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记者和新闻伦理,德国电影都是怎么呈现的?

帕特里克·西博斯 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
2024-09-02

《公民凯恩》(Citizen Kane,1941)© film-rezensionen.de

最近,关于新闻记者的电影《不止不休》院线上映,引发了国内众多媒体从业者和影迷热议。德国电影中呈现的记者形象似乎很少能成为这一行业令人信赖的代表。大多数影片都是围绕着丑闻展开,例如米夏埃尔·赫尔比希(Michael Herbig)的新作、讽刺电影《一千行》(Tausend Zeilen,2022)就是关于雷托维乌斯案的(Claas Relotius曾是广受赞誉的德国记者,直到2018年被爆出大肆伪造新闻事实,成为媒体丑闻——译者注)。然而,如果仔细观察,却可以发现电影中记者的人物性格惊人的迥异,从安静的真相斗士直到令人难以捉摸的冒险家。德国《epd》电影杂志影评人帕特里克·西博斯(Patrick Seyboth)为此撰写了一份简要的类型分析。
本文长约6000字,阅读时长约10分钟。

🎬🎬🎬


早在1919年,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在谈到德国记者时就曾写道,他们属于“次等阶层,往往被看作是一个‘社会’里道德伦理最为不堪的代表”。在德国公务员总工会每年进行的公民调查中,对于哪些职业最受人尊敬这个问题的结果似乎年复一年地证实了韦伯的看法。在2022年7月公布的最新排名中,记者在31种职业中排名第22——至少还排在税务官员和通信公司的雇员前面。

早在人们开始吵闹地指责“谎言媒体”之前,自从左翼和右翼都对“主流媒体”普遍表示怀疑以来,这个国家的新闻工作就开始受到根本性的质疑。虽然媒体作为国家的“第四权力”被看成是民主和法治的准绳与保障,但媒体似乎很容易受到操纵、贿赂、机会主义和政治裙带关系的腐蚀。因此,公众的记忆中才充斥着诸多丑闻与突破底线的事件:例如希特勒日记骗局(1983年《明星》杂志宣称找到了希特勒的日记并发布了其中的章节,随后德联邦警察局开始介入调查,宣布日记为伪造,然而此时《明星》杂志已经获取了九百三十万德国马克的收益——译注),格拉德贝克人质事件(1988年8月发生于格拉德贝克的人质劫持事件,媒体在犯罪行为进行中大肆直播报道了这一过程并采访了凶犯,此举引发了公众的愤怒),汤姆·库默尔事件(Tom Kummer,瑞士作家兼记者,在2000年被爆出被爆出大肆伪造新闻事实,成为媒体丑闻)还有克拉斯·雷托维乌斯事件……

德国电影是否反映了上述看法?无论如何,好莱坞通常意义上的英雄故事放在德国电影中则无法想象。像围绕着水门事件揭露者鲍勃·伍德沃德(Bob Woodward)和卡尔·伯恩斯坦(Carl Bernstein)而拍摄的最伟大的经典新闻报道电影《总统班底》(All the President's Men,1976),或是近年来的《聚焦》(Spotlight,2015)以及《国家要案》(State of Play,2009)都只是光谱中的一个侧面。最晚从《公民凯恩》(Citizen Kane,1941)开始,美国电影便一再以令人惊异的迥异方式批判性地呈现了媒体问题。在超人这个超级英雄的背后竟然是克拉克·肯特(Clark Kent)这位记者,这是巧合吗?


《聚焦》(Spotlight,2015)© film-rezensionen.de

唯一一部紧紧围绕新闻报道而展开的“伟大”的德国影片是赫尔穆特·迪特尔(Helmut Dietl)出色而又辛辣的讽刺电影《冒牌货》(Schtonk!,1992),与上述美国电影相反,影片的主人公是伪造希勒特日记的康拉德·库亚乌(Konrad Kujau,电影中由Fritz Knobel扮演)、《明星》杂志的记者赫尔曼·威廉(Hermann Williè,电影中由Götz George扮演)还有粗制滥造的赝品——作为希特勒日记原件没有丝毫的可信度可言——却依旧成为了新闻事实。因为迪特尔坚持还原了1983年的真实事件中的大致细节。高兹·乔治(Götz George)所扮演的Hermann Williè是一个轻浮虚荣、神经兮兮的人,他十分痴迷于过去的纳粹魅影,是德国电影史上的一个极端角色——然而作为记者的呈现却算不上多么罕见极端。几个电影人物身上充斥着大量的陈词滥调以及刻板印象,他们的政治观点分化严重——此外,一如整个德国电影史,片中的记者形象几乎全都是男性。

