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夏至,太阳看不见的橡皮筋

蔷薇的果果 蔷薇的天空
2024-09-05





 自  然  笔  记  

~  我们都是生活的记录者  ~


文图手绘:@蔷薇的果果




画夏至“节气手帖”封底 甲骨文 时,我发现“至”字特别有趣:它是一只射出去的箭,插在地面上,用来表示到达,后来引申为到达了极点。



这支箭很有意思,头朝上正着画是“矢”,头朝下倒着画插在表示地面的指事符“一”上就是“至”。

“夏”的甲骨文画的是个双手叉腰威风凛凛的华夏中国人,还有着大大的脸庞,一下让我想起青铜器立人。夏禹治水,建立夏朝,方有中原之地,故称中国人。后来借用来表示季节。


▲感谢小伙伴@丘寒 @ZEUS 供图


两个甲骨文一组合,又是遥远的古人,又是射出去的箭,又是很热的夏天,我一下想到后羿射日,用箭射了九个太阳下来。。。然后,我脑洞大开:“夏至”用“夏”人和射出去落下来的箭表示夏天达到极致,是不是想表达热得古人想用箭把太阳射下来啊,或许后来用原本表示“夏”人的夏来代表夏季就是这样来的。我一阵乱想,连自己都信了。

夏至在即,我开始留意白昼什么时候达到最长极限,太阳又是什么时候开始往回走的。许多书里都提到一年中白昼最长的那几天是在夏至前后,是好几天,而不是我们以为的只有“夏至”当天。那到底是几天呢?我决定观察下。

▲我的芒种节气手帖,观察地:成都


每天记录日出日落时间,我发现好神奇啊,6月17日成都昼长已经达到最长极限14小时零8分,第二天日出6:01开始往回缩了一分钟。自从进入芒种节气后日出时间就固定在了6:00,已经持续了十二天。太阳看不见的橡皮筋似乎拉到了极限,开始往回弹了

之前跟小伙伴们一起记录各地春分“昼夜平分”的日期,清晰的记得成都是在3月17日,而现在白昼达到最长又是6月17日。好巧啊,都是17日。也很奇怪,居然不是春分或夏至当天的21日,估计跟我们的数据来自天气软件有关。不管怎样,可以看出从“昼夜平分”到白昼达到最长用了三个月时间,之后再次达到昼夜平分估计也是三个月吧。



6月17日,成都日出日落时间分别是6:00和20:08,之后日出时间开始往回缩,而日落时间还在顽强地往后拉,保持着最长昼长14小时零8分。数了下竟然一共有六天,真如书上所说并不是只有“夏至”当天才是昼长最长的一天,竟然有六天

比较有趣的还有,成都日出最早时间是6:00,固定了十二天;而日落最晚是在20:10,出现在日出往回缩了两分钟后,数了下居然固定不动了十三天,直到小暑节气当天都是,几乎涵盖了整个“夏至”节气

此间只有日出时间在一点点往回缩,感觉就像两只手拉着柱子不想走的娃娃一根看不见的橡皮筋在拉它,好不容易拉开“日出”这只手,又去拉“日落”那只手,想一点点把它往回拽,而它在奋力抵抗。


记录中发现比较巧合的还有:日出时间开始往回缩这天是农历五月初一,不知跟农历跟月相有没有关系?等冬至时再观察下太阳开始调头回来那天是不是也是如此。

画“节气手帖”时,发现6月17日这天邻居家的昙花开了,跟昼长达到最长莫名巧合在一起。我突然意识到最近各地昙花都在陆续盛开,恰好最近一段时间又都是昼长最长的几天,未来几天也是,突然有种不明觉厉的巧合感,让人觉得很神奇。


克莱尔 在她的《笔记大自然》中说:

写自然日记是与自然厮磨的好借口……

这种靠观察得来的知识可以提升我们对自然的洞察力和兴趣,所以更加让人欢欣鼓舞……

自然日记是成长路上的无价之宝,它能提高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受克莱尔启发,我的“节气手帖”每天的记录无意中成了她所说的极简版自然日记。从“立春”开始,不知不觉我已记录了137天。此刻,我似乎能体会到她这些话的含义,一天天一点一滴的记录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

今天文中提到的种种都是在记录时发现的,让我感到很新奇,特此M一个,分享给大家。正如克莱尔所说:“变动的季节和我们的心路历程即是自然观察路上的好风景…”


  蔷薇的果果
  2023.6.20
(明日夏至)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蔷薇的天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