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山西人几乎撑起了唐诗的半个天空

侯晋中 2021-12-21

  站在研究三晋文化的角度看唐诗,惊讶地发现,山西人几乎撑起了唐诗的半个天空:一个山西人揭开了唐诗发展的序幕,另一个山西人在它落幕时作了全面的总结;而在它发展的过程中,每一座高峰上都有山西人或祖籍是山西的人在那里站着。这样的景象,足以让山西的后人十分自豪,又十分感慨!


王绩


  揭开序幕的那位,说的是王绩。王绩是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大儒文中子王通的弟弟。王绩好饮酒,常一饮五斗,自称“五斗先生”。本来不想做官了,后来听说太乐府有好酒,便要求署为太乐丞。后来没酒喝了,又重新归隐。


  王绩的诗摆脱了六朝余习,显现出一种新的风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这是写秋日傍晚登高所见。“映岩千段发,临浦万株开”,这是写九月的菊花。尽管写的是秋天,是傍晚,却依然显示出爽朗的襟怀和阔大的气象。所以历来的学者都认为,王绩的出现,标志着诗歌的新时代已经到来。说他是揭幕人,并不夸张。


  紧接着,唐诗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就到来了。领军人物是以王勃为首的“初唐四杰”。王勃是王通的孙子,王绩的侄孙,又一个“绛州龙门”人。


王勃


  王勃是个神童,故事很多,不过最著名的还是关于写《滕王阁序》的事情。洪州都督阎公在滕王阁落成之际,大宴宾客,并邀在座各位嘉宾即席赋诗,意在让他的女婿从中露一手,写一篇《滕王阁序》。不料王勃不管他的假意邀请,竟一口答应下来。阎公不悦,拂袖而去,命他的僚属随时向他报告落笔的情况。听了开头几句,他说:不过如此!但后来渐渐沉吟不语。等到报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他“唰”的一声站起来,说:“此天才也!”尽欢而罢。


  从此,《滕王阁序》成了人们学习骈文、学习语文的典范。据说有一次周恩来总理与大学生谈话时,问他们说:“你们会背《滕王阁序》吗?”接着自己就带头大声背诵起来:“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今天,人们也许不那么留意这篇文章了,但因此而著名的滕王阁,却至今仍为南昌的旅游业创造着可观的经济效益。


  王勃的骈文写得好,诗也写得好。他在送别友人的诗中写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多么有见识,有心胸!写得又是多么警策!一千多年以后,毛泽东主席还特地引用这一联诗,赠与远在天涯的当时的好朋友阿尔巴尼亚。


  四杰的顺序是王勃、杨迥、卢照邻、骆宾王。卢照邻对处在第三位不满意,说愧在骆前,耻居杨后。但对王勃的位居第一,没有说半个不字。可见王勃在当时诗坛俊杰中的影响。可惜的是,王勃26岁便溺水而亡,未能充分发挥他的才能。


  “四杰”身后,曾经遭到一些不知高低的年轻人的讥评,杜甫很生气,他说:“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四杰”的贡献,是不容低估的。


  “四杰”以后,共领诗坛风骚的是沈、宋。沈佺期是相州(今河南安阳)人,宋之问是汾州(今山西汾阳)


  武则天称帝后,常命群臣赋诗,而且要亲自定其高下,带有比赛的性质。顺便说一句,唐代的君主如太宗、高宗、武后、玄宗都很重视、很喜欢诗赋,而武则天更是将诗赋列入科举考试内容之中,对唐诗的兴盛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这也是唐诗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


  一次武后游龙门,命群臣赋诗,事先说好,谁的诗写得好,将赏赐锦袍一席。一位叫东方虬的先交了卷,写得不错,便把锦袍赏给了他。东方虬拜赐受袍,还没有坐稳,宋之问的诗也写成了,写得更好,“左右莫不称善”。武后竟命人从东方虬手里夺过锦袍,赏给了宋之问。夺袍赐宋,这样的做法太令人震撼了,自然有轰动效应。宋之问也因此而一夜成名。


