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份节假日上海小马路的躲游客指南

延庆路街景 | © btr


在关于“路”的所有名言里,鲁迅在小说《故乡》里的这一句最著名:“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位于前法租界的延庆路(Route de Grouchy)在现实层面朴实地印证了鲁迅的话。


一百年前,那儿原本只有一条从东湖路通向华亭路的小道;但其后——照《上海市徐汇区地名志》里的记载——“行人日多,路面渐宽,于1919年左右,法公董局在原有泥土路的基础上,拓宽延伸至常熟路,成现状。”


一百年后,延庆路始终维持着原先的长度(496米)和宽度(车行道宽7-7.5米),并成为上海64条“永不拓宽的马路”之一。且不管永远有多远,延庆路至今仍是我最喜欢的上海小马路。


延庆路十八弄12号


从常熟路向东拐入延庆路,过华亭路后渐渐划出一道神奇的弧线:起先明明向东,不知不觉间已与将要北上的富民路接上了头,就好像仅仅这书法般的一笔就写出了这个城市街道的秉性——这里的街道不总是笔直的、棋盘状的,有时它们会近乎任性地拐一个弯;而一个弯,常常意味着一道捷径。然而,或许因为捷径的终点是五条马路(延庆路、东湖路、长乐路、新乐路、富民路)的交汇处、因此车流颇为壅塞,而延庆路又是狭窄的单行道,所以汽车渐渐退让、择他路而行,连一度取道此地的49路公车也在世博会后改道。最终,这条马路成了步行者独享的捷径。


假如要为延庆路绘制一张步行地图,那么这张地图一定会有好几个图层:历史的、建筑的、商业的、地产的……然而对于一个几乎每周都来报到的散步者(如我)而言,私人记忆的图层会叠印在所有这些图层之上。并不是说弄明白哪栋楼是历史保护建筑、哪座别墅是文艺复兴风格、哪条弄堂里曾住过革命志士、哪间粮油店里有卖馄饨皮不重要,而是说私人记忆更直接地勾连了人与地,让一条马路成为“我的马路”,让一个地方成为情感与回忆的超级链接。


所以,当我再一次经过延庆路159号、就算门口的梧桐树上空空如也,我也会想起某个晴朗的春日午后,曾有一只松鼠灵巧地从伸出围墙的晾衣杆顶端轻盈地跃起,循着树干往上倏然而去;又或者,经过那间字体特别古雅传统的“随意饮食店”时,我总不忘透过玻璃窗寻找一下那只懒猫的身影。记忆让人摆脱一时一地的局限,生活在所有的时间里。


延庆路街景


随意饮食店

 

临时晾衣处


无题


出售


即将拆除的建筑


于是也有失落的时间。某日,数周前还贴着“也是醉了”横批的西班牙小酒馆“三只狗”,突然被贴上了盖满红章的官方大海报。“衡复”(衡山路-复兴路)地区恢复历史原貌的活动就那样开始了。没有人知道要恢复成哪一段历史的原貌,但总之,墙壁被刷成了一样的颜色,招牌也统一成了中英文对照的,连我常去光顾的山东饺子馆也第一次有了英文名字。而延庆路、华亭路口那间挂着领导人肖像画、兼卖寿司简餐的画廊,也被“恢复”成了一栋空宅;黄昏时分,有野猫定定地蹲着,发亮的眼睛像监控摄像头。


记忆让人摆脱一时一地的局限,生活在所有的时间里。


然而延庆路终究还是自顾自地迈向了新时代。神出鬼没的涂鸦艺术家在黄色的落水管道上添上了几个让人笑的哭脸;东方红旧货店门口换上了新油画,油画画的似乎就是这间旧货店;冬日寒夜,卖手工爆米花的爷爷又出现在弄堂口,火光闪耀间,一声巨响被迅速翻译成迷幻的雾气和扑鼻的香,骑着共享单车穿越那团迷雾的少年停下了脚步;咖啡小店门口的烟蒂投掷处,成了“申花 vs. 上港”的同城球队人气指标表,烟民们用烟蒂投票;而春节前夕,电线杆上重新挂上了被单、香肠和咸鱼。一切就这样恢复了生机,约瑟夫·博伊斯大概会称之为“社会雕塑”吧。


 “社会雕塑”


同城球队人气指标表


无题 


无题 


也是醉了

 

已经迁移的公交站


而这件“雕塑”之所以让人百看不厌,除了随时日不息的变化外,还因为它始终保有某些神秘的东西。总有几扇始终未见打开的门,几条蜿蜒至深处不知所终的弄堂。还有那群最最神秘的麻雀,它们不知为何总是聚集在121号附近,数量以百计,时而团体操表演般倾泻而下,时而又腾空站上高处的电线五线谱,叽叽喳喳地奏出迷之交响。


神秘的麻雀


指南:打印12张空白的延庆路地图,每月记录(或拍)下沿路商户、动物、涂鸦及其他一切激起感觉系统里的一声“啊”的事物。年底依照地点集纳,或制成GIF动画,或以某处为背景写一个虚构故事。


图片版权btr

原标题:《傍晚五点的上海指南(3):延庆路》

作者:btr,作家、译者、自由创作人。出版有《迷走·神经》等。译有《孤独及其所创造的》和《冬日笔记》等。最新作品《意思意思》于2017年5月由中信出版社出版。
版权:本文以Creative Commons BY-SA 3.0 DE版权首发于歌德学院(中国)在线杂志。



你最喜欢的那条上海小路叫什么?

关于你心中的“路”,你有什么故事可以和我们分享?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乡城专栏

柏林-慕尼黑-北京-上海-西安




中德乡城专栏探索人与地方之间的某种特别关系。


街道,诗意的栖居?

气功、轮滑、抱树……我童年记忆中的上海复兴公园

我踏进了傍晚五点的上海静安别墅



点击“阅读原文”,浏览更多“乡城专栏”精彩文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