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连出13年!安徽惠企“30条”穿越周期的生命力从何而来

王弘毅 吴量亮 安徽日报 2024-03-30








做企业的,着实不容易。不管是老板还是打工人,这其中的艰辛,懂的都懂。

这时候,政府的优惠政策,对于在市场中辛苦搏击的企业们来说,无异于“遮风挡雨的大伞”和“久旱后的甘霖”。

今年的雨水节气刚过,安徽就来了一波政策“及时雨”。

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介绍,2月20日,安徽省政府出台《关于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若干政策举措》,从有效益的投资、有潜能的消费、外资外贸、创新驱动、三次产业、政务服务等方面提出了30条举措,发挥政策集成效应。

这犹如一组惠企的“政策红包”,旨在更有力解决当前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

不知不觉间,发新春惠企“政策红包”,已成为安徽的一项“传统”。从2012年起,安徽每年都会出台惠企政策,如今已持续13年。

“30条”,就这样成了安徽每年新春惠企政策的别称。

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立足企业需求“对症下药”,有针对性解决企业的“急难愁盼”。靶向施策,是安徽“30条”穿越周期的生命力所在。

今年的“30条”相比往年有哪些新特点?这些惠企政策有哪些实打实的“干货”?企业又能从中获得哪些实惠?

今年政策有四大特点

打开安徽省政府网站,可以看到这份已公开的政策文件。
文件不长,8500多字,8个方面、30条。
全文通读后,有四个显著的特点:
“坚持结构性导向、突出政策性引导、聚焦热点性关切、注重条目式落地”。
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上连天线、下接地气、务实管用”。
怎么看呢?首先,“30条”提出的8个领域分别是有效益的投资、有潜能的消费、外资外贸、创新驱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农业与乡村振兴、政务服务,这些紧扣中央精神和省里发展定位、目标,比如“三地一区”“七个强省”等。
由于这是第13年出台的惠企政策,因此,政策既保持连续性,又体现创新性,呈现了“同”与“不同”的统一。
相同的部分,肯定就是对产业和企业发展一如既往的支持鼓励,其中,做大做强产业、扩投资促消费、金融支持、助企降成本等方面都保持相同的脉络。
不同的部分,就是每年的政策都体现了时代的特点。
比如2012年的安徽省政府50号文《关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助企解难题的同时提出了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政策;
2016年的安徽省政府1号文《关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意见》提出了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具体政策和奖励措施;
2020年-2023年的政策都将降税降费、助企降成本、加大信贷支持等放到了突出位置,通过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以助力企业尽快渡过疫情下的难关。
今年的“30条”有啥新特点呢?
很能反映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决策思路,那就是围绕中心工作,坚持集中有限财力和资源,保障重大战略、重要任务、重点改革落实落地。比如,今年省财政拿出20亿元支持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发展,全力支持打造汽车“首位产业”;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打造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
既然是惠企政策,肯定要解决企业最关注的问题,不能“泛泛而论”,“30条”必须得“接地气”,得让企业得实惠。
“30条”专门梳理分析当前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痛点、难点、堵点,如投资预期、数字化转型、招人留才、生产成本等,拿出了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比如,深入实施有效投资专项行动,在民营企业发展要素保障方面全面落实金融、土地、能耗等“3个70%”,即政府性引导基金投向民营企业的占比70%左右,统筹全省新增建设用地、存量建设用地支持的民间投资项目比重达70%左右,全省每年新增能耗支持的民间投资项目占全部项目比重达70%左右。
另外,统筹安排财政资金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等。
政策出得好,能不能落地是企业最关心的问题。
“30条”特别注重“条目式落地”。这些政策举措多是点对点、实打实注入经营主体,企业拿到就知道可以申报哪些、享受多少,部门拿到就知道怎么操作、如何落实到经营主体。

扩投资促消费里的“含金量”

投资连接供需两端,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持续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是今年政策八大领域中的首个,提出了有效投资专项行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强化要素配置保障3个具体政策。

最有看点的,就是第2条和第3条。

第2条中,“建立省级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加强要素保障和融资支持”,这意味着入库的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可享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和支持。

另外,“设立促进民间投资引导专项资金,对民间投资增速快、活力强、措施实的地方予以支持。”这表明安徽已将民间投资作为各地“投资赛马”的重要标准,还激励先进,那些民间投资活跃的地方,能得到真金白银的支持。

企业十分关注用地、用林、用能、用钱等要素,第3条专门就这些要素的保障提出了具体措施。针对房企的融资需求,特别提到完善房地产项目“白名单”融资对接机制,引导商业银行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老百姓有需求、能花钱,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能够卖得掉,企业才能赚到钱。对于促消费,今年的“30条”也是下了大气力。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特别提到的是“更大力度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有潜能的”这个限定词,值得说道。