  东方虬败下阵来,应该说还不十分出乎意料,但有时连沈佺期也不得不落在下风,这就不能不令人惊讶了。


  有一次,唐中宗游览昆明池,命群臣赋诗,要从中选出一篇来作御制新曲。一百多人参加了这次盛宴。众人交卷后,由上官昭容(上官婉儿)审阅,不合格的诗篇她便随手把卷子扔下来,一时“纸落如飞”,最后只剩下了沈、宋两人的诗卷。等了好久,终于飞下来一篇,一看是沈佺期的。上官昭容评委说话了,她说:“二诗功力悉敌,沈诗落句云‘微臣凋朽质,羞睹豫章才’,盖词气已竭;宋诗云‘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犹涉健笔。”就是说,两首诗写得都很好,但从结句看,沈诗的力气已经用尽了,宋诗呢,正来劲呢,余勇可贾呢!这就是差别。这位女评委确实是高手。沈佺期也心服口服,不敢再争。


  像“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这类“健笔纵横”的诗句,在宋之问的集子里并不少见。《唐诗纪事》说,他在杭州夜游灵隐寺,吟诗记游“鹫岭郁岧荛,龙官镇寂寥”,吟了两句,续不下去了,在走廊里来回踱步沉吟。这时有一个老和尚提着灯笼过来,问他夜深了,怎么还不睡觉呢?听说是诗句续不下去时,便说:为什么不说“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呢?宋之问大喜,诗思泉涌,接着又写出了“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这样的佳句。第二天早上再找这位老和尚,找不见了。别人悄悄告诉他说,那是骆宾王啊!说是徐敬业兵败以后,骆宾王没有被杀,逃走了,当了和尚了。


  这个故事的深层含义是什么呢?是要说像“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这样壮丽的句子,宋之问是写不出来的,只有像骆宾王这样的天才,才写得出来呢。自然这是杜撰。骆宾王早就被杀了。这首诗宋之问自己写得出来,不需要别人帮忙。而从这类壮丽的、雄浑的诗句中,我们似乎可以听到远处盛唐诗歌的脚步声。


宋之问


  宋之问的诗歌中,传播最广的大概还是《唐诗三百首》所选的《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那种长期离家,急着回去.可是又担心家中会不会有什么变故的心情,可谓刻画得细致入微。


  宋之问为什么会到岭外呢?贬了官了,而且不止一次被贬。为什么会贬官呢?因为他的人品实在不怎么样。不过我们现在是在说他的诗,而不是说人品。如古人所说,不能因人废言。


  经过沈、宋的努力,格律诗中最重要的品种五言律诗成熟了。对于唐诗的发展来说,这是十分重要的。


  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是唐王朝最昌盛的时期。后人把唐诗的发展分做初、盛、中、晚四个时期,习惯于把开元、天宝年间的诗称为盛唐诗。这也是唐诗最为繁荣昌盛的时期。


  还是从诗体说起。上面说到,沈、宋时五言律诗成熟了。开元天宝年间,又兴起了一种新的诗体。这就是七言绝句。


  七绝可以“被以管弦”,也就是说,是可以唱的,有些像后世的流行歌曲,有娱乐功能,传播起来很快.这就充分调动了诗人们写作这种诗体的积极性,于是七绝便很快成熟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山西人再一次功不可没。


  有一个著名的“旗亭画壁”的故事。所谓旗亭,也就是酒楼。有一天,王昌龄、高适、王之涣等人到酒楼小酌,跟着进来一群伶人,也就是乐师和歌伎。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乐手和歌手了。其中有几个十分俏丽,“奢华艳曳,都冶颇极”。开宴以后,他们就弹唱起来了。王之焕说:咱们几个都写诗,分不出高下。今天机会来了,看他们究竟唱谁的诗多,谁就胜出,那两位也都同意。


  不一会儿,就有一人打着拍子唱起来,唱的是:“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在墙壁上画了一道,说:“一首!”


