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7年10月24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点赞交大人丨十九大代表翟婉明:幸福感源自祖国

2017-10-09 西南交通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被誉为中国高铁技术领军人物翟婉明经历过不少激动的时刻。但在2013年4月,作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奖章获得者代表,登上天安门城楼的经历让他最为难忘——“站在城楼上,望着开阔的天安门广场上游人如织,想到自己坚持了30多年的研究,能够服务国家建设,惠及黎民百姓,我很幸福。”


清早,沐浴在金色阳光下的天安门城楼熠熠生辉。来自全国各地的260余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奖章获得者代表来到这里,登上了天安门城楼。人群中,一个身着灰色外套的瘦削身影凭栏而立,不时极目远眺。与其他人兴高采烈地合影不同,他的脸上更多的是一份平静和淡然,偶尔闪过一丝谦逊的微笑。他,就是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翟婉明。


金桂飘香,在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一间小小的客座室里,记者见到了翟婉明。“你来得正好,‘复兴号’今天在京沪高铁按照最高时速350公里开行,这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的国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高铁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咱们高铁发展真的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复兴号”充分代表了中国制造业的长足进步和显著成就,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国高铁,再一次成为世界高铁的‘教科书’。”一坐下来,翟婉明就笑眯眯地打开了话匣子。身材瘦小的他,眼里满是如孩童般的兴奋。


在学校,翟婉明院士谦逊和蔼、朴素低调,总是埋头工作的形象,在师生中有口皆碑。有人戏称他是“三西牌教授”——本科、硕士和博士都是在西南交大学习。翟婉明则自谦是“土教授”,因为他没有出国念过一天书。


18岁那年,翟婉明考入西南交大。从老家江苏靖江出发上学的旅程,他记忆犹新:“第一次从老家坐火车,遇到宝成铁路塌方,火车绕道昆明,一绕便是三天四夜,身上的钱没带够,历尽艰辛。”切身体会让他下定决心,把自己的人生与中国铁路建设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在西南交大完成本科到博士的学业后,翟婉明留校任教至今。31岁,他破格晋升为教授,成为当时全国铁路系统最年轻的教授。他在国内外率先提出并创建了“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新理论,开创了铁路大系统动力学学科新领域。他建立的“车辆—轨道统一模型”,被国际同行专家称为“翟—孙模型”“翟模型”而得到广泛应用。他构造的适合于大系统动力分析的快速显式数值积分方法,在国际上被称为“翟方法”,相关的理论、方法与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我国铁路提速、重载运输及高速铁路工程领域,攻克了一系列工程技术难题。


2017年7月,由西南交通大学发起并主办的第一届国际轨道交通学术会议在成都举行,翟婉明担任主席。共有54位轨道交通领域世界知名的专家学者受邀担任大会国际学术委员会委员。


翟婉明的研究团队里,目前已有来自瑞典、英国、意大利等国的研究生、博士后,还有好几个国家的研究生正在“排队”。


翟婉明说,“祖国培养了我,我也要用自己的力量贡献祖国。”


来源:《 人民日报 》( 2017年10月01日   06 版)

▲《 人民日报 》( 2017年10月01日  )

更多相关内容
十九大代表翟婉明:为中国轨道交通发展贡献科学智慧在成都市双流区,一条新能源空铁示范线正在建设,它有一个可爱的名字——“熊猫空铁”。去年年底,它的成功试运行,标志着我国成为继德国、日本之后第三个掌握悬挂式单轨交通技术的国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翟婉明正是这条“熊猫空铁”的总设计师。翟婉明带领着他的技术团队在世界上首创采用大功率锂离子电池能量包作为牵引动力源,这个首创不仅降低了空铁的运行成本,也让它更加绿色低碳。
实际上,从基础理论到工程实践,从铁路到城轨,翟婉明的研究总能踏准我国轨道交通发展需求的脉搏。他创建的“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体系,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创造极大经济社会效益,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曾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长江学者成就奖”一等奖。除了科研,他的教学也硕果累累。因教学工作突出,他还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表彰。然而,面对这些闪闪发光的教学科研成绩,这位西南交通大学土生土长起来的轨道交通领域专家,总是很低调地谦称自己为“土教授”,但默默耕耘在科研第一战线上的他,为中国铁路大发展贡献了不少科学智慧。


▲十九大代表 中国科学院院士 西南交大首席教授翟婉明

从东到西曲折上学路,让他更坚定自己选择的“交通”方向

今年5月,北京外国语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发起了一次留学生民间调查,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评选出了中国的“新四大发明”,其中,中国高铁位居首位。受访的“歪果青年”们纷纷表示,包括高铁在内的“新四大发明”是他们最想带回祖国的生活方式。如今,如留学生们所愿,中国高铁正在快步进军海外。