通过《冒牌货》以及以同一丑闻为题材翻拍的连续剧《假扮希特勒》(Faking Hitler,2022)我们就进入了本次简要类型分析的第一类:混混和恶棍。这些新闻记者往往性格刻板,油腔滑调,游走在可疑与犯罪的边缘,而且职业道德感相当薄弱。其中有例如由哈佩·科可林(Hape Kerkeling)演绎的看上去总是邋里邋遢、满嘴胡言的格雷文布罗伊希本地记者Horst Schlämmer,这位《缺血候选人》(Horst Schlämmer - Isch kandidiere! ,2009)的主人公想要在2009年联邦议院选举年把他了解到的民间传言与民愤转化成民粹政治。相比之下,基里安·里霍夫(Kilian Riedhof)的两集电视连续剧《格拉德贝克人质事件》(Gladbeck,2018)则以撼动人心的现实方式重建了1988年人质事件的过程,不仅揭示了警察行动的彻底失败,也呈现了现场众多记者的可耻角色,这些记者随时都准备好走上前去,为人质劫持者提供了自我表演的舞台。诸多僭越底线的情节中就有:当记者询问人质Silke Bischoff“被用枪顶着脖子,您此刻感受如何?”这样的时刻。与沃尔克·海斯(Volker Heise)新近在Netflix上发布、完全根据档案材料编辑而成的纪录片《格拉德贝克人质危机》(Gladbeck:Das Geiseldrama,2022)相比,《格拉德贝克人质事件》也十分贴近史实。两部电影都是有关媒体贪婪追求耸人听闻的教育作品——同时也迫使观众反思,意识到自己的好奇心也是整个问题的一部分。


《网》(Das Netz,1975)© film-rezensionen.de

从不道德地追逐耸人听闻的报道到赤裸裸的玩世不恭,二者之间没有固定的界限:后者的典型人物在金斯基(Klaus Kinski)主演,由曼弗雷德·普泽(Manfred Purzer)导演的惊悚片《网》(Das Netz,1975)中完美地得以体现,该片受到了意大利类型片的强烈影响。作为颇具金斯基风格的小报记者Emilio Bossi,金斯基在片中开着跑车(小报记者都爱开这种车!)在罗马咆哮,与《冒牌货》中的高兹·乔治(Götz George)一样焦躁度日,但他却胜券在握。毕竟,他手里握着心理变态杀人犯(Mel Ferrer饰演)这张王牌,但他没有把凶犯交给警察,而是让他把自己的谋杀回忆录卖给记者所在的报社。然而,玩世不恭也可以升级为纯粹的邪恶:开着保时捷的记者Tötges,在影片《肉体的代价》(Die verlorene Ehre der Katharina Blum,1975)中为《时报》——当然是暗指《图片报》(Bild)——到处搜罗新闻。同样是拍摄于1975年,这部施隆多夫(Volker Schlöndorff)和冯·特罗塔(Margarethe von Trotta)共同翻拍的伯尔(Heinrich Böll)小说以电影“战书”的形式呈现了西德当年对于红军派的偏执妄想,以及由此展开的对于恐怖分子及其“同情者”的严酷追捕。安吉拉·温科勒(Angela Winkler)所饰演的无辜的Katharina Blum因为和一名“无政府主义者”过夜而成为了当局的目标,警察和媒体在此过程中理所当然地携手合作。对于二者而言,真相早已确定:Katharina Blum也是个恐怖分子。《时报》记者Tötges——迪特尔·莱瑟(Dieter Laser)的演绎真实而恐怖——不仅毫无良知地歪曲事实,还加入了自己的揣测以及纯粹的幻想,他甚至伪装成医生潜入监护病房,来到Katharina Blum重病母亲的床边,只为从她口中挤出几句话,然后再度将其扭曲。母亲死了。但Tötges得到了应有的惩罚:Katharina Blum邀请他来到住处接受采访,当他喋喋不休地诉说自己如何尊重她,如今要把她捧红成大明星,然后还建议“咱们先嘿咻一下”时,Katharina Blum向他开了枪。尽管影片的呈现有非黑即白的嫌疑,这在今天看来有些不合情理:然而多亏了安吉拉·温科勒(Angela Winkler)的演技,影片描绘了一幅具有十足说服力的画面,呈现了在媒体追捕的压力下,一个人的生活会多么迅速地支离破碎。