  接着,另一人唱了一首高适的诗。高适也在墙上画了一道,说:“也是一首!”


  第三个人唱的又是王昌龄的诗。王昌龄又画了一道,说:“又一首!”


  王之涣急了,说:“这些人哪里懂什么是阳春白雪!”又指着一个气质尤为高雅的佳丽说:“这样的人唱的才算数呢!”


  这位佳丽终于开口了,唱的是:“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


  这正是王之涣的《凉州词》。他得意地说:“你们两个乡巴佬,服了吧?”三人相视大笑。


  唐人《集异记》记载的这个故事是否真实,已经无从查考。但这个故事却足以说明七绝可用以歌唱,说明七绝当时在社会广泛流传的盛况。


  这三个人中,高适是沧州人,王之涣是绛州(今山西新绛)人,王昌龄的籍贯有几种说法,唐人编的《河岳英灵集》和元人辛文房的《唐才子传》都说他是太原人,他自己的一首诗也说自己“旧居太行北,远宦沧溟东”。“太行北”是哪里?应当是太原。说他至少是祖藉太原,应该不会错。这么说来,当时际会风云的三位绝句高手,倒有两位是山西人。


  可惜的是,王之涣的诗已经散失,只留下了六首。另一首五绝《登鹳雀楼》也许更有名:“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了这首诗,鹳雀楼便得以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四大名楼,流传至今。因此,正如山不在高、水不在深一样,诗也不在多,关键是要写得好,有质量。相传乾隆皇帝倒写了三万多首诗,比《全唐诗》收的四万多首少不到哪里,可是,现在还有谁记得他老人家写的哪怕是一首诗呢?


王昌龄


  王昌龄的诗留下来不少,这一点他比王之涣幸运。他的七绝尤为著名,选诗很少的《唐诗三百首》就选了五首。有人甚至认为,《出塞》一首“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堪称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当时擅长七绝的山西籍诗人,远不止上述二王。且不说王维,他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等诗是多么著名,还有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王翰,他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也是脍炙人口的。稍后一些,河东人柳中庸的《征人怨》写道:“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对仗的工整令人惊叹,不仅两两相对.而且当句有对,不仅有颜色对,而且有数字对,更难得的是全诗流转顺畅,充分表达了征人的幽怨。


  活跃于盛唐诗坛的山西籍人士,还有太原人王泠然,上党人孙狄,河中人薛据,蒲州人阎防,等等,皆以诗文鸣于时。


  王泠然留存的诗并不多,但却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唐才子传》说他“工文赋诗,气质豪爽.当言无所回忌”。开元十一年,大旱,他给宰相张说写了一封信,说:“冬初不雪,春尽不雨,麦苗继日而青死,桑叶未秋而黄落。蠢蠢迷愚(指老百姓),嗷嗷愁怨,而相公温眠甲第,饱食庙堂!仆则天地之一生人,亦同人而怨相公也!”天旱跟宰相有什么关系呢?有关系。他认为这是宰相不能进贤任能,燮理阴阳的缘故:“公以傲物而富贵骄人,为相以来,竟不能进一贤,拔一善!”“有而不知,是彰相公之喑;知而不用,是彰相公之短。”“今岁大旱,黎民阻饥,公何不固辞金银,请赈仓廪?怀宝衣锦.于相公安乎?百姓饿欲死,公何不举贤自代,让位请归?”


  其实张说是一位贤相,而且也很重视进贤任能。这两个人,写信体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精神,看信体现了“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精神,可惜真正能做到的人并不多。一千几百年前的唐人却做到了。


  其实这体现了盛唐时代精神。盛唐精神是开放的,如果说儒家思想算主流意识,那么,道家、佛家思想也都可兼容并包,决不排斥,而且还在不断地引进异域的物产、音乐、歌舞乃至服饰,甚至起用许多异族人担当重臣。就像一个强壮的年轻人,吃什么都可以消化。至于一些不同的声音,反对的意见,当政者也都不怎么反感。