那么究竟什么是“有潜能的消费”呢?这是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的提法,在这里是更有质量,更有经济带动力的消费。

比如传统消费、大宗消费,“30条”提出省财政支持各地围绕智能家电(家居)、文旅、百货、餐饮等领域发放消费券,鼓励企业配套开展让利促销活动。

鼓励各市对购买非营运性质新能源汽车的个人,以及购买新能源重型卡车和驾驶培训使用新能源汽车的企业或个人给予消费补贴,省财政根据各地实际发放金额按最高50%比例予以补助,每市年度省级单项最高补助1000万元。

鼓励各地因地制宜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实施阶段性购房补助,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新机制,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尤其是对于房地产政策,“30条”没有提出具体政策,而是给出个“大方向”,提出“鼓励各地因地制宜的优化调整”,这就给各地更多可操作空间,目的就是要让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得以满足。

另外,在打造消费新载体新场景方面,也是给予了真金白银的支持。比如,对在各市确定的试点社区内新设直营连锁店分别达到10家、5家及以上的便利店、超市(含生鲜超市)品牌连锁企业,给予最高40万元补助。

制造业领域措施给得最多

“30条”中,哪个领域占比最多?当数第5个领域——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这个领域有6条、占总数的五分之一。

在打造汽车“首位产业”方面,今年的“30条”可以说是下足了气力:

省财政统筹安排20亿元支持汽车产业七个生态建设;

链接全球创新资源设立开放型汽车生态实验室,单个实验室每年度最高综合补助3000万元;

重点围绕轻量化材料、车规级芯片、下一代动力电池、新型充换电技术、智能驾驶体系等关键领域,支持组建创新联合体,最高可按研发和设备投入的50%予以补助;

支持各市对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予以补贴,每市每年度给予最高1000万元补助;

支持以市场化方式举办新能源汽车展,最高给予1000万元综合奖补;

加快培育发展氢能产业,支持建设氢能标准研究、中试放大、检测试验和安全运营监测等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综合采取“贴息+补助”方式予以最高500万元补助。

……

信手拈来,妥妥的真金白银支持,满满的政策“干货”。

对于制造业企业的服务,“30条”写得很细、很具体。比如推进工业大用户直供气,降低供气成本;中小微企业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按90%收取,水土保持补偿费继续按现行收费标准80%收取;对不裁员、少裁员的参保单位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支持经营主体稳定岗位。

总之,既紧扣安徽打造“制造强省”目标,撸起袖子加油干,又“想企业之所想”,解决企业的“急难愁盼”。

好政策关键在落地
好的政策,如果落不了地,那就是一纸空文。
惠企政策出台后,政府要做的,就是让它及时精确润泽千行百业,助力广大企业拔节生长。
政策有温度,执行也得有力度。紧跟时代脚步,实现政策落实落地方式的迭代升级,本身就是“30条”的一大亮点。
对于政策落地,“30条”特别提到了“提升惠企政策兑现覆盖面”。
比如,持续优化政策兑现流程,实现申报、审核和资金兑付“一网通办”;
对符合“免申即享”“即申即享”要求的,原则上1个月内逐条制定实施细则并“颗粒化”拆解政策服务,推行政策预录入制度,依托“皖企通”统一发布和快捷兑现;
建立省级惠企政策兑现“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工作推进机制,将“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情况纳入省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
这就意味着,以后在很多领域,企业不用交申报材料就能直接享受到政策优惠了。
2月20日,位于中安创谷科技园的合肥优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兵兵说,新春上班就收到“政策红包”,这就是“及时雨”!他最看重其中“新增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贷款1000亿元以上”,有了这些贷款,企业发展中常遭遇的资金难题就有了更好的解决门路。
此时,还没过正月十五。可许许多多安徽企业、个体商户早已开工开业,踏上了新征程。
厂房、餐馆、景区、写字楼里,奋斗的步伐不停歇,灯笼、福字、春联上的那抹“红”尤为鲜艳,这寄托着脚踏实地的徽商对未来的深深期许。
愿新的一年里,安徽企业诸事皆顺,安徽经济前程似锦。
来源:安徽日报“江淮观察”微信公众号
记者:王弘毅 吴量亮
图片:视觉安徽
编辑:朱卓 王嵌

你会喜欢


全省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座谈会召开
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这9地交流发言分享了哪些经验?刚刚!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这些县获通报表扬!重磅!安徽惠企“30条”来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