除了追求耸人听闻的丑陋的媒体嘴脸,也有与此相反的形象。也有并不起眼、却富有良知的媒体从业者,他们只是想做好工作,不会为了热闹的故事或政治议程而抛弃新闻实践钢铁般的原则。例如,近年来的就有几部纪录片呈现出动人的观察,从《大标题之下》(Hinter den Schlagzeilen,2021)中的新闻调查到《最后一批记者》(Die letzten Reporter,2021)中的本地新闻报道。但是,工作越是日常,记者的生活似乎就越不适合拍成故事片,因为精确耐心的检索,精准文字的磨练很难转化成强有力的画面。

例如,在库尔特·霍夫曼(Kurt Hoffmann)导演的影片《神奇的我们》(Wir Wunderkinder,1958)中只是顺便呈现了Hansjörg Felmy饰演的Hans Boeckel的工作内容。影片讽刺性地穿越回到德国二十世纪上半叶,Hans Boeckel是个可爱的人物,对诸事都反思怀疑,但还没等当上编辑,纳粹就在1933年接管了他所在的报社。他坚定地予以反抗,拒绝为大受欢迎的意识形态充当“洗脑工”——结果就遭到了解雇。相比之下,1986年的电视剧《皇家吉尔》(Kir Royal)中所呈现的迷人日常生活则令人惊叹,这部作品也是出自微妙的讽刺作家赫尔穆特·迪特尔(Helmut Dietl)之手:从清晨在床上享用的香槟早餐到傍晚在“香榭丽舍”餐厅饭桌间的舞步,Baby Schimmerlos(Franz Xaver Kroetz饰演)这位颇具影响力的慕尼黑八卦记者能决定谁可以“进得来”,因为“不是谁都行!”(电视剧第一集名称),而他自己也是亲吻问候高雅社会中的明星。与此同时,自视高贵的Baby Schimmerlos也坚持着新闻报道的原则,当然也有自己的底线,然而这些底线往往与他的虚荣心相关。

与上述世界截然相反的是战争片《从海底出击》(Das Boot,1981)中那艘散发着汽油、臭汗与腐烂物资气味的狭窄而闷热的潜艇。的确,在沃尔夫冈·彼德森(Wolfgang Petersen)导演的这部以洛塔尔·谷瑟尔·布赫海姆(Lothar Günther Buchheim)为人物原型的惊世之作中,严格来说,电影的主角也是一名记者,就是由赫贝特·格勒内梅厄 (Herbert Grönemeyer)所扮演的战地记者维尔纳少尉。观众与这位“新人”一同登上了U96,跟随他的角度经历了海上的戏剧性事件。作为一个角色,他仍然是个被动的观察者,观众几乎没有看到他执行任务的场景。然而与此同时,这一角色依然表明了记者为什么是非常理想的电影人物。作为观众的“化身”,记者出于专业的好奇心,可以直接接触到各种不同的题材。通过他们的眼睛,观众可以探索陌生的世界——无论是发生在大西洋上的战争还是政治高层的阴谋诡计。作为让观众感同身受的人物角色,记者简直适合所有电影类型——如果他们不像《校园女孩报告》(Schulmädchen-Report)系列影片中的街头记者那样鲁莽冒失的话。因为在《校园女孩报告》里,天真无知的“调查”不过是为主要情节中衍生出的一小段插曲提供了借口。