  这种情况在盛唐诗歌中也有充分的表现。这时大量涌现出两种题材的诗,一种被称边塞诗,一种被称为山水田园诗。边塞诗反映的大都是反战的思想,这与唐朝对外用兵的做法正好背道而驰。山水田园诗表现的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思想,传达的则是与统治者不合作的态度。而这一类的诗歌,恰恰是盛唐诗的主流。歌颂太平盛世“莺歌燕舞”的作品,反而不那么容易找到。也许,这就叫做太平盛世吧?真正的太平盛世是不需要自吹自擂的。


  说盛唐诗,就会遇到一个问题:什么叫盛唐气象?这个问题很难用言语来描绘,似乎只可意会,难以言传。这里想借用的一首诗《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由达?归雁洛阳边。”


  这是一首写行旅思乡的诗,洋溢其中的却仍然是勃勃的生气。特别是中间两联,阔大开朗而又色彩绚丽,表现出了典型的盛唐气象。宰相张说特意手书“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挂在他的政事堂,要求后学者以此为标准。


  王湾的籍贯不详。从这首诗看,好像家住洛阳一带,但《新唐书》卷七十二《宰相世系表》“太原王氏”第二房有王湾的名字,可能也是一位祖籍山西的人士。


  我要赶紧补充一句,所谓盛唐气象,并不一定意味只能是雄浑壮丽之类。应该说,它只是时代精神在诗歌中的表现。在不同的诗人那里,在不同的情况下,它的表现可以是千差万别的。比如说,在李白那里可以是热烈奔放,在王维那里可以恬淡平和,在杜甫那里可以是沉郁顿挫。


  说到盛唐诗,人们习惯于说李白、杜甫“双峰并峙”。其实还应该加上王维,是李白、王维、杜甫“三山连绵”。准确地说,李白、王维的作品主要创作于开元、天宝年间,是盛唐的产物;而杜甫的重要作品都创作于安史之乱以后,沉郁顿挫的特色也正形成于此期间,已经由盛唐延伸向中唐去。《唐诗三百首》选诗十分精到审慎,选得最多的就是李、王、杜三人的诗,李白、王维各二十九首,杜甫三十九首。显然,在选者看来,李白、王维和杜甫都处在第一档,是一等一的大家。


王维


  《旧唐书王维传》说:“王维,字摩诘,太原祁人。父处廉,终汾州司马,徙家于蒲,遂为河东人。”蒲,即蒲州,天宝元年(742)改为河东郡,乾元三年(760)升为河中府,其实是一个地方,在今山西的西南端,治所在今山西永济县境内。


  王维是又一个山西神童,九岁就写得一手好文章。二十西游长安,名动京师。《新唐书王维传》说:“维工草隶,善画,名盛于开元天宝间,豪英贵人,虚左以迎,宁、薛诸王,待若师友。”有一次,岐王李范带他去见一位显赫的公主。公主问他有什么作品,他呈上一些诗篇。公主阅后大惊,说:这些诗篇都是我熟读的,一直以为是古人的作品呢,怎么竟然都是你写的啊?


  后人特别看重王维的五言诗,其实他众体皆工,不独五言。他早年写了不少著名的长篇七言乐府,如《老将行》、《桃源行》、《洛阳女儿行》,也许正是这些诗,使他刚到长安便赢得了声誉。他的五七言绝句也都写得非常出色。


  王维对自然景物的观察细致入微,又善于用凝炼的笔触把它的妙处表达出来,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幅图画,同时又领会到种种绝妙的意境。举几个例子: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汉江临眺》)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终南山》)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归嵩山作》)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月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送邢桂州》)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


  苏东坡说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从上面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到;可惜的是,王维的画已经失传,画中有诗,今人已经难以直观,但还是可以想象。王维自己说:“当代谬词客,前身应画师。”似乎更看重他的画。


  王维仕途不顺,后来便绝意仕进,寄情于山水田园,从中寻求生命的乐趣和意义。《终南别业》中写道: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多么悠闲自在!一个人在烦躁不安的时候,读读这样的诗,也许很快就会安静下来了。


  王维的弟弟王缙后来成了高官(大历年间升为丞相)。兄弟二人的门前,一个车水马龙,一个门可罗雀。王维处之淡然。常常有人送礼找到王维家,王维总是不等对方问询,便说:“你走错门了,在隔壁呢!”


