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道题,我担心你也会答错

谭杏 林玛 华南师大心理咨询研究中心 2022-05-30


有一道题,邀请了22个外国人来回答,没有一个人答对,那么你要来试试吗?


题目:


一位父亲准备带他的儿子去面试,争取一个大型股票经纪公司的职位。


正当他们到达这个公司的停车场时,儿子的电话响了。儿子看了爸爸一眼,爸爸说:你接电话啊。


打电话的人是一个贸易公司的CEO,电话里说:“儿子,祝你好运,你一定可以的”。


儿子挂断电话之后,再次看向了就坐在他旁边的父亲。


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你的答案是什么?


这22个外国人的答案多种多样:

他有两个爸爸?

他的名字就叫做Son?

他的爸爸提前录好了音。

爷爷可能也用son来称呼自己的孙子。

……

但都是错的。


正确答案是:这是他妈妈打来的电话




01.

为什么我们无法回答出这个“谜题”?



显然,看到谜题中的CEO,我们的脑海中浮现了一位男性的身影。


也就是说,我们内在很早就把“CEO”这个职位与“男性”这个性别联系在一起。


甚至在这22位参与者中,有位女性说自己就是一位CEO,但是也没有把谜题中的CEO与女性形象联系起来。



尽管参与者中有很多人觉得自己不是对性别有偏见的人,但是还是没有猜出谜底。



| 性别偏见竟藏于无意识当中。


我们不自觉的把企业中的高层管理者、警察还有医生等职业与男性联系起来,而把护士,教师,服务员等职业与女性联系起来。



有调查表明在世界500强企业中,

只有5%的CEO是女性


10个被遗弃的孩子里面,有9个女童


女性普遍赚得比男性少。在美国女性的平均收入是男性的79%,在日本是73%,在丹麦也只是85%。

……



BBC短片《男女不再有别》中,研究人员为了探究性别偏见的形成原因及改变方法,他进行了一场实验。


在一组实验中,实验人员把两个婴儿的衣服换了一下,男孩穿了女孩的衣服,女孩穿了男孩的衣服,然后在他们前面摆上各种类别的玩具,让志愿者替婴儿挑选玩具并与其互动。


实验的结果让人大吃一惊。


面对穿着女孩衣服的“Sophie”(实际上为男孩Edward),第一名志愿者立即给了他娃娃来玩,随后又陆续拿给“她”毛绒摇铃、河马和小猫。


人们看到眼前是女孩后,就想当然地认为这个婴儿会更喜欢娃娃和玩偶。


实验中一个特别有趣的细节是,即便男婴自己拿起了机器人玩具,志愿者仍选择用毛绒摇铃吸引“她”的注意,并换走了小机器人。


整个过程中,志愿者都没给“Sophie”任何可以锻炼空间认知或肢体运动的玩具,直到结束后志愿者依旧告诉实验人员:“我觉得‘她’特别喜欢那个粉色娃娃呢!”



而当工作人员告诉她“Sophie”其实是“Edward”时,志愿者十分惊讶。


她说道:“我可能想着她是个小女孩,我得给她女孩子玩的东西。”


几乎毫无意外,所有志愿者在面对婴儿时,都会习惯性地给穿女装的男孩挑选娃娃、毛绒玩具之类的玩具;给穿男装的女孩挑选机器人、汽车、拼图等玩具。



大人在接受了社会性别规范之后,会在孩子社会化过程中,教育给他们同样的性别规范,并使之“正常化”。


心理学术语叫做“性别角色规范”。


这套标准深入人心,一旦你做出什么偏离这个标准的事情,就会受到来自周围人的恶意批判。


例如偏女性化的男生被指指点点:“男生留这么长的头发,穿裙子,像什么样子,真丢脸”。




甚至,有时明明自己没有做错什么,只是因为自己的性别就承受来自社会的偏见。


很多人会看不起女司机,甚至认为女性不应该开车。


在事故报道里,男女司机出事的比例是1:3.8,而在现实生活中,男女司机出事的比例则是4.6:1


甚至面对职场骚扰,“滴滴打车空姐事件”,“N房间”性侵事件……


同事说:

她升职这么快,肯定是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网友说:

这么晚了还在外面,肯定不是一个好女孩


加害者说:

不是我侵犯了她,是她勾引我


女性受害者的权益不但不能得到公平对待,还被污名化。





不仅如此,有时候,我们自己无意识迎合了他人对自己的期待和偏见,并且毫无知觉。


复旦大学哲学系的沈奕斐教授上课时,曾举过一个自己的例子:



她说我们经常听到“女人天生方向感比较差”这种说法。


她讲了一个自己的例子,说明了自己的方向感是怎么变弱的。


她学车比先生晚半年,如果开车的时候指路,如果先生指错路,那很正常,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


是如果是她指错了,先生就会讥笑她:你看,你很不认路吧。


几次下来教授就会发现,她指对了方向,没有得到好的反馈,而指错了就会被讥笑,所以干脆将这个方向感的能力交给先生,渐渐地也不认得路了,好像完全没有方向感。



心理学上有一个心理学术语叫做Fear of success(FOS)专指女性认为自己的成功必然伴随消极的结果,从而对自己的成功产生极大的焦虑


她们会担心自己不正常,

这是不是会失去自己的女性形象?


这样的心理过程,往往导致的是女性放弃自我实现,如社会期望的回归到家庭中。


只是回到家庭当中,就得到认可了吗?


家务应该女人来做,孩子应该妈妈来带,老人应该女人来照顾。


女人24小时在家,不管多辛苦,大家都会说,在家多么轻松啊,不信你上班/赚钱试试。





02.

说到这里,你以为性别偏见的受害者

仅仅是只有女性吗?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

哪些时候让你感受到了社会对男性的歧视?


高赞的回答有:

男人就该忍受压力,男人怎么可以哭,男人竟然怕痛,男人被家暴好搞笑,男人怎么会被性骚扰,男人就该有阳刚之气的时候。


还有:

男人必须赚钱,没命没尊严也要应酬。

为了家里的女人,家里的孩子和老人,

扛下了所有。

所以没钱的男人,那不是男人。


性别偏见,你看,从来都是两败俱伤。


我们困在我们狭隘的思维方式里面,将男女对立,按照性别画框,将一个世界分成两半。



却自以为优越——女人,她是弱者,我才是强者;男人,让他去征服世界吧,我来征服他。


讲到这里于是就会有人叫嚷到:你要男女平等,那多少男人干体力活,就让多少女人去干体力活啊;让男人也去生孩子啊;遇到事情不要让男人来保护女人……


咋一听很有道理,那还怎么男女平等啊?




03.

男女真的没法平等?



小心,事实上他们混淆了公平和平等的概念


公平才是这些叫嚷(好似担心嘴里的肥肉被人抢走了一样)者提到的谬论。


公平是给大象和蚂蚁一样多的食物,

结果大象饿倒了,蚂蚁撑倒了。


平等是给大家和蚂蚁都能吃饱的食物,

大家都吃饱了一起晒太阳。


所以男女平等,记得,不是男女公平,是意味着男女都有了自由选择和发展的权利


男孩可以爱洋娃娃,女孩可以爱奥特曼,男孩可以柔弱,女孩可以强硬,男人可以做家务当奶爸,女人可以赚钱养家,男人可以化妆,女人可以寸头……


你看,男女平等,没有谁会夺走你什么,恰恰相反,它将赋予你更多。



所谓男女平等,其实不过是人人平等,不因你是女人,或是男人,不因你是年轻人,或者老人,不因你是北京人,或是广东人,只因为你是你,我们生而平等!


请把另一半世界交还给对方,

舒适享受性别平等带来的海阔天空,

还自己一个真正的自由吧!



-END-



编辑 | 谭杏 林玛

排版 | YM

审核 | 林玛

图片 | 释开达《性别定义》  网络

封面 | 释开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