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战疫情丨需要治愈的不应仅是身体,还有你受伤的心灵

给你写信的 耶鲁北京中心 2020-02-20






致读者的一封信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加剧和确诊病例的攀升让2020伊始就如此“糟心”。


        我们一边祈祷着明天的新增感染者数量少一点再少一点,一边期待着能够治愈患者的药物和疫苗快点研发出来。


        无情的病毒摧毁了众多本该幸福过着团圆年的家庭,或许也摧毁了你看待这个世界的信心,可它却让我们抱得更紧,不是吗?看看那些奋不顾身只因抱紧救死扶伤信念的“白衣天使”,那些赶往现场只因怀揣新闻理想的新闻记者,还有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即使开启“在家办公”模式仍然每天看新闻、刷手机关注着疫情的变化,惦记着那些认识或不认识的姊妹父兄,因为他们绝不仅仅是一个个病例和数字。


        听闻我们要发出“治愈心灵”的“良方”,不少耶鲁校友们“倾囊相助”,希望你在阅读这些书籍、观看这些剧集和聆听这些音乐之后,能够感受到我们传递给你的爱,重新出发,一如既往地保持对生命的蓬勃、世界的辽阔和未来无尽的向往。无论如何,2020年终将继续,记住,它本该是“爱你爱你”的!


                                       耶鲁北京中心  

2020年2月5日 


书单


01

“病毒带给我们死亡与伤痛,也带给我们生命与未来。”

《病毒星球》

作者:【美】卡尔·齐默

译者:刘旸


早在2015年,耶鲁大学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系讲师卡尔·齐默(Carl Zimmer)就在他的著作《病毒星球》书中写下,“下一次,再有某种病毒从野生动物身上转移到人类身体内,很可能还会引发大规模疫情,而我们完全可能对致病病毒一无所知”。


其实在人类出现之前,病毒就占领了这颗星球,历经高温、酷寒或干旱等极端条件,到现在病毒仍然无处不在,抗生素或感冒糖浆等最近用来对付它们的小玩意,更是无法伤及病毒毫发。


在人间肆虐的新型冠状性病毒、甲流、SARS都让人类措手不及,它们本来只攻击蝙蝠、老鼠或鸟类等,怎料自然演化无意之间将人类写进了病毒的黑名单。尽管疫苗不断更新,但演化的力量让病毒一次次地突破我们的防线


然而,病毒并不总是面目可憎,人类吸入的氧气里,有1/10是病毒惠予的。病毒也在我们的DNA里留下了丰富的信息,人类DNA片段中8%来自病毒。对了,在你感叹人类或其他物种多样性的时候,别忘了其中也有病毒的一份功劳。通过阅读这本书,你会重新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认识人类在万物中的位置。


02

生命的意义包罗万象,但每个单一的生命点,最终都是为了桥接过去和未来而存在的。

《当呼吸化为空气》

作者: [美] 保罗·卡拉尼什 

译者:何雨珈 


全世界只有万分之零点一二的人会在36岁前患上肺癌,保罗·卡拉尼什(Paul Kalanithi)是其中之一。当你读到这本书时,他已经不在人世。保罗曾获得过美国斯坦福大学英语文学和人体生物学双料学位,并于英国剑桥大学获得科学史与哲学研究硕士学位,以优异成绩获得耶鲁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即将获得斯坦福医学院外科教授职位并主持自己的研究室。


2013年,即将抵达人生巅峰的保罗,忽然被诊断出患有第四期肺癌。自此,他开始以医生和患者的双重身份,记录自己的余生,反思医疗与人性。他的文章刊登在《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媒体,获得了全球读者关注。本书文笔优美,诚挚感人,书里有着对人性、生死、医疗的深沉思索,让全球无数读者为之动容。


03

适应或者灭亡:除了单纯去拥抱那些打乱行业规则的新技术,公司还必须调整它们的管理方式和组织架构,以更好地适应这个大信息时代。

《开放式组织》

作者:[美] 吉姆•怀特赫斯特

译者:王洋

推荐校友:马征(耶鲁大学计算机系'07届校友


疫情之下,中国正在上演一场“全球最大的在家办公试验”。你能否做到自律,成为企业值得倚仗的人?企业管理者又如何有效远程管理员工,让组织形式更具弹性和创新性,从而在突发事件面前能够灵活反应和解决问题?