《从海底出击》(Das Boot,1981)© film-rezensionen.de

有一种电影类型几乎已经过时了,但在电影诞生的头几十年一度十分流行,就是作为冒险家的记者电影。例如,专门拍摄耸动性故事情节的电影人哈里·皮尔(Harry Piel)导演的《一位记者的冒险》(Das Abenteuer eines Journalisten,1914)中,疯狂的记者在伍珀塔尔高悬的铁轨中爬上爬下,追赶着歹徒。而在电影《万事通汉斯》(Hans in allen Gassen,1930)中,Hans ¬Albers同样敢作敢为,在飞速进展的犯罪情节中穿梭于奢华的场景,还津津有味地投入到情爱纠葛里。这部电影在维也纳甚至以《情感记者》为题目发行。作为电影周报的摄像记者,“自然灾害、战争、流行病、蝗灾等等诸多方面的专家”,电影《再见,弗朗西斯卡!》(Auf Wiedersehen, Franziska!,1941)的主角Michael(Hans Söhnker饰演)在路途中奔波。赫尔穆特·考特纳(Helmut Käutner)创作的这部情感细腻的情节片将记者Michael呈现为一个铁杆冒险家,尽管他深爱着Franziska(Marianne Hoppe饰演),而她又苦于他常常不在自己的身边,但Michael依旧不愿放弃自己对冒险的热情。“毕竟,唯一值过得的生活就是游走于人、事、物彼此碰撞,一团混乱的地带。” 令人不安的讽刺是:在Michael思想转变,最终决定留在Franziska和他们的两个孩子身边时,战争打响了,Michael不得不再次告别,这一次却是身为士兵。影片结局中的情节,根据考特纳本人所言,是纳粹宣传部强行加上的“完满结局”,因为Michael这次的离去终于有了意义!他是为祖国而奔赴战场, Franziska当然也予以理解。 

《托格》(Togger,1937)则是一部冷酷粗暴的政治宣传,迄今只有在指明作品服务于当时政治宣传的前提下才能放映的所谓“受限影片”。电影呈现了一家名为《新时日》的报社主编。片中,善良的记者与大公司的阴谋进行斗争,反对“对我们群众的国际性剥削”——影片明显带有反犹太主义的主旨,并在节日中的火炬游行中收尾。影片上映的年份是1933。报纸《新时日》的头版标题是:《道路已经肃清》——这就是纳粹对于好的新闻报道的理解与想象。 

但是在德国电影中,除了政治宣传,当然也有正直地为真理和正义而斗争的记者,他们作为启蒙者,也许并不总是、或者并非一开始就出于理想主义而一头扎入复杂的纠葛中,与强大的对手为敌在弗兰克·威斯巴(Frank Wysbar)拍摄的战后经典影片《潮湿的柏油路》(Nasser Asphalt,1958)中,霍斯特·布赫霍尔茨(Horst Buchholz)饰演了一位雄心勃勃的年轻记者,他最初因为给传媒大亨Boyd(Martin Held饰演)工作而倍感骄傲,后来发现一个有关德国士兵被埋在地堡里幸存遇难的离奇故事原来是Boyd随意编造的,而Boyd又利用了自己,于是他决定反抗自己的导师,揭穿他的面目。

深入追踪惊人故事事件的记者人物往往流于单薄,电影《盲点》(Der blinde Fleck,2013)由本诺·菲尔曼(Benno Fürmann)主演,虽然开明而不带成见地呈现了真实可信又扣人心弦的情节,也依然没有全然摆脱人物性格塑造方面的单调。在丹尼尔·哈里奇(Daniel M. Harrich)导演的这部影片中,菲尔曼饰演了一名电台记者——电影中着实罕见的职业——主人公Ulrich Chaussy几年来一直都在调查1980年慕尼黑啤酒节灾难性袭击案件的背景,当局坚持声称该起事件为个人所为,对此的论述十分可疑,Ulrich Chaussy并不相信。本诺·菲尔曼在碧姬·玛丽亚·贝特勒(Brigitte Maria Bertele)导演的电视电影《第四种权力》(Die vierte Macht,2016)中的表演则有机会可以探索更为丰富的人物面向,这里的主人公虽然有做事的热情,起初却是出于个人动机,有时还表现得铁石心肠。他一方面是个经济拮据的好父亲,这位驻外记者努力想从自由职业转成固定员工,以至于为了查清卫生部的一起腐败案件,他还玩弄了一位女性议员的感情。尽管《第四种权力》为了营造惊险剧情有过度夸张的嫌疑,人们依然可以从中了解到政治与媒体之间的纠葛以及日益增长的物质压力给新闻独立性带来的威胁。


