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农村看戏难?中宣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出台方案推进戏曲进乡村

2017-06-07 新华社 新影戏曲台


新 华 社

中宣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

《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

记者:周玮

中宣部文化部财政部出台实施方案
解决农民看戏难问题

中宣部、文化部、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实现戏曲进乡村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总量,解决农民看戏难的问题,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良好局面。

文化部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开展戏曲进乡村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和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重要举措。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将“送地方戏”列为基本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的印发,对于促进戏曲艺术在农村地区的传播普及和传承发展,促进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增强广大农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获得感,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方案》提出,戏曲进乡村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把导向意识贯穿到工作的全过程,将服务群众与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戏曲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中的积极作用,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培育文明乡风,建设美丽农村,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实施方案》明确了戏曲进乡村的参与对象和主要形式。提出以县为基本单位,组织各级各类戏曲演出团体深入农村基层,依托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体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场地,以提供戏曲演出为主,同时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戏曲鉴赏、戏曲知识讲座以及名家进乡村等活动,发挥传帮带作用培育农村戏曲团队,让农民多渠道、多途径参与戏曲体验,享受戏曲服务,切实促进戏曲艺术在广大农村地区的普及和传承。

《实施方案》规定了戏曲进乡村的主要工作流程,确定相关部门职责,各地党委宣传部门负责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文化行政部门负责规划实施和组织管理,财政部门通过现有资金渠道对戏曲进乡村给予积极支持;确定服务主体,服务主体不分所有制性质,以县域戏曲艺术表演团体为骨干,国家、省、市戏曲艺术表演团体,以及其他相关的社会团体为补充

《实施方案》强调要加强戏曲进乡村的工作保障。要求各地将戏曲进乡村作为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具体举措,摆上重要日程,抓好工作落地;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带动作用,落实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各项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支持戏曲进乡村工作开展。

戏曲进乡村 文化进生活 全面奔小康

专家解读戏曲进乡村实施方案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点和难点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村。中宣部、文化部、财政部新近出台的《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实现戏曲进乡村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的工作目标,形成了切实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总量、有效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行动方案,可谓公共文化服务补短板的实际行动,也是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农村文化小康的重要举措。

实施方案明确了戏曲进乡村活动以县为基本单位实施,要求县级人民政府做到“两个纳入”: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范围,并明确了宣传、文化、财政等部门各自的职责。对此,北京大学教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国新说:“强化政府主导,为扎实推进戏曲进乡村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

实施方案要求各地宣传文化部门在广泛征询农民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定期发布并调整年度戏曲进乡村的剧(节)目目录。李国新认为,这是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确立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制度和反映公众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征询反馈制度的具体化。同时,实施方案明确中央财政通过现有资金渠道对国家级贫困县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予以适当补助,体现了政府主导戏曲进乡村的示范引导作用。

与以往单纯的政府送戏下乡相比,戏曲进乡村活动的社会化程度明显提高。李国新从三个方面解读:首先,农民群众、戏曲艺术表演团体、戏曲艺术专业人员、相关社会团体和人员全面参与。其次,“进乡村”和“育团队”紧密结合,通过“结对子、种文化”,对农村文艺人才进行传帮带,造就农村文化繁荣基因。第三,主要以政府购买的社会化方式确定戏曲进乡村的服务主体,不分所有制性质,不论专业业余,不管“高档”“草根”,政府依据“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原则,考虑就近服务和降低成本等因素,以多种方式向所有具备条件的承接主体公开采购,以市场机制和市场手段实现政府主导的职责。

与此同时,在服务方式上,实施方案要求坚持多措并举的原则,以戏曲艺术表演团体进乡村演出为主,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提供经典剧目,以活动联动的方式“联村演出”,以小分队形式深入偏远分散的小村落,还特别强调戏曲演出要顺应农时“错时服务”。

“戏曲进乡村既对戏曲艺术领域各类主体提出了新要求,也为戏曲艺术事业发展打开了新空间。”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巫志南说。

戏曲艺术与乡村生活关系十分密切,我国数百种戏曲剧种,如辽宁“莲花落”、吉林“二人转”、陕西“老腔”、新疆“曲子戏”、江西“采茶戏”、湖南“花鼓戏”等,无不饱含浓郁的乡愁和泥土韵味,其中为数不少仍活跃于场院村头。

“广袤的乡村有戏曲最稳固的舞台和最忠实的观众。不仅如此,清新的乡村、质朴的乡民、纯真的乡愁,以及变化中的村镇,是戏曲艺术创作不竭的素材来源,从这个意义上讲,戏曲进乡村实是促进戏曲艺术繁荣的有利之举。”巫志南说。

还想看什么

公众号菜单右下角,“站内搜索”找找看


总策划:张辉

策划:赵晓亮

编辑:朴沁莹

责编:左  丹

戳【阅读原文】看文化部《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全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