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博雅讲堂 | 阎步克:制度与人文之间

2016-11-28 北京大学招生办


编者按

巍巍学府,国之上庠。这里有学识渊博的大师,有字字珠玑的讲座,有精彩纷呈的课堂。博雅讲堂带你走进北大,走进学术殿堂。


        制度与人文——远远望去,一者似仅为冰冷框架会冷漠地拒斥一切人世纷扰,而快刀斩乱麻地确立秩序;而另一者却会在丰实又饱满的灵魂中循欲望与意志盘旋起伏。这远观之下所见的张力究竟能否、以及何以将得到消解?这样的问题对每一个由自我出发体察世界而进入现已高度体系化的人文学科的人而言,其实都是一个必须面对的困难。而在客观的制度的符号体系同内我的深层认同之间,历史、政治与人的心灵秩序这三者如何勾连起这两个世界,面对这个问题,已经开设《中国传统官僚政治制度》这门课程多年的阎步克老师有着自己切实而深刻的理解。

教师介绍


阎步克,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主要从事魏晋南北朝古代政治史方面的教学和科研,组织开设了《中国传统官僚政治制度》等通识核心课程。著作有《官僚制》、《帝国的政治体系》、《乐师与史官》、《中国古代关节制度引论》、《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等。




课程简介


集权官僚体制的早熟与发达,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最大特点。在历史早期就发展出了发达的政治行政体制,并在数千年中不断完善。这个体制构成了各种政治活动的基本框架,也是塑造社会形态的强大因素。本课程以古代官僚政治行政制度为内容,主要是皇帝制、中央行政和地方官制、法制、学制、文档制、选官制、监察、俸禄、礼制等等,具体讲述各类制度的形式、特点及变迁等,提示规律性现象、重大问题和发展线索,以此使学生对帝国体制的基本架构、各个侧面与政治意义,建立基本认识。


课程大纲


1

第01讲:绪论

1.从后到王

2.分封与宗法

3.走向帝国

4.皇权、官僚与贵族

5.品位结构与身份秩序

6.源远流长的官文化


2

第02讲:皇帝制度

1.尊君卑臣

2.天下为家

3.奉天承运

4.为民父母

5.禅让与世袭

6.万邦之主

7.帝制末日


3

第03讲:宰相与三省六部

1.周朝的公卿

2.从丞相列卿到三省六部

3.相权萎缩后的皇帝与六部


4

第04讲:地方控制和编户齐民

1.编户齐民体制的出现及其意义

2.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控制

3.中央对地方社会的控制


5

第05讲:法律制度与法律精神

1.早期法律:从五刑到秦律

2.帝制时代的法律与法典

3.刑罚体系的变迁

4.中国法律精神


6

第06讲:士大夫的摇篮:官学

1.古文明的宁馨儿:早期学校

2.战国两汉学下民间

3.等级性的强化和淡化:中古学校

4.士大夫的摇篮:明清学校

5.专科学校与书院

6.学生的管理


7

第07讲:以文书御天下

1.古文书的发现

2.竹木到纸:不仅是材质的变化

3.文书与皇权

4.文书与官僚政治


8

第08讲:从世卿世禄到选贤任能

1.贵族政治:世卿世禄

2.选贤任能:汉代察举

3.任子、九品官人法与门荫

4.公平竞争:唐宋明清的科举制


9

第09讲:帝国的军政

1.军政:军权的集中与分离

2.军队:兵种与编制

3.军官:文武分途与以文制武


10

第10讲:考课与监察

1.历代考课制度变迁

2.政治形势与考课重点的调整

3.历代监察机构发展

4.传统监察制度的特点


11

第11讲:行政等级与官僚品味

1.品位分等与职位分等

2.先秦的爵命

3.汉代的禄秩

4.魏晋南北朝的中正品、散官与军号

5.唐宋阶官与明清阶官衰落


12

第12讲:尊卑有礼:王朝礼制概说

1.古礼的起源

2.天佑帝王:天地神灵祭祀

3.亲亲纽带:宗庙与丧服

4.尊师重道:释奠与视学

5.尊君卑臣 贵贱有等



图为课堂上的阎步克老师


访谈摘录

Q:您上这门课的经验体会是什么?希望选课的学生如何学习这门课呢?