  王维不仅诗书画三绝,而且精于音律,作曲、弹唱样样在行,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家,在我国的艺术发展史上十分罕见。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的国势一落千丈。也有人说,整个封建社会从此开始走下坡路。唐诗也从盛唐转向中唐。唐代宗大历年间,社会安定下来,以长安为中心的北方,涌现出了被称为“大历十才子”的一群诗人。


  “大历十才子”的出现,标志着唐诗开始复兴。这十个诗人中,倒有三个是山西人。他们是卢纶,“河中蒲人”。


  耿,“河东人”。苗发,“潞州人”。加上卢纶的好朋友“河东人”畅当,是当时诗坛的一支重要力量。


卢纶


  成绩最突出的要数卢纶。他对军旅生活十分熟悉,军旅诗写得很是脍炙人口。如: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史记·李将军传》说到李广夜里出巡,发现草丛巾依稀有一只老虎,引弓射之。第二天去一看,是一块大石头,白羽的箭镞已经深深陷进石头里去了。他重新用力去射,却再也射不进去了。这个故事经卢纶概括进二十字的小诗里,显得越发精彩了。又如: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没有丰富的军营生活,是写不出这样惊心动魄的诗句来的。后来有人开玩笑,根据第一句改成“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那说的就是杀人越货的强盗了。


  耿有诗二卷传世。他的《春日即事》诗云:


  “数由东皋宅,青春独屏居。家贫僮仆慢,官罢友朋疏。强饮沽来酒,羞看读破书。闲花更满地,惆怅复何如!”


  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跃然纸上。耿的诗,自有鲜明的特色。


  苗发是大历年间的承相苗普卿的儿子,他的诗大多散失了。畅当的诗平淡而多佳句,《唐才子传》说他“词名籍甚,表表凌云”。


  到了唐宪宗元和年间,唐诗迎来了它的另一个高潮。活跃在这个时期的有白居易、元稹、刘禹锡等一群诗人,有韩愈、孟郊、贾岛等一群诗人,南方还有柳宗元,是又一个百花齐放的时期。白居易、柳宗元是山西人,同时的著名山西诗人还有杨巨源、令狐楚、姚系、姚伦、吕温、王涯等。



白居易


  白居易祖籍太原,柳宗元祖籍河东。柳宗元终身没有到过河东虞乡(今山西永济),但他始终思念故土,他的集子也叫《柳河东集》。白居易的情况与他相似。


  青年自居易要到京师长安寻求出路,他找到著名的诗人顾况。顾况是个爱开玩笑的人,见到“居易”这个名字,便说:“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后来看到他写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连忙说:能写出这样的诗句,居住在哪里也不难啊!


  白居易是最重要的唐代诗人之一。他很看重自创的“秦中吟”、“新乐府”,但影响最大的毕竟还是他的长诗《长恨歌》和《琵琶行》。这样叙事流畅、情真意切、音韵铿锵、辞藻华丽的长诗,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据他的长诗改编的戏曲《长生殿》至今还活跃在舞台上。而他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则给了建筑家以启发,在黄浦江畔造出了独特的东方明珠电视塔。


  白居易做过杭州刺史和苏州刺史。“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与他不无关系。他在杭州时疏浚西湖,造了白堤,从此为后世留下了一处风景名胜。他的《钱塘湖春行》写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有人说写诗“愁苦易工,欣喜难状”,说得不是没有道理。在这首诗里,读者却可以感到洋溢着春游的喜悦之情。


