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英国女大学生被迫找“干爹”:羡慕中国同学

美丽 凤凰欧洲 2020-09-14

今日,独立报等英国媒体连发多篇调查报道,揭露了一个公开秘密:越来越多的英国女大学生开始通过线上及线下等多种性交易渠道,打工赚取学费和生活费。


英媒评价,更令人担心的是,目前英国大学里的这种“卖身筹钱”风气愈来愈浓…… 



在欧美等国,有一个词很流行,叫“sugar daddy”,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用礼物或金钱换取年轻女人陪伴或性交换的)甜爹,老色狼(与国内“干爹”同义)。


由于文化、法律差异等原因,在这些国家网络上,专门开设有不少为这个群体服务的约会(炮)网站,以便他们轻易找到自己的约会对象,比较知名的如:seeking arrangement等。



根据之前调查,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开始注册这个网站并成为会员,成为性服务者。而在英媒今日公布的调查报道中,也再次印证了:不少英国女大学生为了筹钱缴纳房租、负担生活费,主动或被迫边上学边“卖身”打工。


虽然,相比海外留学生,英国本土学生享有学费减免,生活费贷款等福利。但一方面随着近年来英国经济走下坡路,导致物价升高、房租飙升;另一方面,不少英国大学自保守党上台实行紧缩经济计划后,因为得不到更多的教育补助,所以变着法儿提升学生所负担的教育成本,这些都使得英国本土学生的上大学成本逐年增加,进而造成他们必须在课余时间兼职打工,以此抹平上学成本。


“卖身”女大学生自曝曾在“服务”时遭到对方粗暴对待


英媒经过调查统计后举例,通常情况下,一名英国本土学生,平均每人每月能获得共738英镑(600英镑来自贷款,138英镑来自父母),但这笔收入却不及平均每人每月的基本生活支出770英镑,那么,这些本土学生就必须通过兼职赚到剩下那部分钱。


为此,有人去餐馆、酒吧从事服务生工作,也有人去一些英国企业从事前台咨询等基础工作,但这些工作在她们看来,都存在一个共同问题:每小时待遇很低,而且很耗时间。



所以,有些英国女大学生就开始动起了歪脑筋:注册一个约会网站,以此换取几倍于麦当劳兼职的酬劳,不成熟的她们认为,这个“工作”更诱人:因为来钱快而多。


某英国女学生曾告诉记者,“当注册那些‘甜爹’经常光顾的约会网站后,就很快有人找上门,你可以选择在某种程度上出卖自己,比如给他们录制一些很短的视频,如果是这样,可能只花一小时就能赚到70-100英镑,就更不要说那种‘面对面’服务了,那至少可以让你每过一段时间逛一次奢侈品店。”


可怕的是,如今,这种英国女大学生“卖身”现象越来越频繁、甚至有些大学对这种风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今年7月的一份调查报告公布,目前在校英国大学生中,有76%的学生通过兼职赚生活费,在这其中,有超过10%学生出卖自己的身体来换取生活费。面对这样的惊人数据,不少大学不仅没有严厉制止,甚至被指变相“纵容”。前几个月,有一张新闻照片,在英国引起了巨大争议:



这发生在英国某大学的一场新生社团召集会上,有一个大学生性工作者社团,正在介绍自己的组织,并用这样一段话吸引加入者:“如果你想通过性工作来增加你的费用,或者努力平衡工作和学习……可以来我们这里,我们会为你服务。”这在事后被认为是明目张胆的鼓励在校大学生通过提供性服务换钱。


无论从数据还是大学生性工作者社团,大家现在应该都能感受到英国大学里的这种“卖身筹钱”风气有多么兴盛。



正在英国肯特大学就读大三的女生Karen告诉记者,“这种趋势确实越来越可怕,之前大家还比较羞于启齿,而现在这不仅成为了公开的秘密,甚至由于一些不正确观念的输入,导致不少女大学生开始攀比各自的‘甜爹’并互相介绍,虽然有些人刚开始从事这种迫不得已的兼职,纯粹是为了暂时摆脱当时的财务窘境,但后来不少人却深陷于此,因为她们无法摆脱奢侈品的诱惑。”


据英媒报道,由于女大学生注册这些网站的数量比例大幅增加,导致她们所获得的佣金显然不再像之前那么丰厚,有网友评价:之前她们是卖身赚大钱,而如今则是贱卖自己。



正在英国格林威治大学读研究生的Aibi提出一个新鲜观点:"我认为,这种现象在本土学生中兴起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与目前不少大学对本土学生的歧视也有不小关系,大家总说留学生才会被歧视,其实本土学生也会被歧视,而这种歧视来源自现在的英国大学,因为它们现在更想招到那些交全额学费的海外留学生,尤其是在学术能力水平被证明差不多的情况下,那些好学校就会优先招收留学生,这既是对我们这些本土大学生的歧视,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隐隐的传达了一种‘钱就是一切’不良观念。"


因此,从根本上来说,或许正是这些原因,让英国大学生们开始把钱逐渐放在了高于学术的位置上,直接导致了目前英国大学内“卖身”风气的兴起。



Aibi告诉记者:我们很羡慕那些来自中国等地的同学,他们往往有充足的钱来英国上学,平时还有多余的钱去旅游,去买那些昂贵的东西,不用再去操心房租、生活费等这些烦心事。


但谁都能看出,从Aibi这段话里,可以确定她对中国学生的了解也仅仅停留在了这些来英国学习的少数中国留学生上,而事实上,在中国国内还有大量的、比英国学生多得多的学生们,同样需要助学贷款、从事兼职,来维持自己的日常生活费。


有中国留学生在看到这次“英国女大学生卖身筹钱”报道后评论:这也同样应该为我们敲响警钟,一定得抓住这样一个幸运的、无后顾之忧的深造机会,努力学习,才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自己父母。






 

精彩推荐

戳心了,全网疯传的正能量,原来是骗局啊

欧洲的酒店比较干净吗?

欧洲观察 | 哥俩不再好? 法美总统"塑料兄弟情"

怒了!穿了性感内衣,就活该被人强奸?

又一位造梦者走了!但英雄却不曾离去

欧洲观察 | 巴黎一战纪念看点多多

责任编辑:李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