如果勉强要总结出什么经验,首先我觉得PPT的表现功能,应予充分利用,这能够有效地改进教学效果。2000年我开始尝试多媒体教学,随即就感到了它的重大便利:能即时地提供史料,提供各种图片、表格、示意图。靠讲授难以听清的文言文,讲到的古地名、古人名、古官名等等,在屏幕上一望便知。我制作了大量的结构示意图、变迁示意图,单靠话语难以说清楚的各种制度,也能一目了然了。为各门课程,制作了二三千张幻灯片,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因无美术基础,画面的设计只能逐渐摸索改进。至今形成习惯,每次在上课前会修改课件,让幻灯片更美观、更简洁一些,尽量使每一个图像元素和文字资料,都跟课程内容丝丝入扣。


区分价值判断&事实判断

不能清晰区分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具体到认识“制度”,就会发生问题。比如说,经常有人说唐宋制度比秦汉又有了重大进步,钱穆却认为宋制不如汉制。这类争论在研讨中经常发生。一个制度“好不好”的问题,取决于各人的评价标准、衡量尺度,其背后就是一套价值观。在这时候,首先应该澄清各人的标准与尺度,否则就近于鸡同鸭讲,各说各的。科举制促进了社会流动,若你认可流动性给底层提供了公平竞争的上升机会,则将对这个制度做出正面评价。科举考试的很多内容跟国计民生、与科学技术无直接关系,若着眼于行政合理性,则将做出负面评价。然而中国古代还有一种选官思想:“贤者居位”。“贤者”就是有文化有教养的人,那么对科举又将有一种评价。古代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它们大部分是行政官僚的作品,这就是“贤者居位”制度的文化产品。所以在为评价而争辩之前,应先行澄清标准、尺度。像岳飞是否算是民族英雄,龙是否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康雍乾是否是“盛世”,都是涉及了复杂价值判断的“公共历史文化问题”,专业学者不大参与其中。


评价&理论&实证

进一步说,评价、理论、实证三者,大致构成了三个不同层面。“评价”取决于个人的价值观。“理论”则是一套由概念、方法组成的框架,是学者所建构的分析工具。一种理论有如一束探照灯光,它能照亮一幅特殊景象,但也必然有其所见不及之处。所以对于理论,最好不要轻言对错。“文化史观”、“经济史观”、“社会史观”、“制度史观”,都是视角不同的探照灯光。认为历史有规律,是一种理论;认为历史无规律,只是一波一波人人物、事件,也是一种理论。它们各有各的价值。当然理论是有高下之别的。有人建构的理论解释力强、涵盖度大、系统性好,有的就粗疏简陋一些。评价理论,就是看它是否能带来新知,提供前所未知的景象。

概念、方法不同,结论就不会一样。一种论点,认为中国历史早期戏剧不发达,与古希腊不同。有人做文加以驳斥,说在先秦楚辞中就有戏剧了。这里所涉问题,除了史实还有概念、方法,即对“戏剧”的定义。西人曾说孔子的学说不算Philosophy,只能算道德学说,或伦理学。中国学人说孔子学说完全可以看成“哲学”,是为“中国哲学”,这等于是扩展了Philosophy概念的外延。

在学术上,对于他人的不同价值观和不同理论,一般说来应予尊重,尽量不轻言其对错。至于实证就不同了,它所面对的是客观事实,那么争论必有对错。就算资料不足无法定案,从理论上说,依然是真、假必居其一。

通过实证揭示前所未知的事实,是科学研究最核心的任务,是学者的功力所在,业余人士无法企及。历史学也是如此。实证就应严格遵循“价值中立”(value free)原则。好比在医生眼中,眼前的这位病人只是一个生理、病理意义上的人,绝对不应考虑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亲人还是仇人。即便事实令我们不快,也应先行承认事实,再说别的。古代史学有“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为中国讳”的史法,然而“实录”、“直笔”更为可取。不妨借用一句西方法庭誓词:Tell the truth, the whole truth,and nothing but the truth。据说周武王伐纣时“血流漂杵”,孟子便云“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这便是拿道德抹煞事实了。这是一种“道德史观”,“有德者有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正义必定胜利”。然而真实的历史,可能苍凉得多。




内容来源 | 通识联播

编辑 | 郭砚浓

摄影征稿 | piczsb@pku.edu.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