柳宗元


  柳宗元独处南国,先在永州,后在柳州。他与韩愈一样,是古文大家,并称韩柳。他的诗也写得很好,有时疏朗闲淡,有时隽秀冷峻,与韦应物并称韦柳。他的《江雪》写道: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天地之间,什么也没有了,剩下的是无尽的孤独和寂寞。柳宗元当时的心情,于此不难体会。


  有人小看晚唐诗,这是不对的。晚唐有温、李。李商隐和温庭筠对诗歌的发展,都有自己独特的重大贡献。温庭筠是并州人(今太原),李商隐是河内人(今河南沁阳),但他与山西的渊源很深。他的恩师令狐楚是太原人。令狐楚是当时的今体文(骈文)大师,元和末又曾拜相,在政坛和文坛都有极高的地位。他十分赏识李商隐的才能,把自己的看家本领都教给他。李商隐在《谢书》诗中说:“自蒙半夜传衣后,不羡王祥得佩刀!”意思是说,得到你的文章真传,比什么都宝贵啊!学的是骈文,肯定会影响到诗。比如骈文讲究用典,李商隐的诗用典也很多,成为一大特色,宋初诗人作诗效法李商隐,号为“西昆体”。用典的好处是扩大了诗的容量,几个字就可以引进一个完整的故事,或者讲清楚一个复杂的道理;坏处是费解,尤其是生僻的典,会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你要讲什么。所以元好问说:“诗家皆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比如上面引的两句诗,前一句的“传衣”是个典故,用的是佛家禅宗的典。禅宗从初祖到五祖,都要以衣钵相传授,得到一辈祖师的衣钵,你就接班了,成了下一代的祖师了。六祖以后,不再传衣。后一句的“王祥刀”,又是一个典故,出自《晋书·王祥传》。有一个叫吕虔的人,得到一把宝刀。他请了一位会相刀的人,这个人说:“佩此刀者,位至三公。”吕虔估计自己不是当三公的料,觉得王祥可以,便以刀相赠。王祥再三不要,但吕虔一定要他收下。后来王祥果然位列三公。读者如果不知道这两个典故,这两句诗就看不懂了。不过,李商隐的贡献是多方面的,特别是他的“无题”诗,堂而皇之地把爱情引进了文人诗的殿堂,而且写得那么缠绵悱恻,哀婉动人。他的诗有时尽管看不懂,却仍然让你觉得很美,也可以说,这就开了朦胧诗的先河。


温庭筠


  读温庭筠的诗,你会惋惜他怎么不生在盛唐。“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岂不是盛唐气象?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样的句子,应该只有天才才能写得出来;也有人说,那是鬼才!


  但温庭筠更重要的贡献,是他的词。他的词开创了诗歌另一个全新的时代。


  晚唐有晚唐的好处。但是,正如李商隐的诗所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太阳很快可落山了。


司空图


  唐诗落幕,需要有一个人来为它作个总结。这时出了个司空图,又是“河东人”。他写了一部《二十四诗品》,对三百多年的唐诗作了一番梳理,尽管用的是形象的语言,却比洋洋万言的理论高明不知多少倍,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


  唐代的山西盛产诗人。现在的山西盛产煤炭。似乎心思都用到了煤炭上,顾不上去研究那些古人了。现在,柳宗元是柳州在那里研究,白居易是洛阳在那里研究,王维是西安在那里研究。而我们山西呢?我们“河东”呢?在那里干什么呢?如果老祖宗们地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

 

作者为原太原师范学院副院长、教授


延伸阅读:


揭秘唐朝诗人地理分布:看看有你的家乡吗?

提起唐朝,我们马上联想到诗,提起诗我们也会想到唐朝,确实,诗已经成为唐朝的一个名片,一个代言,“唐诗三百首”“唐诗宋词”……。铸就这一奇迹的是当时无数闪耀苍穹的唐代诗人们,是他们用智慧和勤奋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华丽的诗章。


但这些诗人都什么来头?都生活在哪里吗?他们祖籍何处?来自哪些省份?唐代哪儿的诗人最多?