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目前,中国轨道交通产品已出口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产品实现从中低端到高端的升级,出口市场实现从亚非拉到欧美的飞跃,出口形式实现从产品出口到产品、资本、技术、服务等多种形式的组合出口。

高铁飞速发展的背后,也是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集中展现,而这其中,离不开像翟婉明这样的一大批轨道交通领域专家们的辛勤付出。然而,30年前的中国铁路,还是很艰难落后的景象。对此,“60后”翟婉明深有体会。


时间回到1981年,翟婉明以优异成绩考上西南交通大学。“小时候,我们老家交通很不方便,只有一条公路穿过县城,去哪儿都麻烦。所以,我对‘交通’两个字比较敏感和向往,于是就报考了西南交大。”翟婉明笑着说,开学了,他需要从中国东部的江苏靖江赴西部的四川峨眉上学,当时最便宜的出行方式无疑是火车。这是翟婉明第一次坐火车,然而,这次求学之行,却让他感到有些糟心。“本来开开心心出门上大学,却不料碰上宝成铁路因大雨而塌方中断,不得已我只能先坐火车到上海,然后从上海到昆明,再从昆明到峨眉,前后辗转花了三天四夜才到学校。”这次旅途让翟婉明终生难忘,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很感慨地说,“除了三天四夜的忍饥挨饿,我也深深震撼于当时中国铁路艰难落后的现状。”这次曲折的求学经历,让入校后的翟婉明更坚定自己的求学方向。他在西南交大读完本科、硕士、博士,所以也被亲切地称为“三西牌教授”(三阶段均在西南交大完成)。20多年后,他创建的铁路工程动力学理论及车辆—轨道耦合模型,助推全国铁路6次提速及高速化发展,诸多理论和技术都被应用到工程,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因此,他被称为是中国铁路提速的“实践者”。

▲工作中的翟婉明院士

“四川能异军突起,快速成为我国轨道交通新高地、新中心”

2016年11月21日,世界首条新能源空铁试验线——“熊猫空铁”在成都成功运行,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继德国、日本之后第三个掌握悬挂式单轨交通技术的国家,该条新能源空铁的总设计师正是翟婉明。


翟婉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成都空铁最大的创新在新能源动力方面。“它并未采用德国、日本的悬挂式单轨交通的沿线高压供电制式,而是在世界上首创采用大功率锂离子电池能量包作为牵引动力源。这样做的好处一是绿色环保,二是降低成本。电池可以在用电低谷时段凌晨0:00-3:00/4:00充电,节约能源,最长4个小时换一次电池,更换电池只需1-2分钟。”


当前,成都正努力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也将轨道交通产业作为五大突出发展产业之一,强化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新格局,将成都打造成为“世界轨道交通之都”。

在翟婉明看来,过去五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及时把脉,将轨道交通作为全省的重点产业和发展方向,及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成效显著。“应该说,这五年四川轨道交通发展步伐很大。现在一系列轨道交通的项目、成果,甚至于人才,都是明显在往四川聚集。”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谈到,整体上看,现在出川大通道,都在建或即将建成。城市和城市之间,各个市县之间的铁路也都完成了规划,还有城市交通不断扩大规模。“我们发展步伐快,这是全国有目共睹”。谈及未来,翟婉明很期待,“下一步,连接地下、地上、空中的立体化交通网络将建设完成。四川能异军突起,快速成为我国轨道交通新高地、新中心。”


“作为研究人员,我们要平衡好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和长远发展的关系,”翟婉明认为,中国轨道交通的发展应根据不同的远景、短期和近期目标来开展研究和实践。在探索未来前沿技术的同时,加强给日常生活带来直接便利的应用技术研发,“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不可偏废。翟婉明谈到,基于基本国情,目前能让老百姓感受到切身好处的还是近十年来轮轨高铁的飞速发展。而他正关注高铁基础设施动态性演变及服役安全性研究,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为高铁长期运营安全提供保障。

 人物相关报道 

1.中国铁路提速的实践者翟婉明:“让中国高铁引领世界”

2.西南交大首席教授翟婉明院士:让老百姓坐火车更快更舒适

3.翟婉明:今年川人可乘坐新能源空铁

4.翟婉明:期待四川快速成为我国轨道交通新高地

5.翟婉明院士撰写的《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荣获“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 

 喜迎十九大 系列宣传

1.喜迎十九大丨图说交大,砥砺奋进的5年(上篇)

2.点赞交大人丨十九大代表姚鸿洲:“技术宅”的中国智造

来源:人民日报  四川新闻网  

策划编辑:交大新媒体中心 朱莹燕  史晓  王一帆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阅读  喜迎十九大丨图说交大,砥砺奋进的5年(上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