刚刚被任命为IBM总裁吉姆•怀特赫斯特(Jim Whitehurst)曾在《开放式组织》一书中记录了一种新的开放性组织形式,不仅证明了这是可能的,而且可以很有效地鼓励员工创造和参与。那时,他就职于“开放源代码的巨人”——百亿美金市值的红帽公司。通过讲述从传统经理人转变为 “首席问题解决者”的亲身经历,他绘制一份领导力的蓝图。


谨以此书荐给领导者和期待成为领导者的人,点燃热情、鼓励创新,在真正开放、合作和共同使命的基础上,将现代企业带向成功。


美剧


01

“下一次疾病流行只会是时间问题。”

《流行病:如何预防流感大爆发》

推荐校友:霍晓婷(耶鲁公共卫生学院'12届校友)


由Netflix出品的6集科普纪录片——《流行病:如何预防流感大爆发 》(Pandemic: How to Prevent an Outbreak ),从医护人员和研究者、疫苗开发者的角度出发,将美国、印度、越南、中国等多地面对埃博拉、禽流感、猪流感等流行病的不同情况和启示呈现出来。通过这部纪录片,我们可以认识那些奋战在抗击流感第一线的英雄们,了解人类为阻止下一场全球疫情的爆发所做出的努力


02

“将生活带给你柠檬般的酸楚,酿成犹如柠檬汽水般的甘甜。”


《THIS IS US》(译名:《我们这一天》)


号称史上最治愈的美剧《THIS IS US》已经更新到第四季。这部为NBC创造了最高收视纪录的“剧王”,在豆瓣的评分高达9.5分。通过讲述“这才是美国”普通家庭的生活琐事,揭示成长轨迹中埋下的伏笔居然会伴随我们一生,也告诉我们“我们不是生来就是家人,而是一点点成为了家人。”

这部年度治愈片播出的三年间,扮演Randall Pearson的演员Sterling K. Brown总是能走在街上时遇到观众跟他说:这部剧治愈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有能力应付失落和悲伤,帮助我们前进。而扮演William Hill的演员Ron C. Jones则在接受采访中分析为何这部剧如此受欢迎,是因为“我们从未如此需要爱”。


音乐


 

推荐人:莫漠

耶鲁音乐学院’11届校友

北京现代乐团大提琴演奏家

1. 贝多芬:第15号弦乐四重奏Op.132,第三乐章:Molto Adagio—Andante很缓慢的柔板-行板

今年是贝多芬诞辰250周年,又说到“治愈”这个主题,所以就想到了这首弦乐四重奏。这首作品完成于1825年(贝多芬去世于1827年),此时的他早已完全失去听力,身体状况也每况愈下。就在创作此作品时,贝多芬还感染了严重的肠胃炎,一度以为自己已无法痊愈。但与身体状况相反的是其精神境界的不断升华。此首作品共有五个乐章,仅此一个乐章就长达近20分钟。


一位美国的老师曾告诉我,有一次她需要做一个很大的手术,而因身体原因不能使用大剂量的麻药,于是就要求医生在手术时为她播放此乐章,伴随她度过了漫长的手术过程。贝多芬自己为此乐章注解的标题是“痊愈者献给神的颂歌,异常高贵,采用了利第安调式”。我想痊愈的过程虽是漫长的(就像此乐章一样),但它终将会到来。


2. 埃尔加:爱的致意(演奏:David Nadien)

这首作品一直深受大家喜爱,被各种不同乐器,不同的大师们演奏过,但David Nadien这版是我最喜欢的版本之一。作为当初被伯恩斯坦青睐并亲自邀请担任纽约爱乐首席的天才,Nadien的职业生涯却一直没能走向巅峰,现在更是少为人知。


但在许多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艺术家们眼里(包括我的导师Mr. Parisot),David Nadien是20世纪后半叶最具代表性的天才演奏家,也可以说是最后的浪漫派主义艺术家。


3. 塔雷加:安汉布拉宫的回忆(演奏:Andres Segovia)

吉他是我一直很喜欢的一件乐器,因为它的声音有一种很纯净的意境,而Segovia那独有的歌唱性更是为之增色不少。


4. 舒曼:儿时情景, 梦幻曲(演奏:Vladimir Horowitz)