唐朝有三个中心:政治中心在关中(陕西省一带),文化中心在中原(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一带),经济中心在江浙(以扬州为中心的江浙两省)。

  真的是这样吗?中原真的是唐朝的文化中心吗?



为此,统计了1672位唐朝诗人的祖籍,根据各省的诗人数量做了个排序,以对各个省份在唐朝时期的情况做个对比。


这1672位唐朝诗人的地理分布是怎样的?


首先我们先说数量排名第二的省份,它是唐首都长安所在的陕西省。既然是首都所在地,当然是人文荟萃,集全国政治、经济、文化资源于一身,历朝历代概莫不如此。经统计,陕西省祖籍的唐朝诗人非常多,在全国省份中排名第二,达到217人,占1672位唐朝诗人的13%。


这时有人会发问,第一是谁?居然盖过京畿地区的风头?这里我们卖个关子,答案留在后面揭晓。


单独拿陕西省来分析,又会发现西安市是陕西省里面出产诗人最多的地区,达到128位,占整个陕西省的59%。这个比例其实容易理解,毕竟西安就是当年唐朝的首都长安,它不仅是全国的中心,也是当时世界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吸引了全世界各国人民到此经商、学习、定居。作为首都,集全国娇宠于一身,必定诗书香火浓厚文化发达,所以诞生了这么多诗人就不足为怪。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可以看出唐朝京畿地区发展的极度不平衡,首都长安对附近地区资源的扭曲垄断可见一斑。


说了第二名,我们看看第三名是哪位。原来是河北,出产诗人达到196位,几乎和陕西省比肩了!河北在唐朝时期举足轻重,且不说安史之乱从这里发起,就说唐后期的藩镇割据时期,河北藩镇之骄横跋扈亦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陈寅恪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说到,“除拥护李氏皇室之区域,即以东南财富及汉化文化维持长安为中心之集团外,尚别有一河北藩镇独立之团体,其政治、军事、财政等与长安中央政府实际上固无隶属之关系”。


敢和中央叫板,说明这个地方有力量,有力量源于这个地方有底气,底气何来?看看它培育的诗人数量之多就知道了。


第四、第五名是江苏和浙江,分别是170位和145位。自古江南繁华人文荟萃,这不是虚话。


在唐代就有“扬州富庶甲天下,时人称扬一益二”、“天下之盛扬为首”等的说法,可以看出当时江浙一带的财富影响力。有了经济基础其文教必然不会太弱,把俩省的诗人加起来一共是315位,占全国总数的19%,可见其在全国的地位。


第六名是山西省,诗人数量达到139名,也是非常高的一个产量。山西省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自古就名人辈出,况且还是李唐王朝的龙兴之地,有此数量进入前六没有令人意外。


最后一位,就是我们的冠军、唐朝诞生诗人数量最多的省份是:河南,诗人数量是275位,占唐朝全国总数的16%,其中洛阳又是河南诞生诗人最多的市,达到78个。河南作为中原中心,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折桂夺魁实属实至名归。如果再加上它附近的河北、山东、山西的诗人数量,整个大中原地区为唐朝贡献的诗人占了五分之二(42%),数量之大比例之高让人折舌。或许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从隋炀帝开始,隋唐两代的很多皇帝都要营建东都洛阳,到了唐高宗李治时期他大部分时间都在洛阳处理国事,而武则天称帝后实际上已经以洛阳为都,唐玄宗执政的前24年也以洛阳为中心,为什么?因为当时的河南及其附近是唐朝的巨无霸强盛地区,尤其是文化领域,皇权权力不可能不对它有所关注。


所以谁盖过了近畿地区的风头?河南!


最后总结一下,唐朝诗人最多的省份前六名是河南、陕西、河北、江苏、浙江、山西。其他省份请看下图!


分布图


值得说明的是唐代诗人并不止本文所统计的1672名,事实上仅《全唐诗》的作者就有二千多名,所以本文的结果不是最终的结果,仅作现阶段参考用,若有详细统计,另文详述。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