,融入现代设计、现代技术理念,着力进行学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培养出的学生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和宽厚的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强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以及机器人大赛等学科竞赛中屡获大奖,获得全国第十二届、第十三届、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一等奖和三等奖等。“医疗康复机器人团队”获2014年团中央“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长期以来应届学生就业率名列学校前茅,连续五年应届学生就业率近100%。每年都有相当比例的本科生以优异成绩进入国内知名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或出国深造。


专业介绍机械类


学制:4年 授工学学士学位

机械类专业为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含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两个专业。

机械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掌握数学、自然科学以及机械工程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能在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检测与控制和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研究与工程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毕业5年左右能达到以下目标:
(1)能够适应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融合多学科知识与工程技能,研究与解决机械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2)能够在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检测与测控等方面的工作,并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方面的影响因素。
(3)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较强的工程技术管理能力,能够在团队中担任骨干或领导角色,发挥有效作用。
(4)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知识更新与自我完善能力,具备创新意识,能适应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5)具备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感,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
主要课程设置:
     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程序设计与应用、计算方法及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热工基础、流体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工程材料、控制工程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人机工程学、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液压与气动原理、现代设计方法、机器人技术、工程测试技术等。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适应国家制造强国战略需求,培养具有宽厚的科学基础理论和扎实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知识,能在机械电子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产品设计与开发、技术研发、生产组织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1)能够适应机械电子工程技术的发展,融合多学科知识与工程技能,研究与解决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2)在解决机械电子工程领域工程问题时,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方面的影响因素。
(3)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较强的工程技术管理能力,能够在团队中担任骨干或领导角色,发挥有效作用。
(4)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知识更新与自我完善能力,具备创新意识,能适应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5)具备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感,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
主要课程设置:
      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程序设计与应用、计算方法及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热工基础、流体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工程材料、控制工程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人机工程学、机电一体化技术、PLC原理与应用、数控机床、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液压与气动原理、现代设计方法、机器人技术、工程测试技术等。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学制:4年 授工学学士学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入选专业,苏州大学一流本科专业,已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培养目标:
      本专业围绕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培养电力系统、电子制造、装备制造等区域产业急需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本专业学生毕业5年左右能达到以下目标:
(1)能够运用专业知识与工程技能,具备独立发现、研究与解决电力系统、智能制造等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2)具备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相关领域的软硬件研究设计、应用开发、系统集成和设备维护等方面的工作能力。
(3)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较强的工程技术管理能力,能够在团队中担任骨干或领导角色,发挥有效作用。
(4)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知识更新与自我完善能力,具备创新意识,能适应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5)具备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感,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服务制造业转型升级。
主要课程设置:
      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原理与电机拖动、电力系统基础、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控制系统、程序设计及应用(C语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PLC原理与应用、自动化综合实践等。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


学制:4年 授工学学士学位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为2019首次招生专业,为苏州大学重点建设的新工科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围绕“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制造强国战略,面向智能制造领域培养智能工厂和物流、智能机器人、智能装备、先进制造、工业大数据等领域产业急需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营运人才。
本专业学生毕业5年左右能达到以下目标:
(1)能够运用专业知识与工程技能,具备独立发现、研究与解决智能制造等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2)具备从事智能制造相关领域的分析规划、系统集成、研究开发、设计制造、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能力。
(3)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较强的工程技术管理能力,能够在团队中担任骨干或领导角色,发挥有效作用。
(4)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创新意识与自我完善能力,能适应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5)具备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养与国际视野,服务制造业转型升级。
主要课程设置:
      计算机程序设计、人工智能、工业大数据和云计算、机械设计基础、工业工程基础、控制工程基础、工程图学、精益生产与管理、智能制造信息系统、生产计划与控制、智能制造质量控制、制造执行系统(MES)、智能工厂规划与设计、智能工厂建模与仿真、工程经济与管理基础、机器人学、工业机器人及应用、电机拖动与控制、电工与电子技术、智能制造装备、激光制造技术、机器视觉等。


博士硕士学位点



精品课程、特色专业


精品课程:

(1)省级:工程制图

(2)校级:机械原理、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特色专业:

(1)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苏州大学一流本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2)江苏省特色专业:机械工程
(3)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机械类(含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
(4)2019年新增招生专业:智能制造工程


奖励政策

对本院优秀学生的奖励政策:

(1)设立“瑞可达‘书香校园’奖学金”、 “凯博易控助学金”、“国家电网‘结队筑梦’助学金”等企业捐赠类奖助学金,奖励、帮助品学兼优的本院优秀学生。
(2)设立“天智智能”大学生创新基金,奖励积极开展科技创新与实践活动的本院优秀学生;
(3)优先推荐加入教授科研团队,接受科研训练,开展科学研究,为将来更好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获奖情况 

▲十二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十三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十五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锦标赛暨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特等奖、一等奖等
▲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一等奖、二等奖等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
▲江苏省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二等奖等
▲江苏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等
▲飞思卡尔智能车比赛(华东赛区)一等奖等
▲江苏省力学竞赛二等奖等
▲江苏省数学建模二等奖等
▲中国旅游暨安防机器人大赛一等奖等
▲“创青春”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铜奖
▲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二等奖等


毕业前景

就业前景


长期以来应届学生就业率名列学校前茅,连续五年应届学生就业率近100%


机械工程专业

从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的中外企业、科研单位、政府管理部门等。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研究、设计、制造、管理等方面的中外企业、科研单位、政府管理部门等。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主要就业去向为从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等领域的中外企业、科研单位、政府管理部门等。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

从事智能制造有关系统和产品的分析、规划、研究、设计、制造、集成、管理等方面的中外企业、科研单位、政府管理部门等。(注: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为2018年度新增专业,2019年开始招生)

近三年国内升学情况


学院每年都有相当比例的本科生以优异成绩进入国内知名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近三年共计161人保送、考取国内知名学府。

(此图为学院本科生近三年保送、考取国内知名学府的分布情况)

近三年国(境)外升学及交流情况


学校及学院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国际交流合作资源,并且学院每年都有相当比例的本科生出国深造或参与国际交流合作项目。近三年共计31人进入国(境)外大学深造,14人次赴海外进行国际交流。

(此图为学院本科生近三年赴国(境)外学府及科研机构升学及交流的分布情况)



师资力量



优秀教师风采



学生风采




走进机电工程学院

咨询电话:(0512)69593402

               (0512)69593004

网址: 


及时 准确 用心

在苏大相遇

与苏大一起前行

续写无悔青春路

素材来源/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排版/谭凯文

核/蒙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