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2级大心课优秀作品展 | 自我认知: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感悟自我价值与深层人文关怀

王浩辰 华南师大心理咨询研究中心 2023-10-28



授课老师:周碧蕾

周碧蕾,博士,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教师,长期从事心理健康、休闲心理相关教育与研究,主持教育部课题1项,主持参与省级课题7项,获得省级以上奖励5项。





心理的科学有着必要的学科门槛,而心理的认知与关怀却应该被所有人妥善对待。敏感的人喜欢探索心理,因为他们可以看到人内心世界的多元无常与精彩广阔。


一直以来我是一个敏感又希望带给别人温暖与力量的人。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喜欢心理学和人文社科、喜欢用有声语言形式传递价值观念?我的回答是“我希望能够为拓宽人类幸福的边界贡献一份力量”。所谓“拓宽边界”无非向外延伸与向内拓展,向外是对各类主体的人权与自由的探索,而向内的便是每个人对于自己内心锻造,二者缺一不可。


有言道“心安即是归处”,那是一种终于不再以物喜、以己悲的淡定与从容,一种认同自我价值与幸福的能力。


说实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给我惊喜的一门课,它打破了我在义务教育期间形成的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刻板印象,不再是泛泛的论述,而是真正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教给同学们审视人的心理,在对人群普遍心理特征的学习中客观评价并积极改变自己的内心,收获一种强大与成长。


在这里我想回顾并运用本学期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上学到的知识,结合爱德华·墨菲的《墨菲定律》、 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中村恒子的《人间值得》、米哈里 ·齐克森的《心流》、渡边淳一的《钝感力》五本有关心理学的书籍来谈一谈我通过学习本节课程收获的感悟。


在课程的学习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有关情绪的学习。令我尤其感到新颖与震撼的,是在课上我们所观看的电影《情绪特工队》以及导演的制作心路历程。我很喜欢他提出的一个重要的观点:人不能失去悲伤


电影中的卡通形象仿佛让我看见了许多现实生活中的人,他们不愿意直面自己的消极情绪,企图让自己时刻保持所谓的积极乐观,殊不知任何一种情绪都有它存在的意义,没有哪一种情绪应该被消解。人们总是在说要缓解情绪,那么我想缓解情绪的前提就是要明白没有哪一种情绪是不应该的。

提到悲伤让我想到了一道很有名的辩题:如果有一瓶“忘忧水“可以让你忘却悲伤,要不要喝?这与电影所想要传达的旨意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一种孩子患有先天性痛觉缺失症,他们感觉不到身体上的神经疼痛,但他们并没有因此刀枪不入,相反这样的孩子大都活不到长大成年,因为他们感受不到身体上的痛苦,他们就不会去协调身体规避危险。心理上的痛苦是一样的,它告诉我们要害怕、要逃跑、要警惕,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也是成长的捷径。


在日常生活中正视每一种情绪是与他们和解的方式,我们不必为产生一种负面情绪而感到害怕与自卑,更不用逃避与隐藏。学会用合理的方式去化解并形成一种经验是我们每个人爱护自己的必修课。


我觉得形成健康的情绪观不仅仅是在要求我们正视自己产生的情绪,更是在督促我们思考如何面对他人。有一句话我很喜欢:永远不要在他人生命的废墟上冷漠的呼啸而过。


想象一下在疫情无比艰辛的这几年,如果你恰好经历别人生命废墟的现场,你亲眼目睹了别人的崩溃与不堪,如果抱持着“成年人就应该保持强大与乐观“这样的看法,你的眼中一定充满着鄙视与苛责,但如果你愿意相信大家的生活都不容易,其实每个人的情绪到达一个点的时候都可以被理解、被体谅,这时你的眼里才会有温润的光。

之所以强调这是一种深层人文关怀就是因为如果说在浅表的层面,人文关怀是我关心过你,那更深层一点的就应该是我走进过你的心并且愿你接纳你。我想只有当一个人在面对他人时能够宽容而有温度,才能够体会到自己从没有被这个世界抛弃过。


在课程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行为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等知识,归结起来我觉得其实就是在教导学生打开自己的内心观察自己的每一种心理活动从而理解自己的行为、接受自己的完美与不完美、认可自己的价值也就是最终达到悦纳自我。


再进一步说,我认为想要做到悦纳自我,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建立底层自信。我想运用之前读过的基本心理学著作中的观点结合自己的认知谈一谈我对于建立内心底层自信的想法。


首先是要有一个好的出发点。《墨菲定律》中谈到过“锚定效应”和“马太效应”,前者的意思是一种扎根在心中的第一印象会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和最终结果,后者的意思简单说就是否定经验意义上的“失败是成功之母”,而是心理意义上的“越成功的人越容易再次取得成功”。


如果将两者的过程串联我愿称之为对自己有积极的认定与期许,不断暗示自己并用全力以赴换来的成绩给予自己最大的振奋。更重要的是学会珍惜自己的天赋,面对失败不要再给自己扭曲的安慰;面对成功要肯认自己的能力并看到其中可用于继续向上攀登的经验与智慧。


第二是要有过极致生活的勇气。《乌合之众》是一本大众心理学书籍,里面讲的是个体进入群体后的心理活动情况,而读完全书后我却产生了“叛逆的收获”:保持独立思考的智慧、拥有不做大多数的勇气。有太多人害怕自己跟别人不一样,于是放弃自己的想法与个性、尽量保持与别人一致。


但我们一定要明白,与群体一致的颜色是保护色,它可以给我们安全感但永远无法给予我们牢固的信念。自从我知道自己要的不是一种安稳的生活而是一种极致的生活,我便无比珍惜自己的天赋,无比坚定自己的道路,让自己的意义成为全部意义。


《人间值得》和《心流》这两本书我认为都是在讲一种“专注”,专注自己的生活、专注自己的内心。在这个浮躁的、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么习惯了从媒体上获得快感,从他人那里获得对自我的认知,但那都是稍纵即逝的、变动性极大的。

我们要追求的是一种价值的独立、是不依附于他人观点和评价而活的自由。这是一个做减法的过程,抛却的是廉价便捷的快感,收获的是更为踏实的丰盈。要正确看待这个观点最重要的是明白个人与世界的互动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个体的“独立”不是“孤立,我期待并珍视、呵护向我敞开的每一份真心与善意,但要明白自己的价值独立于任何一段亲密关系,选择并塑造你想生活的世界的权力应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关注人,而不是直接锚定这个人与世界的距离是我认为心理学所做到的生动人文关怀。从肯定每一种形式存在价值的过程中收获一种宽阔从而悦纳自我是我们永恒的功课。或许我个人的表达风格并不是接地气的提出某一种方法论,因为我相信一个人的底层自信、思考逻辑和哲学观念是我们能够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剖析自己、观察世界、客观反思、永续向前、追求美好的强大内核。

敏感的人很聪明,他们选择走进人的内心,但也是因为这样这样的人也更应该明白要如何自处,他们的进化方向是“钝感”。最后我希望回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用马东对于“钝感力“的表述作为结尾:钝感力是快速忘却不快的能力,是接受失败继续挑战的能力,是坦然面对流言的能力,是对嫉妒与嘲讽心怀感激的能力,是对表扬甘之如饴但不得寸进尺的能力。如此,大概就是我们所期盼的健康之心吧。


END

了解自我,是终身浪漫的序幕

喜欢那个最真实的自己^-^


文案 | 王浩辰

主编 | 葩了个葩 宋姣姣

排版 | 水水

审核 | 张奕华 林玛 祝菡

图片 | jauni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

我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