说到最后的浪漫主义,就不由自主地想到钢琴大师霍洛维兹,他也是我最喜爱的艺术家之一。而舒曼的音乐,尤其是儿时情景这类小品,则是一种能直达人内心最深处的温暖情感。


5.  Making Whoopee(演奏:Stephane Grappelli)

前两天在朋友圈看到科比的一个采访,他说生命太短暂了,不值得为太多事烦恼,你需要的是微笑,然后继续走下去(原话是keep on rolling)。大概没有什么比爵士小提琴大师Grappelli的演奏更能带来微笑的音乐了。


6. 舒伯特:夜与梦——大提琴与钢琴版本(演奏:莫漠,Carlos Avila )

舒伯特的这首艺术歌曲描写的是对于夜与梦的冥想,由Matthaus von Collin作词。以下是歌词的英文版本,大家可以自行体会一下。


Holy night, you sink down;

dreams, too, float down,

like your moonlight through space,

through the silent hearts of men.

They listen with delight,

crying out when day awakes:

come back, holy night!

Fair dreams, return!


舒伯特的音乐一直都以忧伤著名,当他自己被问及此话题时也曾回答说:难道世上有不忧伤的美吗?但我想他忧伤的背后是一种对美好的憧憬,这种憧憬如此之完美以至于它总是显得遥不可及。这也许是为什么舒伯特的音乐似乎可以带着你走入一个完全脱离现实的世界中。

 

推荐人:金文彬

耶鲁音乐学院’15届校友

北京鼎石国际学校担任表演艺术中心副总监

1. 舒伯特:降G大调即兴曲

舒伯特是奥地利伟大的作曲家。他的一生坎坷,几乎没有过特别开心的岁月。也许正是因此,他的作品一直在追求一份美好和平静。这首即兴曲把他如歌的旋律和美好的和声发挥到极致,带给听众无限恬静和悠远的感觉。本曲的演奏者是已故著名钢琴大师霍洛维茨。


2. 约翰.塞巴斯提安.巴赫:康塔塔 BWV 197 “Gott ist unsere Zuversicht”

巴赫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可以说是他奠定了西方古典音乐的基础。他是一位虔诚的信徒,一生都在教堂里工作和生活。很多他的作品都和他的信仰密切相关。这首康塔塔也不例外,以轻快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表达作曲家对自己信仰的向往。本曲的演奏者是小提琴家艾萨克·帕尔曼和女高音歌唱家凯瑟琳·巴特尔。


3. 古斯塔夫·马勒:第五交响曲,第四乐章,慢板

马勒的交响曲结构庞大,在刚完成的那几年内不被人们所理解和喜爱。但是近几十年来却成为了众多乐团和指挥们的最爱。这首最著名的慢板把马勒的作曲功力和艺术造诣发挥得淋漓尽致,也带给听众无限的平静和感动。本曲的演奏者是克劳迪奥·阿巴多指挥的柏林爱乐乐团。


4. 安东尼·德沃夏克:幽默曲

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这首如甜点一般的幽默曲一直深受听众喜爱,不仅因为作品本身带给人的温暖感受,而且也是考验众多演奏家的试金石。本曲的演奏者是著名小提琴家雅沙·海菲茨。大家可以听到不同于当代小提琴家的年代感和独特气质。
 

推荐人:李博

耶鲁音乐学院'09届校友

中提琴演奏家

1. 肖邦:夜曲

2. 贝多芬:月光奏鸣曲

3. 男高音咏叹调:偷洒一滴泪

 

推荐人:张博

耶鲁音乐学院'13届校友

大提琴演奏家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大提琴主课教师

迈克尔杰克逊:heal the world




推荐阅读



战疫情丨抗击新冠肺炎进入关键节点,CGTN“对话”耶鲁教授陈希


战疫情丨耶鲁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新型冠状病毒揭示疾病预防应成为优先政策



For more information on upcoming events, please follow us on WeChat at YaleCenterBJ. 

更多精彩活动,请关注耶鲁北京中心微信公众号YaleCenterBJ。


诞生于2014年10月27日的耶鲁北京中心,是耶鲁大学历史上首次在美国本土校园之外设立的实体中心。中心致力于促进决策者和思想领袖开展对话与交流,为社会各界和全球各地区培养领导者。


Yale Center Beijing opened on October 27, 2014. As the first such center opened by Yale University anywhere in the world, Yale Center Beijing is dedicated to developing leaders from all sectors of society and all regions of the globe.

 

耶鲁北京中心


Home 官网:centerbeijing.yale.edu

Wechat 微信号:YaleCenterBJ



公众号二维码

小助手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