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万分之一的概率,为什么是中华文明?

李想 中国文艺网 2024-03-03


“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年的文明史”一路走来,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不曾中断的文明,拥有着最古老的灵魂和最鲜活的血液,具有独特文化基因和自身发展历程。今日的中华民族正在向世界揭开古老文明的长生秘诀,用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回答:百万分之一的概率,为什么是中华文明?



01.

多元一体、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正因为如此,中华文明才具有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才可久可大、根深叶茂。


新石器时代之末的公元前4000年前后是个关键点,中国大部地区文化交融联系成一个超级文化共同体或文化圈。
“新石器时代之末的公元前4000年前后是个关键点。中原核心区的仰韶文化东庄—庙底沟类型从晋南—豫西—关中东部核心区向外强力扩张影响,由此造成仰韶文化的‘庙底沟化’和黄河上中游文化的空前趋同局势,庙底沟式的花瓣纹彩陶遍及大江南北,之前的三大文化区或文化系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华南、东北)的格局大为改观,中国大部地区文化交融联系成一个超级文化共同体或文化圈。”正如韩建业在《中华文明的起源》中所描述的,“这个超级文化共同体,无论在地理还是文化意义上,都为夏商周乃至秦汉以后的中国奠定了基础,标志着‘早期中国文化圈’或者文化意义上‘早期中国’的正式形成,堪称最早的中国。

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农耕文明的勤劳质朴、崇礼亲仁,草原文明的热烈奔放、勇猛刚健,海洋文明的海纳百川、敢拼会赢,源源不断注入中华民族的特质和禀赋,在“天下”和“四海之内”,中国古代居民形成并延续下来一个密集交融的历史传统,各群体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方面的互动频繁而深入,最终出现这个疆域内许多民族联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进而共同培育出了中华文明的伟大精神。
为了民族团结,西汉时期,汉元帝将宫女王昭君(王嫱)赐给呼韩邪单于作阏氏(王后),为汉朝与匈奴政权维持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和平局面,迎来“边城晏闭、牛马布野”的太平盛世。图为舞剧《昭君出塞》剧照。
贞观十四年(640年),松赞干布派遣大臣向唐朝请婚。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带去了不少能工巧匠以及历史、天文、历算等方面的书籍,对西藏的宗教、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图为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剧照。到了近代,面对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各族人民共御外侮、同赴国难,抛头颅、洒热血,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伟大史诗,成就了新中国的诞生。视频为开国大典原始影像。今天,中华文明的青春力量用欣赏、互鉴、共享的观点看待世界,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共生,积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添砖献瓦。视频为《中国青年世界说》


共同体意识已深深融进了中华民族的血液和灵魂,成为推动中华文明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02.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是中华文明鲜明的价值导向


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距今8000多年以前,裴李岗时代在神祇崇拜的同时,还特别强调亲情人伦、祖先崇拜和历史记忆。这些文明的特质,绵延发展,成为夏商周三代乃至于秦汉以后古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文明基石。


裴李岗遗址
以民为本,从人出发,为了整个中华民族倾注心、情、思的意识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之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的奋斗之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敬老之心,“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节俭之意,“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的坚守之力......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支撑中华文明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

这种流淌在中国人身体里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贯穿古今,成为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宝贵营养。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


脱贫攻坚路上,有献身教育扶贫、点燃大山女孩希望的张桂梅,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誓言的黄大发,回乡奉献、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抗击疫情前线,346支国家医疗队、4万多名医务人员毅然奔赴,很多人在万家团圆的除夕之夜踏上征程...... 他们用血液中升腾的价值理念为人民奉献青春与生命,更在潜移默化中引领社会风尚。图片依次为张桂梅、黄大发、黄文秀以及抗疫医务人员。

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坚持着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价值导向,我们的中华文明就永远健康向上、永远充满希望。



03.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国考古发现的重大成就充分说明,我国在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各个时代的古代文明发展成就上都走在世界前列,我国先民在培育农作物、驯化野生动物、寻医问药、观天文察地理、制造工具、创立文字、发现和发明科技、建设村落、营造都市、建构和治理国家、创造和发展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就。这些重大成就展示了中华民族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是蕴涵着丰富知识、智慧、艺术的无尽宝藏,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三星堆遗址3号坑出土的金面具。据介绍,3号坑出土各类器物残件和标本共729件,其中较完整遗物478件(组),主要有铜器、玉器、象牙、金器、海贝等。3号坑出土的铜顶尊跪坐人像,由上半部分铜尊与下半部分人像组合而成。铜顶坛人像、神树纹玉琮等器物,题材独特、细节丰富,均前所未见


从文明发展走在世界前列的古代中国,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扬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的今日中国,中华民族时刻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在农业、工业、服务业、交通、网络、文化、科技、体育等各方面实现着不断突破。


民以食为天,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等颠覆性新技术发展的农业,实现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自强不息,载人航天事业,开创国防科工事业发展新成就,神舟十四号、神舟十五号、空间站在轨建造、建成在轨稳定运行的国家太空实验室等计划不断刷新中国航天的高度;匠人精神,中国的高速公路里程位居世界第一,中国自主制造的高铁不但成为中国人的主要出行方式,而且作为标准推向全世界;与时俱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为数字经济、文化艺术创造新的机遇......中国文明带着传统的底色,挑战新生活,创造着一次又一次刷新中国“标签”的发明,打造新时代的“中国名片”。

时代浪潮风起云涌,只有敏锐的智者才能率先感知。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体现着中华文明的独特优势。



04.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


“我们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的经典诗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治家格言,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至今仍给人以深刻警示和启迪。”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所提到的。明末清初的实学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中华文明历来与自然紧密相关,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追日的神话故事中,中国人敬畏自然与自然相偎相依;故宫、颐和园、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等建筑设计都融合了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其精髓就是“天地人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的与自然共同编制的时间观念......
2022北京冬奥会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开场视频。“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先民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人生的基本遵循,彰显了中国人认知宇宙和自然的独特性,浓缩着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循环发展的生态智慧,对于当今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华民族始终相信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一段赛道改变施工计划,只为保护一株无法移植的古树;一簇‘微火’点燃火炬,碳排放量仅为传统方式的1/5000;一条特高压穿山越岭,‘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赛时全部场馆常规能源100%使用绿电。”通过人民日报的采访可以看出中国对生态的重视。北京冬奥会办奥理念中,“绿色”居首,北京冬奥会成为首个“碳中和”冬奥会,为奥林匹克运动树立新标杆......退耕还林、低碳发展、防灾减灾、生态保护......义务植树、垃圾分类、节水节纸、节电节能、“光盘”行动、绿色出行,中华民族由心底喊出“一起向未来”的口号,为了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做出行动。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总书记在《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二〇一九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深刻点明了生态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文明发展的未来。



中华民族一边承继历史,一边改革创新,从而使历史的中国一步步发展演变为现今的中国,使古老的中华文明一步步发展演变为现今的中华文明。

百万分之一的概率,为什么是中华文明?今天的中国就是最好的回答。


END



中国文艺网新媒体

部分内容综合韩建业:《中华文明的起源》、姜义华:《世界文明视阈下的中华文明》、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社会科学网等,视频图片来自新华网、人民网

编辑 | 李想

投稿邮箱 | zgwywxw@126.com



为我们的中华文明点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百万分之一的概率,为什么是中华文明?

李想 中国文艺网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