《胜利者的谎言》(Die Lügen der Sieger,1981) ©  film-rezensionen.de

另一部惊悚连续剧《危险的真相》(Gefährliche Wahrheit,2021)也是通过一家地方报社和一起带有政治背景的致命纵火案讲述了传统纸质媒体所面临的危机。此外,电影还呈现了编辑部的工作。然而,本片还有一个更为显著的特点:不仅是Lisa Maria Potthoff所扮演的雄心勃勃、追求良知的纸媒记者,编辑部的其他重要角色中也有不少女性——例如Almila Bagriacik所出演的总是追求醒目标题的在线部门的同事,还有Ulrike Kriener扮演的秉持传统工艺与新闻报道体面的主编。

至少在克里斯托夫·霍奇豪斯勒(Christoph Hochhäusler)导演的《胜利者的谎言》(Die Lügen der Sieger,2014)中,弗洛里安·大卫·菲茨(Florian David Fitz)身边也有一位有趣的女性实习生。菲茨扮演令人捉摸不定的Fabian Groys,一家大型新闻杂志驻首都编辑部的成功记者,Nadja Koltes (Lilith Stangenberg饰演)被分配来作他的实习生。这部心理偏执的惊悚片围绕着联邦国防军与有毒废物排放丑闻之间的隐秘关联展开,引用了电影史,并将这位记者表现成一个冷漠麻木却不知疲惫的专业人士,他开着一辆保时捷,喜欢赌博,时不时爱耍手腕,还养着一只老鼠当宠物——Nadja管它叫“沙文主义猪”。“人生就是不断翻篇儿的过程”是他的信条,为了寻找下一个故事,他毫不意外地陷入纠葛。除了赌博成性,他还有一个软肋——这在这种电影类型中着实罕见:他有糖尿病。

有时,调查真相的过程对于记者来说往往会转变成寻找意义的路途。例如,在法斯宾德(Rainer Werner Fassbinder)的《维洛妮卡·佛丝》(Die Sehnsucht der Veronika Voss,1982)中就有人找寻着意义——Hilmar Thate所饰演的受到挫折的体育记者如今主要忙着在打字机上书写深沉悲伤的诗句,勾搭上了神经兮兮的昔日UFA电影公司女明星佛丝。他是在寻找爱情吗?还是在寻找故事?对于大多数问题,他只回答:“不知道”。在施隆多夫(Volker Schlöndorff)的《错误的证人》(Die Fälschung,1981)中,还能看到布鲁诺·冈茨(Bruno Ganz)所扮演的战地记者徘徊在惨遭内战蹂躏的贝鲁特。面对已经无法再用“故事”来捕捉的恐怖,这位战地记者对于职业与自身都倍感绝望。

最近又一部新片,将一位富有良知的调查真相者与八面玲珑的恶棍作为对手聚集在一起:在《一千行》中,导演米夏埃尔·赫尔比希(Michael Herbig)再现了近年来最大的媒体丑闻,也就是《明镜周刊》和雷托维乌斯案大肆伪造新闻的事件,呈现为生动的讽刺电影。导演的创作以胡安(Juan Moreno)的著书为蓝本——是胡安揭发了雷托维乌斯——但把这个故事戏剧化地处理成Bogenius(Jonas Nay饰演)与Romero(Elyas M'Barek饰演)两人之间的对决。这是新闻战场上的对决:一方制造谎言,另一方试图揭穿。除去所有的有趣之处,这部电影还是一部应该受到严肃对待的辩词:到底是要事实,还是要感觉上的故事,“感觉上的真相”。而最重要的是,这部电影表明好的新闻报道是份辛苦活儿。

原标题:《德国电影中的记者:谎言与真相》
作者:帕特里克·西博斯(Patrick Seyboth)
翻译:歌德学院
本文获得德国《epd Film》杂志授权翻译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延伸阅读

“我们在德国应该找到自己的叙事” | 银熊奖得主佩措尔德专访
最好的战争片都是反战的 | 德国电影《西线无战事》包揽四项奥斯卡大奖
他的电影创作,加速了德国六十年代政治纷乱的终结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